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
《荆州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荆州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0年末,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225家、净增657家;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4.4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24%,为“十五”末的3.4倍;
产销规模过30亿元的产业集群6个,列入省重点扶持的产业集群8个,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37家、过10亿元的企业11家;
精品名牌实现零的突破,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分别达到6个和4个。
县域经济实力增强,荆州区率先跻身全省县域综合实力20强。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养殖业比重超过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51.5%.粮棉油、畜禽水产、平原林业等优势农业板块不断壮大,粮食总产突破75亿斤,油菜、棉花、水产品产量居全省首位,荣获“中国淡水渔业第一市”称号。
农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高,监利、洪湖农产品加工园被确定为省市县共建示范园区,福娃和洪湖鱼米乡进入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前十强;
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55家,居全省之首。
水利建设得到加强,累计投入资金47亿元,完成长江干堤等堤防加固900公里,水库除险22座,更新改造泵站19处61座,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150万亩。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成功引进沃尔玛、大润发等一批大型商贸企业,建成北京路地下商城,中心城区核心商圈基本形成。
加快推进“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工程,新建改造农家店3443家,国家级商品市场达到3家,两湖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贸易规模超过100亿元。
文化旅游加快发展,中国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建设正式启动,荆州古城、“洪湖岸边是家乡—石首天鹅洲旅游区”成为鄂西圈重点建设的十大核心景区,接待游客达到912.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51.7亿元。
金融业发展出现重大转机,2007年开始全面盈利,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36.1亿元,贷款余额达到461.1亿元,我市连续四年被评为省“A级信用市州”,重塑了荆州良好的信用形象。
——六年来,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
我们坚持扩内需、强支撑,以大投入促进大建设,以大建设改善硬环境,发展条件稳步改善,区位优势逐步显现。
交通条件大为改善。
累计完成投资132亿元,随岳高速、荆东高速、荆岳长江大桥、东荆河大桥、盐卡港二期等工程建成运行,荆州人民期盼多年的汉宜高铁荆州段、荆沙铁路改建、洪监高速、江南高速(石首至松滋段)动工建设,荆岳铁路、城市大外环开工在即,建成农村公路13700公里,所有乡镇通达三级以上公路,所有行政村通达油路或水泥路。
城市形象大幅提升。
城市规划体系逐步完善,新一轮城市总规和工业新区、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等片区规划编制完成。
中心城区累计投入24.3亿元,荆沙大道全线贯通,北京路、荆中路等30条主次干道黑化改造升级,荆沙河、护城河、内荆襄河清淤整治和水系连通工程完成,中心城区3座污水处理厂建成营运,沿江、沿河、沿湖绿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实现省级卫生城市创建目标。
石首、松滋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洪湖被评为省级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
全国重点镇和历史文化名镇分别达到7个和3个,省级重点镇达到10个,预计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5%,比“十五”末提高10.4个百分点。
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
强农惠农政策得到落实,累计发放各类惠农补贴31亿元,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牲畜屠宰税,农民负担下降到人平33.1元、亩平23.1元。
实施高产农田土地整治项目86个,建设规模208万亩,新增耕地6.5万亩。
建成户用沼气池38.5万口,新增农村安全饮水人口175万人。
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达到43个,覆盖55%的农村人口,仙洪试验区荆州片、花基台、李埠、孟溪大垸等成为新亮点,全市农村呈现经济发展提速、设施条件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的大变化。
——六年来,改革开放明显加快,发展活力得到新提升。
我们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深化改革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开放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
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
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基本完成,国有资产监管营运体系基本建立,成功化解天发集团金融风险,天颐科技恢复上市。
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纵深推进,“以钱养事”新机制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改革、国有农场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和中心城区城管体制改革取得实效。
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顺利开展。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实现“乡财县管”和农村教师工资县级统一发放、账户直达,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部门预算和公务卡结算方式全面实施。
土地收储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招投标“五统一”综合监管模式在全国推广。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开放平台进一步扩大,全市开发区新增2个,达到10个;
荆州开发区园区平台初具规模,产业集聚和开放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10年实际到位资金258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是“十五”末的5倍,利洁时、中化、中粮、中纺、中房、美的、三安等一批世界500强、央企和上市公司入驻荆州。
外贸出口达到5.74亿美元,是“十五”末的2.4倍。
——六年来,社会事业明显进步,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将关注民生、维护民利、排解民忧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人民生活稳步改善。
