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试题分类汇总必修3解析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84329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考试题分类汇总必修3解析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课标高考试题分类汇总必修3解析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课标高考试题分类汇总必修3解析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课标高考试题分类汇总必修3解析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课标高考试题分类汇总必修3解析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考试题分类汇总必修3解析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新课标高考试题分类汇总必修3解析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考试题分类汇总必修3解析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高考试题分类汇总必修3解析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从材料中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可以看出这一思想主张“法治”来教育和管理人民。

因此是法家的思想。

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5.(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54)(2分)下列诗文中含有“中国”别称的是

①楚失华夏②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③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④长夜难明赤县天

⑤我欲因之梦廖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

A解析:

本题是考查学生的文化素养,“华夏”、“九州”、“神州”、“赤县”都是古人对中国的称呼。

6.(2008宁夏,27)《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

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本题考查明清之际活跃的思想家们的思想,要求对他们各自思想的特点有一个深刻的把握。

其中李贽具有“离经叛道”的性格,符合材料体现的意思。

7.(2008上海历史,B组11)“父前行,子踵后。

路遇长者,敛足拱手。

尊长在前,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从题干中的句子可以分析得出,此时的教育比较注重启蒙孩子的长幼等级观念,而中国古代的儒家伦理道德比较注重等级观念。

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

8.(08年广东单科,5)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

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

王阳明的主张是“心学”,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形成“心即理”的主观唯心论宇宙观。

材料中的禅宗六祖慧能的主张“心动”.显然也是主观唯心主义。

9.(2008上海历史,A组16)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问题:

(8分)

(1)“一些最敏锐的心灵”主要是指哪些思想家?

(3分)

(2)他们为什么要进行反思?

(2分)

(3)他们思考了哪些重要问题?

解析:

第一问从题意中的“明清之际”可以判断此时的“一些最敏锐的心灵”的思想家是指明末清初的反封建民主思想家,答出他们的名字即可。

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因从明亡清兴的世事变迁的角度来分析。

第三问实际上是要求答出他们的主要观点,根据所学知识,将其最主要的、最有代表性的观点答出即可。

答案要点:

(1)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受时势的刺激,检讨明朝灭亡的原因。

(3)顾炎武:

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或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黄宗羲:

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主张“明君贤相”(或答“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

王夫之:

主张实学,让富民放手经营工商业。

如将三者的主张概括回答也给分。

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2008江苏,12)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孔子主张维护周朝的礼,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维护君主权威。

而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推崇的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A、B、C项是二者的相同点。

2.(2008上海历史,B组9)以下对雅典学园的描述,最能体现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是

A.努力探索自然的奥妙B.系统学习哲学

C.自由探讨和追求真理D.自由选择科目

“我爱吾师,我尤爱真理”宣扬的是对不要局限于老师的教诲,应敢于追求真理的思想。

因此C为正确答案。

3.(2008年广东单科,17)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

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本题主要考察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的理解。

4.(08上海综合能力,9)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

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

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

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

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宗教改革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也适应了王权加强的要求。

“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说明教皇的权力大于皇帝的权力;

宗教改革后“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说明权力已经有了明确划分,应是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5.(08上海综合能力,12)伊拉克战争给美、伊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灾难。

不久前,美国著名的“反战母亲”强烈要求美国众议院议长启动法律程序弹劾总统。

学生小明对此很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西方三权分立模式的理论渊源,为此,你建议他阅读

A.《论法的精神》B.《人权宣言》C.《权利法案》D.《独立宣言》

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系统阐述了三权分立原则;

《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保障,但未明确阐述三权分立原则;

《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都是在《论法的精神》的影响下出现的。

6.(2008年山东文综,1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

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本题考查古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滥觞。

7.(2008年广东理基,67)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都反对

A.君主制B.君主专制C.共和制D.君主立宪制

B解析:

考查分析比较能力。

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主张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8.(2008年广东文基,30)下列有关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联

B.宗教改革运动受到所有世俗贵族的镇压

C.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抨击宗教愚昧

D.宗教改革家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

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

A、B、C三项的说法错误。

9.(08海南历史,9)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

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

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

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

C.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

材料表明:

人通过学习古典,达到精通的地步,就可以成为世间万物中最优秀的。

据此只有C符合题意。

10.(08海南历史,10)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

“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

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

”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A.洛克B.孟德斯鸠C.伏尔泰D.卢梭

材料阐述的是分权思想,而且将权力一分为三,这与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相似。

A是三权两分,C、D与分权学说无关。

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08海南历史,5)下列各项中,最早记载蕃薯(甘薯)传入我国的文献是

A.《齐民要术》B.《农书》C.《农政全书》D.《四洲志》

甘薯传入我国是在明朝中后期,《齐民要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农书》是中国元代综合性农书;

《农政全书》是明朝由徐光启所编纂的,《四洲志》是鸦片战争后出现的。

因此最早记载蕃薯(甘薯)传入我国的文献是《农政全书》。

2.(2008上海历史,A组8)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

“司南”的发明时间是在战国时期,“纸”的发明时间是在西汉,“火药”的发明时间是在唐朝,“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时间是在北宋。

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3.(2008年广东理基,6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

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本题考查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力。

从整体上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的变化主要是为了适应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而市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取决于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

4.(08上海综合能力,8)某蜡像馆工作人员欲按年代先后给下列历史人物的蜡像排序,正确的是

①屈原  ②徐光启  ③司马光  ④司马迁

A.④①③②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屈原生活在春秋时期,徐光启生活在明朝,司马光生活在北宋,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时期。

5.(2008江苏,2)“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B.张旭C.颜真卿D.柳公权

A项王羲之是魏晋时期的,而杜甫是唐朝人。

C项和D项中颜真卿、柳公权是楷书,比较严谨。

而诗句中的书法家潇洒不羁,作品酣畅淋漓,“如云烟”,应该选B项书写草书的张旭。

6.(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30)下列关于古代文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殷商时代的甲骨上已有关于日食的文字记录

B.殷商青铜器有屈原向上苍发出“天问”的图像

C.隋代烧制的陶器上有李白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诗句

D.宋代的诗文扇上有郑板桥所题“难得糊涂”之语

中国最早的日食纪录时出现在殷商甲骨文上,故A正确。

屈原生活在殷商之后的战国时期,李白生活的唐代是在隋朝之后,郑板桥是清代人,故B、C、D三项说法错误。

7.(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57)(2分)汉藏之间自古就建立了血浓于水的紧密联系。

《步辇图》(见下图)以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迎接文成公主的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关于《步辇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作品是唐代风俗画②作者是阎立本

③作品画风奔放、水墨淋漓④作品中的人物刻画细致、形象传神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属于人物故事画,故排除①。

③施明清时期水墨画的特点。

8.(2008年山东文综,10)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

B.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绘画主题趋于一致

C.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

D.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

本题考查文化艺术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同时注意中外对比,找寻人类文明的共性与个性。

9.(2008年广东文基,20)京剧的京指的是下列哪个朝代的京城

A.汉B.唐C.宋D.清

京剧产生于清代,应该选D项。

10.(08海南历史,4)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

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

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

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它的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

徽班与其他剧种交流渗透,并吸收了其他杂曲的特点。

11.(2008江苏,21)(10分)

法国历史学家雅克·

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

“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

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

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

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

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本题该题以戏剧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阅读理解分析提炼归纳概括能力,题目较为简单。

(1)小题答案很简单,“瓦肆”主要指的是娱乐场所,考察知识的识记和再现。

(2)小题让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作答,从商业、城市、阶层三方面作答。

第(3)问第一问注意材料中“花、雅两部”的别称;

第二问依据材料概括。

材料三体现的是休闲娱乐功能,材料四体现社会教化功能。

第(4)问和题目开头法国的历史学家的话相呼应,理解作答。

(共10分)

(1)娱乐演艺场所。

(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3)京剧;

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

(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

四、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1.(2008上海历史,A组10)“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

”说这句话的科学家是

A.牛顿B.波义耳C.拉瓦锡D.哥白尼

从题干的材料可以看出,此科学家是研究天文的,而且运用了万有引力的知识,选项中的波义耳和拉瓦锡均属于化学家,可以排除掉;

