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金科架空层高支模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112326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1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涪陵金科架空层高支模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涪陵金科架空层高支模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涪陵金科架空层高支模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涪陵金科架空层高支模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涪陵金科架空层高支模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涪陵金科架空层高支模施工方案.docx

《涪陵金科架空层高支模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涪陵金科架空层高支模施工方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涪陵金科架空层高支模施工方案.docx

涪陵金科架空层高支模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3

2.架空层楼板模板3

3.架空层梁模板3

三、高支模计算4

大梁模板设计4

1.大梁模板计算4

2、钢管架支撑稳定性验算7

3.承载力验算8

4.梁侧模及对拉螺栓拉力计算8

四、高支模施工方法10

1.材料10

2.施工顺序10

3.安装支撑系统11

4.梁、板模板的安装11

5.支顶、梁板模板的拆除11

6.技术安全措施12

7.预防坍塌事故的技术措施12

8.预防高空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措施13

9.混凝土浇筑方法及技术措施13

五、高支模的施工管理13

六、监测措施14

七、应急预案15

 

1.编制依据

⑴《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

⑵《木结构设计规程》GB50005--2003;

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4-2002;

⑷《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⑸《金科•两江广场城市综合体酒店工程结构施工图纸》;

⑹《金科•两江广场城市综合体酒店工程施工合同》;

⑺《建筑施工计算手册》2004版等。

一、工程概况

金科•两江广场城市综合体酒店工程,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滨江路,酒店建筑面积40287.66平方米,建筑层数17层,建筑高度为69.9米,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其中大厅架空层高度为13.5米,针对实际情况对超高支模特编制如下方案:

二、高支模施工方案

1.支模采用的主要材料

⑴钢管:

Ф48×3.5mm;

⑵枋木:

80mm×80mm×2000mm、80mm×80mm×1200mm;

⑶胶合板:

915mm×1830mm×18

(4)用脚手架配套底托,垫板尺寸为100×100×18mm。

(5)九夹板:

915㎜×1830×18㎜

2.架空层楼板模板

⑴、楼板底模采用18mm厚夹板,支撑系统采用50×100mm的木枋、扣件式脚手架。

⑵、所有楼板支撑体系均采用脚手架跨距@900mm,排距为900m,最上层木枋为50×100mm@450,高度1000mm以上大梁跨距为450mm,排距为450mm,脚手架水平拉杆沿高度设置,第一道水平拉杆离柱脚200~300mm处,以后每隔1.8m设一道。

3.架空梁模板

⑴、梁底模和侧模采用18mm厚夹板,梁底支撑系统采用50×100mm的木枋、扣件式脚手架。

⑵、所有梁模板垂直支撑的脚手架沿梁纵向方向布置,间距是700mm,根据层高及梁高来考虑,并通过调整底座及顶托的螺栓来满足支模的高度要求。

每隔1.5米纵横水平拉杆各一道,以保证整个支撑体系的稳定性。

⑶、采用50×100mm木枋作为梁的水平支撑。

上层木枋(直接承托梁底模板的木枋)为50×100mm,间距250mm;侧模加竖向100mm(宽)×50距500mm的木方。

⑷、跨度L>4m的肋承梁,应按施工规范起拱,起拱高度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三、高支模计算

大梁模板设计

1.大梁模板计算

根据设计图纸,该高支模最高位置梁截面为1300×3000mm,梁模板采用18mm厚夹板,支顶间距450mm,梁底中间加钢管支顶间距900mm,侧模加竖向50×100mm木枋间距300mm,梁穿φ14@500×600对拉螺栓,梁底横楞为间距150mm的50×100mm木枋,纵楞为两条50×100mm,木枋。

 

1.底模板验算

q

 

150150150150150150

计算简图1

〈1〉荷载计算

①模板自重1.3×0.018×6=0.018KN/m

②新浇混凝自重3.0×1.30×24=37.44KN/m

③钢筋自重3.0×1.30×1.5=2.34KN/m

④施工振捣荷载2×1.30=0.800KN/m

⑤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1.30×2.5=1.00KN/m(均布荷载)

F=2.5KN(集中荷载)

Ⅰ.当作用于模板上的施工人员及设备为均布荷载时:

总竖向荷载q1=(①+②+③)×1.2+1.4×(④+⑤)

=(0.018+37.44+2.34)×1.2+1.4×(0.800+1.00)

=49.998KN/m

Ⅱ.当作用于模板上的施工人员及设备为集中荷载时:

总竖向荷载q2=(①+②+③)×1.2+1.4×④

=(0.018+37.44+2.34)×1.2+1.4×(0.800)

=48.878KN/m

〈2〉强度验算

按四跨连续梁计算,查表得各系数如下:

均布荷载计算系数:

Km=0.077剪力系数KV=-0.607,挠度系数Kω=0.632

集中荷载计算系数:

KmF=0.169剪力系数KV=-0.661,挠度系数Kω=-0.446

则M1=Kmq1l2=0.077×49.998×0.152=0.087KN.m

M2=Kmq2l2+KmFFl=0.077×48.878×0.152+0.169×2.5×0.15

=0.148KN.m

取M2进行验算。

W=bh2/6=400×182/6=21600mm3

б=M/W=(0.148×106)/21600=6.854N/mm2<[б]=13N/mm2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V=kvq2l+kvF=0.607×48.878×0.15+0.661×2.5=6.102KN

τ=3v/2bh

=(3×6.102×103)/(2×400×18)=1.271N/mm2

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q=1.2×(①+②+③)=1.2×(0.018+37.44+2.34)=47.758KN/m

胶合板的弹性模量取E=9000N/mm2

ω=Kω×(ql4/100EI)

=0.632×[47.758×1504/(100×9000×400×183/12)]

=0.276mm<[ω]=l/400=400/400=1.00mm满足要求。

〔2〕梁底模板下横楞计算(150mm)

计算简图如“计算简图10”示:

 

300400300

计算间图2

〈1〉荷载计算

①模板自重:

0.15×0.018×5=0.014KN/m

②新浇混凝土自重:

0.15×3.9×24=14.04KN/m

③钢筋自重:

0.15×3.9×1.5=0.878KN/m

④施工振捣荷载:

0.15×3.9=0.585KN/m

⑤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0.15×2.5=0.375KN/m

总竖向荷载:

q1=1.2×(①+②+③)+1.4(④+⑤)

=1.2×(0.014+14.04+0.878)+1.4×(0.585+0.375)

=19.262KN/m

木枋自重均布荷载:

选用松木,弹性模量E=10000N/mm2,容重r=6.0×103N/m3。

q2=1.2×0.05×0.10×6.0=0.036KN/m

〈2〉强度验算

w=bh2/6=2×50×1002/6=166667mm3

б=M/w=1.129×106/166667

=6.777N/mm2<[б]=13N/mm2

间距为150mm可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V=qb/2=(19.262×0.4)/2=3.852KN

τ=3v/2bh=(3×3.852×103)/(2×50×100)=1.156N/mm2

〈4〉挠度验算

q=1.2×(①+②+③)=1.2×(0.014+14.04+0.878)=17.918KN/m

E=10000N/mm2

I=2bh3/12=2×(50×1003)/12=8333333mm3

ω=[qbl3(8-4b2/l2+b3/l3)]/384EI

=[17.918×400×10003(8-4×4002/10002+4003/10003)]/(384

×10000×8333333)

=1.663mm<[ω]=l/400=1000/400=2.5mm满足要求。

〔3〕最下排木枋(支承在顶托上的木枋)的计算

采用双排木枋,计算简图如“计算简图7”示

〈1〉荷载计算

下排采用双木枋,每一根梁底木枋传到最下排木枋的集中力设计值是

P1=3.852KN

〈2〉强度计算

按四跨连续梁计算,查表得各系数如下:

Km=0.077剪力系数KV=-0.607,挠度系数Kω=0.632

KFm=0.169剪力系数KFV=-0.661,挠度系数KFω=1.079

M=KmP1+Kmql2=0.169×3.852+0.077×0.036×0.452=0.652KN.m

W=166667mm3

б=M/w=(0.652×106)/166667=3.9N/mm2<[б]=13N/mm2

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v=KVp1=0.661×3.852=2.546KN

τ=3v/2bh=(3×2.546×103)/(2×(2×50×100))

