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 AV S端子等接口的区别Word下载.docx
《RF AV S端子等接口的区别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F AV S端子等接口的区别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红色插口传输右声道信号,代码R。
复合视频接口采用RCA接口,RCA接口是目前电视设备上应用最广泛的接口,几乎每台电视上都提供了此类接口用于视频输入。
它是声、画分离的视频端子,一般由三个独立的RCA插头(又叫梅花接口RCA端子)组成的,其中的V接口连接混合视频信号,为黄色插口;
L接口连接左声道声音信号,为白色插口;
R接口连接右声道声音信号,为红色插口。
它是一种混合视频信号,没有经过RF射频信号那些调制、放大、检波、解调等过程,信号保真度相对较好。
图像品质影响受使用的线材影响大,分辨率一般可达350-450线,不过由于它是模拟接口,当用于数字显示设备时,需要一个模拟转数字的过程,会损失不少信噪比,所以一般数字显示设备不建议使用。
虽然AV接口实现了音频和视频的分离传输,这就避免了因为音/视频混合干扰而导致的图像质量下降,但由于AV接口传输的仍然是一种亮度/色度(Y/C)混合的视频信号,仍然需要显示设备对其进行亮/色分离和色度解码才能成像,这种先混合再分离的过程必然会造成色彩信号的损失,色度信号和亮度信号也会有很大的机会相互干扰,从而影响最终输出的图像质量。
这种规格要比射频规格的保真度好,但是也有缺点,他不像射频规格一样使用屏蔽性能好的同轴电缆,因此抗干扰能力差一些,传输距离不长,要想买到长距离的线材并不容易。
而且他的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分开传输,并且家庭里面基本上都不预先布这种线,因此走线上也麻烦。
S端子
S端子,(也叫S-Video,SeparateVideo),这是小扶桑开发的一种规格,属于AV视频规格的升级版,意义就是将Video信号分开传送,也就是在AV接口的基础上将色度信号C和亮度信号Y进行分离,再分别以不同的通道进行传输,同AV接口相比由于它不再进行Y/C混合传输,因此也就无需再进行亮色分离和解码工作,而且由于使用各自独立的传输通道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视频设备内信号串扰而产生的图像失真,极大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
标准接口是5针,S端子用来传输视频信号的就是5针,不负责声音传输,声音要通过单独的音频线来传输。
S端子线长度超过5米就会有明显的衰减,这个衰减是和S端子线本身的清晰程度作对比来说的,实际上有的资料建议S端子线最好都不要超过3米。
或许尽管衰减后效果依然很好,但是如果这个效果和射频已经相差不远,那么我认为这已经失去了忍受麻烦的布线而使用S端子线的意义了。
S端子线清晰效果绝对比射频强,
S端子还有7针和9针的,7针S端子和普通的5针S端子线是完全兼容的,多出来的那两根是用来支持AV信号的,9针的S端子称为VIVO端口,支持视频输出和输入,也称全能端口,
色差端子
色差端子是在S端子的基础上,把色度(C)信号里的蓝色差(b)、红色差(r)分开发送,其分辨率可达到600线以上。
它通常采用YPbPr和YCbCr两种标识,前者表示逐行扫描色差输出,后者表示隔行扫描色差输出。
现在很多电视类产品都是靠色差输入来提高输入讯号品质,而且透过色差端子,可以输入多种等级讯号,从最基本的480i到倍频扫描的480p,甚至720p、1080i等等,都是要通过色差输入才有办法将信号传送到电视当中。
由电视信号关系可知,我们只需知道Y、Cr、Cb的值就能够得到G(绿色)的值,所以在视频输出和颜色处理过程中就统一忽略绿色差Cg而只保留YCrCb,这便是色差输出的基本定义。
作为S-Video的进阶产品,色差输出将S-Video传输的色度信号C分解为色差Cr和Cb,这样就避免了两路色差混合译码并再次分离的过程,也保持了色度信道的最大带宽,只需要经过反矩阵译码电路就可以还原为RGB三原色信号而成像,这就最大限度地缩短了视频源到显示器成像之间的视频信号信道,避免了因繁琐的传输过程所带来的影像失真,所以色差输出的接口方式是目前模拟的各种视频输出接口中最好的一种之一。
复合视频接口。
VGA端子
VGA端子(VideoGraphicsArray)也叫D-Sub接口。
VGA接口是一种D型接口,上面共有15针,分成三排,每排五个。
VGA接口是显卡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接口类型,迷你音响或者家庭影院拥有VGA接口就可以方便的和计算机的显示器连接,用计算机的显示器显示图像。
CRT显示器上都用的是该接口。
此接口共15针,分为3排,每排5针,接口为D字型,用于传送模拟信号。
一般主板集成的显卡只提供该接口的输出。
15针中有5针是用来传送红(R)、绿(G)、蓝(B)、行(H)、场(V)这5种分量信号的,该接口有成熟的制造工艺、广泛的使用范围,使模拟信号传输中最常见到的一种端口。
但,不论多么成熟,他毕竟是传送模拟信号的接口。
