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导读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986939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书导读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书导读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书导读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书导读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书导读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书导读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四书导读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书导读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书导读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附件二:

《论语》原文(略)

《大学》教学设计

郭颖、袁开惠

因为教学对象是七年制本科生的一部分,学生水平较高,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研读国学经典的能力。

所以《大学》的整体教学以学生查阅资料、思考问题和课堂讨论为主;

1、先把校勘过的《大学》原文材料提前一周发到学生手里,并且布置好思考问题如下:

(1)朱熹说:

“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

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

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

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

《大学》一篇有等级次第,总作一处,易晓,宜先看。

”朱熹为什么主张要先读《大学》

(2)《大学》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哪些方面

(3)研读《大学》,谈谈此“大学”和当代大学有何异同并试加评述。

(4)如何理解“止于至善”

(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对于学业和人生有什么现实意义

(6)结合《大学》和现实,谈谈“修身”在人生成长中的重要性。

(7)如何理解“内圣外王”在我们今天所倡导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价值和意义

5、课堂伊始,先请同学们齐声诵读《大学》原文。

6、诵读后,两个小组轮流讨论,当一小组就一个问题讨论完毕,另一小组就其讨论进行评说。

7、教师视小组实际讨论情况进行启发式总结。

附件:

一、题解

儒家基本经典之一。

原为《礼记》中的一篇。

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

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

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

(1)《礼记》中的《大学》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

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

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

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

“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2)《大学》的版本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

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

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

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

(3)“大学”的含义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

“大学”是大人之学。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

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

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

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

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

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

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

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

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

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

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

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

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

见贤能举,举而能先。

二、《大学》原文(略)

三、《大学》译文(略)

《中庸导读》教学设计

刘庆宇张亭立

本课程以部分七年制本科生为教学对象,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研读国学经典的能力,增强人文素养。

课程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充分开拓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思考能力,教师起指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

课程设计拟以贯穿全文、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十二个问题为线索,由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学习,研读文意,并通过小组讨论,充分交流意见,互取短长,领悟儒家经义,增强人文素养;

讨论时可联系实际情况,阐发传统经典的现实意义。

1、将已校勘的《中庸》原文(白文)提前一周发给学生,布置思考问题如下:

(1)什么是“中”什么是“和”什么是“致中和”

(2)《中庸》既是以致“中和”为目的,如何才能致中和

(3)诚的含义是什么

(4)诚的修养主要有哪些过程联系自身有何现实意义

(5)如何把“致中和”躬行于实践(问题五)

(6)“躬行”的出发点是什么

(7)如何理解《中庸》: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你如何看待儒家的这一思想

(8)“躬行”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9)“学”、“知”、“行”三者的关系如何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

(10)中庸的适用范围如何

(11)为何说:

“中庸难行”

(12)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我们如何理解“中庸”有何现实意义

2、学生在课前熟读原文,并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就上述思考问题分组讨论。

3、两个小组轮流讨论,当一小组就一个问题讨论完毕,另一小组就其讨论进行评说。

4、教师视小组实际讨论情况进行启发式总结。

附件一中庸原文(学生使用)(略)

附件二导读设计(教师使用)

解题:

《中庸》是儒家又一重要经典。

程颐说:

“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

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

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中庸》通篇的主旨是论中和,认为中和是性,中和是道,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

人的可告,就在于能中和;

政教的作用,就在于致中和。

故《中庸》开篇便道: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什么是“中”什么是“和”什么是“致中和”(问题一)

提示:

《中庸》写道: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本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解:

中为本,和为道,合而言之“中和”就是道,而且是达道。

“中”的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就是说对喜怒哀乐等情欲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控制,过度的喜不叫喜,过度的乐也不叫乐。

朱熹注释说:

“喜怒哀乐,情也;

