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风水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风水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风水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种桃柳,西种栀榆,南种梅枣,北种奈杏”。
还有“青松郁郁竹漪漪,色光容容好住基”,“白兰屋前种,美花香气送”,“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阴李子酸透心”等说法,虽然这些要求貌似只符合风水理论,事实上却具有科学道理,完全符合所栽植物的生态习性。
园林植物阳生树是“阳”,阴生树是“阴”,那么将阴生树置于北面,阳生树置于南面或阴生树置于阳生树下,这样互相搭配,正是体现“阴阳合则生”的规律[4,5,6]。
陈从周的《续说园》中:
“牡丹香花向阳斯盛,须植于主厅之南。
”开朗旷达之地,早晨受初升之旭日,傍晚又可得到晚霞的光照,宜栽喜阳之花木。
《花镜》:
“松柏骨苍,宜峭壁奇峰”,完全符合松柏类耐旱不喜湿的习性。
因此,在古典园林里牡丹向阳作台,衬以文石阑干;
墙阴植如女贞、竹类等耐寒植物;
背阴且能略受阳光之地栽植桂花、山茶之类;
阶下石隙中,植如沿阶草等常绿的阴性草;
池沼低洼处则点缀垂柳等等。
1.2均衡景观
中国古典园林向来以含蓄为美,尤其是占地通常较小的江南古典园林,其植物景观形成的空间是运用植物本身以及同其他造园要素结合所创造出的一个“阴阳平衡”的天地,它包含着一系列对立而又统一的因素,运用欲扬先抑、藏露相融、以少胜多、小中见大、虚实衬托、动静结合等模式[7],采用借景、对景、点景、补景、障景等手法[8],增加空间层次感,从小空间创造出大空间,使室内外相通、相透、相补,整个空间布局在同一中有变化地营造出一种“阴阳和谐”之美。
1.2.1季相变化
风水理论是易学与环境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9],而《易经》中“生生不息”的变化思想直接影响到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植物景观。
传统园林设计中一般春季可赏玉兰、海棠、桃花,夏季可赏荷花、芭蕉,秋季可赏菊花、石榴、桂花,冬季可赏松柏、梅花等。
在植物配置上要求春夏景物疏朗明快,从而表现出冬夏有别的季节变化。
如拙政园中春季“雪香云蔚亭”的梅花凌寒绽放、“海棠春坞”的海棠繁花似锦,夏季“嘉实亭”的枇杷树结成累累金丸,秋季“秫香馆”墙外稻花飘香,冬季“松风水阁”的松竹经寒不调。
1.2.2点景点睛
点景是从风水理论中变化而来的[10],造园者用较少的笔墨,略施小筑,可使园林注入灵气,顿时移情生辉,俨然构成一幅优美的天然画卷,而其中的题诗作词更是成为景中的点睛之笔。
如拙政园中部景区的“荷风四面亭”,亭中观赏荷叶、垂柳,清风徐来,荷香沁人,无比贴切;
留园“闻木裤香轩”,位于假山之上,遍植桂花,中秋时节,月桂香飘四方;
网师园“看松读画轩”,轩南远山近水,树坛中植园柏、罗汉松,姿态奇特;
狮子林“暗香疏影楼”,四周栽植梅花,是赏月闻香的夜游园。
1.2.3拓展空间
运用藏露结合,以植物的自然体态装饰砖、瓦构筑的建筑背景,以达到“围墙隐约于间”的自然之趣。
如拙政园的枇杷园西墙、沧浪亭中沿墙而上的爬山虎;
网师园东墙的木香。
此外,在围墙前稍作地形,使植物高低错落,墙面若隐若现,产生远近层次延伸的视觉空间,不仅自然气氛倍增,且高低掩映的植物更可造成景深幻觉,扩大景观空间感。
如留园“楫峰轩”北天井中,用竹石作墙隅配植,通过空窗形成一幅幅画面;
藕园一角,几块湖石坐底,寿星竹作背景,石笋耸于其前,边植罗汉松,简洁明朗;
网师园“殿春簃”的北天井,对着漏窗,用蜡梅与湖石组合成窗画,坐在室内,北面观画,南面赏景,前瞻后顾,南北逢源。
1.2.4丰富构图
S形曲线形如太极的阴阳分界线,风水学中有着“曲生吉,直生煞”的阴阳平衡观念。
然而,造园理论中不乏的“水必曲,园必隔”,“不妨偏经,顿置婉转”等经验总结,“曲”早已经是中国古典园林最重要的一个特点[11]。
为与自然风景的“曲”相协调,造园者们常常将要素以曲代直。
对于园中植物,则主张“取其自然,顺其自然”,保持它们本来的姿态,在姿美、色美、味香和品味的选择标准中,首要的是姿美,即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叶的形状等都追求自然的优美曲线。
如怡园湖岸,树干弯曲、斜临水面,呈临水式的白皮松;
耦园假山高处,树干弯曲,倒挂于峭壁之边,呈悬崖式的瓜子黄杨;
网师园“看松读画轩”花台,树干横卧于地面,呈卧干式的黑松;
狮子林“指柏轩”前假山,树干屈曲,树枝下垂,苍劲古朴,呈曲干式的古柏。
2五行说
“五行”如同《夏朝风水法则》一文所说,乃夏禹称帝时所创[12]。
随着人们的逐渐重视而流行起来,《国语》指出:
“王(周朝帝王)以土与金、木、水、火五行,以成万物!
