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复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1406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14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库原理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数据库原理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数据库原理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数据库原理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数据库原理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据库原理复习.docx

《数据库原理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库原理复习.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据库原理复习.docx

数据库原理复习

绪论

●数据库技术中的四个名词:

DB、DBMS、DBS、数据库技术。

其概念是不同的。

DB:

数据库(Database),DB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stem),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

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DBMS。

DBS:

数据库系统(DatabaseSystem),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数据库技术:

是一门研究数据库结构、存储、管理和使用的软件学科。

●什么是数据库

1.信息:

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信息、能源、材料构成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

特征:

来源、感知、存储、加工传递和再生

2.数据:

就是人们为了认识世界,交流信息,而对事物进行描述的符号集合。

3.数据库:

简单的说就是存储数据的仓库,严格意义上讲,数据库就是按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计算机中相关数据的集合。

结构化、共享、独立性

●数据库的发展

1.程序管理阶段

2.文件系统阶段

3.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组成,通常由数据库(DB)、硬件、软件、数据库管理员四部分组成。

●数据库管理系统

1.数据库的定义功能。

2.数据库运行控制功能。

DBMS对数据库的控制主要通过四个方面实现:

数据安全性控制、数据完整性控制、多用户环境下的并发控制和数据库的恢复。

3.数据库的维护功能。

这一部分包括数据库的初始数据的载入、转换功能、数据库的转储功能、数据库的重组织功能和性能监视、分析功能,大都由各个实用程序来完成。

4.数据字典(DataDictionary,记为DD)。

数据字典的主要作用是:

供数据库管理系统快速查找有关对象的信息。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处理用户存取时,要经常查阅数据字典中的用户表、外模式表和模式表;供数据库管理员查询,以掌握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支持数据库设计与系统分析。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

1.外模式

2.内模式

3.模式

4.模式间的映像

●数据模型

1.三个世界现实世界、信息世界、机器世界

数据描述的三个领域(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和机器世界)

信息世界中的几个概念:

(1)实体--即客观存在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

(2) 实体集--同类实体的集合

(3) 属性--实体的特性

(4) 实体标识符--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

机器世界中的四个概念:

(1)字段--标记实体属性的命名单位称为字段或数据项

(2)记录--字段的有序集合

(3)文件--同一类记录的汇集

(4)键(关键码)--能唯一标识文件中每个记录的字段或字段集。

这个概念与实体标识符的概念相对应。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类型是概念的内涵,而值是概念的外延。

   数据描述的两种形式:

物理描述和逻辑描述。

前者是指数据在存储设备上的存取方式,后者是指程序员或用户用以操作的数据形式。

2.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1)数据结构

(2)数据操作

(3)数据的约束条件

3.实体模型,两个实体间的联系可分为3类:

(1)一对一联系(1:

1)如:

学校与校长,观众与座位等。

(2)一对多联系(1:

n)如:

省与市,学校与系部等。

(3)多对多联系(n:

m)如:

学生与课程,教师与课程,师生关系,商店与商品,图书与读者,工厂与产品等。

●几种主要的数据模型

1.层次数据模型

2.网状模型

3.关系模型

●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

在用户看来,一个关系模型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它由行和列组成。

例如,图2.20中的学生人事记录就是一个关系模型,它涉及下列概念。

学号

姓名

性别

系别

年龄

籍贯

1

王鹏

计算机系

23

北京市

2

李鹏

物理系

22

上海市

3

张贴

数学系

24

天津市

关系:

对应通常说的表,如图中的这张学生人事记录表;

元组:

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

属性;表中的一例即为一个属性,有6列,对应6个属性(学号,姓名,性别,系别,年龄和籍贯);

主码(KEY):

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如图2.20中的学号,按照学生学号的编排方法,每个学生的学号都不相同,所以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学生,也就成为本关系的码;

域(domain):

属性的取值范围,如人的年龄一般在1-100岁之间。

图2.20中学生年龄属性的域应是(14—38),性别的域是(男,女),系别的域是一个学校所有系名的集合;

分量:

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关系模型:

对关系的描述,一般表示为:

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

例如,上面的关系可描述为: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系别,年龄,籍贯)

在关系模型中,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都是用关系来表示的。

例如,学生、课程、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多对多联系在关系模型中可以表示如下: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系别,年龄,籍贯)

课程(课程号,学分)

选修(学号,课程号,成绩)

●关系数据模型的操纵与完整性约束条件

关系数据模型的操纵主要包括查询、插入、删除和更新数据。

这些操作必须满足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包括3大类:

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关系模型中的数据操作是集合操作,操作对象和操作结果都是关系,即若干元组的集合,而不像非关系模型中那样是单记录的操作方式。

另一方面,关系模型把存取路径向用户隐蔽起来,用户只要提出“干什么”或者“找什么”,不必详细说明“怎么干”或者“怎么找”,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数据的独立性,提高了用户的生产率。

