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区龙川小学数学教六下一二单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36859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都区龙川小学数学教六下一二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江都区龙川小学数学教六下一二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江都区龙川小学数学教六下一二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江都区龙川小学数学教六下一二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江都区龙川小学数学教六下一二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都区龙川小学数学教六下一二单元.docx

《江都区龙川小学数学教六下一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都区龙川小学数学教六下一二单元.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都区龙川小学数学教六下一二单元.docx

江都区龙川小学数学教六下一二单元

江都区龙川小学教学案

课题

第一课时扇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例1,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能联系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2.使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判断、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结合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征,体会不同统计量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个性化设计

1、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统计图?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这些统计图?

学生交流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另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

扇形统计图

二、新授知识

课件展示在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上出现的扇形统计图。

出示例1:

我国陆地地形分布情况统计图

你能从下面的统计图中了解到什么?

在小组内交流、分析。

大组汇报、相互评价

在学生分析数据的同时,相机进行说明与引导。

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这样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的关系。

用计算器计算出扇形统计图中各类地形的面积。

说说是怎样想的?

从统计表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这样的信息从扇形统计图中能知道吗?

学生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说说从统计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

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3.练习一第1题

说出小华家两天消费的各类食物所占的百分比。

交流:

哪天的食物搭配比较合理。

4.练习一第2题

先观察拼盘图,并根据花生米大约占了干果拼盘的20%进行估计。

5.练习一第3题

根据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

填写统计表。

根据统计表你又知道了什么?

四、小结

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你们的收获是什么?

五、作业

 

教学反思

 

 

江都区龙川小学教学案

课题

第二课时扇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教科书例2,练一练,练习一第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能够根据需要选择统计图,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判断、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需要选择统计图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个性化设计

1、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统计图?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这些统计图?

学生交流。

二、新授知识

出示例2:

六年级一班同学阅读课外书情况统计图

引导学生观察三幅统计图,讨论:

(1)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什么?

(2)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六一班同学比较喜欢哪一种课外书?

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下半年各月阅读本数的变化情况?

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阅读课外书时间的多少?

(3)你能从中了解到什么?

在小组内交流、分析。

大组汇报、相互评价

在学生分析数据的同时,相机进行说明与引导。

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学生交流:

怎样根据需要选择统计图?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说说从统计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

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2练习一第4题

根据统计表,你能知道些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四、小结

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你们的收获是什么?

五、作业

《补充习题》相关练习

 

 

教学反思

 

 

江都区龙川小学教学案

课题

第三课时扇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8页练习一第5-7题,动手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能够根据需要选择统计图,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判断、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需要选择统计图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个性化设计

1、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统计图?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这些统计图?

学生交流

二、巩固新知

1、完成练习一第5题

从图中把什么量看作单位“1”?

每个量各占单位“1”的百分之几?

你能从下面的统计图中了解到什么?

在小组内交流、分析,完成统计表。

2.完成练习一第6题

表示同一组数据的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从中各能获得哪些信息?

3.练习一第7题

大组集体交流、完成。

4.动手做

4人小组开展活动。

三、小结

 

江都区龙川小学教学案

课题

第一课时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0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

1、圆柱和圆锥形的实物、模型

2、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各一面。

教学流程

个性化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例1场景图,上面这些物体认识吗?

分别是什么?

如果将它们按形状分成两类,怎么分?

2、如果给这两类物体起个名字,可以叫什么?

3、揭示课题:

圆柱和圆锥

二、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研究圆柱

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形的?

出示相关圆柱形实物和模型

⑵引导:

仔细观察这些圆柱,你能发现什么?

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发现。

⑶组织全班交流,教师适当板书:

上下一样粗细 有两个圆面 一个曲面

⑷认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先对照圆柱的直观模型介绍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再让学生在实物模型上找到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2、研究圆锥

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状的物体?

⑵仔细观察圆锥,你能发现什么?