CRT显示器因为设计制造上的原因,只能接受模拟信号输入,这就需要显卡能输入模拟信号。
VGA接口就是显卡上输出模拟信号的接口。
虽然液晶显示器可以直接接收数字信号,但很多低端产品为了与VGA接口显卡相匹配,因而采用VGA接口。
VGA接口是显卡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接口类型,多数的显卡都带有此种接口。
有些不带VGA接口而带有DVI接口的显卡,也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转接头将DVI接口转成VGA接口,通常没有VGA接口的显卡会附赠这样的转接头。
目前大多数计算机与外部显示设备之间都是通过模拟VGA接口连接,计算机内部以数字方式生成的显示图像信息,被显卡中的数字/模拟转换器转变为R、G、B三原色信号和行(H)、场(V)同步信号,信号通过电缆传输到显示设备中。
a).对于模拟显示设备,如模拟CRT显示器,信号被直接送到相应的处理电路,驱动控制显像管生成图像。
b).而对于LCD、DLP等数字显示设备,显示设备中需配置相应的A/D(模拟/数字)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
在经过D/A和A/D2次转换后,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图像细节的损失。
c).VGA接口应用于CRT显示器无可厚非,但用于连接液晶之类的显示设备,则转换过程的图像损失会使显示效果略微下降。
VGA接口传输的仍然是模拟信号,对于以数字方式生成的显示图像信息,通过数字/模拟转换器转变为R、G、B三原色信号和行、场同步信号,信号通过电缆传输到显示设备中。
对于模拟显示设备,如模拟CRT显示器,信号被直接送到相应的处理电路,驱动控制显像管生成图像。
而对于LCD、DLP等数字显示设备,显示设备中需配置相应的A/D(模拟/数字)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
在经过D/A和A/D2次转换后,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图像细节的损失。
VGA接口应用于CRT显示器无可厚非,但用于数字电视之类的显示设备,则转换过程的图像损失会使显示效果略微下降。
DVI端子
DVI全称为DigitalVisualInterface,它是1999年由SiliconImage、Intel(英特尔)、Compaq(康柏)、IBM、HP(惠普)、NEC、Fujitsu(富士通)等公司共同组成DDWG(DigitalDisplayWorkingGroup,数字显示工作组)推出的接口标准。
它是以SiliconImage公司的PanalLink接口技术为基础,基于TMDS(TransitionMinimizedDifferentialSignaling,最小化传输差分信号)电子协议作为基本电气连接。
TMDS是一种微分信号机制,可以将象素数据编码,并通过串行连接传递。
显卡产生的数字信号由发送器按照TMDS协议编码后通过TMDS通道发送给接收器,经过解码送给数字显示设备。
一个DVI显示系统包括一个传送器和一个接收器。
传送器是信号的来源,可以内建在显卡芯片中,也可以以附加芯片的形式出现在显卡PCB上;
而接收器则是显示器上的一块电路,它可以接受数字信号,将其解码并传递到数字显示电路中,通过这两者,显卡发出的信号成为显示器上的图象。
DVI又分为DVI-A、DVI-D和DVI-I。
a).DVI-A端口用于传输模拟信号,其功能和D-SUB完全一样。
b).DVI-D端口用于传送数字信号,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信号接口。
还分为单通道和双通道。
c).DVI-I端口用于传送兼容信号,通过接口上活跃针脚定义的不同,传送模拟或数字信号。
考虑到兼容性问题,目前显卡一般会采用DVD-I接口,这样可以通过转换接头连接到普通的VGA接口。
DVI-D接口,只能接收数字信号,接口上只有3排8列共24个针脚,其中右上角的一个针脚为空。
不兼容模拟信号。
DVI-I接口,可同时兼容模拟和数字信号。
兼容模拟幸好并不意味着模拟信号的接口D-Sub接口可以连接在DVI-I接口上,而是必须通过一个转换接头才能使用,一般采用这种接口的显卡都会带有相关的转换接头。
显示设备采用DVI接口具有主要有以下两大优点:
一、速度快
DVI传输的是数字信号,数字图像信息不需经过任何转换,就会直接被传送到显示设备上,因此减少了数字→模拟→数字繁琐的转换过程,大大节省了时间,因此它的速度更快,有效消除拖影现象,而且使用DVI进行数据传输,信号没有衰减,色彩更纯净,更逼真。
二、画面清晰
计算机内部传输的是二进制的数字信号,使用VGA接口连接液晶显示器的话就需要先把信号通过显卡中的D/A(数字/模拟)转换器转变为R、G、B三原色信号和行、场同步信号,这些信号通过模拟信号线传输到液晶内部还需要相应的A/D(模拟/数字)转换器将模拟信号再一次转变成数字信号才能在液晶上显示出图像来。
在上述的D/A、A/D转换和信号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信号的损失和受到干扰,导致图像出现失真甚至显示错误,而DVI接口无需进行这些转换,避免了信号的损失,使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力都得到了大大提高。
