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史.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9819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科学技术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科学技术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科学技术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科学技术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科学技术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科学技术史.doc

《中国科学技术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科学技术史.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科学技术史.doc

《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序

游修龄

《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出版了,这是中国农史界的一件喜事,本书的作者们要我写篇序言,作为农史界成员之一,义不容辞。

因我曾看过本书的初稿,提过一些供参考的意见,我想在序言中就不再谈本书的结构内容、优缺点之类,读者自会有所评价,这里我想就本书的出版所引发的一些感想。

一·万年的历程

人类的历史约已有200万年,农业起源于一万余年前,证之我国的考古发掘亦然,所以,人类农业的历史,充其量只占人类历史的1%。

可是这万年前起源的农业,却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和里程碑。

因为如果没有农业的起源,人类至今仍然在森林或洞穴里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不可能进入此后经历的各个社会阶段,直到今天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

人类有农业以来的成就,就世界范围而言,在渔猎、采集阶段,每500公顷的土地,只能养活2人;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时期,同样每500公顷的土地能养活50人;连续种植的农业,可养活约1000人;而集约经营的现代农业,则猛增至5000人。

农业发展逐步加快,人口相应增加,是由于其他方面的支援和投入。

工业革命以后,对农业的投入更多,发展的速度更快,人口的增长犹如脱缰之马,虽然屡经战争、饥荒、水旱、病虫、疫病的折磨,世界人口还是在波折中加速地上升,1996年已超过60亿,并且将加速向70亿迈进,农业的负担也太重了。

农业越发展,人类从周围环境索取的资源也越多,人口的增殖也越快。

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这种索取是安全的,合理的。

但是,超越环境荷载力的临界点,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所谓环境荷载力,小至一个封闭的人群聚居点周围,人力所能及的半径,大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最后便是整个地球。

局部的,地区的环境荷载力超负,遭到自然报复,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孟子早就指出,齐国东南的牛山之所以“童山濯濯”,即因过度的采伐和放牧之故,孟子以“养”和“用”的关系说明: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用和养平衡的办法是“数罟(过密的渔网)不入O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这很合乎生态平衡的原理。

《管子》,《荀子》,《淮南子》中都有较孟子更详细的论述和主张,这是局部地区的滥砍滥伐,滥捕滥捉所受自然的报复以后,所得出的深刻教训。

现代农业获得工业装备和科技推广的支援,产量增加,品质改善,经济效益日益看好,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但是农业(以及工业)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往往带来环境污染、农药残毒扩散,通过呼吸、水源或食物链进入人体,还有森林缩小、生物物种资源丧失等一系列问题。

早在1962年时,美国的卡逊(R.Carson)出版了《静寂的春天》(ScientSpring)一书,书中的标题如“不必要的大破坏”,“再也没有鸟儿叫了”,“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当时不少人都以为是耸人听闻,杞人忧天;又有人驳斥,说依靠科技,人们有能力克服这些问题。

可是只不过二十来年,书中的警告,已一一出现在我们身边,再次证明科技是双刃剑的这一譬喻,是很辩证的。

二·“三才”思想和中西观念的对立

一部《中国农学史》的核心,是古代的天、地、人“三才”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和运用。

三才是哲学,也是宇宙观,古代以之解释各种有关方面,用在农业生产上,是一种合乎生态原理的思想。

三才在中国农业上的远用,并表现为中国农业特色的,是廿四节气、地力常新、和精耕细作,这三者便是对应于天、地、人的三才思想的产物。

《吕氏春秋》的上农、任地、辨土和审时四篇,是融通天、地、人三才的相互关系而展开论述的。

西汉《氾胜之书》的“凡耕之本,在于趋时、和土、务粪泽”,可作技术看,亦可视为三才的具体化。

这种思想贯穿于后世的《齐民要术》、陈旉《农书》、王祯《农书》、《农政全书》等所有农书。

到明清时期,三才思想又有了延伸和发展,马一龙从阴阳思想的天象“日为阳,雨为阴;昼为阳,夜为阴;”推衍出植物生长的“展伸为阳,敛诎为阴;动为阳,静为阴;……”等,指出阴阳的矛盾对立又和谐。

