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穴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95633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穴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北省武穴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北省武穴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北省武穴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北省武穴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穴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湖北省武穴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穴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武穴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得民账务以亿计,奴婢以千万计,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

如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

”主要反映出西汉时期

A.吏治腐败激化了阶级矛盾B.推行均田制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C.工商业市镇经济较为发达D.政府大力推行抑商政策

4.一位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江南曾经实施稻麦轮种制,并欲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

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证明自己的说法。

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说明较为合理的是

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稻麦轮种的佐证

B.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季节,足以说明轮种制

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

D.诗歌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史料来使用

5.钱穆先生认为:

“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

”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6.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GottfriedWilhelmLeibniz,1646年—1716年),曾说:

“根据中国人的看法,‘理’是有世以来循着一律性的动规一直不停地推动着‘天’的唯一之‘因’;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说‘理’是最高神?

”“总而言之,它可以被视作我们的‘造物主’。

”这说明

A.宋明理学与欧洲理性主义无本质的差别

B.欧洲启蒙运动吸收了中国文化的营养

C.莱布尼茨根本否定基督教,否定人文主义

D.宋明理学本质上是一封建主义宗教神学

7.古代有关“丧葬传统”的观点有:

一、“丧礼,君与父母、妻、后子死,三年丧服……或以不丧之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二、“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

”据此判断以下符合材料的观点为

A.两种观点分别为儒家和法家思想

B.两种观点都反映的是下层民众的立场

C.两种观点都主张厚葬久葬

D.两种观点都着眼于“礼”的社会功能

8.“欧洲人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制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这导致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

”这种状况得以改善始于

A.八国联军侵华B.工业革命C.鸦片战争D.新航路开辟

9.结合下表数据判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1840年前与1894年中国生丝销售量

总销售量

(万包)

出口量

(占总量%)

内销量

1840年前

6.4

0.9(14.06%)

5.5(85.94%)

1894年

16.02

8.23(51.94%)

7.7(48.06%)

A.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B.中国生丝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

C.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

D.蚕丝成为外国人衣料的最主要来源

10.1895—1913年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年均15%,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期间的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其主要原因是

A.社会环境安定B.列强放松经济侵略

C.政府政策支持D.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11.

观察右图,根据所列年代与数据推测图表中曲线表示的是

A.英国输华鸦片总量

B.英国全国煤炭产量

C.英国掠夺白银总量

D.英国输华棉纱总量

12.1514年,广东布政司参议陈伯献上奏说:

“近许官府抽分(注:

征收进口税),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舶,私置兵器,纵横海上。

”据此可知

A.明政府曾经放松海禁

B.明政府加强海禁力度

C.明代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略

D.陈伯献反对海禁政策

13.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

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B.反对专制统治C.反抗外来侵略D.救亡图存

14.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

“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

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

”这段话

A.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理念B.宣传了实业救国思想

C.反映了社会契约精神D.提出了救亡图存要求

15.19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过《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称赞说:

“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

”但是,1930年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

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A.蒋介石阶级立场的改变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发展D.“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施

16.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7.《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

“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

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

”这里“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分别指

A.个体经营、集体经济B.精耕细作、平均主义

C.协作经营、按劳分配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18.

右图为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示意图。

该图主要反映出中国

A.对苏联和对西方贸易额出现交替上升状态

B.被西方封锁遏制,外交上实行“一边倒”

C.国民经济建设国际环境恶劣,举步维艰

D.同西方国家经济技术交流活动陷于停滞

19.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

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20.古代中国、希腊和罗马都曾缔造过辉煌的文明,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三者在政治体制上却存在较大差异,下列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民主法制水平的高低

B.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是政治制度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C.自然地理因素对古代政治文明的方向选择有重要影响

D.主流思想取向决定政治文明的方向

21.古罗马的《民法大全》规定“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这反映了罗马法

A.调解所有人的矛盾以维护统治B.具有自然法的精神

C.塑造了西方的宽容精神D.主张重罪轻罚

22.古希腊喜剧《骑士》中,一位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的职位时说:

“要做政客,惟一的麻烦就在于你什么都知道。

适于做人民领袖的不是那些有学问的人,或诚实的人,而是那些无知而卑微的人。

你可千万别错过这个绝好的机会。

A.道出了民主政治的真谛B.体现了古希腊的平等思想

C.表达了对民主制度的不满D.成为雅典政客的最好描述

23.“克里斯提尼在推行民主制的同时,也更为注重公民权的限制,移民要想获得雅典的公民权更为困难,……只有那些为雅典做出突出贡献的迈提克(指外邦人),作为一种奖励,在经公民大会的特别投票通过后才能获得雅典公民权。

