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主体工程和重要临时工程施工方法和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57220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7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施工主体工程和重要临时工程施工方法和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道路施工主体工程和重要临时工程施工方法和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道路施工主体工程和重要临时工程施工方法和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道路施工主体工程和重要临时工程施工方法和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道路施工主体工程和重要临时工程施工方法和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施工主体工程和重要临时工程施工方法和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

《道路施工主体工程和重要临时工程施工方法和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施工主体工程和重要临时工程施工方法和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路施工主体工程和重要临时工程施工方法和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

为了加快进度及节省资源,部分临时道路利用施工区现有乡间道路修筑场内道路,其他临时道路按现场条件及施工方便具体布置,不进行路面层处理,维持施工通行或监理指示修筑。

不良地质地段须换土,进行软基础处理。

第五节土方开挖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一、施工方案

基坑开挖采用人工开挖,就地堆筑在基坑周围,以不影响施工为宜,留待回填。

在开挖时,应预留20cm保护层,待浇筑基础施工前采用人工清除。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施工排水采用明排(沟坑结合)方式。

根据现场情况,顺基坑开挖纵轴线方向,沿着基坑两侧坡脚开挖纵向排水沟(深40cm,宽30cm),并根据各闸基础渗水情况,采用人工在基坑底部挖浅沟形成沟网并排向纵向排水沟;

在基坑最低处且必须在基坑以外设置集水坑,集水坑底高程比排水沟底高程低1.0m,以便于集水,集水坑内设置污水泵排水,确保施工期间干地施工。

开挖基坑时,用经纬仪监控中线位置,用水准仪随时监测坑底高程,避免超挖或欠挖,并保证设计基坑底部的尺寸。

挖至坑底标高后,约请监理工程师、设计等部门验坑,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二、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人员和设备进场后,一方面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确定施工方案,详细规划施工顺序、进度和措施。

另一方面迅速做好物资和材料的准备,对工程中可使用的机械进行彻底检查。

准备好机械设备,按抽排水方案实施排水工程施工。

开挖过程中,必须做好地下水与地表径流的排除工作,排水设备应有足够的备用数量。

2.测量放样

(1)测量原则:

配备具有丰富经验测量人员,依据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配备合理的测量设备。

工程基础的平面定位,标高控制为测量工作重点,选择通视点,采用经纬仪直接对点进行复核;

建筑物四个大角,设四个半永久性轴线控制点;

(2)水准测量:

根据业主给定的相对标高,将其高程点引进施工现场,反复引测平差,使之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每50米设一永久性水准点。

首先依据建好的施工平面、高程控制网系统,复测开挖区域原始地面线;

开挖前采用全站仪放样确定开挖范围、高程,并放开挖范围、开挖深度控制桩线。

开挖过程中应经常校核测量开挖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和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

3.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采用人工开挖,挖土和排水相结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基坑开挖宽度,同时根据土壤类别选择放坡系数,按照施工测量放样确定轴线及边线位置,采用人工开挖,下层土单侧堆放,堆土坡脚须距离基坑上口边0.5m以外,堆土距征地边线就为1m以上,堆土不得切断或堵塞原有排水路线,为防止外水进入基坑,当遇暴雨时,堆土内侧应挖排水沟,汇集雨水引向坑外。

清挖基坑底土料时,施测和校测控制桩与另一水准点闭合,根据设计高程计算下返常数。

根据下返常数清理,控制基坑底高程和宽度,并使坑底土壤结构不受扰动或破坏。

人工清底时,用经纬仪监控中线位置,用水准仪随时监测槽底高程,避免超挖或欠挖,并保证设计基槽底部的尺寸。

挖至槽底标高后,约请监理、设计等部门验槽,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施工排水

在进行开挖施工前,尽可能结合永久性排水设施的布置,规划好开挖区域内外的临时排水措施。

(1)提前做好排水设施:

开挖时如有基坑渗漏、雨水汇聚等情况,可沿着开挖断面底基础一侧用人工开挖纵长深沟作为主沟,在主沟上结合排水情况每开挖一定距离(如30m)设置一个集水坑,沿横向挖几条支沟与主沟相连,排水沟和集水坑随着基坑挖深的变化而变化。

排水沟底高程比基础底高程低,排水沟深一般为0.3-0.5米,集水坑深1.0-1.5米,以便于排水沟的水能集中到集水坑中,集水坑内设置水泵,直接把水排到脚槽外

(2)及时排除地面积水:

在场地开挖过程中,应做好临时性地面排水设施,保持必要的地面排水坡度、设置临时坑槽、使用机械排除积水以及开挖排水沟排走雨水和地面积水等。

应防止地表水渗入土体内造成边坡失稳(滑坡)。

(3)采取的临时排水设施,应保护己开挖的永久建筑物和永久边坡免受冲刷和侵蚀破坏。

(4)降低地下水位的排水措施

1)对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基坑需要在旱地进行开挖时,可根据基坑的工程地质条件采用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应按施工图纸的要求和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编制降低基坑地下水位的施工技术措施,报送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2)采用人工进行基坑开挖时,应保证地下水位降低至最低开挖面0.5m以下。

3)在基坑开挖期间,监理工程师认为有必要时,应对基坑及其周围受降低水位影响的地区进行地下水位和地面沉降观测。

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将观测点布置、观测仪器设置和定期观测记录提交监理工程师。

5.基础处理

基础开挖过程中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有较大差异时,应及时通知设计部门,协同设计和勘探试验单位进行补充设计或作补救措施,以制定专门的施工工艺。

6.弃土的堆置

本标段弃土弃至业主指定地点堆放,必须在边坡上部堆置弃土时应确保开挖边坡的稳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在冲沟内或沿河岸岸边弃土时,应防止山洪造成泥石流或引起河道堵塞。

7.边坡修整

排水沟开挖实际施工的永久边坡坡度应适当留有修坡余量,采用人工精确修整,应满足施工图纸要求的坡度和平整度。

8.边坡面渗水排除

在开挖边坡上遇有地下水渗流时,应在边坡修整和加固前,采取有效的疏导和保护措施。

9.边坡的护面和加固

为防止修整后的永久开挖边坡遭受雨水冲刷,边坡的护面和加固工作应在雨季前按施工图纸要求完成。

冬季施工的永久开挖边坡修整及其护面和加固工作,宜在解冻后进行。

10.边坡安全的应急措施

土方明挖过程中,如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和采取应急抢救措施,并通知监理工程师。

必要时,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设置观测点,及时观测边坡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

11.滑坡处理

施工期间直至工程验收,如果发生沿开挖边坡方向的滑坡,应清除和处理这些滑坡料,并加以开挖和处理使边坡稳定

三、保证质量技术措施

1.根据工程地形、地质特点及招标文件、图纸要求安排施工程序。

力求安排合理,确保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实现。

2.开挖前,需对原始地貌进行复测,并报送监理工程师签证;

同时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完成开挖区周边截水沟等排水工程的施工。

开挖到有地下水渗出时,应及时采取疏导和保护措施。

3.放样测量必须按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点进行,定线放样必须采用符合精度要求的仪器。

开挖过程中,测量员必须跟班,配合施工员指挥挖掘机施工,及时检查开挖边线。

4.土方明挖应从上至下分段依次进行,严禁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施工中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于排水,开挖过程中应避免边坡稳定范围内形成积水。

5.土方开挖应与土方填筑相结合,如不能及时填筑时,应将回填土和弃土分别堆放,不得混淆。

6.为保护开挖边坡的稳定,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边坡进行施工,如遇有特殊地段,设计边坡满足不了施工时,应及时找监理工程师现场解决,并在开挖过程中设专人监视开挖过程中边坡的稳定性,以防止塌方,造成不必要的返工。

7.对于开挖中的可利用料,在开挖过程中应做好保护工作,防止不合格土料混入料场,由于施工进度的要求,开挖前期可能投入较多的设备,后期投入设备数量受场地的限制,因此,前期开挖保持较高的施工强度。

8.在雨季施工中,应有保证基础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有效防止雨水冲刷边坡和侵蚀地基土壤。

应及时收听和接收天气预报及汛情预报,做好专门记录,并据此安排开槽进度,做好沟槽等排水工作,加大排水流量的力度,严禁场外积水流入沟槽内。

9.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有效的应急抢救措施。

四、施工安全控制

1.根据开挖深度情况,采取分层开挖、阶梯开挖,使开挖边坡的坡度达到自然稳定,对软弱、松散边坡及时进行支护。

派专人在开挖面对边坡稳定情况进行巡视,发现危情及时处理。

2.雨前、雨后疏通排水沟,避免雨水直接冲击开挖面。

在坡顶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不堆渣或堆放其它重物。

3.实行工前、施工过程、工后安全检查,安全员全天候蹲点监督、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4.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5.夜间作业配备足量的照明器具,保证夜间作业安全。