《礼记》则将四时、四方、五音、五味、五色、五谷、五帝等皆用“五行”表示。
而后形成了一套五行的相生相克哲学观和宇宙图式(图示1),即相生: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图示1
五行相生相克
2.1相生相克
植物间、植物与人以及植物与环境的相生相克是普遍存在的,许多民谚和诗文都是对这些元素间适宜与不适,相生相克关系的经验总结性口碑文载,如宅后有榆,百鬼不进;
曼陀罗花开,蛇蝎虫遭灭;
葡萄栽在松树旁不结果,栽在榆树旁结酸果;
葡萄架下不宜睡卧,其气场对人体不利[13];
松树、柏树能够分泌出强烈芳香的挥发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能力。
有关资料认为,每公顷松树或桧柏林一昼夜能分泌出30~60kg的杀菌素,这些杀菌素甚至可以杀死飘浮在空气中两公里以外的细菌和病毒,保护人的身体健康。
但孕妇宅旁则不宜植柏树,其气味促呕[14]。
另外,根据植物的五行来布场,不仅力求景观美,而且更注意发挥植物的功能,以创造出良好的可居环境[15](表1)。
如五行属火、五色属红系列的植物,如石榴、红枫、象牙红、红千层、红背桂等有助于心脏和神经的调节;
五行属金、五色属白系列的植物,如白千层、柠檬桉、九里香、白玉兰、白睡莲、冰水花等有助于肺部的调节;
五行属木、五色属绿系列的植物,如绿牡丹、绿月季及绿色林木等有助于肝部的调节;
五行属土、五色属黄系列的植物,如黄素馨、金桂、金菊、黄钟花、黄玫瑰等有助于脾胃的调节。
表1
五行衍化四季、方位、五味、五色
2.2花木颜色
风水理论中,对于植物什么方位适宜栽植什么颜色,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的五行衍化出一系列深层次的涵义:
白色象征光明、洁净与正义;
绿色象征平安、吉祥与如意;
黑色象征庄重、肃穆、神秘与沉重;
红色象征欢乐、热烈与生命力;
黄色象征富贵与尊严。
如在皇家园林中,玉兰、海棠、迎春、牡丹、桂花几乎形成了植物景观的主调,雍容华贵的牡丹是统治者尊贵、富有的象征,色彩上常以鲜艳的红、黄色居多;
还有“右树红花、妖媚倾家”的说法,形容“桃花运”较多,不宜设在水塘右边,否则会有淫秽现象的出现;
“右树白花、子孙零落”则是与人们对亡者哀悼示以白花的习俗有关,故而得出“子孙零落”的推断[16]。
3象征意
象征,形著于此,而义表于彼[17],以具体的事物或符号表达特定的含义,具有约定俗成的民族性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在造园之初,即被深谙传统文化思想的园主或造园家们在作为意识形态外在体现的园林植物景观中,不仅仅停留在植物色彩、姿态、香味等引起的感观愉悦上,而是更注重植物文化的象征内涵。
同样,在流传下来的习俗文化当中,风水学也充分应用了植物特定的象征寓意[18]。
3.1吉祥寓意
植物与吉祥语的谐音寓意。
如桔(吉)、芙蓉(富荣)、桂(贵)、枣(早)、桐(同)、榉(举)、槐(怀)、竹(祝)、荷(合、和)、莲(连)、柏(百)等。
另外,还有槐树来代表“禄”,后人常于庭院植槐;
自古视“灵芝”为祥兆,吉祥图可见鹿口或鹤嘴衔灵芝,常用作祝寿礼品;
梅花因有五瓣被认为是有五个吉祥神,常有“梅开五福”图;
无患子受到尊崇,果实俗名鬼见愁,佛教称为菩提子,可串联作念珠,有它“无患”;
月季因四季常开而视为祥瑞,有“四季平安”意蕴,与天竹组合为“四季常春”;
松柏因四季长青、树龄较长而寓意长寿;
牡丹被视为“富贵花”,常与玉兰、海棠、桂花搭配在一起,寓意“金玉满堂”。
如网师园万卷堂前植玉兰、女厅前植桂花,春观兰、秋赏桂,饱含祥瑞富贵之意。
民俗中“家有梧桐树,何愁凤不至”。
《庄子·
秋水》:
“夫宛鸟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都有梧桐树招引凤凰栖息之意。
如耦园东园西墙边种植梧桐,园主沈氏把夫人比喻为凤凰,将其招引来东花园栖息,与自己共度时光。
3.2品格寓意
根据植物的象征性赋予不同的品格。
如松、竹、梅、菊因傲霜、高风亮节被誉为“四君子”;
其中松、竹、梅又因其耐寒习性而被誉为“岁寒三友”,怡园拜石轩厅南院,遍植松柏、冬青、梅、山茶、翠竹等,经冬不凋,四季常青,且以松、竹、梅为特色,故又名“岁寒草庐”;
