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964074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6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考查高倍镜的使用。

通常显微镜使用是先上后下,先低后高,先移后转,先调后观。

4.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

胆固醇、脂肪酸的组成元素是C、H、O,脂肪酶属于蛋白质,组成元素是C、H、O、N;

淀粉、半乳糖和糖原均属于糖类,组成元素均是C、H、O;

氨基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核苷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丙酮酸的组成元素是C、H、O;

性激素的组成元素是C、H、O,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是蛋白质,组成元素是C、H、O、N。

5.某蛋白质由100个氨基酸形成,含有四条多肽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蛋白质含有96个肽键,只含有4个游离的氨基

B.形成该蛋白质,失去104个水分子

C.如果氨基酸平均分子量是128,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为12800

D.该蛋白质中含肽键96个,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

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①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

②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

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

③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平均分子量×

氨基酸个数-脱去水分子数×

18。

【详解】A.该蛋白质由100个氨基酸形成,含有四条多肽链,所以含有100-4=96个肽键;

由于R基中可能含有氨基,所以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氨基,A错误;

B.形成该蛋白质时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的条数=100-4=96个,B错误;

C.如果氨基酸平均分子量是128,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

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

18=128×

100-96×

18=11072,C错误;

D.由于蛋白质由100个氨基酸形成,含有四条多肽链,所以含肽键数=100-4=96个,至少含有的游离的羧基数=肽链条数=4,D正确。

6.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B.生物大分子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C.淀粉、糖原和核糖都是生物大分子

D.DNA是一切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

糖类的种类:

①单糖:

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

②二糖:

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

③多糖:

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元(动物).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由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所以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具有多样性.

解:

A、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其他生物大分子不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错误;

B、生物大分子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B正确;

C、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核糖是单糖,不是生物大分子,C错误;

D、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错误.

故选:

B.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7.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细胞中无机盐主要以化合物分子状态存在

B.有的无机盐可以与蛋白质结合,如血红蛋白中含铁元素

C.有的无机盐游离在水中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PH

D.Mg2+是合成叶绿素分子的原料,缺乏时会影响光合作用

【答案】A

细胞中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状态存在,A项错误;

铁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血红蛋白,B项正确;

有的无机盐离子在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C项正确;

镁是合成叶绿素必需的元素,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分子吸收光能,缺乏时会影响光合作用,D项正确。

本题考查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任何系统都有边界,边界对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

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是

A.细胞壁B.细胞膜

C.细胞核D.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

考查细胞膜知识。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控制物质进出,因此作为系统边界,植物细胞细胞膜外还有一层细胞壁,但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能作为系统边界。

9.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的有()

A.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

B.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经血液运输并作用于组织细胞

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D.细胞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

①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②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③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详解】A.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依靠细胞膜的接触,传递信息,A正确;

B.细胞分泌的激素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B正确;

C.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高等植物的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形成通道,可进行信息交流,C正确;

D.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割开,保证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属于细胞膜的功能之一,但不属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D错误。

10.下面对几种细胞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中都含有图示的五种细胞器

B.细胞器⑤能产生水

C.上述几种细胞器都含有磷脂

D.组成①与③膜成分的脂质和蛋白质种类、含量相同

根据题图分析可知:

①是高尔基体,②是线粒体,③是内质网,④是叶绿体,⑤是核糖体。

【详解】A.并不是所有真核细胞中都含有图示的五种细胞器,如动物细胞不含叶绿体,A错误;

B.细胞器⑤即核糖体能够通过脱水缩合反应产生水,B正确;

C.核糖体无膜结构,不含有磷脂,C错误;

D.组成①和③膜成分的蛋白质的种类、含量不同,D错误。

11.人的白细胞能做变形运动吞噬病菌,这一现象说明细胞膜

A.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B.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C.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细胞膜上蛋白质分子是运输病菌的载体

【答案】C

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所以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如胞吞胞吐,细胞融合,白细胞吞噬病菌,变形虫的运动等。

故选C。

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性,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对的理解运用能力。

12.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出细胞

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分泌蛋白排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吐

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如CO2、O2、甘油、苯、酒精等的运输;

协助扩散方向是从高浓度→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低浓度→高浓度,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K+、Na+等;

此外,大分子物质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

【详解】A.CO2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A正确;

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B错误;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的方式是主动运输,C正确;

D.分泌蛋白排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

1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细胞内的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②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③所有的酶都具有专一性④酶是分泌细胞产生的