=0.382N/mm2

〈4〉挠度验算

荷载不包括振捣荷载,则

q3=1.2×(①+②+③)+1.4×⑤

=1.2×(0.014+14.04+0.878)+1.4×0.375

=18.443KN/m

I=2bh3/12=2×(50×1003)/12=8333333mm3

p=qb/2=18.443×0.4/2=3.689KN

满足要求。

2.钢管架支撑稳定性验算

(1)荷载计算

①钢管架自重合计:

2.5KN/m

②模板自重:

(2×3.75×0.018+0.4×0.018)×5=0.711KN/m

③新浇混凝土自重:

0.4×3.9×24=37.44KN/m

④钢筋自重:

0.4×3.9×1.5=2.34KN/m

⑤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0.4×2.5=1.0KN/m

⑥施工振捣荷载:

0.4×2=0.80KN/m

(2)作用于钢管架轴心力设计值N

N=〔1.2×(①+②+③+④)+1.4×(⑤+⑥)〕×0.45

=〔1.2×(2.5+0.711+37.44+2.34)+1.4×(1.00+0.80)〕×0.45

=24.349KN

(3)一榀门架稳定承载力设计值Nd计算:

钢管立柱选用ф48×3.5mm,其净截面面积A=489mm2,最长钢管l=6000mm,步距h0=1600mm,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

由《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可知:

б=N/фA≤【f】

=24349/0.586×489=84.972N/mm2≤205N/mm2

故脚手架间距450mm的稳定性满足要求。

3.承载力验算

在搭设脚手架的过程,在每条立杆底下垫一块不小于100mm×100mm×18mm(厚)的木垫板,木板铺在已经完成的地下室顶板砼板面上。

砼板强度等级为C35,轴心抗压设计值为fc=17.5Mpa。

设支撑承受最大荷载为上一层捣砼时段,约为7d后,砼强度按50%计,则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应力满足下式的要求:

p≤fg

式中p为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A=0.1×0.1=0.01m2,

N为上部结构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取脚手架立杆最大值为:

N=24.349KN

A为立杆基础底面垫板面积;

则有p=

满足要求。

4.梁侧模及对拉螺栓拉力计算

⑴梁侧压力计算

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公式[8-8]F=0.22

t0β1β2V1/2

其中t0=

c=24KN/m2β1=1.0β2=1.15V=1.5m/h

则有F=0.22×24×5×1.0×1.15×1.51/2=37.183KN/m2

根据公式[8-9]

⑵强度验算

根据两公式计算结果取较小值37.183KN/m2,并考虑倾倒混凝土产生的垂直荷载4KN/m2。

混凝土对侧模板的作用宽度为300mm,作用在上下边沿处,混凝土压力相关不大,可近似取其相等.

模板最大侧压力设计值:

q=(1.2×F+1.4×4)×0.30=(1.2×37.183+1.4×4)×0.3

=15.066KN/m

按四跨连续梁计算,查表得各系数如下:

Km=-0.121剪力系数KV=-0.620,挠度系数Kω=0.967

枋木弹性模量E=10×103N/mm2

截面惯性矩I=bh3/12=100×503/12=10.417×105mm4

截面抵抗矩W=bh2/6=100×502/6=41667mm3

跨中弯矩Mmax=0.121×q×L2=0.121×15.066×0.302=0.164KN.m

σ=Mmax/W=0.164×106/41667=3.936N/mm2<[σ]=13N/mm2

满足要求。

⑶剪力验算

剪力

剪应力

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则模板面最大挠度为:

所以侧模竖向加竖枋100mm(宽)×50mm间距300mm满足要求。

⑵对拉螺栓验算

梁中穿Φ12@600对拉螺栓。

对拉螺栓直径为Φ12,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表8-11,容许拉力为12.900KN。

对拉杆承受最大拉力P=FcL=37.183×0.60=22.310KN

对拉螺栓可承受的拉力:

S=2f=2×12.900KN=25.8KN>22.310KN。

梁中穿二道Φ12对拉螺栓间距600满足要求。

对拉螺栓力学性能表

螺栓直径(mm)

螺纹内径(mm)

净面积

(mm2)

