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docx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
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基本情况
1、努力探索适合国情的就业体制,城乡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一是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我国全部就业人员由1952年的2.07亿增加到2008年的7.75亿,增长了3.74倍,其中1978年到2008年年均增加1200多万人。
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由1978年70.5%、17.3%和12.2%调整为2008年的39.6%、27.2%、33.2%。
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稳定在较低水平,就业局势总体平稳。
二是基本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体制和机制。
目前已基本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实现了由政府“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向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转变。
面向城乡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形成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和多层次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三是中国特色积极的就业政策逐步形成。
以税费减免、小额贷款、就业援助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有效实施,促进了各类群体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
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不断强化,2003年以来,将城镇新增就业和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纳入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
2007年8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并颁布《就业促进法》,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积极有力的法律保障。
2、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立。
一是基本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框架。
经过6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形成了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住房保障和慈善事业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实现了从单位福利向统筹互济的社会保险的转变。
二是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高。
2008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2.19亿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达到3.18亿人,8.15亿农民参加了新农合,1000多万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保障制度,6600多万居民享受城乡低保。
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国家多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并逐步提高了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和失业、工伤保险待遇标准。
三是一批体制转轨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有力支持了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
四是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减轻了用人单位的社会事务负担。
全国已建立7400多个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机构,在城市街道、乡镇普遍建立劳动保障事务所。
启动并加快“金保工程”建设,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的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
基本实现了各项社会保障待遇的社会化发放,不断推进对参保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
3、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科学规范的人事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健全。
一是改变大一统的人事管理体制,形成了分类管理的基本格局。
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根据各自的不同特点深入开展人事制度改革。
事业单位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逐步建立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新机制。
国有企业结合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职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建立符合企业特点的现代企业人事制度。
二是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基本形成。
通过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打破干部任用上的单一委任制模式,逐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
颁布实施公务员法,将公务员管理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坚持凡进必考,完善党政机关从基层考录公务员的制度,优化了公务员队伍结构。
完善竞争上岗制度,积极加强公务员培训,公务员队伍作风和能力建设不断加强。
三是军转干部安置制度不断完善。
经过不断探索、改革和完善,我国军转干部安置方式从单一的计划分配转变到实行计划分配与自主择业相结合,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体制,完成了大批军转干部的安置任务。
4、改革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初步建立。
一是基本确立符合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不同特点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公务员工资激励机制不断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体现了分类分级管理的要求;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基本确立了“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共决、政府监控指导”的分配原则。
二是职工工资水平不断提高。
国家推动建立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正常晋升机制和企业工资形成机制,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
2008年,我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是1978年的46.5倍,年均增长13.7%。
三是初步形成工资分级分类管理体制和宏观调控体系。
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收入分配由国家集中统一管理逐步向分级分类管理转变,国家通过建立地区津贴制度对地区工资收入差距进行调控。
对企业的工资管理实现了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通过实施最低工资制度和建立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人工成本信息等宏观调控制度,为企业确定工资水平、调节工资收入差距提供依据。
5、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一是人才队伍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各类人才的总量稳步增长,素质不断提高,结构得到改善。
2007年,各类人才总量达到1.4亿人。
目前,我国已有两院院士1378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20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8万人、博士后6万余人,高技能人才达到2239万人,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是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不断优化。
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各级党委、政府把人才工作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不断得到优化。
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制度氛围。
三是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全国所有的省区市和副省级城市都开展了引智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
境外来华工作专家从无到有,2008年达到48万人次。
6、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关系总体保持稳定。
一是劳动关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以《劳动法》为基础,以《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为骨干,以《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法规相配套,我国规范和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二是劳动关系双方自主协商、社会三方协调、政府依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格局基本形成。
在企业层面,建立了集体协商机制,形成了劳动关系双方自主协商机制;在社会层面,建立了由政府部门、工会和企业联合会组成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在政府层面,各级政府普遍建立了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构及队伍,全方位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是劳动合同、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监察工作不断加强。
截至2008年底,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3%。
1987-2008年,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达323万件,涉及劳动者786万人;共检查用人单位1288万户,查处各类违法案件326万件,责令用人单位为10559万名劳动者补签了劳动合同,补发劳动者被克扣或无故拖欠的工资等待遇400多亿元,补缴各项社会保险费450亿元。
四是农民工权益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2005年以来,各级政府相继成立了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和工作机构,着力解决农民工在城镇就业、社会保障以及子女上学、城市公共服务等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
2003年以来,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突出问题,开展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全国共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440多亿元。