其未发,则性也。

无所偏倚,故谓之中。

”性即本性,本来的状态,也就是本身固有的质和量。

对喜怒哀乐能按应有状态掌握,无所偏倚,这就叫“中”,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

因为效果的“和”决定于方法的“中”,所以程颐解释中庸一词说: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不易说的是不可更易,不是别的不可更改,而是“中”的原则的不可更易。

“中和”又有分合之谓,合而言之指一种高度和谐的境界,一种十分完美的境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分而言之,“中”指思想方法,而“和”则指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行为效果。

*《中庸》既是以致“中和”为目的,但如何才能致中和,也就是如何才能“达道”呢(问题二)

“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从思想上认识,需要诚。

*诚的含义是什么(问题三)

《中庸》: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中庸》: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至诚无妄的心态。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己。

*诚的修养主要有哪些过程联系自身有何现实意义(问题四)

《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解:

提出了学、问、思、辨、行五字,而且分别提出学必博、问必审、思必慎、辨必明、行必笃的要求。

审、慎、笃是个态度问题,只要认真、刻苦,也就不难做到。

但博学和明辨不光是态度,主要是个下功夫的问题了,所以《中庸》说: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人的资质,体力是不一样的,有强有弱,但有了这种己百己千的精神,也就无不可至了。

这就肯定每一个人都可以“致中和”,只要有心。

“忠恕,违道不远。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施诸已而不愿勿施于人。

诚的反面是伪,所以“至诚”还得与欺伪作斗争,不但不能欺人,也不能欺心。

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

能忠能恕,也就距中庸之道不远了。

然则哪些东西是忠恕呢《中庸》举了一个最为浅显的例子: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诸人。

”凡事都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凡不愿加在自己头上的,决不强加在他人头上。

这样,人间就多了许多理解,增长了许多“中和”的气氛。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

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

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

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

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施诸已而不愿勿施于人,是至诚无伪的一个方面,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则是至诚无伪的另一方面。

要求别人是容易的,口使令指就可以了,但要把对别人的要求反求诸已,要求儿子对自己作到的首先自己对父亲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首先对自己的上级做到,就很不容易了,连无所不能的孔子也说“丘未能一焉”。

而这种推己及人,反躬自问的思想作风,正是人品的伟大和崇高所在。

*如何把“致中和”躬行于实践(问题五)

*“躬行”的出发点是什么(问题六)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中庸》强调的一种重要原则是从实际出发,从自己所处的境地出发,从日常生活的琐事出发。

“君子”行事,必须从现实的情况出发,不能有外慕之心: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就是说人处在富贵的地位就按富贵者的情况行事,处在贫困的境地就按贫困者的情况行事,处在不开化的夷蛮之地就按夷蛮的情况行事,处在患难的境地就按患难中的情况行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外求,不幻想,不眼高手低,这样才“无入而不自得”。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人们所处的地位是不可能同等的,所以所谓从实际出发就是从自己所处的实际环境出发,不作人为的拔高,不搞硬性的助长。

在上位不凌下以立威,在下位不援上以附势,一切顺其自然,不怨天,不尤人,这样就无时不心地和平。

不能持中的小人则不是这样,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冒险行事,以期侥幸取胜。

即使偶尔达到目的,也是身心憔悴,离中庸甚远。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

辟如登高,必自卑。

从实际出发,必须从低处着眼,从小处着手。

不管你要走多远,都是从身边的第一步开始的;

不管爬多高,都是要从最低的第一级开始的。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从实际出发除了空间的实际,还有时间的实际。

所谓时中,一是随时而中,指的是时时处处无所不中。

一是因时而中,指的是与时俱进,适应事物的发展变化。

*如何理解《中庸》:

”你如何看待(问题七)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

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

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中庸的运用究竟应该从哪些地方开始“修身-事亲-知人-知天”表现出何种原则

《中庸》引《诗》及孔子的话说:

“《诗》曰: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耽。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子曰:

父母其顺矣乎!

