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90009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62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高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高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高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高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夏朝

(1)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

(2)制度:

始创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2.商朝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王朝。

内服与外服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但附属国有很大的自主权。

(3)特点:

商朝弥漫着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封邦建国

1.背景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史称西周。

2.目的

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3.核心

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王畿是其直接驻地。

4.内容

对象

同姓亲族;

异姓诸侯(功臣、姻亲、原来的附属国)

内容

土地、物资、武装和人口

权利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义务

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服从政令

5.作用

(1)分封使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2)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3)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阅读教材第3页“西周分封形势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于分封制的哪些问题?

【提示】 

(1)分封对象多样:

既有同姓亲族,又有功臣,还有先代贵族的后裔。

(2)重点突出: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分封的地区都处于中央位置。

(3)目的明确:

巩固王室,维护统治。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1.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

(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2)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二者关系是相对的。

3.特点:

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4.作用

(1)保障了贵族的“世卿世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2)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5.礼乐制度

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

阅读教材第4页“大宗、小宗示意图”,可以看出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它与分封制的关系如何?

【提示】 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关系:

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

【判断回扣】

1.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

(√)

【提示】 大量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夏代已出现凌驾于社会公众权力之上的王权,国家机构也初具规模,因此夏朝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2.分封制就是内外服制度。

(×

【提示】 分封制是对内外服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这种制度之下周王和诸侯的联系更紧密。

3.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

【提示】 王族是分封的主体,但不是唯一,因为除此之外分封对象还包括异姓功臣和先代贵族。

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

4.“封邦建国”与“封建制度”中的“封建”意思不同。

【提示】 前者中的“封建”是指西周分封制中的分封诸侯的意思;

后者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

5.宗法制下,长子不一定有资格继承王位。

【提示】 宗法制下只有嫡妻所生的大儿子即“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王位。

而“长子”有可能是嫡妻所生,也有可能是妾生。

前者是合法的王位继承人,后者则没有资格继承王位。

(见学生用书第2页)

分封制的特点

1.史料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

——[战国]荀况《荀子·

儒效》

问题:

上述史料说明,西周分封的对象有什么特点?

【提示】 西周分封制下分封对象以同姓亲族为主。

2.史料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

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

告子》

上述史料说明,西周时期的天子和诸侯之间是什么关系?

【提示】 上下级关系。

分封制的四大特点

(1)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同姓亲族。

(2)等级森严。

(3)受封者具有较大的独立性(权利),但要对上一级尽一系列义务。

(4)诸侯国为西周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2012·

青岛质检)下图是西周初年的分封图,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

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同姓诸侯多分布在经济富庶地区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④分封制导致了各诸侯国割据混战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材料本身并不能直接表明嫡长子继承制,且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①错误;

材料表明的是西周分封制下分封诸侯国的基本情况:

同姓诸侯如武王弟康叔、成王弟叔虞、周公长子伯禽等都是在经济富庶之地,②正确;

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分封制确实扩大了西周的疆域,③正确;

④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 B

【备选史料】

1.史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

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

王制篇》

2.史料二 昔周公吊(感怀)二叔不咸(通“贤”),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

宗法制

1.史料 宗者,何谓也?

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

《礼》曰: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

——[西汉]班固《白虎通义》卷上《德论》

史料体现的我国古代宗法制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 血缘宗亲、等级分明,族权与政权密切结合。

2.史料 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籍,而争之易生,其弊并不可胜穷。

——王国维《商周制度论》

上述史料反映出宗法制的核心是什么?

史料还可以反映出这一制度有何弊端?

【提示】 核心:

弊端:

不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

宗法制的三个特点

(2)大、小宗是相对的。

(3)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下列两幅图片所示事件反映出的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不包括(  )

A.嫡长子继承制

B.大、小宗是相对的

C.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D.以王族和平民为分封主体

【解析】 从图片看,主要体现出古代宗法制的影响。

A、B、C三项都是宗法制的特点。

D项说法本身有误。

【答案】 D

1.史料一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2.史料二 “宗法制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继承法,也是继统法。

这种继统法,必须首先严格区别嫡庶关系。

”“由于西周奴隶制国家体制是与宗法制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各奴隶主贵族十分重视‘宗子’的特殊地位,十分注意树立牢固的‘尊祖’观念……西周时期,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

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这就成了维护宗法制度的基本信条。

——白寿彝《中国通史》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要点提纲

名师讲解

1

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

此处的“早期”是指夏、商、周三代时期,其承接的是整体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原始社会,这就决定了这一时期的制度必然的带有原始迷信色彩。

如商朝以占卜决定国家大事,就是这一特点的例证

2

血缘纽带与政

治关系相结合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前者是后者的血缘纽带,后者是前者在政治上的体现,二者互为表里,共同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3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夏、商、周的政权虽然具有专制色彩,但分封制之下,各诸侯国具有在领地内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税等权力,独立性很强,而且诸侯权力可以世袭