”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

A.外邦人不可能获得雅典公民权B.雅典公民的利益得到了维护

C.公民大会的权力进一步扩大D.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世袭权力

24.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

罗马法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

罗马法的此项规定

A.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B.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形式

C.为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D.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了楷模

25.智者学派是希腊社会发展,特别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影响。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对雅典民众的思想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B.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C.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做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D.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26.苏格拉底曾说:

“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

”据此判断苏格拉底

A.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B.赞同知识为少数人掌握

C.认为知识与美德都重要D.强调判断标准就是知识理解

27.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

从1500年至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宗教相关书籍下降为总数的27%。

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学者推崇古典作用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C.人文主义精神昌盛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28.德国学者迪特里希•施万尼茨在其著作中论述“文艺复兴的终结”时写道:

“为什么130年之后,创造美的源泉就枯竭了呢?

因为,一个意大利人(即哥伦布)和一个德意志人(即马丁•路德)把这一孔泉眼给堵上了。

”下列各项表述,能够反映作者观点的是

A意大利的文艺创作遭到新航路开辟和宗教改革的扼杀

B此二人是阻断意大利文艺复兴进程的罪人

C意大利因此失去了进行文学和艺术创作的财源

D此二人引导意大利的文艺创作走上邪路

29.皮科在其《关于人的尊严的演讲》中反复强调,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使人容易观察到世界的一切;

同时,上帝在用其法则去限制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时,却赋予人自由意志,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自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

据此判断,皮科应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B.宗教改革的领导人

C.启蒙运动时代的思想家D.近代科学的奠基人

30.“征服西方世界的不单纯是古典文化的复兴,而是这种复兴与意大利人民的天才的结合。

”这种“结合”实为

A.传统先进文化的弘扬B.资本主义市场的拓展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D.意大利经济地位的提升

31.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

“虽然伏尔泰在巴黎了解了一些启蒙新文化,然而,只是在1726年到了伦敦以后,诗人伏尔泰才成为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在英国,伏尔泰接受了牛顿的思想。

”他从牛顿的著作中看到的是

A.如何以实验为主要方式,证实外力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原因

B.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运用理智建立普遍法则来解释物质世界

C.如何以推理为主要方式,提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运动

D.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假说辐射是由具有能量的量子来实现的

32.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的重商主义者主张高工资,提出经济发展的“外国支付收入”理论,认为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意味着外国将为出口国家支付工资和利润。

这一理论在当时得以实现的经济条件是

A.“光荣革命”后,英国社会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B.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使英国占据贸易优势

C.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发展扩大了国内市场

D.工业革命的完成,提高了英国商品的技术含量

33.《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曾说:

“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他自己的国家和法国”,以下成果最能体现其观点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

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34.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

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

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D.新型工厂制产生

35.“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

……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

”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A.工厂制组织形式B.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机器大工业生产D.工业城市生活方式

36.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

“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

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

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

”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

B.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

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

D.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

37.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这里的“革命因素”是指

A.“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B.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D.贸易中心的转移和货币地租的兴起

38.“哥伦布发现美洲……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这一评价体现的史观有

①全球史观②革命史观③文明史观④社会史观⑤现代化史观

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

39.189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诗人吉卜林在《白人的负担》一诗中写道:

承担起白人的负担,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弟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奴隶(殖民地)的需要。

这表明吉卜林

A.鼓励欧洲的殖民扩张B.认为欧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C.反对种族歧视的政策D.认为欧洲应该学习殖民地文化

40.十九世纪前期,英国对美国、中国的贸易情况,以下何者叙述最为恰当?

A.英国自中国购丝,卖至美国,买回棉花,并以棉花卖至中国

B.英国自中国购茶,卖至美国,买回棉花,并以鸦片卖至中国

C.英国自中国购茶,卖至美国,买回玉米,并以鸦片卖至中国

D.英国自中国购丝,卖至美国,买回玉米,并以棉花卖至中国

41.一书中说:

“17、18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

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

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

”材料旨在说明

A.英国始终固守贸易保护主义政策B.工业革命瓦解了英国的贸易壁垒

C.英国的贸易政策取决于国家利益D.英国与印度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关系

42.拖拉斯在美国刚刚出现时,“全国视为怪物,视为妖魔。

政府务所以摧抑扫除之,……至千九百年以后,举国舆论,幡然一变。

于是遏禁之政策,一变为补救之政策。

”它表明当时

A.政府放弃了自由竞争政策B.国家实行“混合经济”

C.托拉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D.政府成为“总资本家”

43.历史学家钱乘旦先生在一篇文章中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

1803年,英国最富裕的1.4%的家庭就取得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就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

