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试卷+答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96235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试卷+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试卷+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试卷+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试卷+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试卷+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试卷+答案).doc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试卷+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试卷+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试卷+答案).doc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组织行为学是一门()

A.理论性学科 B.应用性学科

C.实验性学科 D.综合性学科

2.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实验法的是()

A.现场实验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准实验法

3.把能力分为智力、专门能力和创造力三类,其划分的标准是()

A.差异性 B.倾向性

C.适应性 D.独立性

4.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

A.创造性思维 B.创造性需要

C.创造性动机 D.创造性能力

5.组织和员工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是()

A.事业生涯管理 B.事业生涯开发

C.事业生涯设计 D.事业生涯选择

6.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是()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命令型群体 D.任务型群体

7.群体规范可以规划一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方式,这是群体规范的()

A.标准功能 B.导向功能

C.评价功能 D.动力功能

8.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是()

A.角色知觉 B.角色规范

C.角色同一性 D.角色期待

9.有他人在场会使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是()

A.群体促进效应 B.群体凝聚效应

C.群体协同效应 D.群体互动效应

10.心理学家舒兹将人际关系需求分为包容需求、控制需求与()

A.尊重需求 B.感情需求

C.成就需求 D.利益需求

11.关于冲突观念的现代观点认为()

A.冲突有害无益 B.应当避免冲突

C.冲突有利无害 D.保持适度水平的冲突是有益的

12.有效领导的基础是()

A.领导的权威 B.领导的素质

C.领导的能力 D.领导的职位

13.领导作风论认为创新型组织和以知识型员工为主导的组织最适宜采用的领导方式是()

A.集权式 B.集权与民主结合式

C.民主式 D.放任式

14.提高领导效能的根本措施是()

A.科学决策 B.民主决策

C.有效沟通 D.有效激励

15.把动机分为原始动机、一般动机与习得动机三种类型,其划分依据是()

A.动机的属性不同 B.动机的作用强度不同

C.动机的由来不同 D.动机的作用结果不同

16.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埋头工作是为了受表扬,留个好名声;有的人埋头工作是为了多拿点奖金;还有人为了多做贡献而埋头工作。

这些现象说明()

A.同一动机可以引起不同的行为 B.同一行为可以出自不同的动机

C.好的动机可以引起不合理的行为 D.坏的动机可能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掩盖

17.动机会由于良好的行为结果而加强,使该行为重复出现,这是动机的()

A.始发功能 B.选择机能

C.强化机能 D.导向功能

18.根据奥德弗的ERG理论,下面正确的命题是()

A.生存需要的满足越少,人对关系需要的要求就越少

B.关系需要的满足越少,人对成长需要的要求就越多

C.成长需要的满足越少,人对成长需要的要求就越少

D.成长需要的满足越多,人对关系需要的要求就越多

19.职业生活质量的理论依据是()

A.公平理论 B.期望理论

C.双因素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20.综合型激励理论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

,其中

表示的是()

A.任务结果激励 B.任务内在激励

C.任务完成的效价 D.任务完成激励

21.组织决策合理化的主观条件是()

A.组织决策民主化 B.组织决策手段科学化

C.组织决策者素质的现代化 D.组织决策体制的科学化

22.从组织应达到的功效来看,以下不属于组织变革和发展应达到的具体目标的是()

A.使组织具有各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条例

B.使组织具有先进可行的经营目标和工作目标

C.使组织具有科学、合理和系统的组织结构

D.使组织具有足够的持续性

23.在组织变革的过程中,对改革没有把握,为改革的前途担忧,从而表现得左顾右盼,犹豫不决,这是影响组织变革顺利进行的()

A.保守性心理 B.恐惧性心理

C.求稳性心理 D.习惯性心理

24.以下组织变革的内容中,属于组织结构方面改革的是()

A.操作程序更新 B.开辟新市场

C.工艺流程自动化 D.报酬制度改革

25.组织非常重视资历、年龄和经验,要求其成员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忠诚感。

这类组织文化是()

A.学院型 B.俱乐部型

C.棒球队型 D.堡垒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内容包括()

A.行为规范 B.行为技巧

C.行为方法 D.行为标准

E.行为科学

27.创造性行为的特点包括()

A.有用性 B.有效性

C.适应性 D.多变性

E.主动性

28.小道消息的目标包括()

A.建构和缓解焦虑 B.将支离破碎的信息说得完整

C.将群体成员或局外人组成一个整体 D.表明信息发送者的地位或权力

E.强化正式沟通效果

29.根据领导权变理论,以下关于被领导者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是实现领导目标的基本力量 B.能反映领导的管理特征