兰因有王者香而被赋予高士的品格;
此外,丁香、桂、含笑、茉莉等往往因其特殊的芬芳而被比做丽珠佳人。
3.3民俗忌讳
同时,植物的象征寓意也存在一些人们忌讳的方面。
造园主常常避讳在院子门前种桑树,谓之桑(丧),有“出门见丧(桑)”之不详寓意;
门前种桃,谓之桃(逃),“兆”为“富贵”,即有“富贵逃散”之意;
古时,柳木常作“丧杖”和“招魂幡”,栽柳于后门,则有“子孙散尽”之意;
植苦楝树,有“主人食苦果”的意思;
在主院内种植大树,“大树通轩,疾病连绵”,俗谓之“阳气不通,阴气升腾,吉利不至也”;
桉树则被视为“凶兆”之树。
4结语
综上所述,风水学中有着丰富并且科学的植物种植理论,而且对古典园林的植物景观产生了较深的影响。
正确、客观地应用风水学,结合相关学科,对保护以及恢复古典园林植物景观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堂启.论风水三大原则与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关系[J].安徽建筑,2009
(1):
18-19.
[2]刘威.风水与园林景观[J].中国勘察设计,2010(6):
41-45.
[3]洪丕谟,姜玉珍.中国古代算命术[M].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2006.
[4]陈宇.浅议中国风水园林[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
55-58.
[5]王晓黎.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配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12):
365.
[6]颜琳.浅析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时序性[J].广东园林,2008
(1):
[7]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8]余乐,严海.浅析中国传统园林植物的造景技艺[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2):
99-100.
[9]姜龙,冯凯.园林植物风水学配置方法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8(7):
239.
[10]余乐,严海.浅析中国传统园林植物的造景技艺[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2):
[11]赵丽芳.论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水美学思想[J].山西建筑,2008,34
(2):
348-349.
[12]陈怡魁,张茗阳.生存风水学[M].上海:
学林出版社,2005.
[13]尹希达.基于传统风水理论的建筑环境植物设计[J].室内设计,2010
(2).
[14]刘斌.园林造景与中国传统风水[J].林业勘察设计,2008
(2):
43-47.
[15]呼海艳.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风水观分析及其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16]王韧.古今结合浅谈植物造景中的风水讲究[J].南方农业,2009,3(6):
68-70.
[17]张恨无.苏州古典园林的象征美[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3(24):
47-50.
[18]贺晓娟.论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审美观[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4):
299-301.
