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冲A知识详解修订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106307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11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冲A知识详解修订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江苏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冲A知识详解修订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江苏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冲A知识详解修订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江苏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冲A知识详解修订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江苏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冲A知识详解修订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冲A知识详解修订版.docx

《江苏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冲A知识详解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冲A知识详解修订版.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冲A知识详解修订版.docx

江苏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冲A知识详解修订版

江苏省2014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知识详解

朝代歌

黄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西东晋,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一:

了解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是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朝。

后,商灭夏。

2、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

3、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

——考点二:

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

 1、西周分封制(西周地方政治制度):

(1)形成与加强:

①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实行分封制;②周武王弟周公旦,继续推行和扩大。

(2)目的:

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3)基本内容:

①分封对象:

将王畿(jī)之外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诸侯权利: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和再分封的权力;有较大独立性,可以建立武装、征派赋役、设置官员(军权、财权、人事权);③诸侯义务: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为周天子镇守边疆、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④等级: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等级。

(4)主要特点:

等级森严。

(5)影响:

积极作用: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消极性:

受封诸侯在领地内有很大的独立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注意:

当时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于秦朝。

2、西周宗法制:

(1)含义:

按照父系血缘关系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巩固统治的制度(实质)

(2)目的: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维护统治。

(3)特点(内容):

①嫡长子继承制(最主要特点):

周王称“天子”,世代以嫡长子相承,为大宗;余子分封为诸侯,为小宗;诸侯的地位,也由其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类似的关系。

②大小宗关系(宗法等级制):

大宗可以命令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其余相对。

宗法等级森严。

 (政治上,上下级关系;血缘上,兄弟关系。

③血缘亲疏关系同政治等级关系相结合。

(家、国结合)(4)影响:

利:

 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对后来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内涵体现在今天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如尊宗敬祖、认祖归宗、寻根问祖等,修家谱、重视血缘亲情等)弊:

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人为划分贵贱尊卑,导致人生而不平等和重男轻女思想。

★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

两者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

——考点三: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

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考点四:

了解秦朝的统一

1、历史条件:

①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②战国时期诸侯国进行改革与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统一天下;③人民渴望国家统一;④商鞅变法后实力强大,奠定秦统一的基础;⑤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2、时间:

公元前221年实现统一,定都咸阳。

3、顺序:

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4、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的长期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考点五:

了解“始皇帝”的来历和秦朝的中央官制

1、“始皇帝”:

(1)来源:

秦王嬴政将三皇五帝合称为“皇帝”,自称始皇帝,创立了皇帝制度。

(2)皇帝权力:

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任免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员等;调动军队。

(3)皇帝制度特点:

 ①皇权独尊:

皇权不可僭越。

(如“朕”“制”“诏”“玉玺”等词) ②皇位世袭:

皇权不可转移。

 ③皇权至上:

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

2、秦朝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1)“三公”职能:

①丞相:

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行政权,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产生。

)②太尉:

主管军事(虚职),负责全国军务。

③御史大夫:

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等。

④丞相下设诸卿,分掌国家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2)“三公”作用:

①三公相互牵制、配合,从而集权于皇帝。

(“三公”制的实质)。

②军政大事决策,先由三公九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考点六:

理解郡县制的建立和作用

1、建立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郡县;秦朝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2、概况:

 ①郡:

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为郡守。

郡守上承中央命令,下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②县:

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是县令或县长。

3、特点:

①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②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4、影响: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

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各地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②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③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考点七:

了解汉朝的郡国并行制(地方政治制度)

汉初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王国,郡县制、封国制并行,一度威胁中央集权。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考点八:

理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央政治制度)

1、概况。

三省:

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

六部: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2、特点:

①三省互相牵制,互相监督 ②分散(分割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3、影响:

①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皇权的独尊;②是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

★注意:

三省六部制度和美国的三权分立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本质截然不同,前者是封建君主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考点九:

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

1、举措:

宋初,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权力。

后增设“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结果:

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强化了君主专制。

——考点十:

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 (地方行政制度)

1、概况:

①大都及其周围地区(河北、山东、山西),归中书省直辖”。

②在地方上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行省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管理。

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③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和全国宗教事务。

2、作用影响:

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地方省制的开端。

——考点十一:

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①先秦:

世官制,(方式:

世袭;依据:

出身)

②西汉:

察举制,(方式:

推荐;依据:

才能、品行)

③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方式:

由品评官评定等级,然后授官,标准:

门第、出身,不注重才能。

它使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

④隋唐:

科举制,(方式:

考试;依据:

成绩)

A、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B、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C、该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D、明清八股取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创造意识的人,制约科技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

▲从汉到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通过削弱相权,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考点十二:

了解明朝的内阁(变化考点)

1、设置原因:

明太祖废丞相后,政务繁多,力不从心。

2、内阁制的确立与演变:

①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助理政务,但仍然亲自主持大事;②明成祖时,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③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

大学士有了票拟权,内阁首辅更是权压众臣。

(明神宗时期的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

)3、评价:

内阁不是法定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性质);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实质)

——考点十三:

了解清朝的军机处

1、设置:

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设置军机处。

2、特点职能:

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军机大臣的职能是跪受笔录、秉承皇帝旨意办事,传达诏令;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3、影响:

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考点十四:

认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积极性:

①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与发展,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②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2、局限性(主导地位)①政治:

君主专制推向顶峰,难免决策失误;导致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助长官场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②经济:

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③思想:

压制民主思想的产生,阻碍科技进步。

总之,妨碍中国社会进步,使中国社会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方。

★总结:

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脉络和特点:

1、概念:

(1)含义:

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部分。

前者指皇权至上,专制独裁;后者指地方无权,必须无条件服从中央。

(2)基础:

①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 ②思想:

(最初)法家思想,(后来)儒家思想。

(3)发展历程:

战国,萌芽→秦朝,开创→汉、唐、元发展和完善→明清,顶峰。

(4)两大矛盾:

①君权与相权的矛盾;②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2、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脉络:

(1)中央政治制度:

秦朝三公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元朝中书省→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2)地方行政制度:

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朝郡国并行制→元朝行省制。

3、演变特点(趋势):

(1)君权逐渐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

 

(2)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必修一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考点一:

了解两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局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

1、鸦片战争。

①时间、侵略国:

1840—1842年,英国。

②原因:

A、根本原因: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打开中国市场,以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B、直接原因(借口):

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对华鸦片走私。

C、导火线:

林则徐虎门销烟。

③过程:

A.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战争爆发。

B.1841年初,英国强占香港岛。

C.1842年8月,英国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

④结果: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⑤败因:

根因:

中国社会制度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英法联军。

(2)根本目的: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3)主要事件:

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

(4)结果: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5)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主要以商品输出为主。

3、甲午中日战争:

①时间:

1894—1895年。

②根本原因:

明治维新后,日本实力增强,积极对外扩张。

直接原因:

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趁机侵入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③过程:

A.1894年7月,丰岛战役,日本挑起战端。

B.1894年9月,清政府在平壤战役中失利,退回国内。

C.1894年9月,黄海海战,但主力尚存,日本乘机控制了黄海制海权。

D.1894年底,日本占领大连、旅顺,旅顺大屠杀。

E.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惨败。

④结果:

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1895.4)。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①背景:

A.甲午中日战争后(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随着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日益高涨。

C.义和团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D.直接原因:

列强镇压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借口:

镇压“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维护侵略权益。

②爆发:

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等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③过程:

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最终攻陷北京,联军统帅瓦德西设司令部于北京。

(这是侵略者第2次侵入北京)。

慈禧太后下令严厉镇压义和团运动,并加紧“议和”。

④结果:

清政府战败,1901年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考点二:

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其影响

1、《南京条约》:

①内容:

A.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B.赔款:

赔偿2100万银元;C.通商: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D.关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中国要与英国商定(协定关税)。

②影响: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大门被打开。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不断遭到破坏,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并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马关条约》:

①内容:

A.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极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后三国干涉还辽)。

B.赔款2亿两白银。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反映帝国主义时代侵略特点)②反映帝国主义时代侵略特点:

(政治上)瓜分中国,(经济上)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

③影响:

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新的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允许外国在华投资办厂(资本输出),拓宽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社会性质)。

▲《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内容的相同点:

都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内容。

▲甲午中日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主要以资本输出为主。

3、《辛丑条约》

内容

影响

①赔:

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

赔款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中国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

 ②设:

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使馆界就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③拆: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京津到山海关一线的广大地域,置于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

④惩: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组织。

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

⑤改: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清政府完全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朝廷,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合流。

——考点三:

了解黄海海战(新增)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战役。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抗敌壮烈殉国。

