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苏轼.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18203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苏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三章苏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三章苏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三章苏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三章苏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苏轼.docx

《第三章苏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苏轼.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苏轼.docx

第三章苏轼

第三章苏轼

第一节苏轼的生平思想与地位

一、苏轼的生平

苏轼(1037?

a?

a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

苏轼的生平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期(1037-1069):

读书、应举、初入仕途时期.重点掌握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欧阳修对他的赏识。

第二期(1069-1085):

请求外调、历任四州、乌台诗案、贬谪黄州时期。

乌台诗案是其生活、思想和创作的转折点;黄州时期是他创作的丰收期、转变期,文风渐趋高旷超迈,潇洒飘逸。

第三期(1085-1093):

两次召还及复连外放时期。

第四期(1093-1101):

远谪惠、儋时期。

此期是他创作的又一丰收期,文风趋于平淡、清澈。

御史劾以作诗讪谤朝庭,贬谪黄州(治所在今湖北省黄冈县)团练副使。

哲宗元祐(1086-1094)间,累迁翰林学士,出知杭州、颍州(治所在今安徽省阜阳县)绍圣(1094-1098)初,又以为讥斥先朝的罪名,远谪惠州(治所在今广东省惠阳县)儋州(治所在今海南省儋州市)。

徽宗立(1101),移廉州。

同年北还,卒于常州。

谥文忠。

二、苏轼的思想

1、从总体上看,苏轼的世界观较复杂,出入儒道,濡染佛禅,儒、释、道三

者有机融合,又以儒家为主,儒是为其哲学思想的基础,为其政治态度及处世哲学的根源所在。

他一方面积极进取(早年很突出,晚年亦未消沉,《定风波》一词代表他的整

个人格。

);一方面又主张四大皆空,在折磨迫害下,仍然达观旷达。

1、“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沁园春)

“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

”(和子由苦寒见寄)

2、“用道书方士之言,厚自养练。

”(答秦太虚书)

2、苏轼的政治态度

苏轼的政治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一生积极入世,以经世济时为己任。

为人坚持操守,风节凛然,决不在政治斗争中望风使舵。

在朝任职,直言不讳;出外做官,勤政爱民,即使中晚年迭遭打击,其报国事君、关心民瘼的政治理想仍不改变。

他少有济世之志,向往政治上有作为的人物,当范仲淹庆历新政时,他写过诗表示景仰和继承。

他主张?

°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

±,更多地主张?

°仁治?

±,而不是?

法治?

±,主张?

°渐进?

±而不是突变、激进。

王安石变法时期。

苏王的分歧根本不在要不要革新,而在如何变革,手段不同。

朱熹说:

“凡荆公所变更者,初时东坡亦欲为之,及见荆公做得纷扰狼狈,遂不复言,却去攻

他。

王安石罢相后,司马光执政,要废除一切新法,而苏轼则主张?

°校量利害,参用所长?

±,反对执政大臣的一意孤行,因此又受到旧党里程颐一派的攻击,两边不讨好,只有请求外任。

3、佛老思想对苏轼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上。

由于政治上一再受挫,特别是身处贬谪的逆境之中,佛老思想就成为他求得自我解脱的精神武器,由此而形成了一种随缘自适、淡泊无为、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这也是他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仍然能保持着坚强的生活信心和旺盛的创作活力的原因。

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

‘吾虽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年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墨,博辨无碍,浩然不见其涯矣。

”附:

苏王二人之关系

他虽曾反对王的变法,但对王个人却极为敬仰。

王死后(元祐元年1086),苏轼为哲宗

草拟追赠王安石太傅的诏书。

苏轼《次荆公韵》: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可见他对王安石个人一直是敬仰的。

四、苏轼的文学地位

他是个全面发展的人物,是个通才、

苏轼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是个突出的人物,

全才,诗、词、文、书、画皆是大家,而且有鲜明的个性。

他的散文成就很突出,是唐宋八大家中的姣姣者,比曾巩都高

与东坡别于汴上。

词是豪放的开山祖。

陆游《老学庵笔记》

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乐府词多不协。

晁以道云:

绍圣初,

东坡酒酣,自歌其《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裁剪以就声律耳。

?

±

书法是宋四家(苏黄米蔡)之首者。

亦工画,而且赏鉴能力很强,题画诗独具慧眼。

他懂得音律,而不屑于迁就它。

在北宋文坛上,是第一位人物,第一流成就。

苏轼《枯木怪石图》

由于他屡遭贬斥,作品往往流露达观放任、忘情得失的思想。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

°欧、苏?