●关系数据模型的存储结构

关系数据模型中,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都用二维表来表示。

在数据库的物理组织中,二维表以文件形式存储,每一个二维表通常对应一个表文件。

(4)关系数据模型的优缺点

关系数据模型具有下列优点:

(1)关系模型与非关系模型不同,它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

(2)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无论实体还是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关系来表示。

对数据的检索结果也是关系(即表)。

所以其数据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

(3)关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从而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编程序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建立的工作。

●为某百货公司设计一个ER模型。

百货管辖若干个连锁商店,每家商店经营若干商品,每家商店有若干职工,但每个职工只能服务于一家商店。

实体类型“商店”的属性有:

商店编号,店名,店址,店经理。

实体类型“商品”的属性有:

商品编号,商品名,单价,产地。

实体类型“职工”的属性有:

职工编号,职工名,性别,工资。

在联系中应反映出职工参加某商店工作的开始时间,商店销售商品的月销售量。

 

 试画出反映商店、商品、职工实体类型及联系类型的ER图,并将其转换成关系模式集。

实体:

商店(商店编号,店名,店址,店经理)

     商品(商品编号,商品名,单价,产地)

     职工(职工编号,职工名,性别,工资)

  联系:

SC(商店—商品之间1:

N的联系,联系属性为“职工参加商店工作的开始时间”。

 SE(商店—职工之间1:

N的联系),联系属性为“月销售量”。

关系模式集:

⏹商店模式(商店编号,店名,店址,店经理)

⏹商品模式(商品编号,商品名,单价,产地,商店编号,月销售量)

⏹职工模式(职工编号,职工名,性别,工资,商店编号,开始时间)

第2章关系数据库

●关系模型概述

1.关系模型组成

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关系操作分为两大部分如图所示。

查询

其它

选择Select

增加Insert

投影Project

删除Delete

连接Join

修改Update

除Divide

并Union

交Intersection

差Difference

2.关系操作的特点

关系操作的特点是操作对象和操作结果都是集合。

而非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操作方式则为一次一个记录的方式。

关系数据语言分为三类:

(1)关系代数语言:

如ISBL;

(2)关系演算语言:

分为元组关系演算语言(如Alpha,Quel)、域关系演算语言(如QBE);

(3)具有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双重特点的语言:

如SQL。

●关系数据结构及其形式化定义

1.域

定义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2.笛卡尔积

定义设D1,D2,D3,…,Dn,为任意集合,定义Dl,D2,D3,…,Dn的笛卡尔积为

D1×D2×D3×…×Dn={(d1,d2,d3,…dn)[di∈Di,i=1,2,3…,n]

其中每一个元素(dl,d2,d3,…,dn,)叫做一个n元组(n一tuple)或简称为元组(Tuple),每一个值di叫做一个分量(Component),若Di(i=l,2,…n)为有限集,其基数(Cardinalnumber)为mi(i=l,2,3,…,n),则D1×D2×D3×…×Dn的基数M为M=,

笛卡尔积可以用二维表来表示。

例D1={0,1},D2={a,b,c}

则:

D1×D2={(0,a),(0,b),(0,c),(1,a),(1,b),(1,c)}用二维表来表示,如图2—2所示。

D1

D2

0

0

0

1

1

1

a

b

c

a

b

c

3.关系的形式化定义及相关名词

定义D1×D2×D3×…×Dn的子集叫做在域D1,D2,D3,…,Dn上的关系,

用R(D1,D2,D3,…,Dn),称关系R为n元关系。

目或度这里的R表示关系的名字,n是关系的目或度(Degree)。

候选码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惟一的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CandidateKey)。

主码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PrimaryKey)。

主码诸属性称为主属性。

不包含在任何候选码中的属性称为非码属性(Non—Keyattribute)。

关系模型的所有属性组是这个关系模式的候选码,称为全码(All—key)

4.关系的三种类型

(1)基本关系(通常又称为基本表或基表),是实际存在的表,它是实际存储数据的逻辑表示

(2)查询表,查询结果对应的表

(3)视图表,是由基本表或其他视图表导出的表,也常称为虚表

●关系数据库与关系模式

在数据库中要区分型和值。

关系数据库中的型也称为关系数据库模式,是关系数据库的描述。

它包括若干域的定义以及在这些域上定义的若干关系模式。

关系数据库的值是这些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对应的关系的集合,通常称之为关系数据库。

定义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RelationSchema)。

可以形式化的表示为

R(U,D,dom,F)

其中,R表示关系名;U是组成该关系的属性名集合;D是属性的域;dom是属性向域的映像集合;F为属性间数据的依赖关系集合。

通常将关系模式简记为:

R(U)或R(Al,A2,A3,…,An。

其中R为关系名,A1,A2,A3,…,An。

为属性名,域名、属性向域的映像常常直接说明属性的类型、长度。

例定义学生与课程关系模式及主码如下:

(1)S(Sno,Sname,SD,SA)Key(Sno)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