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4708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2.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53元、年均增长15.8%.国家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9亿元,新增城镇就业5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百姓创家业”经验在全国推广。
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69万人,社保收入35.8亿元、年均增长29.3%.连续六年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月平达到1010.8元。
城镇医保、农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04万人和405万人,率先在全省实现门诊统筹全覆盖。
城乡低保覆盖面达到14.2万人和17.9万人,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160元和60元。
保障性住房建设得到加强,累计投入廉租房建设资金3.5亿元,发放住房租赁补贴3.6万户、1.03亿元,建成经济适用房2630套。
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31.2亿元,发放公积金贷款14.4亿元。
累计投入扶贫开发资金3.74亿元,老区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4家,获得省以上科技成果进步奖142项。
“两基”教育通过国家评估验收,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建立,化解“普九”债务3.54亿元。
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稳步发展,在校学生分别达到10万人和12万人。
文化文博、广播影视、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体育事业进一步繁荣,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惠民工程建设加快,荆州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垄上行》荣获“全国十大最具原创精神电视栏目”称号,成功举办市四运会、关公刀会和龙舟赛。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市惠民医院、6个县市惠民医疗窗口和936个农村标准化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格率达到100%.血防整县推进和四湖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完成省下达的“以机代牛”任务,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达标通过国家验收。
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中心城区累计投入资金3020万元,沙市区荣获“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城区”称号。
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人防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荣获“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称号;
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双拥”等工作扎实推进,石首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编制、统计、物价、供销、盐务、邮政、移民、食品药品监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湾事务、气象、地震、档案、史志、保密和无线电等工作都有新的进步,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进一步发展。
基本国策得到落实。
努力维持低生育水平,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五年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
严守耕地红线,保护经验在全国推广。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狠抓节能减排与污染治理,依法关停小造纸、小印染、小水泥、小炼钢企业61家,完成减排项目183个,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分别下降15%和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6%.四湖流域等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和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步伐加快,完成洪湖拆围工作,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21个,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
——六年来,政府自身建设明显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我们坚持依法行政、勤政为民,努力用务实的措施落实各项政策,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不断提高。
依法行政稳步推进。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法制监督得到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深入。
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虚心接受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的民主监督,累计办理市级人大代表建议857件、政协委员提案1479件。
“五五”普法通过省级验收,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逐步完善,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
“四访促和谐”活动扎实开展,一批疑难信访问题得到化解,群众诉求渠道进一步畅通。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生产安全事故四项指标全面下降,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优秀单位。
精神文明创建取得实效。
注重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塑造城市精神,用身边的先进典型教育广大市民,开展“感动荆州”年度人物、“十佳小巷总理”、“荆州好人”等评选活动,涌现出“感动中国人物”荆州“10.24”英雄群体、“全国道德模范”赵传宇、“全国医德标兵”吴诗琦、“全国十大杰出检察官”马骏镠、“全国兴村富民百家领军人物”叶昌保、“刚正敬业的好干部”高荆洪、“见义勇为模范家庭”杨振环一家、“舍己救人英雄”刘飞和高维、“模范村党支部书记”刘仁富、“人民的好卫士”王锟和“6.27”英雄群体等模范人物,奥运圣火荆州传递活动成为市民文明素质的完美展示。
服务型政府建设得到加强。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政府、创新型城市创建活动,政府执行力建设和作风建设年、能力建设年活动扎实推进,科学发展水平、行政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
政风行风评议、绩效考核机制不断健全,行政问责、执法检查和审计监督不断加强,政务公开、政务督查、应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政风建设、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坚持每年为群众办理10件实事,一批涉及民生的实际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六年成就辉煌,令人鼓舞自豪。
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10年,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呈现阶梯式上升的良好态势。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2%,增量超100亿元;