±,为北宋名家;诗与黄庭坚并称?

°苏、黄?

±,开有宋一代诗歌的新风气;词与辛弃疾并称?

°苏、辛?

±,一扫当时绮艳柔靡的风尚,为豪放词派的创始人,对后世文学影响尤深。

王灼《碧鸡漫志》认为,东坡词?

°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

始知自振。

?

±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的又一个文坛领袖,在他周围团结了一大批作家、词人,他也能奖掖后进。

?

°苏门?

±学士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陈师道等都团结在苏氏兄弟周围,对北宋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有极大的影响。

苏轼著述较好的本子北宋末年即有赵次公、宋援、李德载、程縯四家为苏诗作注。

孔凡礼点校:

《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孔凡孔点校:

《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石声淮、唐玲玲编著:

《东坡乐府编年笺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四川大学唐宋文学组编:

《苏轼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94年版。

今人研究性论著

曾枣庄:

《苏轼评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崔铭、王水照:

《苏轼传》,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陶文鹏:

《苏轼诗集艺术论》,中华书局1982年版。

第二节苏轼的文论和散文

第二节苏轼的文论和散文

苏轼的文学主张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注意强调文学的独创性和表现力:

1、文道关系:

先文后道。

既重视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社会作用,更强调文学本身的相对独立性和美学价值。

2、文意关系:

文以达意。

他的“辞达”说强调作者要运用高超的艺术技巧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客观事物的特征。

P53.

3、文学创作上:

A、提倡创作自由: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

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

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自知也。

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此而已矣。

(《文说》)

B、推崇平淡自然。

他倡导不拘常法,意到笔随,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他的平淡也并非仅是文从字顺,而是?

°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二、苏轼的散文唐宋八大家中,突出的是苏、王、欧,而又各有独特的面貌、风格。

总体比较而言,欧文从容,王文简劲,苏文富赡。

1、苏的议论文,政论、史论文表现在形象生动,感染力极强;

王则要言不繁,一语中的;

欧则从容纡徐,委婉曲折。

苏轼议论文特色:

A、表现在论证的法式上,他习惯于对一个问题采取多方面的论证,八面围攻,一直说到理足情长的程度,很接近战国时纵横家的风格。

B、在思想内容上,观点新颖,发人之未发,如《留候论》,抓住前人未曾涉及的一点进行

论述。

分析圯下老人培养张良?

°小不忍则乱大谋?

±的忍让性格,进而联系到刘邦的忍让(鸿门宴上),是张良辅佐的结果,从而将此与整个汉兴大业联系起来,虽然过分一点,却很雄辩。

C、善于运用浅显生动的比喻,来阐明深刻的道理。

2、小品文是苏文中独具风韵的妙品,包括书简、序跋、随笔等,艺术成就也很高,代

表作品有《记承天寺夜游》、《答秦太虚书》等。

这类作品的写作特点是: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分析

第一层:

叙事

第三层:

转入议论特色:

简练,隽永,余味无穷。

3、记叙文在苏文中成就最高,最富有艺术独创性。

主要包括山水亭台游记、人物传记和碑传文等,代表作品有《石钟山记》、《喜雨亭记》、《方山子传》等。

其记叙文的特点是:

第一,随物赋形,意到笔随,如行云流水,变幻莫测,立意构思皆匠心独运,布局谋篇能毫不雷同;

第二,善于体察自然景观和人情物态的精微神理,以爽利多彩的文笔进行艺术性的再现;

第三,描写、叙述、抒情、议论错杂并用,旷观、达识、至理、深情和谐统一,既具有诗情画意,又具有思致理趣。

《超然亭记》

凡物皆有可观。

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

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自我正确面对外物)?

-?

-人之所欲无穷,

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

美恶之辩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

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

物有以盖之矣。

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

(陷匿外物,造成常人悲剧)?

-?

-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

-?

-方是时,吾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命其台曰?

°超然?

±,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盖

游于物之外也。

由超然物外的胸襟出发,入题记事,描述优游胶西之乐?

a?

a因随遇而乐而引起建台的兴致?

a?

a登台览胜的愉悦

全文贯穿一?

°乐?

±字:

作者所以能?

°无往而不乐?