杨双山则把古代“金、木、水、火、土”五行思想转换成“天、地、水、火、气”这新五行,称天、地、水、土为“四精”,气则是“精之会”,强调“阴阳交济,五行合和。

”中国古代的天、地、人三才思想,至此完成了传统农业时期所能到达的理论最高水平,迎来了现代西方自然科学的挑战。

三才思想与西方的宗教哲学是针锋相对的,《旧约·创世纪》说:

“大地厚生,生生不息,满载于世,征服它罢,努力去支配海中之鱼,空中之鸟,以及在地球上走动的一切生物。

”这与孟子的“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甘地的名言“自然可以满足人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的贪婪。

”不是针锋相对吗。

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征服自然!

”这一豪言壮语,成为鼓舞人心的极大驱动力。

两百年来,殖民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努力去支配海中之鱼,空中之鸟,以及地球上一切走动的生物”,把《旧约》的这段指示发挥得淋漓尽致。

落后的国家,正以美国为目标,努力追赶!

去争取现在已所剩无几的“未开垦的处女地”。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写信给印第安人,提出收买印第安人的土地,印第安人无法抵抗,写了一封充满感情的回信给富兰克林,试看其中的几小段:

“总统从华盛顿捎信来说,想购买我们的土地,但是……我们熟悉树液流经树干,正如血液流经我们的血管一样。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芬芳的花朵是我们的姐妹;麋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山岩、草地、动物和人类全属于一个家庭。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必须记住,这如同空气一样,对我们所有人都是宝贵的…你们会教诲自己的孩子,就如同我们教诲自己的孩子那样吗?

即土地是我们的母亲,土地所赐予我们的一切,也会赐予我们的子孙。

…我们知道,人类属于大地,而大地不属于人类…人类所作的一切,也影响到人类本身。

因为降临到大地上的一切,终究会降临到大地的儿女们身上。

……”

这封复信的内容,简直就是“三才”理论的最佳注释,同时也是送给现代工业社会一面最清澈忠实的镜子。

其实,推想中国古代“三才”思想的原始内容,对人与自然之间,富有深厚的感情,相信必也类似印第安人信中所叙说的那样。

这些从原始农业继承下来的朴素内容,经过提炼,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形成了“三才”的理论。

印第安人是两三万年前从亚洲东北经过白令海峡陆桥,迁徙到北美洲去的,以后又向南美洲分布,创造了古代的美洲文化。

印第安人的图腾柱上雕刻的头像,很象良渚文化玉器上的饕餮图像,印第安人称之为Totem,汉语音译为“图腾”,非常近似“饕餮”的发音,是否也是一个旁证?

印第安人驯化了玉米、马铃薯、烟草、向日葵、木薯、南瓜等作物,是带给美洲和世界的一大笔遗产,似乎已被世人所遗忘。

一个农业处于原始阶段的善良的印第安民族,担当起传教士和教师的职责,给文明的美国,上了一堂天人合一的生态课,真是人类历史的莫大讽刺和悲剧。

三·自然变化与农牧消长

联系中国农学三才思想的发展,要从自然(天和地)的回顾开始。

由于地球板块运动而隆起的西藏高原,阻隔了来自印度洋的季风和雨水,使得广大的新疆、青海、甘肃一带形成温差大,雨水少,雪水多,气候干燥的自然环境。

茫茫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以及环绕片片绿洲开发起来的粮仓,生机盎然。

但这只能是有限时间的有限农耕格局,在这一段时期里,表现出人类征服自然的胜利感,过后,则是绿洲慢慢萎缩、消失,沙漠化开始蔓延扩大,反过来抑制了农牧业和人口的增长。

黄河流域的农业环境直到秦汉时期,仍然是森林密布,湖泊众多,黄土肥沃,从而孕育了古代灿烂的文明。

考古发掘显示的地下宫殿、墓葬气魄、都城结构,以及令人惊诧不已的随葬品,说明了这一点。

对照今天的沙尘蔽天,黄土裸露,湖泊消失,水源短缺,西北农民生活的艰辛,怎么也想象不出那么辉煌的文明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历史上每隔三、四百年的温度冷暖交替变化,在华夏大地上左右着畜牧和农耕交错地带的相互消长,也是导致游牧族和农耕汉族屡次战争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代研究认为,年平均温度每下降1°C,北方草原将向南推延数百里。