4

具有相对的延

续性和稳定性

分封制和宗法制原则在夏、商、周三代一脉相传,特别是宗法制原则的影响,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潍坊月考)“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豆:

古代盛食器具)不能直接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

A.宗法制度      B.分封制

C.礼乐制度D.等级制度

【解析】 材料中的“天子”、“大夫”、“诸侯”皆是分封制的结果,从不同等级享有不同的“豆”可以看出当时等级之间的界限是比较明显的,这体现了礼乐制度的规定。

材料与宗法制度关系不大。

【答案】 A

【备选训练】

1.(2012·

深圳期末)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从唐德刚的划分来看,“封建”指奴隶社会阶段,即夏、商、周时期;

“帝制”指封建帝制存续阶段,从秦朝皇帝制度确立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民治”指从中华民国开始的历史。

本题要求回答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夏、商、周时期政权与血缘关系密切,故应选A。

课堂小结

在本课中我们学习了夏商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西周三种政治制度的概况。

其中,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度,在当时对于巩固国家政权、扩大统治范围,都起了重大的作用,发挥了显著的效能。

但作为早期政治制度,它也有其无法避免的弱点和弊端。

到西周末年,这套制度的弊端就逐渐的显露出来,下一节课我们就接着研究这个问题。

(见学生用书第3页)

一、选择题

1.(2012·

广东学业水平考试·

T1)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早期国家政权,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是(  )

A.商夏周         B.商周夏

C.夏商周D.夏周商

【解析】 考查历史常识和基础知识的识记。

结合所学可知选C项。

【答案】 C

2.(2012·

山西学业水平考试·

T1改编)山西简称晋,山东简称鲁,源于历史上的(  )

A.分封制B.宗法制

C.王位世袭制D.内外服制度

【解析】 晋、鲁均是分封制下的封国。

3.(原创题)下图所示事件与我国古代哪一制度关系最为密切(  )

A.世袭制B.分封制

C.宗法制D.禅让制

【解析】 本题考查迁移理解能力。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壬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由此可见,这种活动与血缘关系紧密相连。

而与之关系比较密切的是世袭制和宗法制。

但是,世袭制度更主要的是因为权力的传承,如果从祭拜祖先这个角度考虑,二者比较,宗法制更符合题意。

4.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周王庶子长子50岁①次子48岁②嫡子长子48岁③次子45岁④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即嫡妻的长子,所以③有资格继承王位。

二、非选择题

5.(2012·

淄博高一检测)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印象夏朝》

“及禹崩,虽授益(人名)……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

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史记·

夏本纪》

材料二 《印象商朝》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表记》

材料三 《印象西周》

   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     大宗、小宗示意图

(1)从《印象夏朝》中可获得哪些信息?

(2)据《印象商朝》分析商朝的政治统治具有什么显著特征?

(3)解读《印象西周》两幅图片,从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4)结合以上探究结果,总结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解析】 第

(1)问通过材料中“君帝禹”“即天子位”可以得出在当时出现了公共权力及父子相传的状况;

(2)问通过材料中的“尊神”“事神”可以得出王权神秘化的色彩;

第(3)问比较简单主要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及其关系;

第(4)问应综合材料一、二、三的信息来概括回答。

【答案】 

(1)夏朝已产生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3)西周实行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和诸侯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4)王权与神权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见学生用书第95页)

1.神权与王权的结合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

其中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的是(  )

A.黄帝   B.尧   C.禹   D.商王

【解析】 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商王每日必定要占卜,遇事也必定要占卜,并以人为祭品,以敬酬鬼神。

2.(2013·

东营高一检测)商朝主要的政治制度是内外服制度,其中内服制主要管理(  )

A.商族活动区域    B.商族以外的活动区域

C.黄河中上游地区D.长江流域地区

【解析】 商朝外服制主要管理商族以外的活动区域,内服制主要管理商族活动区域。

3.《诗经·

鲁颂·

閟宫》记载“王(周成王)曰:

叔父(指周公),建尔元子,俾侯于鲁。

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乃命鲁公,俾侯于东。

锡之山川,土田附庸”这段材料主要反映(  )

A.西周初年分封诸侯

B.周成王灭商之后建周

C.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

D.周王赏赐亲族大量土地

【解析】 从材料中“俾侯于鲁”、“俾侯于东”、“土田附庸”这三个关键信息可以判断,其说明的是西周分封诸侯的情况。

4.“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

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姒笑一场。

”诗中体现当时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宗法制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D.世袭制

【解析】 材料中反映的事件是指在分封制下,周王通过烽火这种形式传达军事信息,使诸侯前去保卫周王室的安全,体现的是诸侯对周王应尽的义务,故B正确。

5.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主要给予他们(  )

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铁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周朝分封同姓亲族以巩固周朝对全国的统治,土地和人口是分封的主要内容。

6.(2013·

日照检测)从商朝推行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分封制,其发展趋势体现了(  )

A.中央与地方地位趋于平等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大大加强

C.地方对中央的干预能力大大加强

D.嫡长子的地位牢固确立

【解析】 在内外服状态下,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是有限的,但分封制下,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不断增强。