第六节土方填筑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一、概述

主要包括道路土方回填,回填土料为开挖可利用料。

二、施工方案

填土前,应清除建筑物表面的乳皮、粉尘及油污等;

对表面的外露铁件(如模板对销螺栓等)宜割除,回填前应清除回填区杂物,并排除积水,回填时,须先将建筑物表面湿润,边涂泥浆、边铺土、边夯实,在堆料场距离填筑部位较近的部位,采用74kw推土机直接把土料推入回填地点。

回填面积小的地方采用人工使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夯实。

在填筑面积比较大、而且需用数量大的地方采用1.0m³

挖掘机挖土,74kw推土机推运到填筑作业面,74kw履带拖拉机碾压密实,局部采用2.8kw蛙式打夯机补夯,新旧层之间采用刨毛机刨毛翻新处理,每层填筑铺土厚度控制在300mm左右。

三、施工方法

(一)碾压试验

土方回填前,先要进行现场碾压试验,压实试验的目的:

1.核查土料压实后是否能够达到设计压实干密度值;

2.核查压实机具的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3.选定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

铺土厚度、土块限制粒径、含水量的适宜范围、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

4.确定有关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压实试验在选定的四个回填区域分别进行,不同的回填区域采用不同的铺料厚度:

压实遍数从4遍开始用环刀法抽取试样,测定干密度值,达不到要求再夯实6遍、8遍测定直到合格,最后通过测定确定合适的夯实遍数、铺土厚度、土块限制粒径等参数。

(二)土体含水量的控制

土料含水量的控制数值及填筑含水量的差值应通过试验确定。

土体堆含水量应保持在最优含水量与最高含水量3%的范围内,如低于此值,应根据现场气候条件适当加水调整,严禁水管集中注水。

(三)土方填筑

1.回填前准备工作:

对表面的外露铁件(如模板对销螺栓等)宜割除,必要时对铁件残余露头需用水泥沙浆覆盖保护。

回填前应清除回填区杂物,并排除积水,不得在有积水的情况下进行回填。

2.回填时,须先将建筑物表面湿润,边涂泥浆、边铺土、边夯实,涂浆高度应与铺土厚度一致,涂层厚度宜为3mm~5mm,并应与下部涂层衔接;

严禁泥浆干固后再铺土、夯实。

3.当混凝土强度达到75%的时候方可进行土方回填。

在堆料场距离填筑部位较近的部位,采用74kw推土机直接把土料推入回填地点。

(四)现场碾压取样

在土方填筑过程中,随时采用环刀法对已经碾压完毕的填筑面,进行含水率和干密度的检验,在现场采用酒精燃烧法对试样进行焙烧干燥,利用天平对取得的试样进行精确称量,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合格后进行下一段土方的填筑,不合格的马上进行补压或挖除。

四、保证质量技术措施

(一)填筑材料的选用

首先要保证填筑材料的质量要求,凡具有规定强度且能被压实到规定密实度和能形成稳定填方的材料可做为填筑料。

在填筑前,填方材料应按规范要求进行颗粒分析,含水量、密实度、液限、塑限、承载比(CBR)试验和击实试验。

所有填筑料各项指标特别是含水率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否则需进行晾晒和洒水,以达到设计要求,压实后填筑料干密度控制值要达到设计要求。

要通过试验确定所采用的压实机械需要的压实遍数及压实后填筑料干密度控制值。

下列材料不能做为填筑料:

沼泽土、淤泥、泥炭、生活垃圾、建筑垃圾。

(二)铺料作业要求

在摊铺土料前,应做好水平标高的控制标志,即从基坑底算起,沿边坡向上每1m钉钢筋桩,作为虚铺土层厚度的控制标高。

基坑回填分层铺摊,铺料厚度不宜大于300mm,土块直径≤100mm。

用蛙式打夯机从坑边按回形路线夯向中间,夯打3—4遍。

夯打时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不得漏夯。

铺料时,应在设计边线外侧各超填一定余量:

人工铺料宜为10cm,机械铺填宜为30cm。

基坑回填时应沿建筑物四周同时进行。

为加快回填速度,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分段回填,按铺土、夯实两道工序组织流水施工。