中国传统风水文化与文化景观
摘要:
文化景观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景观中,风水理论对其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同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的中国文化景观无不映射着古老悠久的风水文化。
本文旨在通过风水中的选址与居住形式理论,以及风水林和中国古典园林等几个方面说明中国传统风水理论与文化景观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风水文化景观传统文化
前言
在Nassauer(1995)提出的景观生态学中文化现象研究的基本原理中有:
文化习俗强烈地影响着居住景观和自然景观;
景观外貌反映文化准则。
文化习俗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景观的注意力,影响人们对有趣景观的发现以及对景观的偏爱,习俗也直接影响着人们创造景观,尤其是创造本地景观的行为。
人们是按其对自然界的认识、按其美学追求以及各种需求、社会习俗等文化因素来建造或改变景观的,因而,除纯自然景观外,景观的外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文化准则。
风水理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宇宙观、自然观、环境观、审美观的一种反映,它将自然生态环境、人为环境以及景观的视觉环境等做了统一的考虑。
可以认为,“风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景观设计理论和东方的环境科学。
1.风水理论与文化景观的内涵
1.1风水理论主要内容
风水又称堪舆。
风与水是自然界万物的二个代表,堪代表高处,舆代表低处,表明地势的变化与自然环境。
风水用抽象的气来解释自然环境,认为按照气的运动变化规律,也即按自然的秩序,采取自然的行动,就会获得平安与快乐。
在地理学中,这阴阳二气交流而生出各种变化。
概括而言,风水通过对气的控制、迎合、引导使人类与之产生和谐,从而有助于改善居住环境,保证人类的身心健康及后世的昌盛。
风水术是一种有关城市、村镇、住宅、园林等建筑环境的基本理论与规划设计的理论,它集自然地理学、建筑景观学、心理学、美学等知识于一体,运用于古代建筑规划之中。
它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注重建筑本身的布局安排,从时空的角度考察人体与自然地理环境、地极磁波变化的关系,力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1.2文化景观的概念
在地理学中,景观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地理现象的综合体。
由于地理现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现象,另一类是人文现象,所以景观也分成两类,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人文景观亦称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一词是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于19世纪末在他的《人类地理学》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并认为文化景观(当时称历史景观)是一个独特组合的各种文化特征的复合体。
美国的苏尔1927年在《文化地理的新近发展》一文中,把文化景观定义为“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主张通过人文景观研究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我国著名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认为,“文化景观是地球表面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因此,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提供的材料,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也称人文景观,如园林建筑、地名、书画题记、寺庙、纪念碑、音乐风格、校园、农田、道路、城市、村落、工厂等。
文化是景观形成与变化的一个重要因子,尤其是人文景观。
景观与文化相互影响,文化塑造景观,景观反映文化。
景观生态学不仅研究景观的自然方面,而且研究景观的人文方面。
景观生态学中的文化研究既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内容,又是文化生态学研究的内容。
中国的文化景观,积淀着种种的中国文化,形成一种独特的人文地理性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传统风水文化。
从中国景观文化的深层意蕴来说,风水既是中国文化的“景观”表述,也是中国的最基本的要素或发祥。
2.风水理论对文化景观的影响
2.1风水理论与建筑、村镇的选址
风水理论的起源有建筑选址说、考古说、“四象”说、《易经》说,其中建筑选址说与建筑规划关系最为密切。
中国风水是为寻找建筑物吉祥地点的一种景观评价系统,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与布局的艺术。
在建筑物选址上,风水说提倡“背山面水”,因为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向阳的南坡适宜人居,冬季温暖干燥,夏季温和湿润;
树木易于生长,有助于调节气候。
而且,背山可以阻挡北向寒风。
另外,较之于平原上孤零零的小屋,山体还可倚为屏蔽。
紧临水系,则为人类提供了丰沛的水源,解除了饮食、浣沐、消防的后顾之忧。
居住于河网密布地区的人们,尤其喜爱在溪顶凸岸建造房屋,因其三面环水,都无遭水流冲刷之虞。
风水还是我国传统的村镇城市选址和规划设计的理论,是东方传统的环境科学。
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风水论中基地选址的基本格局。