C.能反映领导的有效性 D.是领导活动的客体

E.是领导活动的主体

30.影响人的优势动机变化的因素有()

A.兴趣 B.习惯

C.爱好 D.价值观

E.抱负水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投射

32.群体凝聚力

33.决策智囊团

34.客观不公平感

35.组织发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要说明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

37.组织对员工事业生涯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38.影响从众行为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39.建立组织文化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

40.简述组织行为科学化的内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归因论的基本内容。

4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需要层次理论的“普遍性”、“层次性”和“主导性”的看法。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题答案

(课程代码:

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B2.C3.C4.D5.A6.A7.B8.C9.A 10.B

11.D12.A13.C14.A15.C16.B17.C18.B19.D20.A

21.C22.D23.B24.D25.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BC27.ACE28.ABCD29.ABCD30.AC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是以己度人的思想方法,往往以自己的想法去猜测他人也是这种想法,而实际别人不是这样想的。

32.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

33.是一种在组织系统中独立于决策者之外,但要站在决策人立场上进行研究的决策参与团体。

34.客观不公平感是由于客观不公平的现象而引起的不公平感,即是说,客观上存在一些不合理、不公平现象,个人也认为它不合理。

35.组织发展是指任何一个组织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运用科学知识进行有计划的和全局性的旨在提高组织效能,使其健康运转的组织更新过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

(1)组织行为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交叉的边缘性学科,又是具有两重性和应用性的学科。

(1分)

(2)边缘性。

表现为多学科相交叉性和多层次相交切性两个方面。

(2分)

(3)两重性。

表现为组织行为学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1分)

(4)应用性。

组织行为学属于应用性科学,其直接目的是紧密联系组织管理者的工作实际,提高其工作能力,提高组织工作的绩效。

(2分)

37.

(1)鼓励和指导员工进行事业生涯设计和规划;(1分)

(2)监督员工事业计划的执行,并及时向员工反馈信息;(1分)

(3)在招聘与选择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员工对职业的期望、要求以及组织的要求和所提供的事业发展途径;(1分)

(4)人力资源的配置要与事业设计和规划统一起来;(1分)

(5)运用定期的绩效考核和评价对员工事业计划进行监控;(1分)

(6)对员工进行培训与开发,提高员工发展事业生涯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1分)

38.

(1)群体的气氛;(1分)

(2)群体的竞争性;(1分)

(3)群体的凝聚力;(1分)

(4)群体成员的共同性;(1分)

(5)群体目标;(1分)

(6)群体的规模。

(1分)

39.建立组织文化,一般应遵循以下指导原则:

(1)目标与价值原则;(1分)

(2)卓越原则;(1分)

(3)激励原则;(1分)

(4)环境原则;(1分)

(5)个性原则;(1分)

(6)相对稳定原则。

(1分)

40.

(1)组织行为科学化也是组织行为合理化的过程,即组织按照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不断地调整完善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以提高其适应、生存、发展和决策的能力,并创造出更为和谐的组织环境和更高的社会效益的动态过程。

(3分)

(2)它主要包括组织结构合理化、组织运行有效化和组织心理和谐化三方面的内容。

(3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

(1)归因论是证明和推论人们活动的因果关系分析的理论。

人们用这种理论来解释、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3分)

(2)不同的归因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进而影响工作行为与绩效;一般人可以做出四种归因:

①努力程度;②能力大小;③任务难度;④运气和机会。

(4分)

(3)归因论所研究的基本问题:

①关于人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②社会推论问题;③期望与预测。

(3分)

42.

(1)需要的“普遍性”、“层次性”和“主导性”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论点,只有领会了这三个特点,才能在使用中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1分)

(2)需要的“普遍性”强调需要对激励的重要关系。

马斯洛指出需要本身就是激发动机的原始动力,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需要,也就没有什么动力与活力。

反之,一个人有所需要,也就存在着激励的因素,正因为需要具有普遍性,管理人员如能充分了解广大员工的需要,就不愁找不到激励员工的途径。

(3分)

(3)需要的“层次性”强调需要分层次、成阶梯式通级上升。

在五个层次中,每一层次都包含有众多需要,具有相当丰富的激励作用,可供管理人员设置目标,激发动机,引导行为。

(3分)

(4)需要的“主导性”指高层次需要不仅内容比低层次需要广泛,而且实现的难度愈益增大,激励力量增强。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