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89604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Word格式.docx

《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Word格式.docx

第二、社会学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和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第二章(自己看下)

1、社会学的创立时期(19世纪30年代——19世纪末)★

【原因:

①这一时期社会学与哲学关系非常密切;

②受实证主义思潮影响巨大,想要运用自然科学发展来说明实践;

③维护和协调现实中的问题。

【代表人物】

(一)、孔德(1789—1857)生于蒙比利埃(法国)

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

被称为西方实证主义哲学的点睛人,同时他最响亮的名气是“社会学之父”。

贡献:

(1)明确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他把这个社会作为对象)

(2)社会学的组成部分(秩序—社会静力学,进步—动力学)

(3)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

(4)社会发展的三阶段(认为人类知识的发展就是人类如何认识世界,①神学阶段②形而上学阶段③科学阶段)

(5)把科学分为三层次(天文学、物理学、化学)

(二)、斯宾塞(1820—1903)社会有机论与社会进化论,英国社会学的奠基人,是孔德之后最著名的早期社会学家。

主要著作:

《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

(1)社会有机论(社会是一个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

(2)社会进化论

(三)、马克思(德国人)

社会主义理论核心是批评。

核心思想:

社会前进动力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是推进社会前进的动力。

2、社会学的形成时期

(一)迪尔克姆(又名涂尔千)法国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教授,1896年在法国设立社会学。

《论社会分工》、《论自杀》(他顶尖的作品)、《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涂尔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社会事实的核心是社会团结,即社会整合,社会凝聚力。

(1)包括机械团结,多出现在原始社会和农村,认为人类具有同质性,共有集中的共性,不能出现个人主义,因为人们想法大部分一致。

(2)有机团结:

社会分工明确,行业差别。

涂尔千更多地是对社会反常行为的关注。

《自杀论》

1利己型自杀:

不同信仰,教义不同,天主教更多的是讲究集体,而新教讲究的是个人主义,社会整合过强,容易导致自杀。

2利他型自杀:

印度有“寡妇自焚制”,日本的武士精神(一切为了集体)

3宿命型(失范型)自杀:

情感地位失去了过往的条件,凡高、海明威、三毛

(二)、马克斯.韦伯“理解社会学”(被称为“欧洲文明之子”)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经济与社会》

(三)、芝加哥学派★

1891年后,社会学系在芝加哥诞生。

美国芝加哥学派是以芝加哥的一些大学学者为主的,以重视调查研究社会现实问题的,尤其是城市生活问题的城市社会学派,是城市社会学领域内生态学派的先驱

3、当代西方社会学的发展

(一)、时期特点

1中心转移

2多样化(美国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众多派别发展)

3分科化(同一个社会学分为不同的社会学科)

4方法科学化(计算机的发明)

5马克思主义学说

(二)、几种理论

1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

2社会冲突论(20世纪60年代社会冲突理论开始爆发)

冲突层次:

价值观、信仰

权力、地位

心态平衡

第三章、社会与社会运行

1、社会的概念、特点和功能

①概念: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马克思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②特点:

(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③功能:

(1)整合的功能。

包括文化整合、规范整合、观念整合和功能整合

(2)交流的功能。

社会创造了人类交往的工具,提供了人类交往的场所和规范,使得人类互动能够合理、得体地进行。

(3)导向的功能。

社会有一整套行为规范,用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规定和指导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方向。

(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人类创造的文化通过社会得以积累和发展。

2、社会的运行:

(简答)★

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的活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社会运行大体上包括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

1、纵向运行也就是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社会系统在其前后相继的纵向运行中表现出如下一些基本关系:

第一,继承的关系,即后来的社会接受了过去社会所留下的遗产。

第二,变异的关系。

社会纵向运行虽然继承了过去的东西,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搬,而是随时修改着、变化着。

第三,中断关系。

在社会的纵向运行中,有很多东西被历史发展所抛弃。

有些是因条件变化了,后来已无存在的必要;

但另一些是至今仍有存在的价值的,却因种种变故,出现了发展的中断。

2、横向运行指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社会诸系统的交互作用。

与纵向运行一样,横向运行也表现出了一些基本关系。

第一,交叉与渗透的关系。

社会是一个整体,社会各要素、各系统的区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第二,制约的关系,即社会某些要素、子系统的功能的的发挥会限制和约束另一些要素与子系统的发展。

第三,促进关系。

与制约关系正相反,它指一个系统功能的发挥对另一系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四,转化的关系,即一种要素转变为另一种要素、一个系统的问题转变为另一系统的问题。

3、血缘、地缘、业缘关系(论述)★

社会学通常还根据人际关系纽带的性质将社会关系区分为三个方面,即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以从不同的角度把握社会关系与社会系统。

所谓血缘关系是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血缘关系在人类社会之初就存在,是人们之间的先天联系。

但是,在不同的时代,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血缘关系所联系的紧密程度及其地位作用是不同的。