它的实质不外是在选址方面对地质、地貌、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做出或优或劣的评价和选择,以及所需要采取的相应的规划设计措施,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纳福的目的,创造适于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
风水理论认为“两山环抱,一水中分”为村落的上佳选址。
细观这种地方,大多环境宜人、风调雨顺,予人以足够的安全感,临近的大片耕地、山林,可供开展自给自足的生产。
同时蜿蜒的水系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这些条件都易于形成聚落,完全满足了人类文化的需要,也符合人类喜群居的生物特性。
风水的整体有机自然观,不仅造就了中国传统建筑和城市景观的独特风格,而且得到近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思想的认同、筛选乃至升华,使风水关于“人-建筑-自然环境”的合理关系,最终得到有效利用和科学发挥。
2.2风水理论与居住形式
构筑上,中国的大多数地区均采用院落为其主要建筑形式,风水学谓之为“气场中心”。
院落实际是一个半自然化的小宇宙,它形成了内向型的小气候,较之于自然,更具有可调节性。
院落实则是一个杠杆,一头联结着人类,一头联结着自然,在人与自然之间起到了平衡的作用,使得人类避免直接赤裸裸地去面对强大的自然。
院落实际上承担了一种类似保护神的角色,它的存在除给予人类心理上又一层安全感之外,也使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为增强,为人类的生存另加一层保障。
风水注重建筑的空间构成,采用封闭型,注意取得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使自然山川和建筑、绿化的景观取得优美的背景、烘衬、层次、轮廓以及借景、对景诸效果。
3.景观外貌所反映出的风水文化
3.1风水林
3.1.1风水林的类型
所谓“风水林”,即被风水认为对人的平安长寿、多子多福、升官发财有着吉凶影响的天然或人工林木,古代中国几乎每一个村庄后面都有成片的、茂密的风水林,少则几亩,多则几百亩,这些风水林被人们视为神圣不可侵犯,一般都要通过村民公约加以保护。
风水林主要有村落宅基风水林、坟园墓地风水林、寺院风水林等基本类型。
村落宅基风水林即在村落宅基周围人工栽培或天然生长保护的风水林木。
村落宅基风水林主要有四类。
一是水口林,主要种植在村落的水口处,具有护托村落生气的风水意义。
二是龙座林,主要是指座落在山脚、山腰的村落或村落后山的风水林。
三是垫脚林,主要是种植在村落前面河边、湖畔的“风水林”。
四是宅基林,古代人们在宅基周围和庭院里种植的风水林木,主要是护卫居宅和庭院环境。
坟园墓地风水林是古代人们在坟园墓地或皇家在陵地周围人工栽培或天然保护的林木。
寺院风水林即古代僧侣道士们在寺庙宫观庵周围人工栽培或天然保护的林木。
3.1.2风水林的产生
风水林是风水意识的产物,它是受传统风水观支配的。
风水理论认为好的风水地不仅形局佳、气场好,而且山清水秀、环境宜人,林木茂密就是好的风水环境的表现。
古代人在风水理论的实践中常常通过保护龙脉来维持风水,并把它转化为有目的地保护山、林的实际行动。
所谓“龙脉”,即依据山脉的走向延伸趋势而确定能给人们带来吉祥福祉的山脉和山岭,要求山势高大绵长,不能有断山、石山、过山,山上必须林草郁茂,能阻挡北来寒风寒气。
四周林木茂密,则村中不受凶风恶暴。
风水林是保护龙脉的龙之毛发,也是村落藏风得水的关键。
传统风水观中对“龙脉”的培护,实际上就是对风水山、风水林的培护,通过培护风水山上的林木,来防止山上的水土流失,保护风水山的稳固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有山有水而无林木,有如人之失却衣饰与毛发。
山青水秀,人文才能康健发达。
故此,风水林就是基于培护“龙脉”的目的,而进行人工栽植或保护天然生长的林木。
3.1.3风水林的意义
风水林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开展风水林的研究给现代人们在环境科学、生态科学、林业科学等方面以有益的深刻启迪。
风水林的最大成功和最深的教益是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生态环境达到平衡、达到天人和谐。
这是风水理论中科学成份的发明与成功实践,是古代先民们对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和林业科学的重要贡献,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环境保护的模式和生态平衡的样板。
现今残存的风水林木一般都有千百年的生存历史和得天独后的生态环境,形成了较为壮观的古树群落。
它能反映所经历悠久岁月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历史变迁,是研究探索一定区域内的森林资源的历史变迁和森林植物区系的发生发展以及植物起源、演化和分布的重要实物;
也是考察古代气候、地质、水文、地理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旁证和依据。
所以研究探讨风水林,对丰富和发展环境科学、生态科学、林业科学、园林科学和文化景观,造福于现代人类社会,无疑是非常有益的重要的科研课题。
3.2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风水文化
我国古代园林“以创作山水、自然为生活境域的山水园而著称于世”,而我国古代风水亦以审辩山水、自然为生活境域的“山水术”而流传至今。
作为我国古代山水文化体系的两个重要成份,我国古代园林与风水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
3.2.1园林“相地”
成书于明末的造园名著《园冶》一书把“相地”置于卷一。
相地原为风水术的别称,原意为观察山水形势、选择最佳地点。
由古代园林借用“相地”、“卜筑”等风水用词这一客观事实,足可说明我国古代园林与风水之渊源关系。
我国古代园林不仅介用了风水的“相地”别称,而且也借用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