财政收入增长46.7%,增量超20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1%,增量超100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1%,增量近1000元,均创历史新高,成为荆州快速发展的里程碑。
面向未来,荆州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各位代表!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解放思想、负重前行、开拓创新、团结奋斗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为荆州改革发展稳定作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荆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部省垂管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荆州建设与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六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不停步,着力突破体制机制、发展要素、思路胆略等瓶颈,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必须坚持“工业兴市”战略不动摇,突出工业主体地位,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不偏颇,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协调抓好社会事业,在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同时扎实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提升中心城区竞争力的同时注重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必须坚持勤政为民不懈怠,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形成凝心聚力的强大合力。
回顾过去的六年,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缺乏支撑和带动力强的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尤显不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艰巨;
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尚需突破;
地方可用财力有限,城乡基础设施欠帐较多,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城市管理等方面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的任务繁重;
少数部门办事效率不高,执行力不强,还存在一些消极腐败现象。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决不回避、决不退缩,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发展展望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全面发力、跨越发展的攻坚时期。
在新一轮大发展中,我们面临的总体环境较好,有利条件较多。
从外部发展环境看:
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发展的内在优势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经济正在由较快增长向稳定增长过渡;
国家支持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加强“后三峡”政策扶持,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支持粮食主产区、中国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建设,实施“十二五”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面向我市的政策机遇正在汇集;
省委、省政府实施“两圈一带”战略,支持我市发展综合交通,支持宜荆荆城市群、仙洪新农村试验区建设,将为我市跨越发展提供千载难逢的机遇。
从内部发展环境看:
“十二五”时期,汉宜高速铁路、荆岳铁路、荆州组合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运,美的、锦辉、飞和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带动引领,丰富的水资源、农产品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和卤水资源优势凸现,将为我市跨越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历届党委、政府致力于“打基础、管长远”,经济快速增长的累积效应、“工业兴市”战略的释放效应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联动效应逐步显现,将为我市跨越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氛围日趋浓厚,将为我市跨越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还没过去,甚至会出现反复;
周边地区竞相发展,也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
我市在经济快速发展中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彻底解决,今后发展还将面临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
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一定会实现荆州的跨越发展。
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中部崛起、“两圈一带”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重点,着力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建设大城市,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重视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和谐荆州,推进荆州跨越发展,努力建设湖北长江经济带“钢腰”、江汉平原中心城市和长江沿岸经济重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今后五年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力争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外贸出口年均增长2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力争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今后五年的主要工作思路和措施是:
(一)培育大产业,提升发展竞争力。
把产业发展作为跨越发展的重中之重,培育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以文化旅游为特色、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大产业,努力建设经济强市。
加快发展现代工业,实施“223”产业发展计划,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农产品深加工、化工及新能源两大千亿元产业,装备制造、轻工两个500亿元产业,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印染服装、电子信息三个200亿元产业;
突破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为未来发展赢得主动、争创优势。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发展水产、水稻、油菜、水禽产业,建设全省最大的优质稻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双低油菜、淡水水产品生产基地;