而哥白尼时代还没有发明万有引力定律,因此也可排除。

所以正确答案为牛顿。

2.(2008年广东单科,21)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

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A.牛顿B.达尔文C.爱因斯坦D.伽利略

爱因斯坦(1875-1955)的相对论是在20世纪初(即1905、1916年)。

3.(08上海综合能力,11)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改进和运用为标志,大大推动了人类交通工具的改进。

1814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A.瓦特B.斯蒂芬逊C.富尔顿D.莱特兄弟

本题比较简单,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世界上第一辆蒸汽火车机车的发明者应是斯蒂芬逊。

4.(2008江苏,15)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

“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

”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A.伽利略   B.牛顿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A项伽利略是自制望远镜,观测到一些肉眼看不见的行星,证明了“日心说”的正确性,并没有说明行星的运动和图像。

C项爱因斯坦主要贡献是相对论,打破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D项普朗克主要是提出了“量子假说”。

B项牛顿提出了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用科学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打破了基督教之前所宣扬的“神的力量”。

应选B项。

五、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2008江苏,7)如果看到右侧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

A.魏源B.林则徐

C.洪仁玕D.严复

题目所给的漫画是讽刺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而

严复是将进化论引入中国的第一人,是该理论的坚定的支持者。

2.(2008上海历史,A组12)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A.昊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戊戌政变是慈禧太后发动的,其间屠杀了包含谭嗣同在内的著名的“戊戌六君子”,因此D项符合题意要求。

3.(2008年广东文基,23)据学者研究,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

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有16种,而做过翻译日本书籍却达到了958种,其中多数为政治、法律类书籍。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必须进口日本图书B.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政治舆论

C.日本的文化交流政策由开放转向封闭D.中国知识分子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日本明治维新,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C项符合题干要求。

A、D项表述错误,B项也不符合当时的史实。

4.(08海南历史,19)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

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

A.取得了重大突破B.被全社会所认同

C.推动了政治改革D.取得了彻底成功

注意时间是1920年,是在新文化运动后。

北京政府是指北洋军阀政府。

因此题中现象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B、D绝对化了,C夸大了,这只是北洋军阀政府在教育方面的一个措施,还不能说是政治改革。

故选A

5.(2008年广东文基,24)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

”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

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

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 

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

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可以看出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实质,B项符合题干要求。

A、C、D项表述错误。

6.(2008年广东单科,6)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

“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

新则攻吾太旧。

”该思想家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胡适

康有为(1858-1927)前期主张维新变法,在守旧派眼中是“太新”;

后期是保皇党的代表,主张君主立宪,反对革命,主张保留君主,在革命派眼中是“太旧”。

梁启超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写了《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思想比较能“与时俱进”。

D胡适(1891-1962),显然对不上“自戊戌以来”这几个字。

7.(08海南历史,16)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这表明他

A.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B.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C.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D.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

解题关键是注意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他们宣扬的思想应是为资本主义服务,因此他要求的科举制度改革,建立新式学校,主要是为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传播服务,因此他所说的“中体西用”与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本质是不同的。

故选D

六、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08海南历史,17)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

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思想B.民权主义思想C.民生主义思想D.国民革命思想

“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是指孙中山想在政权建立后,企图解决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制度后出现贫富分化的的弊端。

这就是他所设计的资本主义经济纲领,也就是民生主义。

故选C。

2.(2008年广东单科,7)《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象(见右图)的主要目的是

A.提倡民主自由B.宣传排满革命

C.倡导个人崇拜D.反对帝国主义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上,把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的民族主义指的就是“驱除鞑虏”,指的是满洲贵族。

3.(2008年广东单科,28)(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

“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

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

——转引自沈志华等《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

(1)在向“先生”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怎样的中国式革命道路?

1958年前,新中国取得了哪些建设成就?

(5分)

(2)为了“后来者居上”,毛泽东发动了哪些运动?

这些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历史意义?

本题以建国后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进行命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建国后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和把握,题目难度不大,但对教材的熟练程度是解答的关键。

第⑴问“道路”的归纳应把当时新中国的探索与建设结合起来分析,明确其是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与中国国情结合的产物,而“建设成就”主要应该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概括;

第⑵问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即可;

第⑶问也是依据教材进行概括。

答案: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分)。

短期内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