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212工作面作业规程716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012666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0212工作面作业规程716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150212工作面作业规程716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150212工作面作业规程716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150212工作面作业规程716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150212工作面作业规程716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0212工作面作业规程716文档格式.docx

《150212工作面作业规程716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0212工作面作业规程716文档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0212工作面作业规程716文档格式.docx

循环进度:

0.8m。

二、落煤方法

采用MZ—1.5型电煤钻结合1.2米麻花钻杆打眼,爆破落煤,落山侧放顶煤。

炮眼布置方式及爆破方法:

1、炮眼布置方式:

炮眼采用五花眼。

眼距0.8米;

眼深1.1米。

炮眼布置详见附图3:

炮眼布置图。

2、爆破方法:

联线方式为串联,正向爆破。

工作面放炮采用分段放炮,每5米为一段,放完一段后再放另一段。

起爆顺序为先底眼后腰眼和顶眼。

采用MFB-50型发爆器起爆。

3、炸药种类:

2号煤矿许用炸药。

4、雷管种类:

瞬发电雷管。

5、放顶煤炮眼间距为800㎜、排距为800㎜,即一采一放。

 

爆破说明书

爆破原始条件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每循环放炮断面积

176

5

工作面瓦斯情况

㎡/t

0.86

2

炮眼深度

m

1.1

6

电雷管

400

3

炮眼数量

7

2级煤矿许用

乳化炸药

Kg

200

4

普氏岩石坚固性系数

2-3

炮眼布置及装药量

炮名

眼称

炮眼角度

装药量/眼

每循环炮眼数

封长

孔度

仰角

俯角

水平角

顶眼

1100

800

600

100

700-800

0.4

腰眼

1200

1000

00

底眼

0.6

顶煤炮眼

1500

眼距×

排距=800×

750

900

(个)

每循环雷管用量

每循环炸药消耗量

(kg)

每循环水炮泥用量(个)

封孔材料

黄土和水炮泥

预期爆破效果

炮眼利用率

%

80

炸药消耗量

kg/t

0.26

每循环进尺

0.8

雷管消耗量

b/t

0.87

每循环

爆破实体煤

m3

352

kg/m3

0.37

b/m3

1.22

四、铺、联网

工作面初采时要分段全长铺设单层菱形金属网,铺网从工作面上第一根∏型钢梁开始,以后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依次进行。

金属网用12#铁丝编制,规格为10×

1米。

网孔规格为25×

25mm2。

铺、联网方法:

金属网两长边平行于工作面,短边垂直于工作面。

搭接长度10cm,用14#铁丝对折成双股,并用专用联网钩人工联网,每20cm联一扣,一扣压另一扣的尾巴,将网联接牢固。

五、装煤:

(1)、放炮待顶板稳定后,及时查看顶、帮等情况,确认无隐患后伸出对梁中的右梁挑起金属网护顶。

(2)、装运:

放炮落下的煤一部分靠自流进入溜槽,另一部分由人工攉入溜槽内。

攉煤工作业时必须在可靠的支护下进行,严禁空顶作业。

(3)、移梁方式:

放炮后及时去除伞檐,将顶板清平,然后将右梁前移,临时维护顶板。

移梁时要交错迈步进行,四人配合。

两人扶柱两人移梁,并要安排专人观看顶、帮情况,发现险情及时通知作业人员撤到安全地点。

移梁前必须先加固周围支架并保证后路畅通。

要先移柱后移梁,移完梁后要保证单体柱升紧支牢,初撑力不低于90KN。

单体支柱要横成排、竖成线,同时打好落山侧切顶帽柱。

六、放顶煤:

采用单轮间隔放煤,即对梁前移后,对梁后部顶煤靠顶板压力自行垮落(若顶煤不能自行垮落,则采用强制放顶)。

对梁间剪网放顶煤,第一轮放单号架顶煤,第二轮放双号架顶煤,依次交替进行。

放顶煤步距0.8米。

放顶煤前,要先加固附近支架,并保证后路畅通。

然后将放顶煤处切顶密柱回掉,支在不放顶煤支架间,再进行剪网放顶煤。

顶煤一部分靠自流进入煤溜,另一部分靠人工攉入煤溜内。

放煤口规格为:

0.3×

0.3m,网口剪成门帘式,上边不剪,下边距底板0.3m。

放完后及时收口,将网片放下并用铁丝联接牢固。

七、移溜:

采用移溜器移溜。

移溜时只能从一端向另一端(或从中间向两边)逐段进行,不得从两端向中间进行。

煤溜弯曲度不得大于4度,弯曲不少于15米,移溜前必须支好移溜戗柱。

第三章工作面支护与顶板管理

第一节工作面支护

一、工作面支护设计

工作面采用DW25--25/100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阻力为294KN。

额定承载力为300KN,底板比压1.17MPa。

顶梁用2.4米∏型钢梁。

1、顶板压力估算

(1)、按四倍采高顶板岩性分析计算

据工作经验,工作面支柱单位面积所受到的矿岩层单位面积4-8倍采高岩体重量,根据采面综合柱状图知:

顶板砂岩6米,容重28KN/m3,加权平均求顶板岩体容重为:

R=28×

6.0+24×

3.0+13.5×

3.0

6.0+3.0+3.0

=23.4KN/m3

(2)顶板压力估算

P=4MR=4×

2.2×

23.4=205.9KN/m2

式中:

P-----支柱的支护强度

M----采高取2.2米

R----顶板岩石平均容重KN/m3

Q=PS=205.9×

0.00785=1.62KN

Q----顶板估算压力

S-----支柱的底面积,柱筒直径为100mm

2、底板比压估算

P'

=(Q+G)/S=(1.62+0.512)/0.00785

=271.59KN/m2=0.271MPa

P---底板比压

G----支架自重0.512KN

3、安全性能比较

从1、2项计算数据知:

P=205.9KN<

294KN

=0.271MPa<

1.17MPa

4、支护密度设计

支护密度的确定就是确定支柱的排距和柱距,排距定为1000mm由此按下列步骤确定柱距。

(1)柱距的确定

L柱=PO/(K×

L排×

P)

式中:

PO---表示支柱平均工作能力实测15t。

即为:

147KN

K-----表示修正系数炮采取1.15

L柱=147/(1.15×

205.9)

=0.621米

根据地质资料,本采面顶板有较厚的砂岩,回采时顶板破碎易冒落,很难维护,因此,需要加大支护密度,缩小柱距,根据以往经验可以取0.6米,上下偏差0.05米,故柱距0.6±

0.05米,排距(中--中)1.0±

0.05米,支柱迎山有力。

顶梁应垂直工作面,遇地质变化时,支柱应穿鞋。

(2)确定支护密度

h1=1/(L排×

L柱)

=1/(1×

0.6)

=1.6棵/m2

h---支护密度棵/m2

二、工作面支护

1、支护材料:

本工作面采用DW25--25/100单体液压支柱配合2.4米∏型钢梁支架设齐头对梁上铺金属顶网支护形式。

2、支护形式:

采用两梁六柱齐梁齐柱支护方式。

3、工作面最大控顶距3.2m,最小控顶距2.4m。

工作面支护详见附图4:

150212工作面支护示意图。

4、支护质量要求。

①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不得小于90KN,不足的要进行二次注液。

②单体液压支柱全部编号管理,不得缺梁少柱。

③工作面支柱要横成排、竖成线。

对棚距600mm,偏差不超过±

50㎜,排距1000mm,偏差不超过±

50㎜(局部矿压较大可加柱);

相邻支柱间不能有明显错差。

当工作面处于放炮和放煤时,均为齐梁齐柱。

两侧梁头长均为200㎜,偏差不得超过50㎜。

梁头距煤壁不得超过200㎜。

④顶梁与顶板平行支设,其最大俯仰角<7°

⑤支柱支设应垂直顶底板,迎山有劲,迎山角3°

~5°

,工作面支柱

必须全承载。

⑥支柱必须打在实底上,柱头卡在梁凹槽内,如无梁支设时必须戴帽,柱帽规格:

300×

200×

50㎜。

底板松软、钻底量大于100mm时必须穿柱鞋,柱鞋规格:

60㎜。

⑦不得有泄(漏)串液的支柱,不得有空载支柱,不得出现液压支柱有明显的自降现象,不得出现死柱。

不得使用损坏的顶梁和失效的支柱,一旦发现立即更换。

⑧切顶线支柱齐全,挡矸有效。

⑨单体液压支柱入井前必须逐根进行压力试验。

⑩单体液压支柱,在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或使用时间超过8个月后,必须进行检修。

检修好的支柱,还必须进行压力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工作面两端头支护:

1、工作面上端头支护采用4.0米长∏型钢梁加DW25--25/100单体液压支柱支设成四对八梁32柱齐梁齐柱支护形式。

机头处最大控顶距为4.8m。

最小控顶距为4m。

2、工作面下端头支护采用3.4米长∏型钢梁加DW25--25/100单体液压支柱支设成四对八梁32柱齐梁齐柱支护支护。

机尾最大控顶距为4.2m。

最小控顶距为3.4m

3、机头、机尾两缺口规格为:

长×

宽=2.0×

1.0m,高度为2.2m。

四、超前支护

距工作面煤壁20米范围内的上、下顺槽要进行超前支护。

超前支护采用DW25-25/100单体液压支柱配2.4米∏型钢梁,采用一梁三柱、双排支护。

超前支护顶梁接顶严实,顶(帮)网无开裂。

上下安全出口畅通,满足通风、行人、运输要求。

上下安全出口宽度≥0.7米,高度≥1.6米。

超前支护全部采用双排柱,排距1.0米。

五、特殊支护

根据具体情况,必须及时支设木垛、戗柱、密集支柱、丛柱等特殊支护。

六、工作面支护材料

支护材料使用明细表

规格

使用地点

使用数量

回收率

∏型钢

2.4m

工作面

218

250

100%

超前支护

32

4.0

上端头

8

3.4

下端头

单体支柱

DW25—25/100

96

1112

工作面及上下端头

936

戗柱及密集支护

坑木

¢160mm,长2.4米

戗棚

20

70%

9

方木

长1米

木垛

10

金属网

10米×

1米

工作面及超前支护

50卷

11

勾棚

200根

七、备用支护材料

备用支护材料必须码放在距工作面上出口50米以内。

码放整齐,距溜子或皮带不得小于0.7米。

其数量和规格详见下表

工作面备用材料明细表

单体液压支柱

100根

30根

2.4米,¢16cm

20根

60根

30卷

第二节顶板管理

一、采空区管理

采空区采用全部跨落法

二、工作面顶板管理

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用三、四排管理,最大控顶距3.2米,最小控顶距2.4米。

当最大控顶距超过5米时或悬顶面积大于2×

5m2时,要采取强制放顶措施。

三、初采的放顶煤管理。

工作面移架后,对工作面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在工作面后部两对对梁中间剪网放顶煤。

工作面后部出现悬顶时严禁放顶煤;

放煤口间距1.8米,放煤口距底板高度不得超过30cm,严禁超高剪网放煤,工作面放顶煤期间,严格控制放煤量,严禁支架悬空。

放顶煤前必须对周围支架进行加固,并清理好后路;

放顶煤作业必须安排专人观看顶帮等情况;

放顶煤人员必须在安全地点放煤,不得正对放煤口。

四、初次放顶

1、成立以生产矿长为首的初放领导小组。

放顶期间领导小组成员现场指挥。

2、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不得小于90KN。

3、初放前,切顶线支柱必须成一条直线,必须打好各种特殊支护。

4、现场人员必须时刻注意顶、帮等情况,如发现煤壁片帮严重、支柱安全阀开启、顶板掉渣、发出断裂声、顶板淋水异常、支架变形,巷道超前压力明显等情况时,跟班领导必须及时撤出人员,并汇报调度室,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时,要加强工作面管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第三节矿压观测