”从调整家庭关系开始。

夫妻之间,如鼓瑟琴;

兄弟之间,和乐且耽。

再加上对父母的孝顺,一个家庭也就臻于“中和”了。

*“躬行”的态度怎么样(问题八)

“子曰:

舜其大知也与!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举舜和颜回的事例为了说明什么

行而不倦的精神。

《中庸》的作者认为,舜之所以为舜是因为他坚持中庸之道。

他注意调查研究,倾听周围意见,而且能隐恶扬善。

对听来的意见善于分析,排除左右两个极端,就其中最合实际者,取而用之。

《中庸》强调实践,不仅在实践中运用“中庸”,而且要在实践中学习“中庸”。

运用要像舜一样,“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至于学习要像颜回。

选择中庸,就是善于选择那些最精当的,真理性最强的,也就是反映了事物本质的“中庸”,拳拳服膺,使之成为己有。

这就告诉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东西都是有偏激的,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所以要善于选择。

选择不是选那些哗众取宠的,显赫一时的,更不是人云亦云的,而应该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真实反映了事物本质的。

*“学”、“知”、“行”三者的关系如何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问题九)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中庸》在这里特别强调学与行的重要,无论何种人,无论何种情况,只要坚持学习,就能“知”。

无论何种人,也无论何种情况,只要坚持实践,就能成功。

朱熹作注说:

“盖人性虽无不善,而气禀有不同者,故阐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

吕氏曰:

所入之途虽异,而所至之域则同,此所以为“中庸”。

若乃企生知安行之资,为不可几及;

轻困知勉行,谓不能有成,此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也。

”朱熹认为,人的天赋不同,所以学、行的难易有别。

吕氏的论述更为深刻:

如果人们只希望自己能生而知之不肯力学,希望能安而行之不能困勉,则中庸永远只能是理论意义上的中庸,而不能为人所用,所以说“此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也。

*中庸的适用范围如何(问题十)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

曰:

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凡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此两段用意何在

天下之达道五,是外向的,对家庭社会而言的;

天下之达德三,是内向的,对自己而言的。

无论内向外向,对人对己,原则是一样的,“所以行之者一也。

”不仅普遍人如此,一国之君,天下之主,也不例外。

*为何说:

“中庸难行”(问题十一)

中庸其至矣乎!

民鲜能久矣。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中庸是极难掌握的,除自身的修养、认识外,还有个方法问题。

《中庸》借孔子之口说:

”为什么很久以来没有人能够做到呢这是孔子有名的过犹不及论。

过与不及,都是非中庸的表现。

过者过头,超过了应有的度;

不及者不足,未达到应有的度。

过与不及的两种倾向有两种人最容易犯。

就实践而言,聪明人容易过头,而愚蠢者往往不足。

就理解而言,好人容易过头,不肖者容易不足。

何以会如此《中庸》的作者没有展开论述。

其实都有个思想方法问题。

善于思考的知者、贤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容易参杂自己的主观成份。

所谓的愚者、不肖者(这里的不肖者实际上还是指愚者)表面看来好像是思考能力不及,实则同样是参杂了自己的主观成份,只是愚者、不肖者通常受知者、贤者的影响乃至愚弄罢了。

*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我们如何理解“中庸”有何现实意义(问题十二)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人的思想必须遵循这一规律,而不能须臾偏离。

君子中庸,他的思想无时不在中庸规范之内。

小人反中庸,其思想没有任何约束,以至肆无忌惮。

肆无忌惮,指的是离开客观规律的胡思乱想。

中庸讲究的是不偏不倚,故其思想方法也应该是不偏不倚的,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

就一般而言,在上位的人往往易过,而在下位的又往往不及,因为位置的上下是相对而言的,官员中都有自己的下属,就是最低级的官还有他治下的百姓,所以官员这个群体总的倾向是容易过头,而组织体系愈强的愈易过头。