二、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形势任务
8月2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辉煌60年”系列形势报告会上,就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成就作专题报告。
(视频)
第一部分就业工作
一、我国就业制度的改革发展历程。
主要分为5个阶段:
(一)1949年—1978年:
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实施由政府“统包统配”、高度计划与集中的劳动就业体制。
(二)1979年—1985年:
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实施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方针,改革“统包统配”就业制度。
(三)1986年—1994年:
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结合国有企业改革,有步骤地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初步确立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双向选择机制。
(四)1995年—2001年:
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在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配合国企改革的深化,实施再就业工程,实现国有企业富余劳动力的平稳转移,进一步推进我国就业制度改革。
(五)2002年—现在:
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制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落实《就业促进法》,在解决好国有企业改革遗留的下岗失业问题的同时,建立起面向城乡所有劳动者的促进就业体制机制。
二、建国以来我国就业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
主要有4个方面:
一是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我国全部就业人员由1952年的2.07亿人增加到2008年的7.75亿人,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由1978年70.5%、17.3%和12.2%调整为39.6%、27.2%、33.2%。
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作为人力资源市场供需主体的地位基本确立,多种灵活就业形式加快发展,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得以发挥。
三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面向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不断完善。
四是促进就业的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日益健全。
三、我国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的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一是从总量看,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2009年全年需要就业的人员总数超过2400万人。
如果按照8%的经济增长速度测算,全年能够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总数仅约为1200万个,供求缺口与2008年相比将进一步加大。
二是从群体看,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3个群体的就业问题更加突出。
三是从产业结构看,对就业的影响问题进一步显现。
因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向型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显著下降。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使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受到影响。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不足。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就业工作,将重点采取以下6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一是紧密结合扩大内需发展经济,更多拉动就业。
二是帮扶企业克服困难,努力稳定就业。
三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劳动者多渠道创业和就业。
四是针对重点人群特点,统筹安排就业。
五是推行特别职业培训计划,提高就业能力。
六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改善就业环境。
第二部分社会保障工作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发展历程。
大体可划分为3个阶段:
(一)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初期:
以劳动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形成阶段。
(二)改革开放初期到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
以社会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改革探索阶段。
(三)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统筹城乡为目标的制度创新阶段。
二、我国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
突出体现在4个方面:
一是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基本完成了制度转型。
二是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高。
2008年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2.19亿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达到3.18亿人,8.15亿名农民参加了新农合,1000多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保障制度,6600多万名居民享受城乡低保。
三是一批体制转轨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有力支持了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
四是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减轻了企事业单位的社会事务负担。
三、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当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面临诸多新要求和新挑战,主要表现在:
工业化加速,对社会保障形成空前压力;城乡结构急剧变化,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凸显;人口老龄化来势迅猛,社会保障长期资金平衡压力巨大;市场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社会保障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影响加深,社会保障面临多重挑战。
同时,当前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许多有利条件:
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意识大大提高;经过30年经济快速增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社会保障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多年以来的改革探索实践,为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必要的工作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着力在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上下工夫,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一)关于增强公平性的重点是:
尽快弥补老年保障的制度缺失,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努力做到应保尽保。
逐步提高基本保障整体水平。
(二)关于适应流动性的重点是:
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
以信息化为抓手全面提升社会保障管理服务能力。
(三)关于保证可持续性的重点是:
做大社会保障基金的盘子。
加快社会保障立法步伐。
发展补充性保障,建立多层次保障体系。
第三部分人才工作
一、我国人才工作的改革发展历程。
主要分为4个阶段:
(一)1949年—1978年:
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建国伊始,百业待兴,人才工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步前进。
(二)1978年—1992年:
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解放思想,打破束缚,人才工作在改革开放中恢复发展。
(三)1992年—2002年:
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与时俱进,深化改革,人才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破浪前行。
(四)2002年—现在:
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科学发展,人才强国,人才工作在服务科学发展中开创崭新局面。
二、人才工作的主要成就。
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人才队伍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各类人才的总量稳步增长,素质不断提高,结构得到改善。
二是人才作用更加凸显,各类人才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中,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基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三、当前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虽然我国的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从整体来看,人才队伍的整体规模、素质能力、结构分布还很不适应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障碍需要进一步突破。
面对国际人才竞争的新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适应实施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科学发展,更加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和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以能力建设为主题,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3个环节,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发展,把我国由人口大国建设为人力资源强国。
实现这个目标,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造就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二是大力实施人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三是全面提升人才队伍素质。
四是改革创新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五是实施更加开放的海外人才引进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