±,正在于能?

°游于物之外?

±,亦即能超然于外物。

这就是命名为?

°超然?

±的精义。

全文融思辨、记事、抒情于一体,紧扣?

°超然之乐?

±逐层递进,由理入事,由事及景,最后画龙点睛,归结题旨。

在记亭台中融入了一段深湛的人生哲理,发人深思。

4、文赋至苏轼手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前赤壁赋》(作品选P332)和《后赤壁

赋》是宋代文赋的?

°绝调?

±。

他以文为赋,骈散结合,既有传统赋体的讲究辞采,又融入了散文的灵活自然,更具有诗的情韵意境,情景兼备,哲思深邃,空灵奇幻,极富艺术魅力。

(明)仇英《赤壁图》

±(李耆卿《文章精义》)的定评。

苏轼的散文呈现出绚丽多姿的艺术风貌,其风格随文而异,倾吐自如,具有雄放恣肆、隽逸洒脱的鲜明特色,创造出了以极平淡而自然的语言,抒写出极深刻的哲思、极真挚的情感而又极富生命力的散文新境界。

第三节苏轼的诗词

一、苏试诗歌题材内容(2700多首):

1、抨击封建统治者的罪恶,同情人民的疾苦。

《荔枝叹》、《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等。

如《送黄师是赴两浙宪》:

?

°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

官自倒帑廪,饱不及黎元。

2、揭露新法固有的阶级局限和流弊,反映他对新法的片面认识。

《吴中田妇叹》(?

°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

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

±)、《山村五绝》、《戏子曲》等。

苏诗内容

3、揭露北宋王朝屈辱求和的政策,抒发他杀敌报国的热忱。

《和子由苦寒见寄》、

《闻佻西北捷报》、《祭常山回小猎》等。

4、写景抒情,表现自己刚正不屈的个性。

《和子由渑池怀旧》、《游金山寺》、《百步洪》、《新城道中》、《惠崇春江晚景》。

5、此外还有描写民俗生活、风土人情、论诗论画等方面的诗。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此诗前四句从雪泥出发,变实为虚,探索人生之奥秘;

四句的妙处:

1、四句是带有哲理性的议论,形象生动却又寄意深沉。

后?

°雪泥鸿爪?

±因此成为惯用的成语。

2、艺术技巧上:

?

°单行入律?

±。

清纪昀:

?

°前四句单行入律,唐人旧格;而意境恣逸,则东坡之本色。

?

±

诗的后半段满怀感情地回忆往事,将死者形迹的消亡与生者踪迹的消失相互对照,进一步印证和深化了?

°雪泥鸿爪?

±的人生哲见。

渑池是苏轼此次赴任必经之地,五年前,父亲苏洵带他们兄弟俩赴京应考曾经过渑池,那是他们第一次出远门,一路坎坷记忆犹新。

对于苏辙来说,他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只是由于参加制科考试未及赴任,故对渑池充满怀旧之情,在寄给子瞻的诗中表达了这份怀念。

五年的时间并不长,故地重游,苏轼却发现这一偶然经过的地方已是物是人非。

苏轼这几年间,求宦在外,生离死别,经历了不少世故,初谙了人生的漂泊无奈,此次又是远行,自然也不免感慨系之。

苏轼此诗,叙说再经渑池重访僧寺,但见僧死壁坏人事全非的情景,又表达了诗人认为世事沧桑变化乃自然规律,对往事不必过分怀念和伤感的见解,也说明了诗人胸怀豁达放眼未来的积极人生态度。

但苏轼之为苏轼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他面对人生艰难总能采取一个超越的态度。

苏轼写作这首诗时只二十五岁,已表现出这种老成的特点。

也许是出于苏辙怀旧之情的慰解,也是出于自慰,他通过比喻说明,人生是一个遥遥无期的行程,所到之处全是偶然,留下的踪迹是他自己顾及不上,也是无从顾及的。

苏轼这里的思想虽远没有后来关于人生问题思考所达到的深度,但?

°飞鸿雪泥?

