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名词解释1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019167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地理名词解释1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地理名词解释1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历史地理名词解释1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历史地理名词解释1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历史地理名词解释1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地理名词解释1文档格式.docx

《历史地理名词解释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地理名词解释1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地理名词解释1文档格式.docx

3、《禹贡》半月刊 

《禹贡》是中国最早、最重要的地理著作,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源头。

1934年,顾颉刚先生和谭其骧先生在北平创办《禹贡》半月刊,专门登载历史地理学研究论文,吸引了更多的学者从事历史地理问题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两人更创立了禹贡学会,奠定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础。

4、五服制

五服制是指甸服、侯服、绥服、要服和荒服,是古代理想化的地方行政制度和等级权力分配制度。

它是一个以王都为中心,向四面等距扩张的矩形统治区域和权力层级划分方法。

但在实际操作中,五服制不可能被完全执行。

5、三条四列 

三条四列是指《禹贡》“导山”部分在经过汉朝儒者的阐述之后,为中国山脉大环境的一种基本定性方式,反映了中国山川地脉分布形势。

三条是指北条导岍、中条西倾和南条嶓冢;

四列则是导岍为阴列、西倾为次阴列、岷山为正阳列和嶓冢为次阳列。

6、王畿 

王畿是位于甸服之中的、以王邑为中心的区域。

从王邑向外分别是四鄙、四甸。

整个王畿由王田区、农田区以及宗族邑聚一同构成,是古代天子的直辖领地以及统治中心。

7、附郭县 

附郭县是指某个县级地方行政单位的治所包含在另一个县的县城里面。

有时候,大县的城内甚至会包含两个或以上的其他县的治所,以致难以分清首县所在,故通称这些县为“附郭县”。

8、四至八到

古代地理图书,用“四至”(东﹑西﹑南﹑北四正)或“八到”(合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表示州县地理方位距离,合称“四至八到”。

“四至八到”连标始见于宋朝的《太平寰宇记》 

,是泛指所至地界。

9、道里广轮

道里是指路程上的距离,而广轮是指土地的面积。

道里广轮即是指古人绘制地图时,在图纸上厘定实际距离与地图距离、实际面积与地图面积的绘图方法。

10、统县政区

唐朝中期以后,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多设置藩镇,派遣节度使进行管理。

节度使最初只是掌管军务,后来就总揽辖区内数州的军民财政大权。

从此,本来军事意义上的藩镇或者道,逐渐成为统辖州、县的实际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域。

11、内史

内史原本为周代官名,秦代时延袭,负责掌管治理京畿地区,后逐渐掌握地方行政,并因此而成为地方行政区名。

秦内史地位相当于西汉时的三辅(即京兆尹、右扶风、左冯翊),治所设在咸阳。

12、刺史部 

汉武帝在位期间,他在全国范围内分十三个区域为十三部,各设置刺史一人,负责巡视监察。

刺史所监察的区域就是刺史部,其命名借用《禹贡》的“九州”、《周礼·

职方》的两个州名和汉朝新开辟的交趾、朔方。

西汉后期以后,刺史部逐渐成为实际一级的地方行政单位。

13、侨置郡县 

中国东晋南朝为北方流亡百姓所设立的地方行政区划。

东晋政府在他们的聚居之地,以其原住州、郡、县的名称设立临时性的地方行政机构,又以流民中的大族担任长官,对流民予以登记和管理。

侨民的户籍是临时性的,不需要承担赋役。

14、双头州郡 

双头州郡即两州、两郡同治一地,一人带两州刺史、两郡太守。

这种状况主要起源于侨寄制度,即某州、郡失去了自身的土地,只能将自己寄治于其他州郡。

15、单车刺史 

单车刺史在东汉中期出现,“单车”即不领兵之意。

单车刺史多数为“假节都督诸军事”,次为使持节。

16、四监司 

在宋代,中央向地方行政单位“路”排遣的一种由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察机构,包括转运使、提点刑狱使、安抚使和提举常平使,统称为四监司,分管财政、军事、司法和农业等事务。

