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4.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0317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4.doc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4.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4.doc

一、选择题

  1.()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A.热爱幼儿

  B.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C.品德良好

  D.身体健康

  1.B解析∶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思想品德素质,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因此,答案为B。

2.作为幼儿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是()。

  A.确保幼儿安全

  B.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

  C.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D.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2.D解析∶幼儿的发展要靠个体因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能够促进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将其作为最基本的任务。

因此,答案为D。

3.教师与幼儿沟通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注意倾听

  B.言语专业化

  C.注意蹲下去与孩子平等对话

  D.用点头、抚摸鼓励幼儿

   3.B解析∶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包括∶教师通过微笑、点头等非语言的沟通,表达出对幼儿的关心和爱护;还可以通过掌握一定的沟通技能,用准确的言语沟通,平等地与幼儿交流。

教师不能使用专业化的言语与幼儿沟通,因为幼儿对专业化的语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或者根本理解不了。

因此,答案为B。

4.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把教育的内容传递给幼儿的方式是()。

  A.直接“教”的方式

  B.间接“教”的方式

  C.灌输的方式

  D.“填鸭式”教育

   4.A解析∶直接“教”的方式是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把教育的内容传递给幼儿;而间接“教”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

因此,答案为A。

5.人本位的儿童观认为()。

  A.儿童是家族繁衍的工具

  B.儿童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C.儿童享有生存权、发展权、教育权

  D.儿童是国家的财富

  5.C解析∶承认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和教育权是现代儿童观即人本位儿童观的基本观点。

因此,答案为C。

 6.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包括()。

  A.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

  B.教师的“教”

  C.幼儿的“学”

   6.A解析∶教育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因此,答案为A。

7.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和()。

  A.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能力

  B.幼儿与家长的沟通能力

  C.教师与上级领导的沟通能力

  D.促进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

  7.D解析∶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和促进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

其中,幼儿之间的沟通受到他们社会性发展、语言发展等方面的制约,需要教师有意识的进行帮助。

因此,答案为D。

8.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从社会大范围和()来看。

  A.教学活动中

  B.幼儿园小范围

  C.课堂小范围

  D.学校

   8.B解析∶现代儿童观认为,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等。

这种观点使我们可以从社会大范围和幼儿园小范围来看待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因此,答案为B。

9.影响幼儿学习的内部因素主要有()。

  A.智力因素

  B.非智力因素

  C.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

  D.幼儿的身体状况

  9.C解析∶幼儿的学习受智力因素的影响,也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它们是影响幼儿学习的主要内部因素。

因此,答案为C。

 10.能有效地提高幼儿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水平,且能充分地发挥幼儿主体作用的教育方法是()。

  A.复述法

  B.故事法

  C.讨论法

  D.提问法

   10.C解析∶幼儿在讨论中可以自由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这就充分地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

同时,通过与其他幼儿的讨论,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认识,锻炼思维能力等。

因此,答案为C。

11.幼儿的学习是否有意义,关键是()。

  A.采用接受学习的方法

  B.采用发现学习的方式

  C.是否会学习

  D.教师能否激发幼儿的主动性

  11.D解析∶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是否有意义,主要看其是否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不管采用哪种学习方式,如果幼儿不积极主动,不想学习,再好的方式也是无效的。

所以,在教育中,教师要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答案为D。

12.教师和幼儿是否建立良好关系,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正确地看待幼儿,即()。

  A.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

  B.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师生观

  C.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教学理念

  D.是否树立了正确的知识观

  12.A解析∶教师如何看待儿童,也就是教师坚持什么样的儿童观。

因此,答案为A。

13.在使用间接“教”的方式中,教师主要是幼儿活动的()。

  A.组织者

  B.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

  C.控制者

  D.引导者

  13.B解析∶间接的“教”,是指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比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

所以,在使用间接“教”的方式时,教师主要是幼儿的观察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因此,答案为B。

14.教师引导儿童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丰富感性知识,扩大眼界,锻炼感知觉,该教师运用了()。

  A.观察法

  B.示范法

  C.演示法

  D.范例法

  14.C解析∶教师通过展示各种教具和实物来进行讲授的方法属于演示法。

因此,答案为C。

15.幼儿主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方式是()。

  A.游戏

  B.交往

  C.游玩

  D.活动

  15.D解析∶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幼儿园里每天进行的各种活动,如体育活动、生活活动、游戏等,都是幼儿与环境中的不同对象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这些活动,幼儿是不可能发展的。