同时,这种关系在社会中既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

所谓地缘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这种关系也在人类社会之初就已存在。

一般而言,地缘关系可以区分为封闭型与开放型两种类型。

地缘关系也同样既有正功能,又有负功能。

所谓业缘关系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并非是与人类社会俱来的,而是在血缘与地缘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业缘关系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有着最重要的意义。

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反功能。

第四章、文化和社会运行

1、文化含义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

耕耘"

的一切均为文化。

2、文化的特点

1、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是人们后天学习得和创造的,不能通过生理遗传。

2、文化具有复合性。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在一起。

3、文化具有象征性。

文化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总是具有更为广泛的意义。

4、文化具有传递性。

文化一经产生,就会被他人模仿和利用,从而发生纵向和横向的传递过程。

5、文化具有变迁性与文化堕距。

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以及重大的技术发明、发现和创造,使得文化总是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

在研究文化变迁的特性时,美国社会学家威廉。

奥格本提出了“文化堕距”理论。

该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结果造成文化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从而导致各种社会问题。

一般说来,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而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而言,一般又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速度较快,其次是风俗、民德的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的变迁。

3、文化的类型区分★

一、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观念的东西。

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学、艺术、宗教思想、价值观等;

社会制度与行为规范。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使用上是有差异的,但二者的区分只是相对的,两者常为结为一体的。

二、主文化与亚文化

主文化指在一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亚文化指在一定社会中占次要地位的,仅为一部分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但是,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也不是绝对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两者可能互相转化。

在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与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文化,同时,也应认真研究和对待亚文化。

三、主文化和反文化

根据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从对立、冲突的角度来划分,文化也可以区分为主文化与反文化。

这里,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有主导地位,并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而反文化则是指在社会上占次要地位的文化,对现存社会秩序有着背离和否定作用。

当然,对反文化的性质不可一概而论,应当从发展的角度去评估。

四、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就不同文化的比较而言,文化可以区分为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一般而言,所谓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谁优谁劣的文化,例如技术文化。

而所谓非评比性文化,也可叫做中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这类文化通常与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的风俗习惯等相联系。

承认非评比性文化的存在,意味着承认各族群的平等和尊重各族群的文化差异。

中性文化在一个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多方面的功能。

在我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应该正确对待和处理中性文化问题。

4、文化的结构p71

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均有其特定的文化体系,而不是一盘散沙。

文化的这种系统或体系所表现出的不同层次,就是文化的结构。

社会学主要从文化特质、文化丛和文化模式三个层次上分析文化的结构。

一、文化特质

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它既可以表现为物质的形式,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形式。

其基本特点是,每种文化特质都可以独自成一个单位,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形式,不会与其他特质相混淆。

二、文化丛

文化丛也叫文化特质丛,是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在一起的一组文化特质。

它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动有关,而且往往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结合,如春节庆祝活动等。

三、文化模式

所谓文化模式是指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包括文化特质与文化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这种形式往往表现了一种社会文化的特殊性。

在社会学关于文化的研究中,文化模式的研究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可以促进一个社会文化的总体认识。

例如,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都是不同的文化模式。

5、文化功能p74自己拓展

文化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多方面的重要功能。

第一,文化是人与动物区分的重要标志;

第二,文化是社会或族群分野的标志;

第三,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

第四,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即文化具有整合功能;

第五,文化形塑了丰富多彩的社会人。

第五章人的社会化

1、人的社会化含义★

1)文化的角度:

社会化被看做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核心是价值标准)的内化。

奥格本认为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接受时代积累的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

2)人格的角度:

社会化被视为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有个性的人。

社会心理学派认为,内化他人的态度,并按照社会上其他人的一把期待来调整自己行为的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

3)社会结构的角度:

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

除此之外,社会化过程还是一个角色学习过程。

在此过程中,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并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

(小题只需看这句)所以,社会化指指个体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2、社会化的类型

(一)初始社会化

初始社会化的主要任务时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使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二)预期社会化

指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比如,学生在大学里进行大量学习就为将来的工作角色做好准备,这个学习过程就是预期社会化。

大量发生在青年时期。

(三)发展社会化

相对初始社会化而言,并在初始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

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式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学习的过程。

发展社会化亦称继续社会化。

(四)逆向社会化

逆向社会化指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只是给长辈。

现代社会中,社会变迁速度快,知识更新速度也快,一些成年人要想跟上社会变化,就要接受逆向社会化。

(五)再社会化

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有本质的不同:

第一,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

第二、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比发展社会化剧烈。

3、社会化的生物基础(简答、自己可以概括)★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特征为基础的,离开了人类特有的生物素质,社会化的活动就无法进行,其内容也无法被接受,个体社会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经由生物进化和人类长期劳动实践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大脑是人类独有的财富,正是这种在容量和结构上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大脑,使得人类具备了接受社会化的一切潜能。

