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预习导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59727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1.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预习导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预习导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预习导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预习导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预习导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预习导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预习导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预习导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预习导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测量?

2、生活、学习中,我们常用的测量工具有。

3、测量实际上是一个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

4、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

5、物理量的单位都有国际通用的符号,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符号是;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符号是。

二、学习实践,掌握运用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单位:

米(m)比米大的单位有();

把1m等分为10份,每一等份就叫做(),把等分为10份,每一等份就叫做厘米(cm),把1cm等分为10份,每一等份就叫做().换算关系:

1km=m1dm=m

1cm=m1mm=m

(2)测量工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刻度尺的使用:

①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

②刻度尺让有刻度线的一边要被测物体且与被侧边。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③读数时,视线要刻度线(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值的下一位。

④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4)练习使用刻度尺

①观察你的刻度尺,它的零刻度线在哪儿,是否磨损?

它的量程是:

,分度值(每小格是多少)是。

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A与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B,精确程度高一些;

要为窗户安装一块玻璃,则应选用刻度尺,要为窗户装上窗帘,则买布时选用就足够了。

②练习读数

,,,

用不同的刻度尺测出某些物体长度为1.53cm,3.45dm,5.600m,你能判断出这些刻度尺的分度值吗?

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

停表能方便地启动和停止,可以很方便地测出时间间隔。

机械停表的准确值可达0.1秒。

机械停表的大盘与小盘:

小盘:

小盘每圈代表15分钟(30分钟)。

15分钟型每一格(白或红)代表0.5分钟,30分钟型每格则代表1分钟。

大盘:

大盘每圈代表30秒(60秒)。

30秒型,每两个大刻度之间有10个小刻度,所以每格大刻度代表1s,每格小刻度代表0.1s;

(60秒型,每两个大刻度之间有5个小刻度,所以每格大刻度代表0.5s,每格小刻度代表0.1s。

这也是机械停表精确度为0.1s的原因。

机械停表的读数:

读数为小盘的分钟读数+大盘的秒钟读数。

现在此停表读数为:

mins

3、误差:

与之间的差别。

我们消除误差,但可以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是由于造成的,能够避免。

【应用检测】

1、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171.2mmB、1.712dmC、0.172mD、1712m

2、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3、以下测量数据中基本符合事实的是()

A、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0.6mmB、课桌的高度约为0.8cm

C、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D、文具盒的宽度约为35cm

1.2运动的描述02

阅读课文,自主学习,完成以下内容。

1、机械运动

(1)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机械运动是常见的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我们把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要想判断一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变化,必须有另一个物体作为参照标准。

如果

,就说它是运动的;

如果,就说它是静止的。

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

(1)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而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都是默认以地面为参照物得出的结果。

当你坐在行驶的车上看路旁的树木、房屋时又是怎样的感觉呢?

再来看课本上“图1.2-3”中的情景,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这些现象该如何解释呢?

答:

坐在行驶的车上感觉路旁的树木、房屋向运动,是以为参照物,树木、房屋相对于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说它是运动的。

“图1.2-3”中,先是以为参照物,“你“坐的列车的发生了变化,所以此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在,当旁边列车开走后,你又看到了站台,以为参照物,你的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此时你自己的列车是。

(2)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即使是同一物体,所得出的结论一般也不同。

这就是说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__。

(3)图1.2-4中车辆和联合收割机相对静止,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都必须一致才行。

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根据歌词中描述的情况,先后选取的参照物是()

A、竹排、青山B、青山、江水C、青山、竹排D、江水、青山

2、在人民公园的湖面上,小刚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观光,若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湖岸B、湖水C、游船D、岸上的建筑物

3、小明骑自行车沿河岸向下游行驶,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此时的风向是()

A、向下游B、向上游C、向沙对岸D、从对岸吹过来

4、蹦极是一种极富挑战的活动,蹦极者在上升过程中,看到地面越来越远,所选的参照物是()

A、他自己B、地面C、正在下落的另一个蹦跳者D、跳台

5、观光电梯从1楼上升到6楼的过程中()

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额是运动的B、相对乘客来说,楼房的窗口是向上运动的

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口是静止的

6、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一句应理解为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A、水B、桥C、人D、地面

7、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天门山》的诗中写道: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诗句中,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的快慢03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理解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生活中我们常说“跑比走快,乘坐火车比汽车快,坐飞机比坐火车快”,这表明了一个客观事实,物体运动有快有慢。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在它们比赛开始后,兔子睡觉前,说兔子跑得真快,是采用第种方法比较快慢的。

最后乌龟,先到达了终点,赢得了比赛,是采用第种方法比较快慢的。

二、速度(v)

1、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式:

用字母表示速度,表示路程,表示时间,

则有公式为:

公式变形则有求路程公式:

求时间公式:

3、物理意义:

速度是表示的物理量。

在数值上等于

4、单位:

国际单位:

米每秒,符号,

常用单位:

千米每小时,符号

1km/h=_________m/s。

5、阅读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

其中人步行的速度约为,表示人1秒内通过的路程为1.1米;

高速公路上的小轿车速度约为33m/s,表示。

三、运动形式

1、匀速直线运动:

(1)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如图所示速度中

v甲v乙

v丙v丁

(2)图象:

(特点:

由v-t图像可以看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无关;

由s-t图像可以看出路程随时间增大而增大,这种关系数学中称为正比例关系,所以我们说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2、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

(1)变速运动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均速度公式:

注意: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它表示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通过某段路程时)的平均快慢程度。

所以在应用公式计算时,s表示一段路程、t则是对应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四、例题解析:

1、阅读课文中及以下的例题,注意领会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

2、运动员用10s跑了100m,汽车在2h内行驶了72km,那运动员和汽车哪个快呢?