⑤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⑥蛋白酶可以水解淀粉酶

A.①②③B.②④⑥C.②③⑥D.①②⑤

大多数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体合成,而RNA酶不在核糖体形成;

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在通常情况下,酶都具有专一性;

酶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呼吸酶),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如消化酶),并不都是分泌细胞产生;

洗衣粉里的酶就不是在细胞中发挥作用;

淀粉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故可被蛋白酶分解;

故C.②③⑥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14.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分子中的“A”指腺嘌呤

B.ATP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C.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D.ATP中靠近A的高能磷酸键易水解

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详解】A.ATP分子中的“A”指腺苷,包括腺嘌呤和核糖,A错误;

B.ATP分子中含有2个高能磷磷酸键,B错误;

C.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C正确;

D.ATP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易水解,D错误。

15.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是

A.形成二氧化碳时B.形成[H]时C.形成水时D.形成丙酮酸时

有氧呼吸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

第二阶段是

第三阶段是

本题考查有氧呼吸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6.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碳酸钙防止滤液挥发

B.用NaCl溶液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C.用无水酒精分离滤液中的色素

D.加入二氧化硅有利于充分研磨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提取色素原理是色素能溶解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等提取色素;

分离色素原理是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实验中,加入无水乙醇目的是提取色素,层析液是用来分离色素,加入二氧化硅是使研磨充分,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详解】A.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保护叶绿体中的色素,防止色素被破坏,A错误;

B.叶绿体中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所以在实验中一般要加入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或丙酮来溶解提取色素,B错误;

C.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应该用无水酒精或丙酮提取色素,而用层析液来分离色素,C错误;

D.实验中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D正确。

17.在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H]的产生是在()

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③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④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⑤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A.①③⑤B.①④⑤

C.①③④D.③④⑤

光合作用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进行光反应,水光解生成[H];

有氧呼吸在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生成[H]和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生成[H],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①③④正确,故C正确。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生成有机物,不生成[H],②错。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进行,是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生成大量ATP,⑤错。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18.为了尽量延长新鲜水果的储藏时间,储藏条件最好是()

A.无氧、保持干燥、零上低温B.无氧、保持干燥、零下低温

C.低氧、适当的湿度、零上低温D.低氧、适当的湿度、零下低温

低温、少氧条件下细胞代谢弱,适当的湿度有利于减少水果中水分的蒸发,零下低温会造成冻害,因此延长新鲜水果的储藏时间需要在低氧、适当的湿度、零上低温条件下储藏;

答案选C。

本题考查影响代谢的条件,意在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19.“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下列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A.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B.制片→水解→染色→冲洗→观察

C.制片→染色→解离→漂洗→观察

D.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

“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列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所以A项正确。

B、C、D项不正确。

本题考查教材中生物学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相关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和步骤,把握材料和试剂的选择,熟练完成相关实验的能力。

20.下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基本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蛋白质、糖类、水、脂质,O、C、N、H

B.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

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N、C

D.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C、O

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质,然后是糖类和脂质;

活细胞中含有最多的元素是O,其次是C,然后是H、N。

【详解】由题图可知,该活细胞中占鲜重的比例大小依次是②>①>③>④,因此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化合物的含量,则②是水,①是蛋白质,③是脂质,④是糖类;

如果表示的是化学元素,则②是O,①是C,③是H,④是N,综合以上分析,B正确。

21.某蛋白质由A条肽链、B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A.B–AB.B–2AC.B+AD.B+2A

每个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羧基,所以B个氨基酸共至少有2B个氧原子,氨基酸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每形成一分子水就失去一个氧,A条肽链、B个氨基酸就失去个B-A水,也就是B-A个氧,所以该蛋白质至少含有2B-(B-A)=B+A个氧。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的计算,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

22.用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如下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试剂

种类  

碘液

苏丹Ⅲ染液

双缩脲试剂

++++

++

A.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

B.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

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

D.这三种试剂的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乙种子与苏丹Ⅲ染液反应的颜色最深,说明种子中主要含有脂肪,A错误;

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B正确;

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的过程需要使用显微镜,C正确;

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都不需要加热,D正确。

此题主要考查生物大分子的检测以及实验材料的选择,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23.水稻根细胞中的DNA分布在下列哪些结构

