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1.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0261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1.doc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1.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1.doc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1

来源:

考试大   【考试大——我选择,我喜欢】   2010年1月16日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立者是()。

A.夸美纽斯

B.洛克

C.福禄倍尔

D.卢梭

2.我国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

A.主动性

B.活动

C.兴趣

D.创造力

3.()是第一个明确要使儿童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家。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福禄倍尔

4.贯穿杜威教学领域各个方面的基本原则是()。

A.社会即学校

B.生活即教育

C.从做中学

D.教、学、做合一

5.爱弥尔这部著作的作者是()

A.洛克B卢梭C福禄贝尔D裴斯泰洛奇

6.在蒙台梭利学校任教的老师教学任务有三个()

A观察,示范,准备B 观察指导 准备教具 创设环境

C制定教育目标准备教具示范D制定教育目标创设环境示范

7.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的创办人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黄炎培

D.梁漱溟

8.教育家()在勃兰根堡创设了收托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

A.杜威

B.皮亚杰

C.夸美纽斯

D.福禄倍尔

9.幼儿园一词是()诞生的。

A.1837年

B.1840年

C.1842年

D.1903年

10.1903年中国第一个幼儿社会教育机构在()创立。

A.武昌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11.我国幼儿园是对()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6

B.2

C.3

D.4

12.()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性活动。

A.教育

B.文字

C.交流

D.生存

13.幼儿教师从教师系列中分化出来,源自何时()。

A.福禄倍尔创设幼儿园后

B.现代家庭教育的兴起

C.英美幼儿教育兴起

D.中国蒙养院建立之时

14.我国幼儿教师资格制度从何时开始实行()。

A.1995年1月1日

B.1996年7月1日

C.1994年1月1日

D.1993年7月1日

15.“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

对孩子的爱。

”这话出自()。

A.苏霍姆林斯基

B.杜威

C.陶行知

D.蒙台梭利

16.1928年在山东邹平县开展“乡村建设”试验,创办乡农学校的是()。

A.陶行矢

B.晏阳初

C.叶圣陶

D.梁漱溟

17.()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

“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1998年

18.皮亚杰把儿童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它们依次是()。

A.前运算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B.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C.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19.20世纪3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称,即指南京有陈鹤琴,北京有()。

A.张汉良

B.张之洞

C.张宗麟

D.张雪门

二、名词解释

1.杜威

2.蒙台梭利的自由原则

3.幼儿园

4.整个教学法

5.白板说

6.恩物

三、判断题

1.幼儿教育是指对0-6岁学龄前儿童实施的教育。

2.我国的《幼儿园教育规程》是在1996年正式实施的。

3.陈鹤琴先生提出生活教育,倡导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4.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5.我国最早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年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园。

四、简答题

9.简述幼儿教育的意义。

10.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五、论述题

1.试述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教育原则及其教育方法。

2.试述我国三位现代著名学前教育家陶行知、张雪门、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及其特点。

3.试述陈鹤琴教育思想中教师应具备哪些条件。

4.试述张雪门的自由教学法。

5.试述陈鹤琴的教学方法及原则。

六、案例分析

某报报道:

湖南湘潭市一位幼儿家长写信说,他的孙子在幼儿园被保育员体罚,脸上和身上都有明显伤痕,而且弄得大小便失禁。

他们向幼儿园投诉,对方虽然道了歉,但态度很不诚恳。

李先生的孙子今年3岁,名叫小浩(化名),3月4日进入湘潭某幼儿园,这是当地一家十分有名的民办幼儿园,收费比一般幼儿园高,被人们称为“贵族幼儿园”。

陈先生在信中写道:

“小浩入园的头两周,虽有些不适应,尚未感觉有太大变化。

第三周起,我们逐渐发现孩子回家后时而埋头不语、时而大喊大叫,一提幼儿园就恐惧万分,对任何人都不理不睬,并且大小便失禁。

4月9日,我们去幼儿园看孩子,发现孩子两边脸颊各紫了一大块……4月12日,我们到幼儿园接孩子,小浩脸上伤痕依旧。

恰此时孩子要小便,我帮他脱下裤子,竞发现大腿两边各有青、紫几块,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其中有一处深深的、特别显眼的指甲印……校长张某还告诉我们说,前两天查夜时,晚上10点半发现小浩一个人坐在床边的痰盂上,很可怜的样子。

原来是保育员怕他半夜解手解在床上,所以让他坐痰盂直到解出来为止,是她给孩子穿好裤子抱上床。

该园幼儿正常休息时间是8点,可10点多还让孩子坐痰盂,不知道这些‘园丁’良心何在?

请你结合著名幼儿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谈谈幼儿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实施教育?