四监司的设置打破了地方政区只有一个首长的旧例,形成事权分离而不相统辖的局面。

17、实土卫所 

卫所在明朝设立,“卫”是卫指挥使司的简称﹔“所”分千户所及百户所。

实土卫所是指卫所置於不设府州县的地区﹐辖民户兼理民政﹐能自成区域的一种地方行政机构。

18、大中丞 

古代的官名,从汉朝开始设立,主要负责接受公卿的奏事和掌管荐举、弹劾官员等监察事务。

19、百里侯 

在秦汉时期,以百里见方的地域作为县的建制,因此百里侯就是县级地区行政单位的最高行政长官,旧称县令、知县,今称为县长。

百里侯主要负责县级单位的治安和税收工作。

20、墨卡托投影 

墨卡托投影法是一种等角的圆柱形地图投影法,得名于荷兰的地理学家、地图学家墨卡托。

在以此投影法绘制的地图上,可显示任两点间的正确方位并将大圆航线显示为直线;

经纬线于任何位置皆垂直相交,使世界地图可以绘制在一个长方形上;

比例尺在图中任意一点周围都保持不变,从而可以保持大陆轮廓投影后的角度和形状不变。

21、制图六体

制图六体,是晋代制图学家裴秀在对前人经验作出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的绘制地图的六条原则,包括“分率”、“道里”、“准望”、“高下”、“方邪”和“迂直”,是中国最早的地图制图学理论,它正确地阐明了地图比例尺、方位和距离的关系,对中国西晋以后的地图制作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 

、古墨今朱

古墨今朱是一种历史地图的绘制方法,即在历史地图上用黑色标示古代的地名,用红色标示现代的地名,以便于读者区分古今地名和了解地名沿革状况。

此方法首见于唐代贾耽的《海内华夷图》 

23、唐代温暖期 

按照竺可桢先生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我国唐朝在历史气候分期上是一个温暖期,主要表现为长安冬季没有降雪和经济作物、观赏性作物的种植地域北移。

24、汇泗夺淮 

汇泗夺淮是指黄河下游泛滥决口、河道改变,黄河带着大量泥沙汇入泗水后,最终经淮河入海。

这种状况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期,带来泗水、淮河河道的淤积以及黄河下游“地上河”等问题。

25、束水攻沙 

束水冲沙法,就是人为地收紧河道,利用水的冲力,冲击河床底部泥沙,从而达到清淤防洪的目的。

一般适用于流量较大的河流,如黄河。

最早使用这种方法治理黄河的是明朝著名水利工程师潘季驯,后人多采用此方法治黄。

26、八百里洞庭

在唐宋时期,因长期受到地面沉降作用的影响,洞庭湖湖区进一步向西面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号称“八百里洞庭”的巨大水体。

27、震泽

震泽,古时亦称“具区”,即今太湖。

其出现源于燕山构造运动,山地褶皱中间的地面出现断落下沉为凹地,海水注入之后形成海湾,后经河水沉积作用,震泽逐渐成为“泻湖”而与海洋分离。

28、六国码头

“六国码头”是指元代的浏家港,为江苏省太仓市的重镇,号称万里长江第一港。

漕运勃发,海贸隆盛。

明代大航海家郑和在此七下西洋,成为与当时埃及亚历山大港媲美的大海港。

29、施坚雅

施坚雅教授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戴维斯加州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于2008年10月26日因病逝世,享年83岁。

他一生致立于人类学、人口学和历史经济区划等研究,著述斗盛,在国际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誉。

30、大庾岭

大庾岭亦称庾岭、台岭,中国南部山脉、“五岭”之一,位于江西与广东两省边境,为南岭的组成部分。

是珠江水系的浈水与赣江水系的章水的分水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