1、支柱初撑力大于90KN/棵。

2、坚持“初撑力第一”的观点,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技术上、作风上重视矿压监控,严格按规定执行。

3、矿压监控应纳入日常生产技术管理,建立健全工作面支护质量、顶板监测及矿压预报制度。

不实行矿压监控,严禁回采。

4、建立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

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监控工作落实到实处。

管理人员必须带表进面,亲自抽测,组织现场整改,严把质量关。

5、严格按照“初放期间强化监控、正常生产选测监控,重点区、异常段、特殊点重点监控”的原则。

本工作面正常情况下均匀布置5条监测线,每条监测线2个点,即初排支柱和末排支柱。

6、正常放顶期间,每班队长认真监测这5条矿压监测线,并把真实数据填在班评估记录上。

7、每班要对工作面矿压做好两次监测工作,第一次为进入工作时,由跟班领导和当班队长对上班的工作面初撑力进行不定棚验测,发现有不合格的及时安排进行二次补液,并把不合格的棚号记下,按本单位相关制度对上班责任人进行处罚;

第二次为当班中,跟班领导和当班队长对5条监测线进行监测,对不合格支柱进行二次补液,并记录在班评估记录上。

8、初放期间是顶板事故的多发期,要求支柱初撑力测定率达100%。

9、监测人员应切实做到“检测、补改、验测、填报、处理”五个过程,监测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排除隐患。

第四节乳化液泵站

1、150212工作面乳化液泵站位于东翼采区6号联络巷内。

液压管路:

泵站→6号联络巷→150212工作面运输巷→工作面

2、泵站及管理要求:

(1)泵站司机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必须配带乳化液浓度计且认真填写乳化液浓度检查记录。

(2)正常回采期间,泵压压力18~20MPa,乳化液浓度达2%~3%,有配比和检测手段,泵站周围不得有积水、积物、杂物。

(3)油箱必须有过滤网,正常情况下油箱盖必须盖好。

(4)泵箱的自动给液装置应配备齐全完好,严禁开空泵。

(5)开泵前检查泵站和液压系统各部件,达不到完好标准不准开泵。

(6)注液枪及管线设专人管理维护,管线吊挂整齐。

(7)注液枪使用时枪口不能对着人。

(8)液压管路无跑冒滴漏现象,密封圈和油管损坏后及时更换。

(9)更换液压胶管或液压密封,应停油泵或关闭断路阀。

(10)泵压由检修工调定,正常情况下只准开一台泵,另一台泵备用,若有损坏及时修复。

第四章生产系统

第一节运输系统

本工作面原煤采用溜子结合皮带运输,材料运输采用矿车运输。

一、运煤系统

150212工作面—工作面煤溜--→150212工作面运输顺槽---顺槽煤溜、皮带→东翼采区运输大巷—皮带→主井底煤仓→主井→地面

二、运材料路线

地面→副井→东翼采区轨道大巷→2号联络巷→东翼采区回风大巷→6号联络巷→150212工作面运输顺槽→150212工作面

运输系统图详见附图5

第二节通风、防尘、压风与安全监测系统

一、通风系统

(一)通风路线:

150212采煤工作面为U型全负压通风,其通风路线为:

新鲜风流:

地面→副井、主井→东翼采区运输大巷、轨道大巷→150212工作面运输顺槽→150212工作面

乏风风流:

150212工作面→150212回风顺槽→东翼采区回风大巷→总回风巷→回风斜井→地面

(二)风量确定

1、按气象条件

Q采=Q基本×

K采高×

K采面长×

K温=388×

1.2×

1.0×

1.0=465.6m3/min

Q采——采煤工作面的需要风量(m3/min);

Q基本=60×

工作面控顶距×

工作面实际采高×

70%×

适宜风速

=60×

2.8×

1.5=388m3/min

K采高—回采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放顶煤面取1.2;

K采面长—回采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取1.0;

K温——回采工作面温度调整系数,取1.0;