在小组中说一说。

⑶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有一个顶点  底面是圆形  侧面是一个曲面

⑷认识圆锥的高

出示圆锥的透视图,让学生认识圆锥的高。

⑸在圆锥的实物模型中,相互说说圆锥的顶点、底面、侧面和高。

完成练习二第1题。

三、巩固练习

1、讨论“练一练”。

⑴让学生各自从教材提供的图片中找出圆柱形的和圆锥形的。

⑵交流说一说挑选的理由和不挑选的理由。

2、做练习二第2题。

引导学生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圆柱和圆锥,看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在书中连线。

3、拓展

⑴出示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引导学生猜想:

如果将旗杆快速旋转,想想一下:

小旗旋转一周各能成什么形状?

⑵让学生旋转小旗,看猜想是否正确。

⑶如果让你自己设计一个小旗,你想将小旗设计成什么样子的?

想想一下,如果也这样旋转一周,会转成什么形状?

自己做一做。

四、作业

做练习二第3题:

剪下第113、115页的图形,用硬纸板做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并量出它们的底面直径和高,再计算出它们的底面周长和底面积。

 

 

教学反思

 

江都区龙川小学教学案

课题

第二课时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12页例2、例3,练一练,练习二第4、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和推理,发现圆柱侧面展开的形状,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2、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探究计算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圆柱形状的罐头,外面有可以展开的商标纸。

教学流程

个性化设计

 一、教学例2

1、出示一个圆柱形的罐头,罐头的侧面贴了一张商标纸。

    问:

你能想办法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

  ⑴拿出圆柱形的罐头,量出相关数据,在小组中讨论。

  ⑵交流:

你们是怎么算的?

  沿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商标纸,量出它的长和宽,再算出它的面积。

  ⑶讨论:

商标纸的面积就是圆柱中哪个面的面积?

观察一下,展开后的长方形商标纸的长与宽,与圆柱中的什么有关?

有什么关系?

   2、出示例2中的罐头。

⑴师:

这个罐头的侧面也有一张商标纸,如果不展开,能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

测量什么数据比较方便?

  ⑵出示数据:

底面直径11厘米  高:

15厘米

  ⑶学生算出商标纸的面积。

  ⑷交流:

你是怎么算的?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如果知道的是底面半径,怎么算呢?

3、小结:

算商标纸的面积,实际上就是算圆柱的侧面积。

     追问:

怎么算圆柱的侧面积?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4、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1题。

二、教学例3

  1、出示例3中的圆柱。

  ⑴问:

如果将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⑵让学生算一算后交流。

师板书:

  长:

3.14×2=6.28(厘米) 宽:

2厘米

  ⑶圆柱的两个底面的直径和半径分别是多少厘米?

板书:

直径2厘米   半径1厘米

 2、引导画出圆柱的展开图。

 ⑴这个圆柱有几个面?

分别是什么?

   ⑵如果要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要画哪几个图形?

分别画多大?

  ⑶在书上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

  ⑷交流:

你是怎么画的?

  3、认识圆柱的表面积。

⑴讨论:

什么是圆柱的表面?

怎么算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

⑵算出这个圆柱的表面积。

提醒学生分步计算。

  4、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2题。

  ⑴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

  ⑵对照板演,讨论:

这两题有什么不一样?

想一想:

如果知道的是圆的周长呢?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

怎么算圆柱的侧面积?

四、作业:

完成练习六第1、2题。

 

 

教学反思

 

江都区龙川小学教学案

课题

第三课时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14页练习二第6-8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圆柱侧面积、底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这些计算方法的联系和区别。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柱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圆柱表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个性化设计

一、复习引入

1、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

包括哪几个部分?

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

其中圆柱的底面积怎么算?

侧面积呢?

2、揭示要求:

这节课,我们要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希望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加深对圆柱表面积的认识。

二、基本练习

1、出示练习二第6题,理解表格意思。

2、第一行中,已知什么?

怎么算出这个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和表面积?

