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30829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答案.docx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答案.docx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答案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1分)

A.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

B.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

C.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

D.剩余产品的出现

 ☆考生答案:

C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2.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 (1分)

A.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

B.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

C.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

D.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

 ☆考生答案:

D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3.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1分)

A.进行阶级斗争

B.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

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考生答案:

D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4.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剥削,是由于它( ) (1分)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D.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表现形式

 ☆考生答案:

A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5. 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 (1分)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考生答案:

D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6. 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 ) (1分)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社会职能

D.对外交往职能

 ☆考生答案:

A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7.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 (1分)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考生答案:

D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8. 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行动。

这种观点意味着( ) (1分)

A.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必须否定历史决定论

B.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与承认历史决定论并不矛盾

C.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产生都根源于主体的选择

D.历史决定论是根本错误的

 ☆考生答案:

B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9.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是( ) (1分)

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考生答案:

A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10.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 (1分)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D.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

 ☆考生答案:

C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11. 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  ) (1分)

A.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C.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考生答案:

A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12. 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 (1分)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考生答案:

D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13. 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

“可预言:

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 (1分)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考生答案:

A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14. 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存在形式上平等和事实上不平等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 ) (1分)

A.宪法是由资产阶级制定的

B.民主的原则是与实践相脱节的

C.劳动人民不能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

D.民主权利的实现受到了私有制的限制

 ☆考生答案:

D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15.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1分)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考生答案:

C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16.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 ) (1分)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考生答案:

D    

 ★考生得分:

0 分  评语:

17.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 ) (1分)

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B.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考生答案:

B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18. 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后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 ) (1分)

A.垄断消灭了竞争

B.垄断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

C.竞争凌驾于垄断之上

D.垄断缓和了竞争

 ☆考生答案:

A    

 ★考生得分:

0 分  评语:

1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是指( ) (1分)

A.全面的社会化

B.全面的商品化

C.全面的市场化

D.市场的计划化

 ☆考生答案:

A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20.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做是( ) (1分)

A.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B.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C.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D.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考生答案:

C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21.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 (1分)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考生答案:

C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22. 爱因斯坦指出:

“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 (1分)

A.哲学是一切科学之科学

B.哲学是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

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D.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考生答案:

C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23.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1分)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

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历史上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没有反映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

 ☆考生答案:

B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24. 从哲学上来讲,和谐就是指( ) (1分)

A.事物之间不存在矛盾

B.事物之间的矛盾没有斗争性

C.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

D.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

 ☆考生答案:

D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25.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 ) (1分)

A.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其规律性

B.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其规律性

C.社会的发展进程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影响

D.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考生答案:

A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26.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 (1分)

A.人民当家作主

B.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比资本主义民主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考生答案:

A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27.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

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 ) (1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考生答案:

B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28.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 (1分)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考生答案:

B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29.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实基础是( ) (1分)

A.新科技革命

B.生产国际化

C.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

D.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

 ☆考生答案:

C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30. 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 (1分)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考生答案:

C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31.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包括( ) (1分)

A.物质补偿和精神补偿

B.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C.有形补偿和无形补偿

D.商品补偿和货币补偿

 ☆考生答案:

B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32.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 (1分)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考生答案:

B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33.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一论断说明( ) (1分)

A.世界除了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B.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本身是没有方向的运动状态

D.承认运动就必然否认相对稳定

 ☆考生答案:

B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3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 (1分)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考生答案:

B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35. 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具备( ) (1分)

A.科学的品格

B.实践的力量

C.现实的意义

D.科学的和实践的品格

 ☆考生答案:

D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36.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1分)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考生答案:

A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37. 垄断资产阶级推行改良政策( ) (1分)

A.减轻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受剥削的程度

B.从根本上触及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

C.没有改变工人阶级受剥削的雇佣劳动者地位

D.改变了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利益对立

 ☆考生答案:

C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38.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 (1分)

A.是矛盾的

B.是两回事

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考生答案:

C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39. 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 ) (1分)

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考生答案:

D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40. “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几个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确定了”。

这是( ) (1分)

A.唯心主义决定论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

C.机械决定论

D.非决定论

 ☆考生答案:

C    

 ★考生得分:

1 分  评语:

二. 多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同其他劳动过程相比较体现出来的特点是( ) (2分)

A.创造新的使用价值

B.创造新的价值

C.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D.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考生答案:

C,D    

 ★考生得分:

2 分  评语:

2. 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含义的有( ) (2分)

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B.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考生答案:

A,B,C,D    

 ★考生得分:

2 分  评语:

3.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 (2分)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考生答案:

A,B,C    

 ★考生得分:

2 分  评语:

4. 爱因斯坦1939年在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后,曾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

然而,让爱因斯坦感到意外的是,二战结束前夕,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悍然将原子弹用于战争。

这对爱因斯坦震动很大,从此开始投身反对核战争的运动。

这段材料蕴涵的哲学原理是( ) (2分)

A.真理和价值总是一致的

B.真理和价值总是不一致的

C.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要追求的目标

D.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之中,最终由实践检验

 ☆考生答案:

C,D    

 ★考生得分:

2 分  评语:

5. 垄断利润来自于( ) (2分)

A.本企业工人的剩余价值

B.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C.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

D.国家政权进行的再分配

 ☆考生答案:

A,B,C    

 ★考生得分:

2 分  评语:

6. 邓小平指出: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意指( ) (2分)

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考生答案:

B,C,D    

 ★考生得分:

2 分  评语:

7. 社会主义的特征主要有( ) (2分)

A.实行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

B.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C.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D.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

 ☆考生答案:

A,B,C,D    

 ★考生得分:

2 分  评语:

8. 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2分)

A.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

B.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C.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并制约供求关系

D.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又制约供求关系

 ☆考生答案:

A,B,C,D    

 ★考生得分:

2 分  评语:

9. 马克思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有( ) (2分)

A.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m构成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C.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两大部类

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考生答案:

A,C    

 ★考生得分:

2 分  评语:

10. 有人认为:

“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

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

”这种观点说明了:

 (2分)

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

B.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C.自在自然的世界正日益转化为人化的自然

D.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考生答案:

C,D    

 ★考生得分:

2 分  评语:

11. 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几次飞跃是( ) (2分)

A.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B.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制度建立的实践

C.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

D.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考生答案:

A,B,C    

 ★考生得分:

2 分  评语:

12.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新战略观念主要有( ) (2分)

A.和平与发展取代了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世界的两个主题

B.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

C.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D.社会主义国家要处理好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考生答案:

A,B,C,D    

 ★考生得分:

2 分  评语:

13. 早在1999年,中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事实证明,它对两国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 ) (2分)

A.矛盾双方在互相斗争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D.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从而制约事物的发展

 ☆考生答案:

A,B,C    

 ★考生得分:

2 分  评语:

14.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表明( ) (2分)

A.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B.人是社会的主体

C.历史是由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的

D.历史规律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

 ☆考生答案:

B,C,D    

 ★考生得分:

2 分  评语:

15.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 (2分)

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考生答案:

B,C,D    

 ★考生得分:

2 分  评语:

三. 判断题 (共15题,共30分)

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过多超过劳动人民需要的矛盾( ) (2分)

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

错误    

 ★考生得分:

2 分  评语:

2. 金融资本是由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 (2分)

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

错误    

 ★考生得分:

2 分  评语:

3.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 (2分)

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

正确    

 ★考生得分:

2 分  评语:

4. 恩格斯说: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2分)

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

正确    

 ★考生得分:

2 分  评语:

5. 人们由于利益的驱动,疯狂挖掘草原上的植物——“发菜”,严重地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局部土地沙漠化,这个案例说明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规律。

( ) (2分)

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

错误    

 ★考生得分:

2 分  评语:

6. 资本主义地租是由超额利润转化来的( ) (2分)

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

正确    

 ★考生得分:

2 分  评语:

7.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 (2分)

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

错误    

 ★考生得分:

2 分  评语:

8.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2分)

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

错误    

 ★考生得分:

0 分  评语:

9.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德国( ) (2分)

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

正确    

 ★考生得分:

0 分  评语:

10. “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

”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

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 (2分)

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

正确    

 ★考生得分:

2 分  评语:

11. 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超越空想社会主义,是因为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科学的思想体系上。

( ) (2分)

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

错误    

 ★考生得分:

2 分  评语:

12. 首先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表述的是:

马克思( ) (2分)

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

错误    

 ★考生得分:

2 分  评语:

1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 (2分)

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

正确    

 ★考生得分:

2 分  评语:

1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从根本上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 )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