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收支现状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05661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4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国际收支现状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我国国际收支现状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我国国际收支现状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我国国际收支现状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我国国际收支现状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国际收支现状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

《我国国际收支现状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国际收支现状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国际收支现状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依据一定会计规则编制的统计报表,其编制利用了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

它一般由经常账户(CA)、资本金融账户(KA)和错误与遗漏账户(Errors &

OmissionsAccount)三个一级账户组成。

其中,前两个账户是最关键的。

 

我国国际收支现状概述

从1994年起到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呈现持续“双顺差”的局势。

这是我国国际收支最显著的特征。

但2011年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降至2005年以来最低水平,预计2012年顺差将大幅减少。

我国政府近几年一直致力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并将之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几年的国际收支数据也显示,增长幅度有所减缓,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一:

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呈明显的阶段性加速增长

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1992—2002年为小幅增长阶段。

从2338 亿美元上升到 9640亿美元,增长312%,占GDP的比例由47.82%提高到67.02%;

2003—2007年为快速增长阶段。

国际收支交易规模从 13798 亿美元提高到43343亿美元,占GDP的比例由 84.52%提高到132.01% ,提高了47个百分点,且2005—2007年连续三年我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超过GDP;

2008—2009年为调整阶段。

国际收支交易规模占GDP比重连续两年呈下降趋势。

2009年后,呈稳步上升趋势。

二 :

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持续

自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呈明显的阶段性增长,且从1994年开始,国际收支持续呈现双顺差的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中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持续的双顺差格局,即经常项目与资本、金融项目同时保持顺差。

1998—2000年,由于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资本与金融账户盈余较小,甚至在1998年出现了资本净流出,而经常账户盈余相对较大。

2001 年以后,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盈余双双大幅增长,两者的相对重要性呈现交错状态。

因此,即使在双顺差的大格局

下,两个账户双顺差的相对重要性也存在阶段性的差异。

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的阶段性增长,充分反映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但在交易规模增长的同时,持续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也反映了我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存在一些问题。

1.经常项目失衡状况分析

表 12000—2009年经常项目差额

单位:

百万美元

以货物贸易差额为自变量,经常项目差额为因变量,对二者进行回归分析。

分析数据显示:

 经常项目顺差与货物贸易顺差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1.232329,其变动趋势几乎一致,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源于货物贸易顺差。

货物贸易顺差不断增加在于出口的持续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加工贸易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加大,1982 年仅占0.24%,而 2007年已占52.67%。

充分反映了我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对国际贸易的依赖。

经常项目中,服务贸易差额连年为逆差,我国的金融、保险、信息技术和咨询业务等都是最主要的逆差额来源。

这也反映了我国在服务方面是净进口国以及我国在产业结构方面的缺陷。

2. 资本与金融项目失衡状况分析

除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资本与金融项目呈现逆差以外,1994年以来其一直保持顺差,在2004年出现跳跃式剧增,顺差高达 1106. 60亿美元,2005年、2006 年、2007年分别回落至629. 64 亿美元、66. 62亿美元和735. 09亿美元。

在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项是造成金融账户顺差的主要原因。

尤其是外国直接投资,是造成这一顺差的最主要因素。

一方面,我国的廉价劳动力吸引了大量的外

商来华投资设厂;

另一方面,为赚取人民币升值和利差等收益,境外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大量进入我国。

我国双顺差结构问题分析

 我国目前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的结构,这与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极不相称的。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较为理想的国际收支结构应是:

贸易项目逆差,经常项目保持平衡,资本和金融项目下顺差。

而目前我国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造成一定冲击。

因此国家采取“调投资、促消费、减顺差”的政策导向,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一、造成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

1)我国经济中储蓄大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

我国国内经济的特点是高储蓄、低消费。

消费不足带来储蓄过高,而高储蓄带来的是高放贷和高投资,在消费不旺的形势下,高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只能对外出口,产生巨大的贸易顺差。

2)我国长期实行出口导向政策,采取一系列出口优惠政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都使得我国出口产品竞争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出口高速增长。

 3)我国长期实行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

使得国外资金可以以合资或直接投资的形式进入国内,而这些外汇的流入不是以经常性项目逆差的形式流出,而是外商将这些外汇卖给中国人民银行,用人民币购买国内资本,投资生产的产品通过出口产生经常性项目顺差,从而产生了双顺差的格局

