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火灾灭火救援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52448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化工火灾灭火救援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石油化工火灾灭火救援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石油化工火灾灭火救援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石油化工火灾灭火救援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石油化工火灾灭火救援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油化工火灾灭火救援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石油化工火灾灭火救援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化工火灾灭火救援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油化工火灾灭火救援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二)石油化工储罐火灾特点

1、火焰高,辐射热强。

绝大部分石油化工储罐火灾燃烧温度极高,产生强烈的辐射热。

2、爆炸引起燃烧。

石油化工储罐发生爆炸后,随即形成稳定燃烧,从储罐裂口处流出的可燃物(如油品、可燃气体)造成泄漏物燃烧。

3、燃烧引起爆炸。

在火场上,由于冷却力量不足,及易导致设备及邻近装置在长时间受到高温热辐射的作用后,易发生连锁性爆炸,扩大火势,增加火点。

4、易形成大面积燃烧。

石油化工火灾普流动性极强,极易引燃可燃物,并直接威胁作战人员、车辆及其他装置、设备的等

生命财产安全。

四、应急响应机制

(一)辖区力量调度:

灾情发生后,辖区支、大队按照制定的《石油化工灭火救援预案》,调集辖区灭火力量赶赴现场,并提请政府启动重特大灾害事故处置联动预案,调集公安、环保、卫生、气象、供水、供电、城建、武警等相关联动单位参与救援。

(二)协作区域力量调度:

当辖区灭火力量难以扑灭火灾时,支、大队119指挥中心立即请求总队灭火抢险救援指挥中心启

动协作区域救援机制。

总队灭火抢险救援指挥中心迅速启动总队《石油化工灭火救援预案》,调集协作区域力量进行增援,并向省政府报告,提请启动海南省重特大灾害事故处置联动预案。

(三)跨区域力量调度:

当灾情不断扩大,协作区域增援力量

不能控制灾害事故,火场总指挥部立即命令总队灭火救援指挥

中心启动《海南省消防部队跨区域增援应急救援预案》,调集跨区

域力量进行增援。

(四)跨省增援力量调度:

当跨区域增援力量还不能控制并消灭灾害事故,并有可能扩大灾害事故规模时,由总队灭火救援指

挥中心向公安部消防局请求增援。

五、指挥机构

当发生石油化工火灾时,应成立现场总指挥部,对灾害事故实施统一指挥。

现场总指挥部下设灭火救援组、现场警戒组、通信指挥组、宣传报道组、技术专家组、医疗救护组。

(一)现场总指挥部

总指挥员一人,由到现场的省政府最高领导担任。

副总指挥

由省政府秘书长、省公安厅长、省消防总队总队长、市(县)政府领导组成。

其职责是:

1、审批总体灭火救援方案;

2、调动各种灭火救援力量;

3、调动各种灭火救援保障物资和交通工具;

4、发布现场信息。

(二)灭火救援组

组长由消防总队参谋长担任,成员由总队战训处长、增援支队、属地支、大队领导、特勤大队及属地供水、供电、煤气、急救等有关负责同志组成,其职责是:

1、组织进行侦察、营救、灭火等战斗行动的落实;

2、拟定灭火救援实施方案;

3、组织指挥供水、供电、急救等部门的协同作战;

4、发布战斗行动命令。

(三)现场警戒组:

组长由属地市(县)公安局领导担任,成员由交警、巡警、武警支队的领导组成。

主要职责是负责现场的警戒、车辆疏通、治安秩序的维护和保证总指挥部领导的安全。

(四)通信指挥组:

组长由消防总队调度指挥中心主任担任。

成员由电信局有

关部门领导、属地通信科科长、参谋组成,其职责是负责现场有

线、无线联络,并保障通信畅通。

1、各级指挥部及各救援组织通信器材的配备

现场总指挥部──综合通信指挥车一部,车载通信器材(手提

计算机一台、350兆车载转信台一部、手持台五部、传真机一台、备用电源线300米、手提扩音机二台)。

灭火救援组──手持台四部,手提扩音器一部。

属地基地调度室──传真机一台,电话机三部,基地台一部。

现场各工作组──手持台二部。

2、无线通信频率使用规定

现场总指挥部、灭火救援组、增援支(大)队、属地基地调度室之间使用CH1──355.075/365.075(由通信指挥车载转信台提供异频转信)。

现场总指挥部指挥现场各工作组(灭火救援组除外)以及参战的特勤大队用CH2──355.200/365.200

增援支队移动指挥部指挥本部力量,使用本支队频率CHX,其指挥机构设一部电台并入总指挥部CH1。

3、通信的组织

在首长和增援力量未到达救援现场前,通信工作由属地支队负责,调度室的两部电台一部用于与现场联络,一部用于与途中的本部车辆联络。

总队首长和增援力量陆续到达现场,通信工作由总队负责组织,属地支队协助。

增援支、大队的指挥员直接加入CH2通信网。

4、各自的通信任务

(1)与上级指挥部(首长)的通信

除使用有线电话外,还可以用上级配属的电台加入指挥部的网路(如:

公安厅的同频同播网)进行通信。

(2)与所属支、大、中队的通信,组建消防三级网:

一级网(CH1)主要用于保障现场总指挥部与城市消防中心与所属消防支队、大队、中队的固定台之间的联络。

少数各支、大队指挥人员的手持电台也可加入该网。

二级网(CH2)各灭火作战中火场指挥员手持电台之间的联

络。

三级网(CH4—CH12)各参战消防中队内部的所有通话。

附:

消防部队350MHZ无线频点使用表

频点

接收()

发送()

RX

TX

CH1

365

075

355

CH2

200

CH3

(备用)

250

CH4

358

900

CH5

359

100

CH6

CH7

360

450

CH8

700

CH9

500

CH10

750

CH11

CH12

361

000

(五)宣传报道组:

组长由总队宣传处处长担任。

成员由属地支队政治处主任及当地新闻、宣传部门的人员组成。

其职责是搞好战前动员,掌握、收集情况,组织现场宣传、鼓动,做好宣传报道。

(六)技术专家组:

组长由总队防火监督部部长担任。

成员由消防、建设设计和有关方面的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组成。

职责是负责对灭火救援方案进行论证审查,及时解决处理灭火救援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为总指挥部定下决心和实现决心提供科学依据。

(七)医疗救护组:

组长由省卫生局的领导担任。

成员由省卫生局医疗专家、省消防总队门诊部、支队卫生队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

职责是负责现场中毒人员救护、处置等工作。

六、勤务保障

勤务保障由总队、辖区支、大队后勤部门和当地政府组织。

主要任务:

(一)做好灭火器材装备、工具的保障。

(二)火场物资的保障。

(三)灭火剂、油料的保障。

(四)参战人员食宿的保障。

当需要急调用其他省(市、县)的救援物资时,由总队向公安部消防局请示。

七、处置对策

(一)“以冷制热,防止爆炸”。

积极冷却处于燃烧和受火势威胁的装置、储罐,防止温度过高引起爆炸。

(二)“以快制快,争取主动”。

由于石油化工火灾燃烧速度快,火势蔓延快。

因此,必须争取时间,抢速度,尽力做到出动快、展开快、火场扑救时行动快,以快速行动来制止住火灾的迅速燃烧。

(三)“以多制快,力争全歼”。

加强救援力量调集,以多制大,备足力量后,以多数车辆、多数枪、炮对火点实施包围,待灭火所需人员、装备、灭火剂等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一举扑灭火灾

(四)“以固为主,固移结合”。

对装有固定,半固定泡沫灭火装置的装置(储罐),在可以使用的情况下,坚持“以固为主”的原则,辅以移动式消防车泡沫炮或移动泡沫炮、泡沫钩管、泡沫管枪等相结合的方法灭火。

八、处置程序

(一)启动固定消防设施,实施自防自救。

火灾事故发生后,单位消防控制室应立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无关人员迅速疏散撤离,警示义务消防员立即到位。

并迅速启动消防水泵及喷淋系统等固定消防设施,及时对装置(储罐)进行冷却,防止灾情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启动消防辅助设备,为下一步的处置提供有利时机。

(二)侦察检测

1、外部观察

公安消防部队到场后,通过询问现场知情人,初步了解:

(1)单位员工自救的基本情况及有无人员被困;

(2)着火设备结构、燃烧物质的种类、着火部位、燃烧范围、

设备储量、液面高度和液面积;

(3)固定、半固定灭火装置完好程度、消防设

施联动控制情

况及自动喷淋系统等消防设施开启情况;

(4)重质油品的含水率、有无水垫层;

(5)火灾部位的毗邻情况及区域内用火、用电及水源情况。

2、内部侦察

由责任区中队指挥员、战斗班长和火场通信员组成3人侦察小组,佩戴空气呼吸器等个人防护装备和侦察器材,在喷雾水枪的掩护下,深入火灾现场进行侦察,侦察内容有:

(1)被困人员、物资数量、所处位置及疏散抢救路线和方式;

(2)查明燃烧具体部位;

(3)确定风向、风力,并利用仪器不间断检测、监控空气中气体成分及浓度,确定设备有无坍塌、爆炸危险;

(4)受火势威胁或热辐射作用的相邻建筑及设备情况;

(5)进攻路线和堵截阵地的设置情况。

(三)设立警戒

根据火情侦察情况,指挥员命令及时划分警戒范围(公安交警力量到场后由其负责组织实施),引导围观群众,实施车辆管制,维护现场秩序,以保证外围人员安全和灭火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

(四)疏散营救被困人员

当侦察发现火灾中有人员被困时,指挥员应根据被困人员

被困位置的具体情况、被困原因,及时研究营救措施,而后命令救援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隔热服等个人防护装备,在多支喷雾水枪射流的掩护下,实施救人。

(五)灭火准备

1、灭火剂。

针对具体的燃烧物质及燃烧面积精确计算出所需灭火剂数量,且数量要相当于一次灭火需要量的6倍。

2、供水准备。

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现场及周围一切可以使用的水源,通过不同方式保证前方用水不间断。

