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NH3CaSO4法固定CO2温室气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实验八NH3CaSO4法固定CO2温室气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八NH3CaSO4法固定CO2温室气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仪器和材料:
pHS-3D酸度计(带温度传感器)、磁搅拌器、AB胶、10mL移液管、软塑料导气管、自制500mL反应器装置等。
试剂:
硫酸钙(AR,ø
200um)、35%氨水(AR)、高纯CO2(高压气瓶)、蒸馏水、盐酸(AR)、石磊溶液指示剂。
三、实验内容
实验技术路线与内容
图1是一个工艺流程图。
使用胶软管连接二氧化碳气源和移液管,插入反应器的底部。
称取gCaSO4∙2H2O和分别移取38毫升浓NH3∙H2O和100毫升水加入反应器中,把二氧化碳导入反应器中(PCO2=MPa)后,记录的反应体系的pH值和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数据于表1中。
Fig.1Routineoftechnique
在这个实验中,酚酞作为指示剂。
当酚酞指示剂的粉红色完全消失,表明二氧化碳和氨的反应和硫酸钙已经完成。
使用2或3滴稀盐酸直接与白色固体(采样于反应器)反应,有大量的泡沫从解决方案和白色固体消失表明CaSO4∙2H2O已经变成碳酸钙。
过滤反应液体,烘干产品碳酸钙,并称量。
重复实验和MPa的二氧化碳压力条件下,分别与硫酸钙和氨反应在一个开放的系统并记录数据于表1中。
Table1dataobtainedfromanopensystem
CO2Partialpressure(MPa)
CaSO4/g
H2O/mL
100
NH3·
H2O(35%)/mL
38
Reactiontime/min
过程动力学
称量克或克CaSO42·
H2O和量取38毫升浓NH3·
H2O和100毫升水密闭反应中,在磁力搅拌下导入二氧化碳(PCO2=Mpa),同步记录pH值和温度与反应时间的变化,数据分别记录于表2和表3中。
Table2CO2reactionwithCaSO4·
2H2OandNH3·
H2O(Closedsystem)
Time(s)
pH
Temperature(℃)
pOH
[OH-]/mol/L
×
10-3
20
10-4
40
60
80
10-5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10-6
260
280
300
320
340
360
380
400
420
440
460
480
10-7
500
520
540
560
580
600
620
Table3CO2reactionwithNH3·
[OH-]/mol/L
过程热力学
图1中图示工艺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如下:
2H2O(s)+2NH3=CaCO3(s)+(NH4)2SO4+H2O
(1)
CO2+NH3+H2O=NH4HCO3
(2)
CaSO4(s)+2NH3(g)+CO2(g)+H2O(l)=CaCO3(s,calcite)+2NH4+(aq)+SO42-(aq)(3)
CaSO3(s)+2NH3(g)+CO2(g)+H2O(l)=CaCO3(s)+2NH4+(aq)+SO32-(aq)(4)
2(NH4)2SO3+O2=2(NH4)2SO4(5)
(NH4)2SO4+Fe2O3=Fe2(SO4)3+NH3(g)+H2O(6)
Fe2(SO4)3=Fe2O3+3SO3(g)(7)
SO3+H2O=H2SO4(8)
四、结果与讨论
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对吸收速率的影响
调节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在相同的加入石膏量下,考察石膏完全反应完的通气时间,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随着气体浓度提高,吸收反应平衡所需时间减少。
图1不同CO2浓度的平衡时间
加石膏对吸收速率的影响
加入不同量石膏平衡时间与pH变化关系见图2。
如图所示,加入石膏后,溶液总体pH降低。
图2有无CaSO4·
2H2O固定剂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
由图2可以看出当二氧化碳(PCO2=Mpa时,CO2与CaSO4·
2H2O和NH3·
H2O反应溶液中的pH随时间的变化逐渐变成中性,说明这个方法所固定的CO2已生成CaCO3沉淀,比较稳定;
CO2与NH3·
H2O反应的溶液中pH在接近时达到平衡,溶液呈碱性,说明HCO3-不稳定,即所固定的CO2不够稳定。
二氧化碳(PCO2=Mpa时,加入硫酸钙的情况下固定反应在600s之后,溶液达到中性,不加入硫酸钙的情况下固定反应在300s的时候,溶液呈碱性,但已达到平衡状态,继续通入CO2,也难以被固定下来。
说明CaSO4·
2H2O所固定的CO2比较稳定,是良好的CO2固定剂。
动力学方程曲线
假定:
二氧化碳固定的吸附量
(1)
为初始浓度(mol/l),
为t时间的浓度(mol/l),v为溶液的体积,m为硫酸钙的加入量(g)。
拟一级动力学[1]表达式如下:
(2)
式中,qt:
t时间内的吸附量(mol/g);
qe:
平衡吸附量(mol/g);
t:
吸附时间(min);
k1:
吸附速率常数,min-1;
k1数值的大小反映了吸附速度的快慢;
k1值越大则吸附速度越快。
1/qt—1/t呈线性,由直线斜率和截距可分别求得k1和qe的值。
拟二级动力学[2]表达式如下:
(3)
式中,qt:
k2:
吸附速率常数;
t/qt—t呈线性,由直线斜率和截距可分别求得k2和qe的值。
为了简化动力学方程:
做出相应调整。
一级动力学方程:
(4)
二级动力学方程:
(5)
图3加入硫酸钙固定的一级动力学
图4加入硫酸钙固定的二级动力学
由图3、4可知,加入硫酸钙固定的一级动力学方程为:
Y=,R12=(相关系数数值接近于1,曲线越接近于直线);
二级动力学方程为Y=,R22=。
这说明了ln(c(OH-))随t的变更符合线性关系,说明硫酸钙固定二氧化碳反应为一级动力学关系。
表明物理扩散为控速步骤,但是实际上应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应该是化学控速的。
本实验存在影响反应扩散的因素,如该固定反应较激烈影响到扩散,才导致物理扩散为控速步骤。
图5没加硫酸钙固定的一级动力学
图6没加硫酸钙固定的二级动力学
由图5、6可知,没加硫酸钙固定的一级动力学方程为:
Y=,R12=;
这说明了1/OH-随t的变更符合线性关系,说明硫酸钙固定二氧化碳反应为一级动力学关系。
表明化学吸附为控速步骤。
过程热力学
图7加硫酸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
图8没加硫酸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
由图7和图8可以看出,这两个反应的温度都随反应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加了CaSO4·
2H2O的体系温度更高。
也说明了两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温度降低只是平衡通入冰冷的二氧化碳气体才导致的温度降低。
A:
2H2O(s)+2NH3=CaCO3(s)+(NH4)2SO4+H2O
△fHmΘ(CO2)=kJ/mol△fHmΘ=mol
△fHmΘ(NH3)=kJ/mol△fHmΘ(CaCO3)=mol
△fHmΘ((NH4)2SO4)=kJ/mol△fHmΘ(H2O)=kJ/mol
△rHmΘ=△fHmΘ(CaCO3)+△fHmΘ((NH4)2SO4)+△fHmΘ(H2O)-2*△fHmΘ(NH3)-△fHmΘ(CaSO4·
2H2O)-△fHmΘ(CO2)
=()+()+()-
=mol
B:
CO2+NH3+H2O=NH4HCO3
△fHmΘ(CO2)=kJ/mol△fHmΘ(NH3)=kJ/mol
△fHmΘ(H2O)=kJ/mol△fHmΘ(NH4HCO3)=kJ/mol
△rHmΘ=△fHmΘ(NH4HCO3)-△fHmΘ(CO2)-△fHmΘ(NH3)-△fHmΘ(H2O)
=()=mol
五、结论
参考文献
[1].Rochelle:
ScrubbingforCO2Capture,ScienceVol.325(2009),p.1652.
[2]V.Ermatchkov,Kamps,D.Speyer,G.Maurer:
SolubilityofCarbonDioxideinAqueousSolutionofPiperazineintheLowGasLoadingRegion,J.Chem.Eng.DataVol.51(5)(2006),p.1788.
[3]Q.Zhuang,P.Pomalis,L.Zheng,B.Clements:
Ammonia-basedCarbonDioxideCaptureTechnology:
IssuesandSolutions.EnergyProcediaVol.4(2011),p.1459.
[4].Kim,K.Han,.Chun:
CO2AbsorptionwithLowConcentrationAmmoniaLiquor,EnergyProcediaVol.1(2009),p.757.
[5]F.Kozak,A.Petig,E.Morris,R.Rhudy,D.Thimsen:
ChilledAmmoniaProcessforCO2Capture.EnergyProcediaVol.1(2009),p.1419.
[6].Yin,C.Zhang,.Qin,.Lin,H.An,G.Chen,B.Feng:
ReactivationofCalcium-basedSorbentbyWaterhydrationforCO2Capture,Chem.Eng.J.Vol.198-199(2012),p.38.
[7]Q.Zhuang,B.Clements,Y.Li:
FromAmmoniumBicarbonateFertilizerProductionProcesstoPowerPlantCO2Capture,Int.J.GreenhousGasControlVol.10(2012),p.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