4)国际间产业结构转移和调整。

我国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导致一部分加工出口产业以外商投资形式向我国转移,这归根到底是我国在世界产业结构中扮演的角色造成的。

二、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影响

1)国际收支双顺差引起的外汇储备激增,导致“对冲”过多流动性成为央行货币政策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

由于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央行“对冲”操作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

2)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央行旨在弱化基础货币大量投放的负面影响的“对冲”操作带有很大的被动性,限制了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空间和主动程度,也影响了央行的政策调控效果。

3)导致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均衡,不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向内需主导型模式的转变。

4)国际收支双顺差给人民币汇率造成持续的升值压力。

国际收支双顺差造成的巨额外汇储备使我国在相当程度上丧失了货币政策操作的主导权,并陷入人民币升值压力与货币供给增长的双重困境。

要减轻外汇占款造成的过多基础货币发行对国内货币市场的影响,人民银行必须加大回笼现金力度或提高利率,这些都会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

5)长期双顺差将加剧我国与相关贸易伙伴国尤其是欧美的贸易摩擦。

短期内,持续的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导致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摩擦愈演愈烈,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攻击的重点目标,使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受到更大制约,贸易谈判中需付出更多代价。

6)国际收支双顺差造成的流动性过剩还可能会导致投资过热、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等一系列消极后果。

三、应对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措施

 1)降低我国过高的储蓄率ﻫ 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当是货币供应收紧,利率水平提高,人民币更大幅度有序升值。

除了实行降低投资增速的行政措施之外,当前货币政策应当适度从紧,包括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速和提高利率水平。

央行应当继续加息并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控制流动性。

同时,人民币汇率应该更加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更加富有弹性。

这些政策措施都将有助于纠正内需和外需的不平衡。

 ﻫ 2)进行进出口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核心竞争力 

 经常项目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出口产业结构失衡,出口集中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产品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在国际上以低价量大为特点,企业利润率低并且很容易受到反倾销诉讼。

进口缺乏中国真正急需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达国家产业调整仅仅把我国作为制造业基地,真正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研发都在发达国家国内。

因此,我国现在必须调整进出口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高耗资源型出口;

并把环保、安全、社保等因素纳入企业的出口成本;

开发产品核心技术创造力,提高企业自主竞争力,实现在平稳出口量的基础上利润最大化。

 

3)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ﻫ 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外汇运用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对外投资。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给予其适当的优惠政策和信贷支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

支持到境外合作开发国内短缺资源,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置换;

健全对境外投资的服务体系,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条件。

国际收支形势展望和政策取向

(一)形势展望

 2012年,预计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国际资本流动不确定性依然较大。

面对高企的政府债务,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将继续实施紧缩财政政策,经济增长提升空间有限。

2012年3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计,全年全球经济增长3.3%,较2011年放慢0.5个百分点;

世界贸易总量增长3.8%,较2011年下滑3.1个百分点。

同时,美国、欧洲等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仍将维持宽松,全球流动性充裕的基础依然存在,但国际金融监管进一步趋严,欧债危机有可能继续向欧元区其它高负债国家蔓延,银行业风险和主权债务风险交织上升,再加上地缘政治事件等不稳定因素,全球资金避险情绪可能会有所起伏,导致跨境资本流动出现较大波动。

   2012年,我国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增长的内生性继续增强。

虽然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有所下调,但在工业化、城镇化等长期增长因素的推进下,我国经济发展前景依然向好。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有望达到8.2%,在全球范围内仍位于前列。

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将有所提升,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而国内物价水平也有望回落。

同时,我国将进一步落实扩大消费需求、增加进口和“走出去”战略。

综上,预计2012年,我国国际收支仍将保持顺差,但顺差大幅—45—

减少。

发达国家的结构性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国际经济金融将持续动荡,我国可能面临跨境资本流动反复波动的风险。

随着外汇供求关系趋于平衡,人民币汇率预期分化,全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可能形成有升有贬、双向波动的局面。

(二)政策取向

  2012年,我国将继续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使经济增长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在稳定出口的同时增加进口,促进对外贸易更趋平衡;

在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同时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放宽居民境外投资限制,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外汇管理部门将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提高外汇管理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一是坚守风险底线,构建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冲击的体制机制,密切监测跨境资金双向异常流动,完善应对预案;

 二是以贸易投资便利化为重点,深化贸易外汇管理改革,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拓宽对外投资渠道;

 三是完善交易机制,丰富避险产品,大力发展外汇市场。

  四是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实现储备资产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