重量

(kg/m)

容许拉力(N)

M12

M14

M16

M18

M20

M22

9.85

11.55

13.55

14.93

16.93

18.93

76

105

144

174

225

282

0.89

1.21

1.58

2.00

2.46

2.98

129000

178000

245000

296000

382000

479000

四、高支模施工方法

1.材料

模板:

采用915mm×1830mm×18mm(厚)胶合板。

木枋:

采用50mm×100mm木枋。

支撑系统:

钢管脚手架(φ48×3.5mm)及配件、Φ12对拉螺栓等。

2.施工顺序

放出轴线及梁位置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梁、板脚手架安装

架设梁底纵横木枋于脚手架顶托上

梁底模板及侧模板安装

架设板底木枋于脚手架顶托上

 

楼板模板安装

 

梁、板钢筋铺设、绑扎

梁、板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养护,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100%

 

拆下脚手架可调顶托

 

拆除梁、板模板,清理模板

 

拆除水平拉杆、剪力撑及钢管脚手架

 

 

3.安装支撑系统

⑴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模板。

①梁模板支撑的脚手架采用垂直于梁轴线的布置方式,楼板模板支撑时采用平行于板短向而布置,并根据梁底及板底的高度组合拼装。

②梁和楼板的脚手架跨距和间距必须按上述计算情况布置。

③支顶安装前,应放出轴线、梁位置线以及楼面水平控制标高。

安装脚手架后,要调节可调底座来进行调平校直。

但可调底座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mm,可调支座应与脚手架在同一竖直中心线上。

脚手架安装宜排列整齐,并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有保证其稳定的支撑系统。

脚手架连接部位以及最上层门式脚手架顶托下端纵向设φ48×3.5mm水平钢管拉杆一度,在底部门架下端内侧设通长φ48×3.5mm扫地杆;水平加固杆应采用扣件与立杆扣牢。

架体必须牢固地支承在已经浇筑好的地台面上,并在立杆底座下铺设木垫板。

⑵考虑到个别梁为弧形、折梁,为保证支撑架的整体稳定性及整体抗倾覆能力,加设的水平加固杆端部伸至已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柱、剪力墙上,并用扣件把水平加固杆牢固扣在柱或剪力墙上。

⑶支撑安装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4.梁、板模板的安装

⑴梁模板的安装

先在柱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控制标高线,按设计标高调整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至预定的高度,然后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放50mm×100mm木枋作托梁。

固定托梁木枋后在其上安装梁底横楞,横楞采用50mm×100mm木枋,间距为150mm。

横楞安装完成后,用胶合板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当梁跨度在大于或等于4m时,梁底模应按要求起拱,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梁底模安装后,再安装侧模、压脚板及斜撑。

当梁高超过750mm时,在梁中纵向设12@500对拉穿梁螺栓。

⑵楼面模板的安装

首先通线,然后调整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到预定的高度,在可调顶托托板上架设50mm×100mm木枋作托梁,托梁固定后架设横楞(50mm×100mm木枋),横楞间距为450mm,然后在横楞上安装胶合板模板。

铺胶合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5.支顶、梁板模板的拆除

⑴大梁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才能拆除支撑架,若强度小于100%拆模应加回头顶。

尤其是大梁对应的模板支撑,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采取局部拆除加设回头顶的临时加固措施,回头顶与大梁支撑应在同一垂直线上,使支撑架荷载能有效地向下传递直到底板,等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才能整体拆除支撑架。

⑵拆除每层楼板模板前,应将该层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送试验室检测,当试块达到规定的强度后,并呈报监理公司审批同意后,才能该层模板的拆除工作。

⑶拆除模板和支顶时,先将脚手架顶托松下,用钢钎撬动模板,使模板卸下,取下木枋和模板,然后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立杆后,清理模板面,涂刷脱模剂。

6.技术安全措施

⑴脚手架搭设前,应按《建筑施工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J43-2000)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向搭设和使用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⑵对钢管架、配件、加固件应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管架、配件。

⑶搭设在脚手架立杆底座下应铺设垫板。

⑷不配套的钢管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竖直脚手架支撑系统。

⑸脚手架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自下而上按步架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得从两端向中间进行,以免结合处错位,难于连接。