运动员和汽车一样快.

练习:

1、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2、为了赶去坐火车,大人牵着小孩一起快走了30m,其中大人共走了50步,小孩共走了110步,则走得较快的是()

A、大人B、小孩C、一样快D、无法确定

3、长50m的队伍,匀速通过一座长100m的大桥需1.25min,则队伍过桥的速度为()

A、1.33m/sB、7.2km/hC、2.5m/sD、4.8km/h

4、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通过路程为200m,那么,它在第1s内通过__________m,第2s内通过__________m,前5s内通过__________m。

5、体育课上,同学们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由四位同学分别测出李军跑步经过10m、20m、30m、40m处的时刻,并记录在下表:

路程/m

10

20

30

40

时间/s

3.2

5.3

6.8

9.2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李军跑步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从起点到10m处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3)分析表中数据和你计算所得的数据,可以发现李军跑步有什么规律___________

6、小明家距学校600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m/s的速度走完了后一半路程,他上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7、一物体做变速运动,前1min运动了400m,停了20S,又以5m/s的速度运动200m,求全程平均速度。

测量平均速度04

1.学会使用秒表、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会求平均速度.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一、阅读课文,明确实验目原理、器材

1、实验原理;

2、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3、测量路程需要什么仪器?

测量时间需要什么仪器?

二、认真实验,正确记录

1、按照课本中的要求和实验步骤进行试验,将测量结果记录到表格中。

2、再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推算出下半段的路程,时间和平均速度。

3、分析比较三个平均速度,你发现了些什么?

1、小明在利用下图进行“测平均速度”实验时,他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

实验次数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1

S=75cm

t=2.6s

V=28.85cm/s

2

t=2.5s

V=_____cm/s

3

t=2.4s

V=______cm/s

v=______cm/s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和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填“陡”或“缓”)些.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BC=cm,tBC=s,vAC=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填“大”或“小”)。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产生与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以声波进行传播,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

一、声音的产生

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会发出声音的物体,找到你周围正在发声的物体,用手去触摸,会感觉到发声的物体都在。

1、声音是由产生的;

停止,发声也停止。

演奏小提琴时,琴弦在,打鼓时,在振动;

敲击瓷碗边缘后听到的声音是由振动发出的;

吹笛子时,笛子发声是由发出的。

2、有些物体发声时的振动,我们不仅能感觉到,还能看清;

有些物体发声时,振动很微小,我们看不清,你能想办法把微小的振动放大显示出来吗?

二、声音的传播

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以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我们把它叫做。

1、设计实验:

探究固体、液体和空气可以传声。

(示例:

打开手机播放音乐,我们可以听到,这是声音通过传播的;

将手机紧压在枕头下,把耳朵贴紧枕头,可以听到声音,这是声音通过传播的;

将手机装进塑料袋,扎紧袋口,放入水中,可以听到声音,这说明可以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路径是:

声音产生——————人耳。

简单介绍你的设计方案:

2、观看“真空罩中的闹钟”实验,学会一种科学方法()

把正在响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声音,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听到声音;

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还(“能”或“不能”)听到声音,真空(“能”或“不能”)传声。

总结:

大量实验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物理学中把这样的叫做。

三、声速----声音传播快慢

1、声速大小跟有关,还跟有关。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表示。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速度大小规律是。

2、回声——声音传播过程中,被障碍物的声音。

人们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的时间差。

思考:

教室里有没有回声?

你把书放在桌上读和把书拿起放在面前读,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吗?

要想“听”到回声,则要障碍物至少距离你多远?

四、阅读“科学世界”,了解我们怎么听到声音。

1、根据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将下面名词排序:

(填序号即可)

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外界的声音

听觉神经

大脑

鼓膜

2、科学中把声音通过,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做。

3、想一想,我们梳头、刷牙、吃饼干发出的声音是怎样传进大脑,产生听觉的?

4、朗读一段课文,并录下来,在回放听一听,和你平时说话时的声音一样吗?

利用本节知识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1、如图所示实验:

(1)敲响右边的音叉,与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叉股的接触的泡沫球被弹开,说明左边的音叉也在振动,是因为右边音叉的振动靠空气传给了左边的音叉。

(2)如果在月球上进行,挂在左边音叉旁的那个泡沫塑料球不会(选填“会”或“不会”)像图示那样弹起,因为:

真空不能传声

(3)在这个实验中泡沫球的作用是:

将振动放大,便于说明音叉的振动

2、小明走近鱼缸拍手,金鱼被吓跑,鱼儿究竟是被拍手声还是拍手动作吓跑的?