在施工段相接处做成阶梯形,即于夯实部分做出一个高150mm、宽500mm的台阶,然后虚铺土找平一起夯实。

土料控制指标为:

在施工前应先做碾压试验,验证碾压质量能否达到设计干密度并确定合理的作业参数。

(三)压实作业要求

在施工前先做碾压试验,验证碾压质量能否达到设计干密度。

如试验时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施工单位应会同监理机构和设计单位共同商议解决办法。

分段填筑,各段应设立标志,以防漏压、欠压和过压。

上下层的分段接缝位置应错开,保证土方压实达到设计要求的干密度。

对于不同标高处的夯实,先夯较低部分,对于一次不能夯实到位时,可斜向分层,坡度角为1:

2,上下层错缝不少于1000mm。

每层填土夯实后,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每层每边各不得少于二组。

取样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上报监理隐检合格,方可进行上一层铺土。

(四)碾压施工要求

分段、分片碾压,相邻作业面的撒拉碾压宽度,平行轴线方向不应小于0.5m;

垂直轴线方向不应小于3m。

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应以夯具夯实,夯实时应采用连环套打法,夯迹双向套压,夯压夯1/3.行压行1/3;

分段、分片夯实时,夯迹搭压宽度应不小于1/3夯径。

(五)雨天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雨前应及时压实作业面,并做成中央凸起向两侧微倾。

当降小雨时,应停止填筑;

填筑面在下雨时人行不宜践踏,并应严禁车辆通行。

雨后恢复施工,填筑面应经晾晒、复压处理,必要时应对表层再次进行清理,并待质检合格后及时复工。

在雨季施工中,严防填筑区域积水,填筑层表面应适当加大横坡度,以利于排水,并注意天气预报,及时碾压成型。

填筑土方不得对邻近的结构物或其他设施产生损坏及干扰。

五、成品保护

(一)雨季施工时要注意防止雨水渗入已施工好的回填土中。

(二)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直接倒土入槽。

六、安全文明施工

(一)施工时不得大声喧哗,注意力要集中。

(二)要注意打夯机的节奏及前进方向,防止被打夯机砸到。

(三)使用打夯机时要随时注意机械的电源线,防止打夯机打到电源线。

(四)施工现场严禁吸烟,施工时不得大声喧哗,注意力要集中。

服从指挥,统一安排,作到文明施工。

(五)倒入土时,要注意下面是否有人,防止将工人砸倒。

(六)交叉作业时,施工人员要统一服从安排,从时间上、工序上统筹安排,不可上下共同作业,防止出现意外。

七、环境保护措施

(一)回填土时要防止产生扬尘污染。

(二)施工回填土时要将土运下去再进行,不可在高处随意土。

(三)小推车运土时,要准备好扫帚,随运随清理运土路线,防止路面出现积土。

第七节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一、施工准备

进场后,根据设计图纸对设计道路线路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地质调查核实:

施工前搜集详细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路基设计情况,结合工程实际,掌握本地区地基处理经验和类似工程地基处理经验和使用情况。

填料的选择及修筑试验段:

路基填筑前先对取土场的土样进行土工试验,以确定填料的种类和含水量,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用于路基填筑。

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填料,修改取土位置,或采取达到标准的改良、加强压实等措施。

施工按规定定期对取土场的土进行抽检试验。

二、施工工序

路基填筑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配合。

配置一定数量的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装运;

推土机、平地机整平;

振动压路机及小型振动器具压实。

为确保施工质量,加快进度,提高施工效率,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

三阶段:

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

四区段:

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

八流程:

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签证—路基面整修。

三、测量放线工作

(1)恢复定线测量

在地面上进行中线测量前,应根据设计部门交桩,对导线点及水准点进行复核,根据施工要求,道路每隔200~300m设一临时水准点。

(2)填挖方施工测量

每一地段开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放线,测设中心桩、边线桩。

施工中应经常检查各测量标志,对遗失或位置移动者随时补钉校正。

四、路基施工

(1)一般规定

路基土方作业,须熟悉图纸,按规定切实做好路基排水和路基处理以及边坡防护工作,确保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并注意人行道的压实工作。

挖方、或不填不挖段的路基,均须压实至规定压实度。

填方必须按规定厚度分层压实。

路基面表层的庄稼、草皮、树根应清除干净,路基面以下的墓穴、井洞、管沟应分层加以妥善处理。

(2)填筑作业

基本要求:

施工中始终坚持“三线、四度”,三线即:

中线、两侧边线,且在三线上每隔20m插一面小红旗,明确中线、边线的控制点;

四度即:

厚度、密实度、拱度、平整度。

通过控制路基分层厚度以确保每层层底的密实度;

控制住密实度以确保路基的质量及工后沉降不超标;

控制拱度以确保雨水及时排出;

控制平整度以确保路基碾压均匀及在下雨时不积水。

在路基中心线每200m处设置一座固定桩,在固定桩上标出每层的厚度及标高。

每层填土前做出路肩,在路肩两侧每隔50m(局部加密到每隔20m)设置一道临时泄水槽至路基外排水沟,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确保雨季路基上的水及时从泄水槽中排出,避免雨水冲刷边坡。

1)分层填筑

按设计路基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

分层厚度根据填筑压实试验段所确定的工艺参数严格控制,路堤每20m设一组标高点,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不小于20cm,最大虚铺厚度不超过35cm。

地形起伏时由低处分层填筑,由两边向中心填筑。

边坡两侧各超填30cm宽,以方便机械压实作业,保证路堤全断面的压实度一致,竣工时刷坡整平。

根据自卸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以便平整时控制均匀的分层厚度。

2)摊铺整平

填土区段完成一层填筑后,先用推土机初平,再用平地机终平,做到填层面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的碾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地面进行压实,达到压实效果。

摊铺时层面做成向两侧倾斜2%~3%的横向排水坡,以利路基面排水。

在推土机摊铺平整的同时,对路肩进行预压,保证压路机进行压实时压到路肩不致滑坡。

3)洒水、晾晒

根据试验段所得出的结论,选择最佳控制含水量,路堤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在Wopt+2%~Wopt-3%。

当含水量超出最佳含水量的+2%时,采取在路基上摊铺、用悬耕机松土晾晒的办法,降低填土的含水量。

4)机械碾压

碾压前,先对填筑层的分层厚度和平整度进行检查,确认层厚和平整度符合要求方能进行碾压。

开始碾压时,先用小吨位光轮压路机对松铺土表面预压,然后再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碾压。

压实作业按照先压路基边缘,后压路基中间,纵向进退,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由弱振至强振的操作规程进行碾压。

碾压施工中,压路机往返行驶的轮迹必须重叠一部分,光轮压路机重叠1/2轮宽,振动压路机重叠40~50cm,相临两区段纵向重叠2.0m。

压实作业做到无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

5)填筑压实的几个特殊处理

机动车道下的管道、雨水支管等结构物的埋深较浅,回填压实度达不到验标要求时,可用灰土或砂砾对管沟胸腔、管顶检查井及雨水口周围进行处理。

(3)路基整修及翻浆处理

1)路基填挖接近设计标高时,应对道路中线位置和横、纵断面路床顶面高程及路床顶面中线两侧宽度按设计要求进行测量,修改不合格项目。

2)挖方路基其顶面高程达到设计标高时,需进行碾压,使其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当土干时,要洒水,使其含水量接近该土壤的最佳含水量时上碾。

3)道路路基的土体,因含水量过大,在车行、碾压时发生颤动或表面裂纹时,一律要进行翻浆处理。

局部翻浆的,要挖出换填含水量适宜的土,或将原土进行晾晒,当含水量适宜时,再回填碾压。

或将含水量大的土中掺拌干石灰粉,以便降低含水量并加固土体。

(4)路床整修及碾压

1)确定路床的纵向中心线、路床宽度和路床的横坡度。

2)为了达到设计要求的路床土基的弹性模量值,路床顶面以下30cm深的土层必须达到有关规范、验标要求的压实度。

(5)检验签证

采取三级检测制度,即:

施工队自检,项目部检查,监理工程师检查。

建立施工中的实验检测制度,路基检测采用灌砂法。

按重型击实标准试验,确保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第八节砂砾石路面工程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一、铺料

①铺石料:

将备好的一定数量的石料摊铺在路槽中部,两边距离路面边缘各0.5米,厚度大致均匀即可,当石料干燥时可先洒水湿润。

②铺粘土:

将计算出的定量粘土均匀撒铺在石料上。

③铺砂:

将砂均匀地撒铺在粘土上。

当材料是按每段数量准备时,铺料工作如下:

每延米所需各种材料用量按公式计算:

式中:

v——每延米所需计算材料的体积(m3);

b——路面宽度(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