  各自计算,算后填写在书中表格里,再交流方法和得数。

  3、第二行中,已知什么?

怎么算出这个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和表面积?

各自计算,算后填写在书中表格里,再交流方法和得数。

  4、如果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6.28分米,高是3分米,怎么算出这个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和表面积?

各自计算,算后交流方法和得数。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7题。

⑴讨论:

求做这个通风管要多大的铁皮,实际上是算哪个面的面积?

为什么?

 ⑵各自练习后交流算法。

2、完成练习二第8题。

⑴讨论:

需要糊彩纸的面是什么?

要求彩纸的面积就是算圆柱的哪几个面积?

为什么?

⑵各自练习后交流算法和结果。

四、全课小结

五、作业:

练习二7、8题。

 

 

教学反思

 

 

江都区龙川小学教学案

课题

第四课时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页练习二第9-12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圆柱侧面积、底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这些计算方法的联系和区别。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柱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圆柱表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个性化设计

一、重点练习

1、讨论练习二第10题。

⑴出示“博士帽”问:

认识它吗?

什么样的人可以拥有博士帽?

⑵看看,这个博士帽是怎么做成的,包括哪几个部分?

   ⑶出示条件:

这个博士帽上面是边长30厘米的正方形,下面的底面直径16厘米,高为10厘米的圆柱。

你能算出,做一顶这样的博士帽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黑色卡纸?

 ⑷各自计算,算后交流算法和结果。

 ⑸如果要做10顶呢?

怎么算?

 3、讨论练习二第11题。

 ⑴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⑵讨论:

塑料花分布在这个花柱的哪几个面上?

要算这根花柱上有多少朵花,需要先算出哪几个面的面积?

分别怎么算?

算出上面和侧面的面积后,怎么算?

为什么?

4、讨论解答练习二第12题。

⑴出示题目,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⑵尝试列式。

⑶交流算法:

 这题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最后算什么?

怎么算一根柱子的侧面积的?

为什么不要算底面积?

5、学有余力者完成“思考题”

学生完成后,教师根据教具讲解。

二、全课小结

三、作业:

练习二第9、10题

 

 

教学反思

 

 

江都区龙川小学教学案

课题

第五课时圆柱的体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5页例4,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初步学会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培养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

教学准备

课件把圆柱沿地面等分成16份的教具。

教学流程

个性化设计

一、复习引入

1、呈现例4中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直观图。

2、提问:

这几种立体的体积你都会求吗?

你会求其中哪些立体的体积?

3、引入:

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二、教学例4

1、观察比较

引导学生观察例4的三个立体,提问:

⑴这三个立体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定相等吗?

为什么?

⑶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可能相等吗?

为什么?

2、实验操作

⑴谈话:

大家都认为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能是相等的,而且都等于底面积乘高。

那用什么办法验证呢?

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

⑵提出要求:

能想办法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吗?

⑶讨论交流:

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能否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操作教具,让学生观察。

课件演示,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

拼成的立体会越来越接近长方体。

 3、推出公式

 ⑴问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有什么关系?

 指出:

长方体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相等;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⑵想一想:

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并板书圆柱的体积公式。

 ⑶引导用字母公式表示圆柱的体积公式:

V=sh

三、教学“试一试”

⑴让学生列式解答后交流算法。

 ⑵讨论:

知道什么条件就一定能算出圆柱的体积了?

分别怎么算?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⑴说一说:

 ⑵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说说计算过程。

 2、做“练一练”第2题。

这个圆柱中已知什么?

能算出圆柱的体积吗?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6、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1、2题。

 

 

教学反思

 

江都区龙川小学教学案

课题

第六课时圆柱的体积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7、18页练习三第3-9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巩固圆柱的体积公式。

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个性化设计

 一、复习

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我们是怎么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的?

知道哪些条件,我们就能算出圆柱的体积?