先把信号通过显卡中的D/A(digital数字/analog模拟)转换器转变为R、G、B三原色信号和行、场同步信号,这些信号通过模拟信号线传输到液晶内部还需要相应的A/D(模拟/数字)转换器将模拟信号再一次转变成数字信号才能在液晶上显示出图像来。
通过上述所讲要通过D(数字)/A(模拟)、A/D转换和信号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信号的损失和受到干扰,导致图像出现失真甚至显示错误;
而DVI接口无需进行这些转换,避免了信号的损失,使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力都得到了大大提高。
c).DVI接口可以支持HDCP协议
这为将来看带版权的高清视频打下基础。
不过要想让显卡支持HDCP,光有DVI接口是不行的,需要加装专用的芯片,还要交纳不斐的HDCP认证费,因此目前
真正支持HDCP协议的显卡还不多。
TV-Out
TV-Out是指显卡具备输出信号到电视的相关接口。
目前普通家用的显示器尺寸不会超过19寸,显示画面相比于电视的尺寸来说小了很多,尤其在观看电影、打游戏时,更大的屏幕能给人带来更强烈的视觉享受。
而更大尺寸的显示器价格是普通用户无法承受的,将显示画面输出到电视,这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输出到电视的接口目前主要应用的有三种。
一种是采用VGA接口,VGA接口是绝大多数显卡都具备的接口类型,但这需要电视上具备VGA接口才能实现,而带有此接口的电视相对还较少,同时多是一些价格较贵的产品,普及程度不高。
此种方法一般不多采用,也不是人们习惯意义上说的视频输出。
Video-in
Video-in是指显卡上具备用于视频输入的接口,并能把外部视频源的信号输入到系统内。
这样就可以把电视机、录像机、影碟机、摄像机等视频信号源输入到电脑中。
带视频输入接口的显卡,通过在显卡上加装视频输入芯片,再整合入显卡自带的视频处理能力,提供更灵活的驱动和应用软件,这样就能给显卡集成更多的功能。
显卡上支持视频输入的接口有RF射频端子、复合视频接口、S端子和VIVO接口等。
VIVO(videoinandvideoout)接口
VIVO接口其实就是一种扩展的S端子接口,它在扩展型S端子接口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扩展,针数要多于扩展型S端子7针。
VIVO接口必须要用显卡附带的VIVO连接线,才能能够实现S端子输入与S端子输出功能。
VIVO连接线VIVO接口
HDMI端子
HDMI的英文全称是“HighDefinitionMultimedia”,中文的意思是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
HDMI接口可以提供高达5Gbps的数据传输带宽,可以传送无压缩的音频信号及高分辨率视频信号。
同时无需在信号传送前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可以保证最高质量的影音信号传送。
应用HDMI的好处是:
只需要一条HDMI线,便可以同时传送影音信号,而不像现在需要多条线材来连接;
同时,由于无线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能取得更高的音频和视频传输质量。
对消费者而言,HDMI技术不仅能提供清晰的画质,而且由于音频/视频采用同一电缆,大大简化了家庭影院系统的安装。
2002年的4月,日立、松下、飞利浦、SiliconImage、索尼、汤姆逊、东芝共7家公司成立了HDMI组织开始制定新的专用于数字视频/音频传输标准。
2002年岁末,高清晰数字多媒体接口(High-definitionDigitalMultimediaInterface)HDMI1.0标准颁布。
HDMI在针脚上和DVI兼容,只是采用了不同的封装。
与DVI相比,HDMI可以传输数字音频信号,并增加了对HDCP的支持,同时提供了更好的DDC可选功能。
HDMI支持5Gbps的数据传输率,最远可传输15米,足以应付一个1080p的视频和一个8声道的音频信号。
而因为一个1080p的视频和一个8声道的音频信号需求少于4GB/s,因此HDMI还有很大余量。
这允许它可以用一个电缆分别连接DVD播放器,接收器和PRR。
此外HDMI支持EDID、DDC2B,因此具有HDMI的设备具有“即插即用”的特点,信号源和显示设备之间会自动进行“协商”,自动选择最合适的视频/音频格式。
RGBHD输入/输出:
这是用五根线来传输视频信号的传输方式。
其中3路用来分别传输R、G、B三种色彩信号,另外两路用于传输辅助信号。
RGBHD传输的清晰度相当高,可以达到1000线以上
常见音/视频端子大集合
现在最新的一些AV放大器的前面板设计已经非常友好了,靠着那些闪动的荧光屏和指示灯、分布合理的按键和旋钮,用家都可以比较轻松地上手操作。
然而,把这些AV放大器的背板转过来,就让初哥们有点无从下手了:
布满了成群的插孔、接线柱、接线端子、线夹,有些外形看上去差不多,有些又相差甚远。
不过不用怕!