故B项为正确答案。

A、C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D项和题干没有必然联系且不属于发展的“趋势”。

7.(2013届广东惠州调研·

T12)“坟对中国人来说,不是一片平常无奇的土堆。

而是社会关系、人生价值之所以维系的一个坐标。

不像基督教等文明,中国人信仰自己的祖先。

”这种现象的出现渊源于古代的(  )

C.礼乐制D.禅让制

【解析】 材料中“中国人信仰自己的祖先”是解答的关键信息。

这体现出浓厚的血缘宗系色彩,从这一角度考虑,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宗法制。

8.维系中国古代宗法制的纽带是(  )

A.血缘关系B.地缘关系

C.上下级关系D.君臣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宗法制的含义。

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9.一历史学者指出:

“西周宗法制是一种以父系血缘为准绳的遗产继承法。

”这些“遗产”不包括(  )

A.王国统治权B.财富和爵位

C.指定继承人D.土地和人口

【解析】 结合对宗法制度的理解,从宗法制下诸侯—卿大夫—士的继承关系来看,王国统治权、财富和爵位、土地和人口均是其遗产,但指定继承人错误,宗法制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10.春秋时期,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

“毋以妾为妻”,其目的是(  )

A.提倡一夫一妻B.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

C.维护宗法制度D.规范诸侯们的婚姻

【解析】 西周建立的宗法制不仅明确了家族内部的长幼有序关系,而且在财产、土地、权力继承方面确立了嫡长子继承的原则,有利于防止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维护和睦的关系。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毋以妾为妻”可判断答案为C项。

11.据《史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周与鲁的关系是(  )

A.依附B.兄弟

C.平等D.大宗与小宗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封弟周公”说明周公是分封的对象,而周王是分封者,周公是大宗,鲁国是小宗。

12.《吕氏春秋·

宰分览·

慎势》言:

“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

”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  )

A.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B.消除诸子矛盾

C.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

D.实现长治久安

【解析】 “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大意是立嫡子不让庶子僭(jià

n)越,僭越就会产生争夺,争夺就会产生混乱。

材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13.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国家制度日益完善和成熟的时期。

结合下列两幅图片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西周分封制示意图    图二 黄帝陵祭祖大典

(1)阅读图一,分封制对当时的周政权产生了什么影响?

你认为后世统治者能仿效西周分封治国吗?

试说明理由。

(2)图二反映了西周的哪种制度?

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有何作用?

在当代生活中我们还能看到该制度的哪些影子?

请举例说明。

(3)根据你的理解,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有何联系?

【解析】 第

(1)问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组织答案。

(2)问前两小问需结合图片和课本知识得出答案,第三小问属于开放型问题,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不难回答。

第(3)问的答案在教材中无直接表述,需依据所学知识概括分封制和宗法制之间的联系。

【答案】 

(1)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西周的疆域。

不能。

因为在分封制度下,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依靠血缘关系维持的政治联系也难以长久。

(2)宗法制。

特点:

作用: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

例如:

认祖归宗、修家谱、子随父姓等。

(3)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分封制确立了西周的统治秩序,宗法制巩固了分封制。

14.(2012·

泰安高一测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宗法制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时代。

经过夏、商的衍化,到西周时最后形成严密的制度即宗法制度——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

自秦以后的中国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

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

——《中国历史纵与横》

材料二 宗族制群体作为一种松散的利益群体,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而由宗族群体所形成的宗族势力,虽与过去相比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但作为封建残余仍对农村社区起着一定的破坏性作用,成为农村基层社区生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的破坏力量。

——陈永平、李委莎《宗族势力:

当前农村社区

生活中一股潜在的破坏力量》

(《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5期)

材料三 家族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着天然的联系,与中国国家政权之间具有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与现代化的主潮流并不处于截然对立的状态。

然而,家族组织又是一柄双刃剑,以它为表现形式的族际冲突制(编者注:

农村宗族械斗),以及由于政府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普遍不满,很可能在家族组织复兴中成为某种破坏性力量。

——杨平《湛江农村家族宗法制度调查》

(《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1期)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宗法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2)评价材料中关于宗法制的复兴或重建的观点。

(要求:

围绕材料二或材料三中的任一种观点展开评论;

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归纳概括。

(2)问围绕材料二或材料三中的任一种观点,结合材料以及宗法制的影响展开评论。

【答案】 

(1)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宗法色彩;

表现为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皇权主义、亲贵合一、裙带作风。

(2)观点一是视宗族为现实社会对立物,以负面评价为主;

宗族本位主义的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也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背道而驰的;

对此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正确引导,很容易破坏乡村社会的正常秩序,从而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发展。

观点二是视宗族为中性社会组织,对其功能做正负双重性质评价。

浓浓的亲情既可能是一种很好的润滑剂,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促成家庭和睦、亲族团结,有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不正确引导,任其无序发展,也会成为建立民主和法制社会的一种障碍。

(任选一种观点进行评论,言之成理即可。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