⑹水平加固杆、剪刀撑安装应符合构造要求,并与脚手架的搭设同步进行。

⑺水平加固杆应设在脚手架立杆内侧,剪刀撑应设于脚手架立杆外侧并连牢。

⑻可调底座、顶托处应采取措施防止被砂浆、水泥浆等污物填塞螺纹。

⑼模板支撑和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应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⑽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⑾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支撑或脚手架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

⑿交叉支撑、水平加固杆、剪刀撑不得随意拆卸,因施工需要临时局部拆卸时,施工完毕后应立即恢复。

⒀脚手架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检查验证并确认不再需要时,方可拆除。

⒁拆除时应采用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施工顺序。

⒂拆除模板脚手架时应采用可靠安全措施,严禁高空抛掷。

7.预防坍塌事故的技术措施

⑴模板作业前,按设计单位要求,根据施工工艺、作业条件及周边环境编制施工方案,单位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经理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

⑵模板作业时,对模板支撑宜采用钢支撑材料作支撑立柱,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支撑材料和竹材作立柱。

支撑立柱基础应牢固,并按设计计算严格控制模板支撑系统的沉降量。

支撑立柱基础为泥土地面时,应采取排水措施,并加设满足支撑承载力要求的垫板后,方可用以支撑立柱。

斜支撑和立柱应牢固拉接,形成整体。

⑶模板作业时,指定专人指挥、监护,出现位移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将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待险情排除后,方可作业。

⑷楼面、屋面堆放模板时,严格控制数量、重量,防止超载。

堆放数量较多时,应进行荷载计算,并对楼面、屋面进行加固。

⑸装钉楼面模板,在下班时对已铺好而来不及钉牢的定型模板或散板等要拿起稳妥堆放,以防坍塌事故发生。

⑹安装外围柱模板、梁、板模板,应先搭设脚手架,并挂好安全网,脚手架搭设高度要高施工作业面至少1.2m。

⑺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8.预防高空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措施

⑴高支模工程应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公司技术部及分管技术的副总审批签字;高支模安装完毕后,需经质安部、技术部等有关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绑扎钢筋等下道工序的施工作业。

支、拆模板时应保证作业人员有可靠立足点,作业面应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施工荷载应均匀堆置,并不得超过设计计算要求。

⑵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学习高处作业安全知识及安全操作规程,工人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办好签字手续。

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技术交底。

⑶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对身体不适或上岗前喝过酒的工人不准上岗作业。

施工现场项目部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⑷安全带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合格。

安全带的系扣点应就高不就低,扣环应悬挂在腰部的上方,并要注意带子不能与锋利或毛刺的地方接触,以防摩擦割断。

⑸项目部应按类别,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

⑹已支好模板的楼层四周必须用临时护栏围好,护栏要牢固可靠,护栏高度不低于1.2m,然后在护栏上再铺一层密目式安全网。

⑺高处作业前,应由项目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

安全防护设施应做到定型化、工具化。

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应经项目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实施。

9.混凝土浇筑方法及技术措施

⑴大截面混凝土浇筑应分层,每层不超过500mm。

⑵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检查支顶有无松动、倾斜、弯曲,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混凝土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之前修整完毕。

⑶泵管应用支架垫固放在梁上,不得直接与楼板接触。

五、高支模的施工管理

1.高支模系统管理机构:

组长:

郭平

副组长:

组员:

易先贵、马勇、彭千红、陈婧

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

牟伦富

2.高支模施工注意问题:

⑴高支模系统管理机构对本工程存在的实际问题做了充分的分析后,决定采用钢管脚手架方式建立高支模系统。

⑵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负责施工全过程的安全工作,应在高支模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前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⑶支模完毕,经施工高支模管理机构有关人员组织验收合格后,立即通知公司工程技术部和质保部到现场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

⑷高支模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不得从支撑系统上爬上、爬下,应从施工便梯进入工作面。

⑸高支模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并由安全员在现场监护。

⑹混凝土浇筑时,安全员专职负责监测模板及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发现异常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待排除险情并经现场安全责任人检查同意后方可复工。

六、监测措施

梁、板高支模采用扣件式脚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