这些潜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具有思维能力

人类不仅具有一般的生物本能,而且作为高度发展的有机体,人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

大脑的思维能力是人能接受社会化的主要生理条件之一。

(二)人具有语言能力

语言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大脑中形成的表象、概念和思维的外部表现,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人们借助语言文字学习知识,传达信息,交流思想,借助语言与他人沟通合作,参与社会生活。

(三)人具有学习能力

在学习能力上,人与一般动物不同。

动物的学习只限于感性领域,只能模仿不能创新。

而人能在感性经验和抽象思维两个领域内进行学习,把外界的信息自觉转化为自己的观念和技能,并在有目的的学习基础上不断创新。

(四)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人从婴幼儿到青少年阶段,有一个较长的生理上不能自理、智力上尚未成熟、生活上不能独立的时期,必须依赖于父母或他人。

这一方面决定了个人自出生以来就必须在社会环境中生存,学习社会文化,适应并参与社会生活;

另一方面,较长的生活依赖期也使得个体接受全面、复杂的社会化成为可能。

此外,由于长期不得不依赖他人,所以可以培养个体的权威意识,这种意识也是顺利进行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4、社会化的社会主体★(自己归纳)

(一)家庭

家庭都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基础;

其次,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意义在于对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

再次,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

(二)学校

对于进入学校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社会化方面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作用逐渐超过了家庭和家长的教育作用,成为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最重要社会因素。

其特点是:

首先,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

其次,学校是一个组织机构。

(三)同龄群体

所谓同龄群体只有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

同龄群体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他的群体规范和价值往往被个人当作社会化过程中重要的参照物,从而成为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

(四)工作单位

一个人从学校结束自己的学业后进入社会工作的过程,并不意味着个人社会化的结束,而是社会化在工作单位这一新的社会环境中有开始了一个新阶段。

首先,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其次,工作单位给人们提供一个检验和发展家庭及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

(五)大众传播媒介

所谓大众传播媒介是指社会组织为在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讯手段,如广播、电视、报纸、书籍等。

随着大众传播的日益发达,它在人们社会化方面的影响显得日益重要,这种影响表现出形式上的多样性、内容上的丰富性和受众的广泛性,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具有导向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暗示作用。

5、社会化的人格发展理论p91-93自己归纳★

人格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部分:

认知(思想、知识水平、知觉和记忆)、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水平)及情感(感觉与感情)。

1、查尔斯·

库利:

镜中我

查尔斯·

霍顿·

库利是最早提出自我发展理论的社会学家之一。

按照库利(1902)的说法,自我作为一种社会产物,它的出现有三个阶段。

由于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可以说是对他人是如何想象我们自己的反映,因此库利就称这种自我为“镜中我”(looking-glassself)。

2、乔治·

赫伯特·

米德:

角色借用

乔治·

米德(GeorgeHerbertMead,1863-1931),一个符号互动论发展中最重要的人物(参见第五章),他认为他自己主要是一个哲学家。

米德将自我分为两个部分:

“主我(I)”与“客我(me)”。

米德认为自我的发展包含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系列连续交流,在这种交流过程中,主我不断地对变化着的客我作出反应。

3、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

无意识★

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心理分析奠基人;

是在人类行为研究领域的一个关键性人物。

他强调的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协调,而弗洛伊德则看到在这两者之间更为基本的是冲突。

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的“发现”,被认为是20世纪的最大成就之一。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分为三个部分:

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弗洛伊德受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批评者的攻击。

他的理论声称儿童在早年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人格终其一生而不变,而这也过于教条化了。

弗洛伊德的理论因缺少经验证据而遭到了猛烈的抨击。

4、艾里克·

艾里克逊:

认同危机

艾里克·

艾里克逊(1902-1994)深受弗洛伊德的影响。

艾里克逊把自我的发展分为八个心理阶段,它随着我们一生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而变化。

弗洛伊德重点研究的是儿童期;

艾里克逊的发展阶段一起延续到老年期。

(1)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期)

(2)自主与怀疑(儿童早期)(3)主动与内疚(学龄前)

(4)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期)(5)认同与角色混淆(青春期)(6)亲密与孤独(青年时期)

(7)代际关怀与自我沉浸(中年期)(8)完美与绝望(老年期)

第六章社会角色

1、社会角色概念★

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2、角色集★

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

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角色集。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承担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他所承担的多种角色有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所有这些就构成了角色集。

3、社会角色的类型

社会角色从不同的角度上可被区分为多种类型,下面是主要的几种:

一、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这是从人们获得社会角色的方式上所做的区分。

先赋角色,亦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

自致角色,亦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的区分是相对的。

自工业化以来,许多原来的先赋角色都已变成了自致角色。

二、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

这是根据人们承担社会角色时的心理状态所做的区分。

自觉的角色,指人们在承担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

不自觉的角色,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

三、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这是从社会角色规范化的程度上所做的区分。

规定性角色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即此种角色的权利与义务,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

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