安全管理考试带答案.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1444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考试带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全管理考试带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全管理考试带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全管理考试带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全管理考试带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考试带答案.doc

《安全管理考试带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考试带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管理考试带答案.doc

新疆金川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卷)

姓名:

部门:

得分:

一、填空题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自2014年12月1日日起施行。

2、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纵向 方面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横向方面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3、《安全生产法》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4、预防为主是指对安全生产管理,要以预防事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为重点,而不是以处理事故为重点。

5、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

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6、制定《安全生产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7、重大危险源控制的目的,不仅是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的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

8、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员伤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

9、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主要集中在3月到5月。

10、安全生产方针是: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1、“三违”是指:

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12、“两措”是指:

反事故措施、安全技术措施。

13、“两票三制”是指:

工作票、操作票、交接班制、

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

14、工作票“三种人”是指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许可人、工作负责人。

15、劳动防护用品主要有:

安全帽类、呼吸护具、眼防护具、防护鞋、防护服、防护手套、防坠落具。

二、单选题

1、(B)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A.安全B.安全生产C.本质安全D.安全生产管理

2、从业人员在本生产经营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B)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间和班组级安全培训。

A.0.5B.1C.2D.3

3、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B)制度。

因此,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A.限制B.淘汰C.监察D.审批

4、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B)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A.安全生产法B.刑法C.劳动法D.行政处罚法

5、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D)组织整改。

A.上报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后B.上报本单位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后C.暂缓D.立即

6、根据《行政处罚法》,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B)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

7、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A),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A.安全生产责任制B.安全生产标准化

C.特种设备监察制度D.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8、生产经营单位应(A)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A.每年B.每2年C.每3年D.每4年

9、《职业病防治法(修订)》将(C)定义为:

劳动者从事待定职业或者接触待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A.化学有害因素B.物理有害因素C.职业禁忌症D.职业有害因素

10、《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D)a.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b.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c.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d.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e.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及时排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f.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g.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A.abcdB.bcdefC.acdfgD.abcdefg

1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3号)中的解释,因过失对应当上报的事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遗漏未报的,属于(B)。

A.迟报B.漏报C.谎报D.瞒报

12、为给就业者安排合适工作应开展下列何种检查(D)

A.职业病检查B.劳动能力鉴定C.定期健康检查D.就业前健康检查

13、在容易发生爆炸的燃烧室宜安装(A)。

A.防爆门B.防爆片C.防火帽D.安全阀

14、危险化学品存在的主要危险是(B)。

A.火灾、爆炸、中毒、灼伤及污染环境

B.火灾、爆炸、中毒、腐蚀及污染环境

C.火灾、爆炸、感染、腐蚀及污染环境

D.火灾、失效、中毒、腐蚀及污染环境

15、下列关于动火安全作业证制度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在禁火区进行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严格履行申请、审核和批准手续。

B.动火作业人员在接到动火证后,要详细核对各项内容,如发现不符合动火安全规定,有权拒绝动火,并向单位防火部门报告。

C.动火地点或内容变更时,应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标明,否则也不得动火。

D.高出进行动火作业和设备内动火作业时,除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外,还必须办理《高出安全作业证》和《设备内安全作业证》。

16、火灾中,毒性是造成人员伤亡的罪魁祸首,烟气毒性主要来源于(B)。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一氧化氮D.固态碳

17、我国标准规定工频安全电压有效值的限值是(A)。

A.50VB.60VC.110VD.220V

18、保护接零的作用是(A)。

A.通过短路把故障部分电源断开B.增大导电电阻

C.通过阻流D.切断电源

19、(A)从总体上阐述了事故应急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A.综合应急预案B.专项应急预案C.现场处理方案D.班组应急预案

20、(A)是指由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

A.劳动防护用品B.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C.特种劳动防护用品D.特殊防护装备

三、多选题(多选或少选不得分)

1、安全生产执法的原则是(ABDE)。

A.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B.合法、公正、公开

C.建议与指导相结合D.惩戒与教育相结合

E.依据事实、尊重科学

2、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造成的(ABCE)。

A.人身伤害B.财产损失C.环境污染D.机器毁坏E.其他损失

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第16号令)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定义为: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ADE)。

A.物的危险状态B.外界环节C.经济条件

D.人的不安全行为E.管理上的缺陷

4、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有(ABCE)。

A.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B.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C.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D.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E.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5、危险化学品(ABCDE)的安全管理,适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依照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A.生产B.储存C.使用D.运输E.经营

6、三级安全教育是指(ABE)

A.厂B.车间C.集团公司D.安监总局E.班组

7、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定理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ABD)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A.职业危害B.职业危害后果C.粉尘

D.职业危害防护措施E.噪声

8、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ACD)。

A.同时设计B.同时安装C.同时施工

D.同时投入生产使用E.同时验收

9、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ABCDE)。

A.劳动组织和制度的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劳动休息制度不健全或不合理等。

B.劳动中的精神(心理)过度紧张。

C.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的生理状况不相适应,或生产定额过高,或超负荷的加班加点等。

D.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由于光线不足而引起的视力紧张等。

E.不良体位如长时间处于某种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设备等。

10、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则是(ACE)。

A.防止和限制可燃可爆系统的形成B.防治可燃物外溢泄漏

C.消除各类点火源D.通风置换

E.阻止和限制火灾爆炸事故的蔓延扩散

11、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是(BCD)。

A.经验检查法B.常规检查C.安全检查表法

D.仪器检查法E.季节性安全检查

12、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