三国、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分裂时期,这段三百多年里,北方年平均温度较现在约低1.5°C,北方草原日渐萎缩,鲜卑拓跋大举南下,成功地建立起北魏政权,同时也陷入强大的汉族农耕文化里,不得不采取恢复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措施。

这就是《齐民要术》成书的背景。

反之,年平均温度每上升1°C,象汉唐时期,强大的汉族向塞外发展,蚕食草原,改牧为农,成功地开发了大量屯田。

但最终的代价是沙漠化的扩大,剩下一些当年的地名,聚居地痕迹,留给后人考察、追思、凭吊。

从历史地图上可以看出,几千年下来,西北农牧的界线,大体上在长城内外拉锯。

由于气候的干燥化已成为一种难以逆转的趋势,农耕向北扩展的成就,总是有限,而畜牧业的多次南下,则不断同化于汉族,农牧之战终于不再重演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转向以前被视为荆蛮之域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

气候冷暖变化在农耕范围内部,表现为人力对动植物引种布局的改变和适应。

总的趋势是喜温的动植物逐渐南移,如蚕桑生产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南移,南方初发展蚕业时还得请北方蚕农指导。

孔子说“衣乎锦,食乎稻,于汝为安乎”,《汉书》云“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锦”是彩色的丝织物,“缟”是轻而细的绢,这些古话是山东古代蚕丝发达的印证。

太湖流域经过宋朝连绵三百来年的低温时期,水稻品种逐次改为种植耐寒的粳稻,籼稻退至北纬29°以南。

柑桔、茶叶等敏感的作物,也随着向江浙以南的纬度推延。

不耐暖湿的马匹,则始终不能在南方生活繁育。

以上所述,在历代农书中都有或明或隐的反映。

《齐民要术》便是一个典型。

《要术》这书是北魏政权企图改农为牧不成,只得转而发展农业从而大获成功的缩影。

笔者统计,《要术》全书的种植业内容和畜牧业内容约呈79%∶21%之比,畜牧业中马的比重高达45.45%,羊占25.75%,马羊共占71.2%,是绝对优势;牛只占6.06%,猪更只占3.93%,是个很好的证明。

可是到了王祯的《农书》中,牛上升为第一位,猪次之,马虽仍列首位,但只一笔带过,十分简略,因为马已完成了农牧之战的历史任务。

以后的农书,象《要术》那样的农牧比重,最也不出现了。

唐宋以后,农业重心南移,南方的农书大量出现,远超过了北方,这在本书中有充分的记述,这里就不重复了。

四·传统农业的问题

中国传统农业的成就,用现在概括的说法,是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

这个说法的不足之处,是忽略了中国传统农业还孕育、创造出连绵不绝的五千年中华文明,而世界其他古老文明都在历史长河中随着农业的消失而消失了。

传统农业的细节,建国以来,我国陆续出版了大量经过搜集、整理、校勘、注释、辑佚的古农书,又组织人力编写出版《中国农学史》上、下卷(1959,1984),《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1989),《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史卷》(1990),《中国农学史》以及许多的农史专著。

另一方面,传统农业当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农业生产要供养全社会的消费,脱产的上层统治阶级,从来对农业所提供的消费资源不会量入为出,而总是追索不已。

消费需求的增加本来可以促进生产,但如果不相应地偿还给农民,提高他们的生活,同时照顾到自然的恢复能力,便会导致无节制的滥用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再好的农学理论和技术,也无济于事。

超前的消费,资源的破坏,看似农业的问题,实际上是制度的问题,只有这样认识传统农业的问题,才比较客观公正。

秦汉时的关中地区,农业繁荣,户口增加,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200人以上,其余地方也有100-200人,而江浙一带的人口密度不到10人,南方大部分地区不到3人。

直到隋唐时期,南方已大有开发,北南人口之比才上升到7∶3。

除去战争年代以外,在和平时期里,农业的发展也并不完全遵照三才思想的教导,常常超越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