……1803年收入最多10%的人占有国家财富的2/5,1867年则超过50%。

钱先生利用这组数据要论证的观点可能是

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B.工业革命引发了社会关系的变革

C.工业革命加剧了贫富分化程度D.民主政治的完善加速了财富集中

44.受棉纺织厂管理改革的影响,曼彻斯特一家别针工场也对其生产模式进行改革,将原本由一名工人单独完成的制作工艺分成二十余道工序,致使别针的产量增长。

类似的工艺改革普遍发生在

A.16世纪中叶B.18世纪中叶

C.17世纪中叶D.19世纪中叶

45.1689年《权利法案》第11条规定:

“陪审官应予正式记名列表并陈报之,凡审理叛国犯案件之陪审官应为自由世袭地领有人。

”这一规定体现了

A.对君主司法权的限制B.对资产阶级利益的维护

C.《权利法案》的保守性D.维护司法公正的要求

46.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

“英国政体有效运行的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密切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

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

A.君主B.议会C.内阁D.最高法院

47.18世纪,英国人常说:

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王权是完美的权力。

这表明

A.内阁制度形成,国王成为“虚君”B.王权与议会权力实现分割

C.普遍选举权得到了广泛落实D.工业资产阶级分享了权力

48.以下哪一情景最贴切地反映了“光荣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A.国王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由议会就税收问题展开辩论

B.议会起草有关税收的法律文本,提请国王裁决

C.议长宣布议会开会,并主持讨论本年度国家税收

D.国王每年盛装莅临议会,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与闭幕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注意事项:

1.答卷Ⅱ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在答卷纸试卷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

2.答卷Ⅱ时用兰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卷纸上。

二、本卷共2小题,其中第51题30分,第52题22分,共52分。

51、(30分)消费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消费的内容、方式和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明末清初]朱柏庐《朱子家训》

材料二:

“(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三:

“消费社会是指……生产和消费都超出了生存必需和生理需求的范围,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的社会发展阶段。

……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出现了消费社会。

——李新宽《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

材料四:

住在无锡市市区的贺星允老人记录了几十年间全家的每一笔开销。

下面是她家几次国庆节的饮食开销情况:

单位:

1958年

1968年

1978年

1988年

1998年

2008年

7.98(请客)

3.6

3.07

15.22

90.9

268.95

(1)根据材料一,概括朱柏庐的主张,简要分析这种主张形成的原因。

(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末江南士大夫的消费观。

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

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

(8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消费社会出现的原因。

(6分)

(4)据材料四,概括贺星允老人家国庆开销的变化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趋势形成的原因。

(12分)

52、(2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糖是一种特殊产品,有很强的社会、政治、地缘和情感属性。

人类学家马歇尔·

萨林斯就曾说过,在所有味觉中,人类对甜味最敏感喜欢,需求最大,其对历史的影响也就格外微妙。

“直至四、五百年前,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在欧洲仍牵起不少道德争议,就如人们今天争论应否吸烟一样!

材料二:

“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因为喝茶不但改变了饮食的习惯、消费的模式、工作的意义,更改变了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关系,改变了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基础。

——李军、王秀清主编《历史视角中的“三农”》

“随着糖在各种食品中的应用和人们对糖的过量食用……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等越来越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正常生活……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既能满足自己对甜味的爱好,又不会危害健康的新型甜味剂。

在这种情况下,功能糖应运而生。

——摘自“凤凰网”杨海军文章

(1)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分析四、五百年前的欧洲“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的原因?

(4分) 

(2)从“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到英国工人“红茶加糖”习俗的转变过程折射着欧洲社会的进步,试列举此过程中欧洲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3)作者认为英国工人喝加糖红茶的习俗“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试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4)试评价材料三中“功能糖应运而生”这种现象。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1-48:

CCDCBBDDCCBADCCDABDCBCBCCACCACBBBDBBBBABCCCBCCAA

51.(共30分)

(1)主张:

提倡节俭,反对浪费。

(2分)原因:

小农经济,物资匮乏(或生产力水平低)。

(2分)

(2)崇尚奢侈;

(2分)促进:

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分)阻碍:

士大夫受到重农抑商观念的束缚(或儒学轻商思想影响(2分);

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

(3)原因:

①世界市场(扩大)逐渐形成,英国可以消费世界各地的商品;

②英国殖民扩张,成为殖民帝国,能掠夺到世界各地的廉价产品;

③资本主义发展,物质财富增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④人文主义发展,消费观念的变化,追求享乐;

⑤商业宣传。

(共6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给满分)

(4)趋势:

①1958—1978年:

变化不大(或基本稳定或略有减少);

(2分)②1978—2008年:

迅速提高。

(2分)原因:

1958—1978:

①计划经济制约了经济发展活力(或生产力水平低)②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限制了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③勤俭节约。

(每点2分,满分4分,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