故《中庸》特别强调“君子”的思想方法要防止过头。

《中庸》引《诗》立论说:

“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

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

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君子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

”絅者衣无里也,也就是单衣。

为什么绣有花纹的锦衣外面还要加上单衣呢就是嫌花纹太露了。

以此知君子之道贵在内蕴,而不在外表。

内蕴既深,外表虽然暗淡,日久而愈加显露它的光芒;

内蕴肤浅,虽然外表引人注目,但很快就会在人们的印象中消失。

淡而不厌,简而有文,温而成理,这才是行中庸的正确方法。

“中庸”并不是人们习惯所说的折衷主义,不是与放弃原则划等号的“中庸之道”,更不是于两者间取其平均值的简单算式,而是一种非常老到的思想修养和极其严格的效果要求。

追求的是人与事的“中和”境界。

惟其尚“中”,所以能“和”,惟其乐“和”,所以要“中”。

做人要中,处世要中,思虑要中,审事要中,一切惟是求,惟中是律。

《孟子导读》教学设计

周峨任宏丽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七年制本科生的一部分。

1.《孟子》部分原文(含朱熹集注)材料提前一周发到学生手里,并且布置好思考问题。

(1)关于《孟子》的“仁政”学说:

1、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哪些内容

2、孟子的仁政学说与孔子的仁学思想有什么联系

3、怎样理解孟子的仁政学说与劳心劳力说法的关系

(2)关于《孟子》的“性善”学说:

1、孟子怎样论述“性善”观点的与孟子辩论的告子怎样看待人性的

2、除了“性善”说,关于人的本性,你还了解哪些说法

3、你怎样看待人性问题

2.要求学生结合问题,熟读原文。

3.请学生自行分成两个讨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组题目。

4.各小组成员,利用课前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对所选题目拟列讨论提纲。

5.两个小组轮流讨论,当一小组就一个问题讨论完毕,另一小组就其讨论进行评说。

6.教师视小组实际讨论情况进行启发式总结。

阅读材料(学生用)(略)

1、《孟子》的“仁政”学说

2、《孟子》的“性善”学说

补充资料:

其它关于人性学说的资料

附件二:

问题引导及解答(教师用)

1、关于《孟子》的“仁政”学说:

引导:

复习《论语》中关于“仁”的论述:

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

(《颜渊》)

子贡曰:

“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

“何事於仁!

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誓,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

“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

“唯。

”子出。

门人问曰:

“何谓也”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里仁》)

解答:

仁政学说是孟子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范畴。

从思想渊源看,仁政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继续与发展。

孔子以“爱人”为内容的仁学思想,包含着一种最基本的精神,就是对别人要有同情之心。

在孟子的仁政学说中,则把这种同情之心称为恻隐之心或不忍人之心。

这是孟子学说的出发点。

在此基础上,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以下几项内容:

1、民本思想

2、制民之产

3、轻徭薄赋

4、崇礼重教

5、反兼并战

2、关于《孟子》的“性善”学说:

除了“性善”说,关于人性,还有“性恶”说、“兼善兼恶”说、“无善无恶”说等。

荀子主张“性恶”说;

周人世硕主张“兼善兼恶”说(见王充《论衡本性》);

与孟子辩论的告子主张“无善无恶”说。

与孟子辩论的告子着眼于人的自然属性,得出人性“无善无恶”的结论。

告子把人的自然属性等同于人的本质属性,从理论上是错误的,它混淆了人与动物的区别。

与告子相反,孟子性善论立足于人的社会属性。

孟子并不否认人的自然属性,但认为自然属性为人兽共有,并不足以反映人性所独有的本质特征。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就在于人有“四心”,即仁、义、礼、智四种道德意识。

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必然会产生某些含有道德因素的共同情感。

孟子看到并肯定了这一点,是正确的。

但这种共同的情感不是永恒不变的,孟子把它说成是永恒的,并把它作为人性的基础,是不成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