①细胞核②叶绿体③线粒体④拟核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

水稻的根细胞是真核细胞,含有细胞核,没有拟核,不含叶绿体,但含有线粒体,故B正确。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及DNA的分布,意在考查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24.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全部能看到的结构应该是

A.染色体、细胞壁、纺锤体B.染色体、赤道板、细胞膜

C.细胞壁、细胞膜、核膜D.细胞壁、纺锤体、核仁

、植物细胞最外面是细胞壁,而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染色体和纺锤体,A正确;

赤道板只是一个位置,而不是一个实际上的细胞结构,细胞膜紧贴着细胞壁,不可见,B错误;

核膜和核仁在前期消失,细胞膜紧贴着细胞壁,不可见,C错误;

核膜和核仁在前期消失,末期重现,在中期不可见,D错误

【考点定位】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名师点睛】有丝分裂过程特点:

分裂间期:

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前期:

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两失两现)

中期:

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形数清晰赤道齐)

后期:

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点裂数增向两级)

末期:

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两现两失)

25.如图为某学生在做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对细胞影响的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图,请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1、2、6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

B.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6处的浓度一定大于7处的浓度

C.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深

D.图中6处充满了蔗糖溶液,这是因为图中1所示的结构具有选择透过性

分析题图可知,1是细胞壁,2是细胞膜,3是细胞核,4是液泡膜,5是细胞质,6中充满了蔗糖溶液,7是细胞液。

【详解】A.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即图中2、4、5,A错误;

B.若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但可能正在质壁分离,也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因此此时6处的浓度不一定大于7处的浓度,B错误;

C.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由于细胞失水,其颜色逐渐变深,C正确;

D.图中6处充满了蔗糖溶液,这是因为图中1所示的结构具有全透性,D错误。

26.将人红细胞中磷脂全提取出来,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单分子层表面积相当于细胞膜表面积两倍。

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A.人的肝细胞

B.蛙的红细胞

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D.大肠杆菌细胞

人的肝细胞、蛙的红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含有细胞膜、多种细胞器膜以及核膜,将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大于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没有其他膜结构,所以磷脂分子的面积是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生物膜系统、膜的基本骨架等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与综合运用能力。

27.下列操作中,不可能导致淀粉酶活性发生变化的是

A.淀粉酶溶液中加入强酸B.淀粉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

C.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D.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粉剂

温度、pH都会影响酶活性,A、D不正确;

淀粉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蛋白酶会将其水解,从而使其活性发生改变,B不正确;

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后,淀粉被水解,但是淀粉酶在反应前后结构好饿活性不变,C正确;

综上,本题选C。

本题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涉及到温度、pH等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28.右图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b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a曲线随着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运输速率不断增加,应该为自由扩散;

b曲线开始时随着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转运速率不断增加,一段时间后速率不再增加,说明该物质的转运还受其他因素如载体蛋白等因素的影响,因此b表示的运输方式可能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详解】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运输,即a,A错误;

B.载体蛋白是跨膜蛋白而不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B错误;

C.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故其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C正确;

D.抑制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减少,对b的转运速率可能有影响,但是对a没有影响,D错误。

29.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实验材料及外界溶液有关的正确叙述分别是()

①实验材料必须是成熟的植物活组织细胞

②细胞液最好有颜色,便于观察和判断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程度

③细胞液必须有颜色,否则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④外界溶液的浓度应适中,不能过低或过高

⑤外界溶液必须对细胞无毒害

⑥外界溶液的浓度无特殊要求,任何浓度均可以

A.①②、⑤⑥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③、⑤⑥

观察质壁分离实验的材料必须是具有大液泡的活的植物细胞,液泡中有颜色便于观察原生质层的收缩状态及复原程度;

外界溶液首先不能破坏细胞的活性,其次浓度也要合适,既能较快发生质壁分离,也不会使细胞过度失水死亡,据此分析。

【详解】①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实验材料必须是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①正确;

②所选细胞的细胞液最好有颜色,这样便于观察和判断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程度,②正确;

③细胞液是否有颜色不能决定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是否发生,③错误;

④外界溶液的浓度应适中,不能过低或过高,否则会使实验现象不明显或使细胞失水过多死亡,④正确;

⑤外界溶液必须对细胞无毒害,因为该实验需要细胞保持活性,⑤正确;

⑥外界溶液的浓度要适中,不能是任何浓度都可以,⑥错误;

故符合题意的分别是①②、④⑤,B正确。

30.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