3、做好进攻时水枪掩护准备。

可组织喷雾交叉掩护,防止高温和浓烟对进攻路线形成封锁。

4、参战人员防护准备。

火场参战人员应佩载空气呼吸器,穿隔热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六)火灾扑救

在全面射水冷却着火设备和邻近设备,防止装置或储罐变形、坍塌、爆炸的同时,应迅速组织力量扑救火灾。

1、化工装置火灾处置措施

(1)工艺灭火。

工艺灭火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A、关阀断料。

控制、断绝流向火源处的可燃物质,使燃烧中

止。

水枪冷却已

B、开阀导流。

将着火储罐、设备的可燃物料导出,以缩短燃烧时间或使燃烧中止。

C、搅拌灭火。

当储罐、容器等设备内液体着火,处于燃烧初期阶段或燃烧温度值不高时,可视情从设备底部输入一定量的

相同冷液或冷水或惰性气体,上下搅动,迅速对上下层液体温度进行冷热交换,使其温度降至自燃点以下,减少燃烧液体的蒸发量,达到灭火或辅助灭火的目的。

(2)输入灭火剂灭火。

从外部喷射灭火剂灭火的同时,向设管道内输入灭火剂灭火。

这是扑救高大设备、架空管道及死角部位的可燃气体的重要灭火措施。

(3)利用固定灭火装置灭火。

A、有固定自动灭火装置的设备着火,一般均可自动灭火;

当自动系统损坏时,可以使用手动装置打开灭火装置灭火。

B、有半固定灭火装置的,可将消防车与设备上的半固定装置接合器组合灭火。

2、化工储(贮)罐火灾处置措施

(1)气体储罐火灾。

处置气体储罐火灾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A、控制燃烧法。

在贮罐着火后失控状态下,组织足够的力

量,将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护毗邻建筑免受火势威胁,控制火势不再扩大,至直火灾自行熄灭。

B、分离冷却法。

集中力量用大量的开花或喷雾

着火和受火势威胁的贮罐,对相邻贮罐重点冷却受火焰辐射的一面,并将其移至安全地带。

C、水枪切封法。

组织多支直流水枪,并排或交叉射出密集水流(水枪支数视火势大小而定),集中对准火焰根部下方未燃烧的液化石油气射水,同时由下向上逐渐移动射流,隔断火焰与空气的接触使火熄灭。

D、干粉抑制法。

待水枪冷却使贮罐温度下降后,向稳定燃烧的火焰喷射干粉,覆盖火焰,终止燃烧。

E、关阀断气法。

当阀门尚未烧坏,可穿避火服,在水枪的掩护下,接近装置,关上阀门,断绝气源灭火。

F、泄压导流法。

当起火罐各流程管线处于完好状态时,可采用疏流导液的方法,通过出液管线,排污管线,将液态烃导入紧急事故罐,减少着火罐储量,防止事态扩大。

G、注水升浮法。

对罐或容器下部的泄漏导致火灾,可利用已有的或临时安装的输水管向罐内注水,利用水与气体的比重

差,将液化石油气浮到破裂口以上,使水从破裂口流出,再进行堵塞灭火。

H、应急点燃法。

当各种方法都不凑效时,为了防止爆炸,(或二次、三次),应在测算好损失和危险程度的前提下,采取点燃的方法,然后实施控制其稳定燃烧,消除险情。

(2)液体储罐火灾

A、采用固定、半固定灭火系统灭火使用泡沫钩管。

B、可利用二节或三节拉梯、曲臂车等架设泡沫钩管,出相应灭火剂灭火。

C、使用消防车炮或移动炮,喷射灭火剂灭火。

D、采用液下喷射灭火。

(七)力量收束

火灾扑灭后,灭火人员对起火部位和装置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消除残火,排除险情和隐患,防止复燃。

火场总指挥员根

据火场情况,确定是否有必要留下一部分力量清除阴燃或继续监视火场,并命令部队清点人数和收拾整理器材装备,进行总结讲评后将火场移交有关部门或单位负责人,命令部队归建。

九、注意事项

(一)参战人员及车辆应从上风或侧上风方向接近火场,选择正确停车位置,便于随时撤离、疏散。

(二)前线作战官兵必须着隔热服或其它防高温、防毒气的防护装备。

(三)现场指挥部应有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为灭火抢险救援提供技术指导。

(四)冷却着火装置或邻近装置时,对高温部位应选用开花水流进行冷却,防止装置高温部位骤冷爆裂;

对其他部位冷却应均匀,不能出现空白点,防止装置、设备变形。

(五)正确选择灭火剂,备齐足量灭火剂,确保进攻的持续性。

(六)指挥员应注意认真观察火场情况变化,及时发现爆炸、沸溢、喷溅前的征兆,发现异情,及时下达撤退命令。

(七)对抢救出来的人员进行登记,做好备案,对受伤人员要及时移交给医疗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