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 经济生活 重要知识点详细整理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94230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 经济生活 重要知识点详细整理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一 经济生活 重要知识点详细整理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一 经济生活 重要知识点详细整理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一 经济生活 重要知识点详细整理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一 经济生活 重要知识点详细整理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 经济生活 重要知识点详细整理版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一 经济生活 重要知识点详细整理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 经济生活 重要知识点详细整理版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 经济生活 重要知识点详细整理版Word文档格式.docx

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

8、常用信用工具:

信用卡和支票。

9、支票主要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两种。

支票不可直接用于购物。

10、外汇:

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11、汇率:

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

①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

②外汇汇率变化记忆口诀:

外升则外升,同时本降降(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同时本币贬

值,本币汇率下降);

本升则本升,同时外降降(本币汇率升高,则本币升值,同时外币贬值,

外汇汇率跌落)。

12、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

如气候、时间、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这些因素

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13、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

供求

结果

表现

谁占主导

价格变动

俗语表示

市场类型

供不应求

商品短缺

卖主

上涨

物以稀为贵

卖方市场

供过于求

商品过剩

买主

下降

货多不值钱

买方市场

14、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价格涨落的根本原因是商品

的价值变化,商品的价格一般来说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价值大则价格高,价值小则价格低)。

15、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②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的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个别劳动时间与单位时间的商品价值总

量成反比。

个别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时间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

16、价值规律:

①基本内容: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

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7、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一般来说,价格上升,减少购买(需求缩小);

价格下降,增加购买(需求扩大)。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对高档

耐用品的影响较大。

③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的需求的影响。

商品价格上涨时,其替代品的需求增加,反之则减少;

其互补品的需求减少,反之则增加。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则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则

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哪种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哪种生

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17、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及其途径:

影响因素

提高消费水平的途径

 

客观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时根本因素

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居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保持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

未来收入预期

扩大就业,提高居民预期收入

收入差距

调节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收入差距

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其他因素:

家庭人口、商品的性能、质量、广告等

企业要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主观因素

消费者的心理和消费观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8、消费类型:

①按照交易方式分:

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②按照消费对象分:

有形商品消费、劳务消费。

③按照消费目的分:

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18、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提高,表明

生活水平下降;

恩格尔系数下降,表明生活水平提高。

19、消费心理:

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20、消费原则: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和滞后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反对跟风随大流、情绪化消费和只注

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反对破坏环境和危害健康)

④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和骄奢淫逸)

21、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消费。

22、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

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对生产起着导向作用③消费时生产的动

力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23、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

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5、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26、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主体、根本经济特征、基础

国有经济的地位:

主导、支柱、支配、控制力

27、国有经济同我国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

28、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

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9、港澳台投资的经济属于外资经济。

30、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最大的区别体现在是否存在雇佣关系,不存在属于个体经济,存在属于私

营经济。

31、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32、我国法定公司的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都是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33、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最主要区别:

是否把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的形式加以表

现。

共同特征:

共同出资、有限责任(详细内容见课本38页)

34、公司的组织机构:

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

35、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

利润(利润=收入-成本)

36、企业兼并:

含义:

指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企业(以优

带劣)意义:

①对企业有利:

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②对国家和社

会有利:

以优带劣,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37、企业破产:

指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

济现象。

意义:

①对企业而言:

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

营管,提高企业竞争力。

②对国家和社会而言:

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

调整。

38、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9、正确区分四种就业观念:

①凡是强调发挥自己主动性、不等不靠的,就属于自主择业观;

②凡

是强调劳动者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就属于竞争就业观;

③凡是强调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的,

就属于职业平等观;

凡是强调就业门路不拘一格的,就属于多种方式就业观。

40、实现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

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41、我国实现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

42、居民参加储蓄的目的具有多样性,但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其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息。

43、储蓄存款唯一的收益:

利息

储蓄存款利息的决定性因素:

本金、存款期限和利率水平

计算公式:

存款利息=本金×

利息率×

存款期限

44、在我国,储蓄存款基准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拟定,经国务院批准后公布。

储蓄机构必须挂牌公

告储蓄存款利率,不得擅自变动。

45我国储蓄存款的类型:

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

活期储蓄

定期储蓄

优点

待用资金,随时存取;

流动性,灵活方便

利率高,收益高

缺点

利率低,收益低

存期限定,流动性差,一般不提前支取,提前支取损失利息

相同点

和债券、股票比,信用较高、安全性较高、收益性较低,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的风险。

银行规定,定期存款如果提前支取,则在一定时间内按活期计息。

定期存款在存期内遇有利率调整,按存单开户日的定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46、商业银行主要经营目标:

利润

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门。

47、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①存款业务(基础业务),没有存款,就没有商业银行;

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

③结算业务(收费业务)。

其他业务:

债券买卖及兑现、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和提供保管箱业务。

48、★存款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利率上调→存款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生活消费支出相对下降

利率下调→存款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生活消费支出相对上升

★贷款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利率上升→贷款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投资需求相对下降

利率下降→贷款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投资需求相对上升

48、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在我国,并不是所有股份有限公

司的股票都能上市交易。

49、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

①股息和红利收入②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股票投资的特点:

高收入、高风险。

50、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的利息,并到

期偿还本金。

债券的类型:

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风险:

国债<

金融债券<

企业债券

收益:

流通情况:

国债>

金融债券>

51、股票和债券的异同:

股票

债券

性质

入股凭证

债务凭证

收益权

取得股息和红利,经营好坏决定股票的收益

定期取得利息,安全性比股票大

偿还方法

股金不能退,职能出卖股票

有明确的付息期限,到期偿还本金

都是有价证券、都是集资手段、都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

52、储蓄、股票和债券的对比:

风险:

储蓄﹤债券﹤股票

收益:

结论:

风险越大,收益越高;

风险越小,收益越小。

53、商业保险的类型:

①人身保险,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如健康险、意外伤害险和人寿

险等。

②财产保险,以财产及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如汽车险、运输险等

54、商业保险的原则:

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55、投资的原则:

①合法投资。

②安全第一,赚钱第二。

③投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的经

济实力,量力而行。

④谨记”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及“不要把鸡蛋放在太多个篮子

里”两个原则。

⑤成功在坚持,理财在习惯。

56、我国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7、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即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决定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8、按劳分配:

①地位:

基本原则、主体②分配范围:

公有制经济③分配依据:

劳动者向社会提

供的劳动为尺度④分配对象:

个人消费品⑤分配原则: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⑤分配形式:

资、奖金、津贴

59、按劳分配的必要性(原因):

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前提:

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③直接原因: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

的性质和特点

60、按劳分配的意义:

①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②有利于激发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

术,提高技能③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④实行按劳分配是对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

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

社会地位。

61、按生产要素分配——主要存在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生产要素有:

劳动、资本、技术、管

理、土地、房屋等。

62、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

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

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收入分配公平≠绝对平均)

63、人人平均,否认差别,不是公平;

差别过于悬殊也不是公平;

有差别,且差别合理才是公平。

64、实现公平的重要举措:

①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

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

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②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

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初次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物质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

初次分配后国民收入形成国家、企业

和个人收入三部分:

国家通过税收等形式占有一部分社会财富,形成国家的财政收入;

企业的

税后利润形成企业的收入;

个人的劳动报酬形成个人收入。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再次分配。

再分配主要由政

府进行必要的宏观管理和收入调节,如国家的个税调整、支农补贴等。

65、要在初次分配中注重效率,在再分配中注重公平。

66、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

①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统一):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②效率和公平之间也有矛盾(对立),它们分别强调

不同的方面。

效率属于生产力范畴,公平属于生产关系范畴。

注重效率就会有差距,而差距过

大就会有失公平。

67、财政是一种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和决算实现的。

国家预算是

财政的主要环节。

68、财政的巨大作用: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财政具有促进资

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的作用。

69、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经济

形势

财政

政策

社会总供给

>

社会总需求

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

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

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刺激总需求,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

紧缩性财政政策:

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

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70、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含义