小刚耳朵贴在桌面上,轻敲桌面远端,刚听见敲击声。

敲击声是通过空气还是桌面传入人耳?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实验改进意见,解答上述问题。

4、一名探险者对着一个深坑大喊一声,经过0.5s后听到回声,则这个坑大约有多深?

5、若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不少于0.1秒,人耳就能把两次声音区分开。

甲在长铁管的左端敲击一下,乙在铁管右端感觉到二次声音,则铁管至少多长?

6、甲乙两名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甲运动员的裁判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乙运动员的裁判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结果两运动员所用时间相同,而实际上乙运动员比甲运动员跑得_________,两人时间差是s。

声音的特性

1、了解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2、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应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声音的特性包括、、。

一、音调

1、音乐课上,老师会教我们唱1、2、3、4、5、6、7,这些音符的越来越高,高音歌唱家的音调高亢、明亮,低音歌唱家的音调低沉、厚重,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日常学习生活中,男、女声的音调相比,一般是女的,男的。

2、频率:

——描述的物理量

(1)定义:

(2)单位及符号:

3、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实验方法:

(1)按课文P32图2.2-1方案进行;

尝试用尺子演奏出不同的音调,观察其与频率的关系。

(注意:

实验操作时,一定要在桌子边缘用手把尺子按紧,不然,你听到的则是尺子拍打桌面的声音。

(2)你还有哪些方案可供研究。

实验结论:

音调跟有关。

音调越高,音调越低。

4、观察声音的波形

甲的波形比较稀疏,乙的波形比较密集,则说明的音调高。

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叫超声波,叫次声波。

人类能听到得声叫,、、统称声

5、知识延伸,阅读“科学世界”,完成下面内容

弦乐器通过发声,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弦的材料、、和程度等因素;

粗的弦和细的弦相比,音调高;

长的弦和短的弦相比,音调高;

绷紧的弦和不紧的弦相比,音调高。

管乐器靠发声,决定音调的高低。

,音调越高。

二、响度:

叫响度。

1、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实验方法——

按课文P34图2.2-3方案进行;

你还有哪些方案可供研究。

物理学中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响度与有关。

物体的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人听到的声音是否响亮跟和有关。

要使声音传播更远,应尽量,生活中具体的应有。

2、

观察声音的波形

甲的波形上下幅度小,乙的波形上下幅度大,则说明的振幅大,大。

三、音色

1、不同物体即使发出音调和响度相同的声音,仍能够分辨,表明声音的另一个重要特性。

我们能从声音上区分出不同的乐器,不同的人,主要靠的是,它跟发声体的

有关。

2、观察波形图,了解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1、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中的“高”与“低”是指,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是指,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的响度大,音调高。

2、医生听病人心脏跳动的声音时,要利用听诊器来减少声音的,使声音的增大些。

3、新买的瓷碗常要敲一下,判断是否破损,这是因为。

使用“声控门锁”时,须先输入自己的声音,程序才能使用,是应用了声音特性中的。

4、如图所示,四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不同深度的水.

(1)用嘴贴着管口吹气,振动发声的物体是:

试管内空气柱,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BCD

(填序号).

(2)用棒敲击试管,振动发声的物体是:

试管和管内的水,

则发出的声音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DCBA

(填序号)

5、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了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

6、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演奏弦乐时,手指在弦上的位置不断变化,改变琴声的。

7、当我们向暖水壶内倒开水时,能听到从壶内发出的声音,吴力同学对此作了专门的探究。

(1)刚开始,瓶内传出低沉的轰鸣声,随着水越来越多,声音逐渐变得尖厉。

请你用专业的物理语言来描述这个现象:

随着瓶内水的增多,声音的。

(2)他想:

这个声音是什么物体振动发出来的呢?

他猜想,可能是水从高处落下时冲击瓶内水引起振动而产生的,也可能是水的振动引起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你认为还有其它的可能吗?

请把你认为可能的原因填在后面的空格处(只填一种可能)。

8、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声音、次声波的频率依次降低;

B.超声波、声音、次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依次减慢;

C.超声波的频率较高,定向传播能力强;

D.次声波的频率较低,在传播时能量损失得慢,传播得越远。

声的利用

1、知道声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2、辨别实际事例属于哪方面的应用。

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一、声与信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我们每天谈话交流就是利用声音来。

听到雷声就知道马上要下雨利用了声音,铁路工人敲击铁轨可知道是否有松动的螺栓是利用了声音。

2、大象可以利用进行交流,传递信息。

在一些自然灾害发生时,会产生,这种声波传播的距离很远,某些动物可以听到,会有反常表现,人类利用声学仪器也能接受到,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预测和确定这些活动的方位和强度。

3、蝙蝠飞行时发出,这些碰到墙壁或昆虫时回,根据回声到来的和,蝙蝠第一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这种方法叫做,科学家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利用这一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

你知道海底的深度怎样测出来的吗?

它可以用来测量地球到月亮之间的距离吗?

3、B超向病人体内发射,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

利用超声波还可以检测机械零件是否有损伤、裂纹,简称“超声探伤”。

二、声与能量——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