二、基本练习

1、做练习三第3题。

指名板演

2、算出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⑴底面积0.8平方米,高1.2米

⑵直径6分米,高8分米

指名板演,然后对照板演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三、讨论实际问题

1、讨论练习三第4题。

⑴猜猜看,哪个杯子里的饮料最多?

⑵算一算,看到底是哪个杯子里的饮料多?

2、讨论练习三第6题:

怎么算一枚硬币的体积?

3、讨论练习三第7题。

 4、练习三第9题:

出示一个圆柱形茶杯,讨论:

要知道它的容积,需要量出什么数据,怎么量?

四、作业:

练习三第5、8题。

 

教学反思

 

江都区龙川小学教学案

课题

第七课时圆柱的体积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19页第10--13题。

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个性化设计

一、基本练习

1、做练习三第10题

各自算了填在书上,然后校对。

2、做练习三第11题。

⑴各自练习。

⑵交流:

怎么算这个油桶的容积?

要注意什么?

怎么算这个油桶能装柴油多少千克?

为什么?

2、综合练习

1、练习三第12题

⑴出示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⑵讨论:

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

2、讨论练习三第13题。

⑴出示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⑵讨论:

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

三、讨论思考题

⑴把圆钢竖着拉出水面8厘米,水面下降4厘米,你能想到什么?

⑵全部浸入,水面上升9厘米,你又能想到什么?

四、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11、12题。

教学反思

 

江都区龙川小学教学案

课题

第八课时圆柱的体积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页第14、15、16题,动手做。

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圆柱形容器,土豆1个,适量的水

教学流程

个性化设计

一、基本练习

求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⑴半径4厘米,高12厘米

⑵直径5分米,高6分米

⑶底面周长62.8厘米,高是50厘米

二、综合练习

1、讨论练习三第14题。

⑴出示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⑵讨论:

塑料薄膜的面积相当于什么?

       大棚内的空间相当于什么?

⑶分别怎么算?

2、讨论练习三第16题。

⑴出示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⑵讨论:

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

三、完成“动手做”

交流:

实际操作时要注意什么?

四、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14、15、16题。

 

 

教学反思

 

江都区龙川小学教学案

课题

第九课时圆锥和圆锥的体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0、21页例5“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l.使学生认识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掌握高的特征,知道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求出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掌握圆锥的特征。

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准备

课件演示测高、等底、等高的教具,演示得出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教具。

教学流程

个性化设计

一、复习引新

 1.说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及圆柱体(边说边出示实物图形)。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常常看到下面一些物体(出示教材第10页插图)。

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

我们教材中所讲的圆锥,都是直圆锥。

今天这节课,就学习圆锥和圆锥的体积。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圆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样的圆锥体,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2.根据教材第13页插图,和学生举的例子通过幻灯片或其他方法抽象出立体图。

 3.利用学生课前做好的圆锥体及立体图通过观察、手摸认识圆锥的特点。

 4.教学圆锥高的测量方法。

 5.让学生根据上述方法测量自制圆锥的高。

 6.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

(具体方法可见教材第20页上面的图)

   

(2)猜想:

老师手中的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你能猜想一下它们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实验操作,发现规律。

在空圆锥里装满黄沙,然后倒入空圆柱里,看看倒几次正好装满。

(用有色水演示也可)从倒的次数看,你发现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老师把圆柱里的黄沙倒进圆锥:

把圆柱内的沙往圆锥内倒三次倒光,你又发现什么规律?

   (4)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

教师可出示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

   (5)启发引导推导出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6)小结:

要求圆锥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公式中的底面积乘以高,求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乘以1/3?

 8.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审题后可让学生根据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自己试做。

   

(2)批改讲评。

注意些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强调要乘以1/3。

2.做“练一练”第2题。

同桌口答。

 3.做练习四第1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

指名口答。

错的要求说明理由。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

圆锥有怎样的特征?

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

为什么?

五、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2、3题。

 

 

教学反思

 

江都区龙川小学教学案

课题

第十课时圆锥的体积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2、23页练习四第4-12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步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计算圆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