突破性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构建粮棉油、瓜果菜、畜禽、水产、林纸等七大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
)加快推进“四个一批”工程,打造6个过百亿元加工大县,建成10个产值过50亿元的加工园区,培植10个产值过50亿元的龙头企业和10个驰名商标,力争农业产业化水平进入全国前列;
抢抓国家重视水利改革发展的机遇,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改善水生态、水环境。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为契机,突破性发展文化旅游业,加快建设中国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中心城区文化旅游板块、洪湖湿地生态和红色旅游板块、石首天鹅洲湿地旅游板块、松滋洈水自然风景区旅游板块,努力打造以楚文化、三国文化、水文化为特色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同时,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建设长江中游重要的现代物流基地,努力打造鄂中南地区商贸中心城市。
(二)构筑大交通,提升发展辐射力。
把交通先行作为跨越发展的基础条件,抢抓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机遇,加强公路、铁路、港口、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建设以大路网、大港口、大物流、大管网为支撑的中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按照“三横五纵”的高速布局,构建内畅外联的公路网,规划建设洪监、江南(岳宜石首至松滋)、潜江至石首等5条高速,江监、仙洪赤、荆松宜3条一级公路,荆州长江二桥、石首长江大桥等4座过江通道,实现县县通高速,打造“半小时经济圈”。
构建通达全国、覆盖县市的铁路网,建成汉宜高铁荆州段、荆岳铁路,彻底改写荆州铁路运输落后的历史。
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优势,按照“一港十区”的总体布局,打造荆州亿吨组合港,形成辐射“两湖”平原,水、公、铁无缝隙对接的综合枢纽港口群。
整治荆江河段,建设引江济汉工程。
加快推进松滋核电、江陵火电、国电长源二期等重点能源项目建设,探索开发地热资源、太阳能、生物质能、沼气等再生能源。
积极推进电信、广播电视、计算机通信三网融合和“物联网”应用,努力建设“数字荆州”。
(三)建设大城市,提升发展承载力。
把提升中心城区核心竞争力作为跨越发展的战略举措,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建设、管理、服务并重,充分展示历史文化名城魅力,积极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彰显滨江、生态、园林特色,营造宜居、宜旅、宜业、宜商的城市环境。
按照“北越南跨、西进东联”的思路,拓展城市空间,拉开城市框架,力争市区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非农业人口达到100万人。
按照功能分区、分片推进的思路,积极推进荆州古城人口疏散和旧城改造,加快推进开发区中心商务区、沙北新区、火车站片区、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李埠临港新区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功能。
推动县域城市扩容提质,围绕“一城一港一区”,打造节点城市、综合港口、特色园区,将石首、洪湖、公安、松滋、监利建成城区人口过20万的中等城市。
积极引导人口、产业向城镇集中,规划建设沿江、沿路城镇带,扶持重点镇、中心镇加快发展,打造一批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精品城镇,力争城镇化率达到50%.按照“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要求,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建设农民的幸福美好家园。
(四)推进大开放,提升发展内动力。
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转型的先导战略,为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努力建设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先行区、示范区。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纵深推进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推进行政机构、行政审批、财政、金融、投资、医药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改革,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深入实施以“法制创新、行政提速、诚信荆州、优质服务”为主题的优化环境工程,努力把荆州建设成为中部地区最具投资价值的创业城市。
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商标战略,培育精品名牌,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全面加强开放平台建设,实施开发区升级工程,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和产业集聚优势。
重点支持荆州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快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努力打造成为全市改革开放的龙头、经济发展的引擎、企业家创业的乐园。
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加强区域合作,强化招商引资,构筑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建设开放型城市。
(五)促进大和谐,提升发展凝聚力。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项根本任务,加大对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投入,着力实施创业就业、社保救助、教育均衡、生命健康、文化普惠、生态环保等行动计划,努力建设和谐荆州。
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
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加强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逐步实现“住有所居”。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统筹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市。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重点,认真组织实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建设人才强市。
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重点,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深入实施血防整县推进工程,力争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减排,走绿色发展之路。
继续实施水安全保障、水资源开发、水环境整治和水文化建设四大工程,建设全国人水和谐示范区。
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文明创建,提高市民素质。
认真办好第十四届省运会,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文化荆州。
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六五普法”,建设“法治荆州”。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积极争创省平安市。
三、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