因此,答案为D。

16.教师通过利用良好的班级气氛,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安全感的平等发展的集体,让儿童深入其中,从而培养儿童关爱、互助等良好品质,该教师运用了()。

  A.直观形象法

  B.参观法

  C.环境体验法

  D.演示法

  16.C解析∶环境体验法就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或教育要求,创设相应的环境条件,让儿童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甚至在体验环境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发展,环境体验法可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方面,题干中教师运用了精神环境体验法。

因此,答案选C。

17.幼儿教师是生活中的妈妈,学习中的老师,游戏中的伙伴。

这体现了幼儿教师劳动的()的特点。

  A.纯真美好

  B.教育效果的长期性

  C.幼儿教师的劳动是精神生产

  D.多重角色

  17.D解析∶幼儿教师是生活中的妈妈,学习中的老师,游戏中的伙伴。

这体现了幼儿教师劳动多重角色的特点。

因此,答案选D。

18.在目前条件下,幼儿园比较合适的师生比是()。

  A.1∶15~20

  B.1∶20~25

  C.1∶25~30

  D.1∶30~35

   18.A解析∶幼儿园是集体教育,在目前条件下,一位成人负责照顾15~20名幼儿是比较合适的。

也就是说,比较合适的师生比例为1∶15或者1∶20,因此,答案选A。

19.在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中,()是首要的因素,它是幼儿教育的前提。

  A.爱心

  B.观察力

  C.组织能力

  D.与儿童沟通的能力

  19.A解析∶我国IEA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热爱和关心儿童的程度对儿童的发展影响极大。

爱心是教育幼儿的前提。

幼儿需要温暖和关怀的环境,爱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使幼儿感受到幼儿园的温暖,从而愉快地参加活动和接受教育。

因此,答案选A。

20.职业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在幼儿面前保持开阔的心胸,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这是由于()。

  A.幼儿的心灵脆弱敏感,易受消极情绪的影响

  B.孩子也喜欢美好的形象

  C.一般园长都要求教师这样做

  D.幼儿教师大多是女性

   20.A解析∶教师难免会有烦恼和痛苦,但作为幼儿教师,如果将一些消极的影响带到幼儿园,带到工作中,就会影响幼儿的发展,因为孩子的心灵是脆弱和敏感的。

教师要时刻意识到这种不良情绪给孩子造成的恶劣影响,保持开阔的心胸,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在幼儿面前始终保持稳定、良好的情感。

因此,答案选A。

21.教师与家长谈话时采用()进行交谈为宜。

  A.专业术语

  B.日常用语

  C.普通话

  D.方言

   21.B解析∶教师在与家长谈话时切忌使用专业术语,应采用日常使用的普通语言与家长交谈,家长听得懂。

在介绍孩子发展情况时,不要说得过于笼统,而要具体一些。

因此,答案选B。

二、填空题

  1.幼儿教师是在幼儿园履行()、对幼儿身心施以特定影响的(),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播精神文明、()的历史使命。

  2.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是观察力、()、()。

  3.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的沟通能力、()的沟通能力和促进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

4.分组是小组活动的第一步,分组的质量对活动的进行影响很大,合理的分组表现出三个特点∶()、()、()。

  5.教师与幼儿之问的相互关系是影响教育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这种关系可以从()和()两方面来看。

  6.幼儿的发展要靠()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在()中实现的。

  7.()是满足幼儿身体发展需要的最基本的活动,它每时每刻都在幼儿的身体内部进行着。

  8.教师的“教”,就是教师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

“教”的活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二是()。

  9.()是幼儿教师社会义务感、道德责任感、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信念最实际、最集中的体现。

  10.指导小组活动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帮助每个幼儿得到真正的发展上。

  11.分组活动不像作业课那样以“教”为主,而是以()为主。

  12.在间接指导中,()是教师正确把握自己角色的关键。

二、填空题

  1.教师职责;专业教育工作者;提高全民族素质

  2.沟通的能力;组织分组活动的能力

  3.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

  4.有层次;有特色;有变化

  5.社会大范围;幼儿园小范围

  6.个体因素与环境;活动

  7.幼儿的生理活动

  8.直接“教”;间接“教”

  9.热爱幼儿,把自己的身心奉献给幼教事业

  10.促进幼儿小组活动的开展

  11.幼儿的自主活动

  12.正确的教育观念和专业修养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幼儿教师的地位、权利和义务。

  答∶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人的要素之一,他们有着特殊的地位、权利和义务,具体分析如下∶

  

(1)幼儿教师的地位

  根据1993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和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的精神,幼儿教师是在幼儿园履行教育职责、对幼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