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控制测量工中级题库.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0829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控制测量工中级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控制测量工中级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控制测量工中级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控制测量工中级题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控制测量工中级题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控制测量工中级题库.doc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控制测量工中级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控制测量工中级题库.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控制测量工中级题库.doc

控制测量工中级参考资料

一、选择

1、道路纵断面图的高程比例尺通常比里程比例尺(D)

A、小一倍B、小10倍C、大一倍D、大10~20倍

2、用水准仪望远镜在标尺上读数时,应首先消除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C)

A外界亮度不够;B标尺不稳;

C标尺的成象面与十字丝平面没能重合;D十字丝模糊。

3、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离相等可消除(A)误差。

A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误差;B读数误差;

C园水准管气泡居中误差;D水准尺倾斜误差。

4、有一台标称精度为2mm+2ppm的测距仪,测量了一条2km的边长,边长中误差为(C)。

A±2mm;B±4mm;C±6mm;D±8mm

100°30

120°30

100°30

D

C

B

A

5、如图所示支导线,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120°,转折角如图,则CD边的坐标方位角为(B)

A、190°B、20°

C、90°D、40°

6、水准测站上采取(A)的观测次序,可以消减仪器下沉影响:

A、后-前-前-后B、前—后—后—前

C、前—后—前—后D、后—前—后—前

7、测定点平面坐标的主要工作是(C)。

A、测量水平距离B、测量水平角C、测量水平距离和水平角D、测量竖直角

8、象限角的取值范围是:

(A)

A、[0°,90°]B、[0°,180°]

C、[0°,270°]D、[0°,360°]

9、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是错误的是(A)。

A、所有高程相等的点在同一等高线上;

B、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即使本幅图没闭合,则在相邻的图幅闭合;

C、等高线不能分叉、相交或合并;

D、等高线经过山脊与山脊线正交;

10、高斯投影属于(C)。

A、等面积投影  B、等距离投影  C、等角投影  D、等长度投影

11、已知A点高程=62.125m,水准仪观测A点标尺的读数=1.145m,则仪器视线高程为( B )。

A、60.773 B、63.270 C、62.118D、63.412

12、在(D)为半径的圆面积之内进行平面坐标测量时,可以用过测区中心点的切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而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投影。

A、100kmB、50kmC、25kmD、10km

13、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4mm,其相对误差为(A)。

A、1/25000B、1/25C、1/2500D、1/25014、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14、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 A )

A、180°         B、0 °          C、90°          D、270°

15、观测三角形三个内角后,将它们求和并减去180°所得的三角形闭合差为(  B  )。

A、中误差      B、真误差       C、相对误差       D、系统误差

16、某多边形内角和为1260°,那么此多边形为(D)

A、六边形 B、七边形 C、八边形 D、九边形

17、视距测量中,上丝读数为3.076m,中丝读数为2.826m,则距离为(B)

A、25m B、50m C、75m D、100m

18、采用DS3水准仪进行三等以下水准控制测量,水准管轴与视准轴的夹角不得大于(C)

A、12″ B、15″ C、20″ D、24″

19、水准测量中,仪器视线高应为(A)。

A、后视读数+后视点高程B、前视读数+后视点高程

C、后视读数+前视点高程D、前视读数+前视点高程

20、1:

1000的地形图,图幅大小为50cm×50cm,该图表示的实地面积为(A)。

(A)0.25km2(B)0.025km2(C)1km2(D)0.5km2

21、对线路起控制作用的线路控制桩有(B)。

(A)直线转点桩(B)交点桩(C)曲线主点桩(D)导线点

22、高斯平面直角坐标,通常将加上500km并且冠以带号的坐标值叫做(A)。

(A)通用值(B)自然值(C)真实值(D)平差值

23、按照1/2基本等高距加密的等高线是(C)。

A、首曲线B、计曲线C、间曲线D、助曲线

24、地面上A点高程为32.400米,现要从A点沿AB方向修筑一条坡度为-2%的道路,AB的水平距离为120米,则B点的高程为(A)。

(A)30.000m(B)34.800m(C)32.640m(D)32.160m

25、已知三角形的角度闭合差为+36″,则三角形每个角的改正数为(D)。

(A)+36″(B)-36″(C)+12″(D)-12″

26、下列选项中,哪一项能使观测值偏大(B)。

(A)尺子受热膨胀(B)尺端偏离直线方向

(C)视准轴向下倾斜(D)仪器下沉

27、在水准测量中高差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按与(B)成比例分配。

(A)高差大小(B)距离或测站数(C)路线总长度(D)往返测站数总和

28、水平角观测时,各测回间改变零方向度盘位置是为了削弱(D)误差影响。

A、视准轴B、横轴C、指标差D、度盘分划

29、下面几项关于精密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中,(D)不属于系统误差。

(A)视准轴、水准轴不平行误差(B)水准标尺长度误差

(C)标尺零点差(D)观测误差

30、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A)。

(A)锐角(B)钝角(C)直角(D)任意角

31、图幅编号为I-50的地形图,其比例尺为(B)。

(A)1:

10万(B)1:

100万(C)1:

50万(D)1:

5000

32、S3水准仪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中误差为3mm,在平坦地区用一台这样的仪器单程观测1公里水准路线,则高差中误差应为(D)mm。

(A)3(B)4(C)5(D)

33、一段324米长的距离在1:

2000地形图上的长度为( D  )。

A、1.62cm         B、3.24cm        C、6.48cm        D、16.2cm

34、高差与水平距离之(C)为坡度。

A、和B、差C、比D、积

35、角度测量读数时的估读误差属于( C  )。

A、中误差       B、系统误差       C、偶然误差       D、相对误差

36、经纬仪对中和整平操作的关系是( A )。

A、互相影响,应反复进行          B、先对中,后整平,不能反复进行

C、相互独立进行,没有影响        D、先整平,后对中,不能反复进行

37、腰线标定的任务是( A  )

A、保证巷道具有正确的坡度    B、保证巷道掘进方向的正确

C、满足采区控制需要            D、在两井定向中应用

38、导线计算中所使用的距离应该是( C  )。

A、任意距离均可     B、倾斜距离     C、水平距离     D、大地水准面上的距离

39、大地水准面是通过( C  )的水准面。

A、赤道       B、地球椭球面       C、平均海水面       D、中央子午线

40、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包括测设(A)。

A、水平角、水平距离与高程B、水平角与水平距离

C、水平角与高程D、水平距离与高程

41、在测量中系统误差具有(A)

(A)积累性(B)离散性(C)随机性(D)补偿性

42、在公路测量中基平水准点设置的位置应选择在(C)。

(A)路中心线上(B)施工范围内

(C)施工范围以外且靠近施工区(D)远离施工区

43、已知A、B两点坐标,推算AB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的过程称为(B)。

(A)坐标正算(B)坐标反算(C)坐标验算(D)坐标增量计算

44、四等水准测量中,黑红面读数之差应不超过(B)。

(A)±2mm(B)±3mm(C)±4mm(D)±5mm

45、在下列式子中,计算支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正确公式是(C)。

(A)(B)

(C)(D)

46、测量过程中不能消除(A)对成果的影响。

(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粗差(D)联合误差

47、用大地经度L和大地纬度B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投影位置的坐标,称为:

(B)。

(A)直角坐标(B)大地坐标(C)高斯平面坐标(D)球心直角坐标

48、在隧洞贯通之前,地下导线只能布设成(C)形式,且随隧道的开挖而逐渐向前延伸。

(A)闭合导线(B)附和导线(C)支导线(D)导线网

49、在地形图上既能表示地物的形状,又能反映地物的大小,这种地物符号称为(A)。

(A)比例符号(B)非比例符号(C)线性符号(D)注记符号

50、我国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应用的是(C)。

(A)克拉克椭球(B)克拉斯托夫斯基椭球(C)1975国际椭球(D)贝塞尔椭球

51、导线的布置形式有( D )。

A、一级导线、二级导线﹑图根导线; B、单向导线﹑往返导线﹑多边形导线;

C、图根导线、区域导线、线状导线  D、闭合导线﹑附和导线﹑支导线

52、路线中平测量的观测顺序是(C),转点的高程读数读到毫米位,中桩点的高程读数读到厘米位。

A、沿路线前进方向按先后顺序观测;B、先观测中桩点,后观测转点;

C、先观测转点高程,后观测中桩点高程;D、先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