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手段

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国债,财政支出、保护价收购粮食等

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的调整,货币供应量的调整。

政策制定者

国务院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联系

①都是经济政策。

②都属于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重要方式。

③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72、财政收入的形式(渠道):

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及其他收入。

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7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

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②分配政策

73、财政支出:

①经济建设支出②科教文卫事业支出③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④社会保障支出

⑤债务支出

74、财政收支情况:

①财政平衡:

收入=支出②财政盈余:

收入>

支出③财政赤字:

收入<

支出

75、纳税人:

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

是指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

的单位和个人。

中学生是负税人,因为税收最终都会通过市场价格传递到消费者身上。

也就是

说,消费就要纳税。

76、税收:

①主体:

国家②目的:

实现国家职能③手段:

凭借政治权利④依据:

税法

⑤地位:

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77、税收的基本特征:

无偿性、固定性、强制性。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无偿性要求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

无偿性和固定性又要求具有固定性。

78、增值税:

(1)征税对象:

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

(2)计税方法:

①增值税=商品销售额×

税率-上一环节已缴税金

②增值税=商品增值额×

税率

(3)增值税税率为比例税率,基本税率为17%

(4)意义:

①可以避免对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防止上一环节企业偷漏税行为②有利于促进

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③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79、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

(2)纳税人:

①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我国境内外取

得的所得;

(不管有没住所,但在我国境内住满一年,从境内外取得的所得)②在我国境内无

住所又不居住或者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我国境内取得的所得,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不管有没住所,不管住或不住,从我国境内取得的所得)

(3)征税标准:

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4)意义:

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80、违反税法的四种行为:

违反税法的行为

表现(含义)

目的

偷税

有意欺骗、隐瞒、(如做假账)

不缴少缴

欠税

超过期限拖欠税款

拖欠

骗税

虚列虚报出口货物数量、价格、自然灾害

骗取税收优惠政策(如骗取出口退税)

抗税

暴力、威胁、拒不缴

暴力不纳税

81、合理配置资源:

①必要性:

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②手段:

计划和市场

82、市场调节的本质是价值规律在起作用。

83、市场规则的具体内容:

①市场准入规则:

凡是不符合市场准入规则的企业、商品,均不允许进

入市场②市场竞争规则:

坚持合法竞争原则,禁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非法垄断及其非

法竞争行为③市场交易原则:

坚持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市场交易原则,禁止强买强

卖、巧取豪夺、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

84、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①市场不能调节:

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

②不让市场

调节:

如枪支弹药、危险品、麻醉品等。

85、(能调节的领域)市场调节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自发性(商家为了追逐自身利益而不惜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如制假售假、走私、盗版等)

盲目性(商家独立、分散的地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决策盲目,如一哄而上、一哄而下)

滞后性(事后调节)

86、市场调节固有的弱点和缺陷的后果:

①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②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

经济波动和混乱③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两极分化。

87、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资源配置的手段,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存在,它可以为资本主义所利

用,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

市场经济: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8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

标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科学的宏观调控(调控力度)

89、加强宏观调控:

(1)原因:

①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②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③坚持公有

制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2)主要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其中促进经济增长

是国家宏观调控最主要的目标。

(3)手段: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

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以实现国民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5)行政手段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地运用。

宏观调控应以经济

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6)如何区分宏观调控的手段:

①关键词:

经济手段通常用经济政策、经济计划、财政与税收、

国债、利率、信贷等词语;

法律手段通常用立法、司法等词语;

行政手段:

通常用命令、指示、

规定、查封、审批等词语。

②通过实施主体来辨别:

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实行经济手段;

法司法部门实行法律手段;

具体行政部门实施行政手段。

③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易混:

一般来

说,材料中强调的立法、司法属于法律手段;

强调强制性,属于行政手段。

9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发挥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国家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宏

观调控,以弥补市场的种种缺陷,同时发挥社会主义市制度的优越性。

市场经济(无形的手,看不见的手)宏观调控(有形的手,看得见的手),看不见的手和看得

见的手,只有手拉手,经济才能往前走。

91、总体小康:

(1)成就:

①从微观上看: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②从宏观上看:

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总体小康的不足: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