中方损失略大,但主力尚存。

李鸿章为保船避战,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不许出海迎敌。

日本趁机控制了黄海制海权。

 ——考点四:

了解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1、背景: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签《马关条约》,被迫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2、概况:

刘永福、徐骧等,率领台湾军民,反抗日本侵略,誓死保卫台湾。

3、意义:

显示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热情。

——考点五:

了解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1、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日本为了转嫁经济危机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

不到半年,占领中国东北三省。

标志日本局部侵华、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2、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本进攻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标志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全国抗日战争开端。

——考点六:

了解南京大屠杀和日军进行细菌战的罪行

1、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军杀害南京和平军民的人数超过30万。

 

2、“731”部队:

日本在东北成立的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用中国健康活人做实验。

——考点七:

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作用

1、原因:

日本大举侵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正式建立: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作用:

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全国军民奋起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是抗战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考点八:

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史实

1、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抗战。

 A.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四大会战:

(1)淞沪会战:

1937年8~11月,上海,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姚子青营坚守宝山县城;谢晋元团坚守四行仓库)

(2)太原会战:

平型关战役,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八路军115师),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3)徐州会战:

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的中国军队的最大胜利。

(4)武汉会战: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结果失败,丧失大片国土。

失败原因是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而没有发动人民群众);但正面战场的英勇抵抗,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B.相持阶段:

1942年国民政府组织赴缅甸作战的中国远征军抗日。

防御阶段:

1937~1938年10月

相持阶段:

1938年10月~1944年春

反攻阶段:

1944年春~1945年

2、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战。

(1)1937年秋,中共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又称“人民战争”路线,即“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此后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变敌人的后方为抗日的前线。

(2)配合国民政府正面战场作战:

平型关大捷(太原会战的组成部分)(3)百团大战。

概况:

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地区进行百团大战。

 意义:

它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4)抗战后期,敌后抗日根据地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考点九:

探讨抗战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1、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胜利原因: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的抗战(根本原因)。

 ②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中国官兵的英勇作战。

 ③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相互配合。

④中国经得起持久战,且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

3、意义(探讨抗战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①国内:

是近代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国际: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必修一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考点一:

了解金田起义(新增)、定都天京

1、背景: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尖锐)。

2、金田起义:

1851年,洪秀全号召拜上帝教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兴起标志。

3、定都天京:

1853年,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意义:

与清朝对峙。

——考点二:

了解《天朝田亩制度》(变化考点)

1853年颁布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1)土地分配原则: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2)土地分配方法:

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3)产品分配原则: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4)目标: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5)评价:

①革命性:

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

②空想性:

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只是空想。

③落后性:

落后于世界潮流。

——考点三:

理解《资政新篇》

1859年洪仁玕提出。

(1)目的:

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

政治——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

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文教——开设新式学堂。

(3)进步意义:

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4)局限性:

不是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

迫于形势,并未实行。

——考点四:

了解兴中会成立、同盟会成立

(1)兴中会:

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2)同盟会: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

机关报:

《民报》;性质:

第一个全国性的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创立民国(民权);平均地权(民生)。

——考点五:

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

(1)武昌起义爆发:

1911年10月10日

(2)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元旦、定都南京、五色旗、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民国纪元。

——考点六:

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春颁布。

(1)内容:

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体制、责任内阁制

目的:

防范袁世凯专制独裁(直接),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根本)

(2)意义:

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考点七:

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意义:

①政治:

推翻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②思想: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反帝: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④经济:

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⑤社会习俗:

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如剪辫废止缠足等。

⑥世界意义:

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3)辛亥革命成功的依据是: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辛亥革命失败的依据是: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考点八:

认识五四运动的主要史实及其影响

(1)直接原因: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2)过程:

①第一阶段:

5月4日—6月初;a中心:

北京b主力:

学生c口号: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具有反帝反封性质)、“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要求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②第二阶段:

6月5日后a中心:

上海b主力:

工人(工人阶级由此登上政治舞台)。

(3)结果:

取得初步胜利——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5)各阶层的作用:

青年学生起了先锋的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6)意义: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考点九:

理解中共“一大”(变化考点)

(1)概况:

1921年7月23日、上海、嘉兴;

(2)内容:

①党名:

中国共产党;②党的奋斗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③中心任务:

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④领导机构:

中央局,④书记:

陈独秀。

(3)意义:

标志着中共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①性质:

新型工人阶级政党;②特点:

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利益,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