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试题论述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9832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试题论述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试题论述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试题论述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试题论述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试题论述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试题论述答案.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试题论述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试题论述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试题论述答案.docx

1、简述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相互关系。

两大任务是: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任务是第二任务的基础,前提,第二任务只有在第一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得以实现。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对中国政治、经济等的控制;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因此,只有通过革命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后,才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2.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推翻了清王朝,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3)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气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5)推动亚洲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3、简述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1)社会的需要。

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必须运用新的思想武器。

(2)旧思想的破产。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不能指导中国人民的斗争走向胜利,这就为寻找一种新的思想武器提供现实可能。

(3)新文化运动的启蒙。

(4)十月革命的推动。

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中国先进分子开始学习和研究指导十月革命走向胜利的思想武器——马列主义。

 (5)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实践性。

它能为中国社会提供最科学的理论指导。

4、简述1956~1957年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理论建树。

(1)《论十大关系》

(2)《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3)八大路线的制定 (4)进行整风和提出“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答:

首先,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制定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即人民战争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指明了方向;第二,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开辟和巩固扩大抗日根据地,对坚持抗战、争取胜利发挥了伟大的战略作用。

第三,组织和推动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

第四,采取正确的方针,坚持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第五,抗日民族根据地是认真贯彻和实现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抗战和争取胜利的坚强阵地。

第六,为推动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2、如何评价“帝国主义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近代文明”这种观点?

阐明你对此的看法。

 答:

从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等诸方面谈资本—帝国主义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灾难。

1.简述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封建性。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指导下,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洋务派不敢、不愿对清王朝的政治制度做任何的真正的改革,而新的生产力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是不相容的,这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

(2)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3)洋务运动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2.简述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之命运。

(1)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其政治代表先是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

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

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他们是进步势力,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2)三种建国方案是:

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3)两个中国之命运是:

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3.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所呈现的崭新面貌。

(1)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发动工农运动;(3)国共合作与掀起大革命高潮。

4.简述1956~1957年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理论建树。

(1)《论十大关系》

(2)《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3)八大路线的制定 (4)进行整风和提出“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

1. 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其留给后世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试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

 

答:

(1)社会制度的腐败

(2)经济技术的落后(3)能结合自己的观点阐述经验教训

2.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新道路的?

 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样的现实启示?

 

答:

(1)顶着一系列来自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红军指战员等的 “左”的和右的压力,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开创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2)实践上的探索:

把中国革命的进攻方向指向农村,创建我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等(3)理论上的探索:

包括所著的一系列论著,如《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从理论上阐明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4)能够结合实际阐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对今天的现实启示,观点明确。

 

1、简述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任务:

完成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

 

 2、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2、简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1)实践上:

率先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立了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2)理论上:

通过发表《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从理论上论证中国走以农村为中心的道路的可行性、必要性。

(3)探索了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方法,即以农村为中心,走“农村武装割据”的道路,坚持武装斗争、土地革命与根据地建设

1、试分析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1)国民党的正面战场的作用需要一分为二的分析:

在抗战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成为抗击日寇的主战场,曾经组织与领导过诸如平津、忻口、淞沪等大规模的会战,虽然最终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打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抗击和消耗了日本的兵力;在战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没有前期那样卖力,而以“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为主,但国民党始终没有退出抗战,仍然组织了一些大的会战,如随枣会战、中国远征军奔赴缅甸、云南等艰苦作战;

(2)评价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及不足(略)。

要求:

不能过于夸大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但也不能抹杀它的实际作用与功劳

2、试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的作用。

答:

第一,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制定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即人民战争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指明了方向;第二,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开辟和巩固扩大抗日根据地,对坚持抗战、争取胜利发挥了伟大的战略作用。

第三,组织和推动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

第四,采取正确的方针,坚持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辨析

1、“鸦片战争的胜负,并非个人力量所改变,中英两国不同的政治结构、社会体制、军事力量、技术水准等因素决定了不论由谁指挥这场战争,清王朝怎么也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

鸦片战争说到底,是一场不同文明——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的交锋与较量,是一场实力悬殊、清军根本就不可能取得胜利的战争……”————摘自《复原历史:

真实林则徐与鸦片战争真相》

2、“林则徐被罢黜,是林终身之大幸事而中国国运之大不幸,林不去,则必战,战则必败,败则声名与叶名琛相等,但林败则中国会速和,速和则可减少损失,使中国的维新或可提早二十年。

”————摘自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

3、有人曾说: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

”“没有西方的侵略,东方将永远沉沦。

”————摘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参考书》

以上三个材料的观点是否正确,请说出三个观点想要说明什么问题,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简要分析这些观点并阐明自己的理由。

三个材料的观点都有些片面。

(1)鸦片战争的胜负确实非个人的能力所能改变,中国当时的社会制度、经济水平等诸多因素决定了它的失败;但也并非说鸦片战争只能是失败的命运,这一说法有些绝对化;特别是“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一场较量,清军怎么也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这一说法过于绝对化,农业文明在面对工业文明的国家时并不必然要打败仗,同时代的朝鲜在面临美国等国的侵略时就没有屈服和被控制。

(2)林则徐的被罢黜说明了统治者的昏庸与软弱,这是民族的不幸;统治者在对待外来侵略势力的软弱和求和并不必然会使中国尽快步入近代化轨道;一个民族在面临外来入侵时抵抗是必然的,不能过于庸俗化,宣扬一种“抵抗无用论”;(3)鸦片战争的侵略并没有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鸦片战争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外国资本势力的军事侵略、经济掠夺、政治控制,使中国由过去独立的主权国家变成一个两半社会,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沉沦;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客观上也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帝国主义的侵略只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它的目的是为了侵略,而不是要给落后国家带来文明;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带给被侵略民族的是无穷的灾难和痛苦。

没有西方的侵略,落后民族也终将会步入近代化轨道。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原因和教训是:

(1)客观原因:

太平天国是在清王朝与外国侵略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的;

(2)主观原因:

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使得他们不能领导这场革命取得胜利,包括:

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宗教而不是一种正确的革命纲领来发动、组织群众;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3.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论证的焦点: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历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良都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一个社会究竟是采取革命还是改良,既要看社会矛盾的尖锐程度,也要看原有社会体制的容许程度等,如果社会矛盾可以调和、现有社会体制容许,就可以通过改良实现对旧有政体的改革,如日本、英国等国家都是采取这样的道路;如果既有社会政体不容许,而一味的强调改良,反对革命,就像资产阶级改良派在辛亥革命前后对革命的反对,依旧主张改良道路,这就是不合时宜;所以,不能简单的去探讨究竟是改良好还是革命好,必须放在一个特定的社会背景、社会面临的矛盾程度等去衡量,不能简单、片面的去探讨二者的好坏。

1.答:

(1)殖民主义的侵略不能给侵略国家带来文明;虽然,殖民主义的侵略在客观上加速了被侵略国家旧有社会体制的变革,社会经济制度的消解,客观上促使这些落后国家学习西方先进国家的技术与制度;但这也决不能说是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