±的比喻却是特别生动贴切而饶有趣味的,因而它演化为成语广

为人们使用。

此诗为苏轼早年名作,从中可以看出他早年的积极态度以及后来处在颠沛之中的乐观精神的底蕴。

全诗前后贯通,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于情韵之中,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游金山寺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1、此诗是熙宁四年(1071)苏轼出任杭州通判,路过镇江金山时的游览之作,也是他七言古体诗的代表。

通过描绘神奇莫测的江上景物,抒发了诗人羁旅行役之愁和怀乡归隐之情。

2、全诗二十二句,可分为三个层次:

前八句?

a?

a写金山寺山水形胜,并点出思乡主旨;

中间十句?

a?

a写登眺所见黄昏夕阳和深夜炬火的江景;

末四句?

a?

a直抒感喟,总束全篇。

(1)首尾呼应,章法严谨,层次分明。

此诗以宦游始,以归田终,中间又以望乡国句相绾系,有起有结,遥相呼应。

全诗围绕长江着笔,以时间的推移来表现环境的变幻,笔势骞腾而层次井然。

(2)景物描写很有特色。

本诗虽写游金山寺,却对金山寺本身景观略而不写,着重写登眺所见之江景;在描绘景物时,抓住白天、傍晚、黑夜不同时辰的不同景象特征,予以生动细致地刻划,笔力矫健,意境开阔,兴象超妙;江上奇幻迷茫的景色同诗人浓郁诚挚的乡情交织在一起。

(3)联想丰富,比喻新奇。

诗人把万顷江波比作靴子上的细微皱纹,把江天晚霞比为

鱼尾的赤红色,喻象新颖贴切。

作者见巨石随波出没,联想到自己的宦海浮沉;见到江心怪火,又联想到江神的警告,想象奇警而又紧扣主旨。

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苏诗艺术特色

1、他善于打通各种文体,以文为诗,以古体写近体,其诗纵横开阖,收放自如,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诗歌的自由度。

他的诗还精于议论,新奇警策,深刻透辟,触处生春,无不如意,即事明理,叙议结合;

2、构思新颖,想象奇幻,比喻新巧。

如《百步洪》中连用七喻描摹奔水:

?

°有如兔走

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

±真正做到了妙喻连生。

3、语言清新流畅,圆熟自然。

苏轼诗思敏锐,笔锋爽利,无论体情绘物,还是叙事说理,都能化隐为显,无幽不达。

他才高学富,善于使事用典,如水中着盐,浑然无迹,却内含深味。

?

°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

±。

4、兼备各种体式,尤以七言诸体为妙。

其中形式自由的七言古体和七言歌行,最便于才气横溢的苏轼驰骋笔力,淋漓酣畅,雄浑豪迈,气势奔放,变幻无穷,成就最高。

七律流丽圆转,自然洒脱,七绝精美明快,富有情致,皆有佳篇传世。

5.艺术风格以清雄豪放为主调而兼具多种特色,在不同时期、不同作品中其风格也有不同表现。

苏轼的早期诗作偏于雄健奔放,中期绚烂多彩、气象峥嵘,晚期趋于质实平淡而内蕴精深华妙。

苏诗总的成就:

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和情思内蕴深厚

“一肚皮不入时宜”清人赵翼评苏诗说:

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

(《瓯北诗话》)苏轼在北宋词发展中的地位

苏轼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完成者,他将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

第一,在观念上,破除了诗尊词卑、诗庄词媚的传统见解,把词与诗相提并论,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

°为诗之苗裔?

±,二者是具有同等功用的文体,大大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与艺术价值。

第二,在内容上,进一步突破了晚唐五代以来?

°词为艳科?

±的藩篱,?

°以

诗为词?

±,扩大了词的题材内容。

刘熙载《艺概?

¤词曲概》:

?

°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

?

±

第三,在风格上,于柔媚婉约之外,另创恢宏雄迈的豪放词风,开拓了词境,使词从?

°娱宾遣兴?

±的工具发展为独立的抒情艺术。

这在两宋词史上是一次重大转变,为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派开了先路。

第四,在形式上,无论是词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还是语言、音律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增强了词这一新诗体的表现功能,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新风貌。

如语言形式上:

一变花间词人镂金错采的作风,既多方面吸收陶渊明、杜甫、李白、韩愈等人诗句入词,又注意运用当时口语。

只要能恰当表达思想感情,任何语言都可入词,突破了词受曲调和音律的限制。

使词摆脱了仅仅作为乐曲的歌词而存在的状态,成为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

豪迈奔放的感情、

坦率开朗的情怀、

舒卷变化的节奏、铿锵响亮的语言自由挥洒的写作态度、变化不测的篇章结构

苏词浪漫主义词风

王灼《碧鸡漫志》说:

“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这一评语最为精当,显示出苏词革新的精神实质来。

1、强调苏词更注重内容;

2、词:

民间流行的朴素天真的歌曲——晚唐至五代宋初,“以佐清欢”或“娱

宾遗兴”——苏转变词风,“指出向上一路”,就是要求词人去创作去表现广阔的生活、崇高的情感。

苏词的内容

1、抒发作者的爱国热情。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南乡子旌满江湖》、《阳关曲》: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2、赞美祖国山河,表现对人生、现实的执着和追求《念奴娇大江东去》、《水调歌头明月几

时有》。

3、描绘农村风光、生活,如《浣溪沙籁籁衣巾》等五首,《望江南春已老》。

4、表现亲人、师友、兄弟之间情谊.如《江城子十年生死》,《满江红怀子由作》:

孤负当年林下语,对床夜雨听萧瑟。

恨此身长向别离中,雕华发。

《江城子别徐州》: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5、咏物词,虽不多,却标志了咏物词技巧的高度成熟,《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前一首明咏孤鸿,暗里是表现自己进不苟合,退不甘心的思想矛盾。

后一词咏杨花。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

已而遂晴。

故作此:

评:

此词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月,苏轼在黄州(治所在今湖北省黄冈县)作。

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年集成总案》卷二十一:

元丰五年壬戍三年七月,公以相田至沙湖,道中遇雨。

作《定风波》词。

郑文焯评曰:

此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

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

以曲笔直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

(《大鹤山人词话》,《词话丛编》1986

年版第五册。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

属于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

写出了作者身处逆境仍然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东坡志林》中说: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首两句是全篇主脑,以下词情都是从此生发。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竹杖芒鞋轻胜马”。

竹杖芒鞋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的。

作者在两年后离开黄州移汝州,途经庐山,有《初入庐山》诗云: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用到竹杖芒鞋,即他所谓.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南歌子》)者。

而马,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

即俗所谓,行人路上马蹄忙者。

两者都从,行,字引出,因而具有可比性。

前者胜过后者在其中道理,用一个"轻"

点明,耐人咀嚼。

竹杖芒鞋诚然是轻的,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带水的,比起骑马的便捷来又差远了。

那么,这"轻"字必然另有含义,分明是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

一蓑烟雨任平生

流行有这样一种解释:

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

(胡云翼《宋词选》)从积极处体会词意,但似乎没有真正触及苏轼思想的实际。

这里的"一蓑烟雨",我以为不是写眼前景,而是说的心中事。

试想此时"雨具

先去,同行皆狼狈"了,哪还有蓑衣可披?

"烟雨"也不是写的沙湖道中雨,乃是江湖上烟波浩渺、风片雨丝的景象。

苏轼是想着退隐于江湖!

苏轼写这首《定风波》在三月,到九月作《临江仙》词,又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

生"之句,使得负责管束他的黄州知州徐君猷听到后大吃一惊,以为这个罪官逃走了;结合答李之仪书中所述的"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而自觉可喜,他这一心事在黄州的头两三年里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白出来,用语虽或不同,却可以彼此互证,"一蓑烟雨任

平生"之为归隐的含义,可以了然。

下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实。

不过说"斜照相迎",也透露着喜悦的情绪。

词序说:

"已而遂晴,故作此。

"七个字闲闲写下,却是点晴之笔。

没有这个"已而遂晴",这首词他是不一定要写的。

写晴,仍

牵带着原先的风雨。

他对于这一路上的雨而复晴,引出了怎样的感触来呢?

'萧瑟",是风雨声。

"夜雨何时听萧瑟",是苏轼的名句。

天已晴了,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感触。

自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早已惯见;宦途中风雨的袭来,却很难料定何时能有转圜,必定有雨过天青的遭际吗?

既然如此,则如黄庭坚所说的,"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谪居黔南十首》),遭受风吹雨打的人那是要望晴的吧!

苏轼于此想得更深,他说无风雨更好。

无风雨,则盼晴、喜晴的心事也不需有了,这便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真

谛。

如何得到政治上"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

是"归去"!

这个词汇从陶渊明的"归来去兮"取来,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

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也比宦途的风雨好多了。

苏轼的意义与影响

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

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

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

进退自如,宠辱不惊。

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

1、苏轼在当时的文坛即享有崇高的声誉,奖掖、团结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