如何看待教师的体罚行为?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福禄倍尔建立了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并命名为幼儿园。

2.D.陶行知认为教育要启发、解放幼儿的创造力。

3.B.裴斯泰洛齐第一个提出和谐教育,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原则。

4.C.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

5.C.卢梭所著的《爱弥尔》。

6.A.这三个任务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任务。

7.A.陶行知主张乡村教育、平民化教育。

8.D.福禄倍尔建立第一所真正意义的幼儿教育机构b

9.B.1840年由福禄倍尔提出。

10.A.武昌的湖北幼稚园。

11.C.幼儿园是对3~6岁幼儿进行的教育。

12.A.教育是对人进行的社会活动。

13.A.幼儿教师逐渐从教师中分离出来。

14.C.1994年开始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15.A.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一个观点。

16.D.梁漱溟创办了乡农学校。

17.B.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正式实施。

18.B.“感、前、具、形”四个阶段。

19.D.张雪门在我国北方和台湾的幼教界有重大影响。

二、名词解释

1.杜威:

1859年生于美国的柏林顿,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1884年在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于1896年创立了第一所实验学校,开始在学校中实施其教育思想。

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之一。

2.蒙台梭利的自由原则:

蒙台梭利认为,建立合乎科学的儿童教育,就是让儿童获得自由,让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表现。

这就是自由的原则。

3.幼儿园:

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4.整个教学法:

是指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幼儿园课程观点。

他批评当时小学和幼稚园的分科教学法,强调以幼儿经验、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选择教材的标准;反对实施分科教学,提倡综合的单元教学,以社会自然为中心、主张游戏式的综合性教学方法。

5.白板说:

是指主张认识来源于经验的一种哲学思想。

西方哲学家用它来比喻人类心灵本来状态像白纸一样没有任何印迹。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

6.恩物:

是福禄倍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

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恩物用简易明白的物体制成,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初步训练。

三、判断题

1.×。

幼儿教育是指对3~6岁年龄段儿童实施的教育。

2.√。

3.×。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主张。

4.×。

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包括社会教育。

5.√。

四、简答题

1.福禄倍尔的教育思想主要是:

(1)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人的内在精神本性。

他认为,人同自然界中的万物是一样的,在发展中表现出其内在的精神本性。

(2)人的发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福禄倍尔认为,人的发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在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的延续,前一个阶段并不阻碍后一个阶段,而是后一个阶段发展的基础。

(3)儿童发展三段论。

儿童的发展则是由“自然儿童”出发,经由“人类儿童”,最终成为“神的儿童”。

(4)儿童的四种本能。

福禄倍尔认为,儿童共有四种本能:

第一为活动的本能;第二为认识的本能;第三为艺术的本能;第四为宗教的本能。

(5)教学即生活。

对待家庭与教学科目时,福禄倍尔认为“教学即生活”,强调只有当家庭与学校生活一致时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6)福禄倍尔的教育方法。

在游戏中获得发展。

他认为,儿童的游戏,其意义和价值就在游戏的本身,只是为游戏而游戏,游戏活动过程即是目的,同时也是动机。

通过恩物(一种玩具)教学训练儿童的感觉,让儿童形成整体和统一的观念。

2.福禄倍尔在对待家庭与教学科目时,认为“教学即生活”,强调只有当家庭与学校生活一致时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在课程与教育目的问题上,福禄倍尔有一段话至今仍发人深思,他认为,幼儿时期的生活方向未完全确定,如幼儿绘画并不是为未来成为画家做准备,教幼儿音乐并非以将来成为音乐家为目的,这些活动仍然为发展幼儿时期多方面人性所需,如个体需食物来补充营养一般。

3.蒙台梭利教育原理以“儿童生命”为其出发点,是关于“生命的原理”。

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生命的法则”,帮助儿童发展其生命。

她对于儿童有新的认识。

她不把儿童看作是未长成的“小大人”,而是把他们看成是与成人互为相反的两极:

“儿童是成人之父,而且是现代人的老师。

作为教育工作者所能做的,只是为儿童预备一个适当的工作环境、活动场所。

4.要成为蒙台梭利学校的老师有四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一,教师自己的专业修养要高,教学技术要精;第二,教师要细心地照管每一个儿童;第三,教师准备的教具教材要多,让儿童自由玩弄、自由试验;第四,教师要尽职尽责,热爱儿童。

5.蒙台梭利认为,自己的学校是一种家庭式的学校,因此一切家务和自我服务都应该让儿童自己进行料理。

蒙台梭利这些活动不仅使儿童掌握日常生活的技能和技巧,而且还可以培养儿童的意志力、合作精神与独立性。

日常生活训练包括穿脱衣服、清洗室内用具、饲养小动物、儿童自己动手分食物给其他的小朋友等活动。

6.陶行知认为,应在了解儿童身心特点的基础上,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并提出“六解放”:

 

(1)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

让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

(2)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

让儿童在动手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3)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

(4)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

允许儿童发问,让儿童在自由发问中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5)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去赶考。

幼儿园要给儿童自己学习、活动的时间,不要把儿童全部的时间占去,让儿童有学习人生的机会。

(6)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

让儿童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以及社会的士、农、工、商。

要解放他们活动的空间,从而扩大儿童的眼界,以发挥儿童的创造力。

7.陶行知反对教师“教死书,死读书”的教学形式,更反对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的学习方法。

他认为,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运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从而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能力。

所谓“教、学、做合一”,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怎样做就要怎样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