下面就图文并茂地讲解一下各种接线端子的种类和作用。
模拟音频端子
RCA
这是目前为止最为常见的一种音/视频接线端子,这种双线连接方式的端子早在收音机出现的时代便由RCA录音公司发明出来,还有一个更老式、也比较奇怪的称呼叫作“唱盘”接头。
RCA端子采用同轴传输信号的方式,中轴用来传输信号,外沿一圈的接触层用来接地,也可以用来传输数字音频信号和模拟视频信号。
RCA音频端子一般成对地用不同颜色标注:
右声道用红色(字母“R”表示“右”或者“红色”);
左声道用黑色或白色。
有的时候,中置和环绕声道连接线会用其他的颜色标注来方便接线时区分,但整个系统中所有的RCA接头在电气性能上都是一样的。
一般来讲,RCA立体声音频线都是左右声道为一组,每声道外观上是一根线。
XLR平衡端子:
这是一种三线的连接端子,三根导线分别是正极、负极和屏蔽。
XLR被称作“平衡端子”和“麦克风插头”,一般来讲应用在专业或广播电视领域,但在一些Hi-End级别的消费器材中也得到采用,在前级放大器和后级放大器之间进行信号传输。
在连接方面,三线XLR插头输出音频信号,而三线插孔输入音频信号。
XLR端子的优势在于平衡线性传输信号,这样可以在长距离传送音频信号时大大减少电子系统工作时的电磁、射频干扰而在音频信号中产生的噪音和哼声。
不过呢,在一般的消费类家用电器中,XLR传输的优势并不是非常明显。
Phone/Mini-phone耳机端子
标准的1/4英寸(6.35mm)直径的耳机插头和插孔的设计是从早期电话接线板来的,这种接线端子在AV器材上一般是三线结构(分为左/右声道各一以及接地),作立体声信号输出。
耳机插头与插孔通常也用于专业或广播器材上,此时是双线结构(分为信号和接地)用于传输单声道信号;
有时也采用三线结构(分为正极、负极和屏蔽)以平衡方式传输单声道信号。
而直径1/8英寸(3.5mm)的小型耳机端子在功能上是和标准耳机端子一样的,多用于便携式器材上供立体声信号传输。
数字音频端子
Coaxial同轴端子
按照SPDIF(Sony-PhilipsDigitalInterfaceFormat,索尼-飞利浦数字界面格式)的标准,外观与RCA模拟音频端子一样的线材也可以用于传输数字音频信号。
同轴端子可以用于传输立体声(CD格式)或多声道(杜比数字/DTS)数字信号,插头一般用桔红色和黑色进行标注。
尽管任何采用RCA插头的线材都可以用来传输数字音频信号,但是最好还是使用专门为数字音频设计的线材,以取得尽可能好的传输效果,也就是说,插头和插孔的阻抗都要标注为75Ω。
Toslink(Optical)光纤端子
Toslink光纤端子的标准和同轴RCA端子是一样的,都是SPDIF数字音频格式,但是数据传输不是通过波动的电流,而是通过脉动的光波,采用特殊的光纤维作介质。
从Toslink的输出端口,你可以看到红色的光线,这不是激光,也不会对人眼有害。
污物和灰尘会阻碍光波的传输,所以使用时不要用手接触连接口,不用的时候也要把防尘帽套到端口上,另外,光纤线也不能够过分地弯折扭曲,否则会造成永久性的损伤而不能使用。
AES-EBU(XLR)数字平衡端子
这种端子被“音频工程师协会”(AudioEngineeringSociety,简称AES)和“欧洲广播联盟”(EuropeanBroadcastingUnion,简称EBU)采用,基本设计与传输模拟音频信号的XLR平衡端子一模一样。
这种连接方式在专业音频设备中非常普遍,不过在家用领域,仅在一些超级Hi-End的立体声和家庭影院设备中被采用。