因为该采煤工作面为放顶煤工作面,回采工作面长度为80m,且回采工作面温度23℃,采煤工作面风速在1.0~1.5m/s之间,

则:

K采高=1.2,K采面长=1.0,K温=1.00~1.25(本计算取1.0)。

2、按工作面温度适宜风速计算

Q采=60×

V采×

S采=60×

1.5×

4.3=387m3/min

V采—采煤工作面风速,m/s;

根据查表,该工作面适宜风速取1.5m/s;

S采——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断面积,m2;

该工作面最小控顶距为2.4m,最大控顶距为3.2m,取平均值2.8m,采高2.2米,

S采=2.8×

70%=4.3m2

3、按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和炸药量计算

每人供风≥4m3/min:

Q采≥4N=4×

60=240m3/min

每千克炸药供风≥25m3/minQ采≥25A=25×

4.8=120m3/min

N—工作面最多人数,60人

A—一次爆破炸药最大用量,取4.8Kg。

4、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采=100×

q瓦采×

K采通=100×

0.87×

1.5=130.5m3/min

Q采——采煤工作面的需要风量m3/min

q瓦采—采煤工作面的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

K采通—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

炮采工作面K采通=1.4~2.0(本计算取1.5)。

经比较以上计算结果,按气象条件计算结果465.6m3/min为最大值。

5、按风速进行验算:

60×

0.25S<Q采<60×

4Sm3/min

0.25S=60×

0.25×

4.3=64.5m3/min

4S=60×

4.3=1032m3/min

64.5<465.6<1032

S采——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有效断面积,原因同上取4.3m2

经比较以上计算需风量,并根据按风速进行验算结果得知,

150212采面需要风量为:

465.6m3/min。

通风系统详见附图11。

二、“三条生命线”:

防尘供水(防灭火尘系统)、压风管路系统、通讯系统

(一)防尘供水、防灭火系统

地面净化水→副井→主副井联络巷→东翼采区运输大巷、东翼采区回风大巷→150212运输顺槽、回风顺槽→150212工作面

皮带运输机机头安设喷雾,运输顺槽距采面10米、30米各安设一道水幕。

运输、回风顺槽供水管每50米接一个三通阀门。

(二)压风管路系统

地面压风机房→主井→东翼采区运输大巷→150212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150212工作面

(三)通讯系统

1、采面泵站、运输顺槽溜子机头外20米各设一部矿用防爆电话,直通调度室及井上、下各地点,与外界构成通讯系统。

2、信号系统采用BZZ—4信号综合保护开关127V供电,主要用于采面溜子及皮带运输机铺设专用信号。

详见附图6。

三、安全监控系统

工作面采用KJ90型安全监控系统。

本工作面共安设三台甲烷传感器,在回采工作面上隅角悬挂一台KG9701A型甲烷传感器(其报警浓度为≥1%,断电浓度为≥1.5%,复电浓度<1%,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全部电气设备),在回风顺槽距工作面10米内悬挂一台KG9701A型甲烷传感器(其报警浓度为≥1%,断电浓度为≥1%,复电浓度<1%,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全部电气设备),在回风顺槽口向里10-15米处悬挂一台KG9701A型甲烷传感器(其报警浓度为≥1%,断电浓度为≥1.5%,复电浓度<1%,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全部电气设备),

传感器悬挂位置:

距帮不小于200mm,距顶不大于300mm,垂直悬挂。

传感器必须每10天校验。

传感器布置详见附图7。

第三节排水系统

排水设备:

WJQ-15型水泵,安装于12工作面泄水巷临时水仓内;

配备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排水路线:

150212回风顺槽→150212泄水巷→5号联络巷→东翼采区轨道大巷副井底大巷→中央泵房→地面

第四节供电系统

1、供电方式:

采用采区变电所集中供电,采掘用电分开。

工作面采用660V电压供电,由采区变电所经过MY—0.66/1.14×

70型橡套电缆、KBZ—400型馈电开关引至工作面配电点。

详见附图8

2、供电线路:

东翼采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