音箱连接音频端子
弹簧夹
这种连接方式多见于平价的AV接收机、双声道放大器和入门级的音箱上。
使用起来也很简单,压住弹簧夹,把裸线线头插进线孔里去,放松弹簧夹把线头夹紧。
因为弹簧夹内部的簧片安装得非常接近,所以在相对的一个小范围内会有电磁接触。
不过对于最大输出功率在100W以下的音箱连接中使用是足够的了。
多用接线插头及插座
这类接线方式几乎可以适用于所有的音箱线插头,如:
把裸线线头扭紧,穿过接线柱水平方向的孔,再将接线柱旋紧;
或把线头的金属条弯成U形,绕在接线柱上,再将接线柱旋紧;
或是把线头的金属条直接插入接线柱的孔中,再旋紧接线柱;
如果线头是香蕉插头,直接插入接线柱正面的孔中就行了。
香蕉插头
这种插头的名字来自于它稍稍鼓起的外形。
插入上面提到的多用插座正面的孔时非常方便,插入后也可以形成非常大的接触面积。
这种特性使得它被优先使用在大功率输出的器材中,用以连接音箱和接收机/放大器。
有时候也可以看到被分为两组的香蕉插头,称作“双香蕉插”,不过并不是在所有器材(特别是音箱)上都能够使用。
视频端子
Composite复合视频端子
这种端子的外形和用于传输模拟和数字同轴信号的RCA端子一样,其名称的来源是因为复合视频端子通过单线同时传输色度(各种色彩)和亮度(黑色与白色)信号,通常外观标注为黄色。
从使用上来讲,只要是RCA插头、用同轴方式传输信号的线材都可以用来传输复合视频信号,不过特别设计的75Ω阻抗的线材能还原更优秀的图像,特别是在长距离传输时区别更明显。
这是因为特别设计的线材更能够减少阻抗不匹配和信号反射对于图像的影响,减少重影。
复合视频端子最常用,但也是保真度较低的一种视频传输方式,所以在要求图像还原质量的时候S视频端子和色差视频端子更适用。
S视频端子
由于S视频端子采用分离的线路来传输彩色视频信号中的色度和亮度信号,所以和采用单线同时传输色度、亮度信号的复合视频端子相比,还原出的图像质量明显要好一些。
S端子采用的是独有的四针插头(正式名称是mini-DIN连接头)。
在使用时一定要搞清楚插入的方向和位置,如果使蛮力瞎插,会弄弯针头,造成插头损坏。
Component色差视频端子
色差视频端子的英文名来源于这种端子是把视频信号分离为3个不同的基本部分(Component)来进行传输。
因此色差端子采用3条分离的信号线传输信号,所还原的信号质量也要好过复合端子和S端子。
从外形上讲,色差端子是与普通的RCA端子是一样的,不过是将3根线组合在一起使用,但3根线所传输的信号是完全不同的。
这3组信号分别是:
亮度(以Y标注),以及从三原色信号中的两种?
?
蓝色和红色?
去掉亮度信号后的色彩差异信号(标注为Pb和Pr),在三条线的接头处分别用绿、蓝、红色进行区别。
这三条线如果相互之间插错了,
可能会显示不出画面,或者显示出奇怪的色彩来。
有的DVD播放机会使用BNC插头插座(参见下文RGB+H/V视频端子中的内容)来作色差信号传输。
在有的器材上,还可以看得到色差视频端子被标注成“Wideband”(宽频)、“HDTV-Ready”(HDTV预备)、“HDTV-Capable”(HDTV可用)等等,这些标注意味着可以从HDTV调谐器、逐行扫描DVD播放机、倍线器或其他的一些视频处理设备中输出色差信号,并且也可以在高清晰度电视和监视器上正常显示。
如果你的电视机不具备接收高清晰度信号和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