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94682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融资租赁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融资租赁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融资租赁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融资租赁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融资租赁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融资租赁文献综述.doc

《融资租赁文献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融资租赁文献综述.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融资租赁文献综述.doc

文献综述

题目:

关于融资租赁若干问题探讨

专业财务管理

学号200710113204

学生姓名刘俊君

指导教师岳森

日期2011年4月29日

文献综述

1选题背景

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

融资租赁是一项区别于传统租赁、分期付款销售和抵押贷款的新的交易形式,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新的边缘行业,具有投资、融资、促销、资产管理等功能。

自上世纪50年代在美国产生以来,融资租赁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迅速成长为一项重要的产业。

目前,在某些发达国家,融资租赁已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渠道。

以美国和日本为例,2004年,美国制造厂商80%以上的设备出售给租赁公司。

据世界租赁年报统计,美国融资租赁的渗透率(即全社会固定资产以租赁方式投入和购置的比率),自1984年以来一直高踞30%以上,最高达到38%。

目前美国有80%以上的企业采用设备融资租赁,美国的融资租赁业成交额约占世界融资租赁业的45%。

根据日本融资租赁事业协会统计,2003年,日本融资租赁业交易额为73778亿同元,约合600多亿美元。

融资租赁设备投资额65917亿日元,约合520亿美元,占民间设备投资额比例为8.7%。

我国的融资租赁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作为一种吸引外资的方式从国外引进的,至今已经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

然而,融资租赁业在我国的发展却是一波三折,并始终没有融入国民经济的主流地位。

特定的历史原因造成社会各界对融资租赁的内涵认识不清、政府对融资租赁相关法律、会计、税收政策和监管体制的建设滞后、以及全行业范围的租金拖欠,使我国的融资租赁业几乎陷入了行业萎缩的境地。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目前我国的融资租赁业正处于恢复发展的时期。

截至2007年年底,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相继取得金融租赁牌照,旗下金融租赁公司相继成立,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从此进入快车道。

2国内外关于市场有效性的研究现状

大部分国外学者从融资租赁的成本分析、税收和折旧准则对融资租赁决策的影响等角度对融资租赁进行研究。

Barclay和Smith(1995)的研究揭示,边际税率更高的企业更易采取融资租赁方式。

Finucane(1988)的研究指出,税收因素并不和一个企业的融资租赁水平显著相关。

此外,Laser和Levis(1998)的研究证实,与不存在融资租赁的企业相比,运用融资租赁的企业有着更高的税费。

Bowman(1980)通过对92家美国企业1973年的数据的分析,发现企业存在高额借款债务的同时也存在融资租赁活动。

Ang和Peterson(1984)的研究结果也显示融资租赁和借款融资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Finucane(1988)也得出了融资租赁和借款融资正相关的结论。

Lasfer和Levis(1998)认为,对于上市和非上市中的中小企业来说,融资租赁是对借款融资的替代手段;而对于大企业来说,融资租赁则是对借款融资的一种补充。

PeterJ.Athanasopoulos和PeterW.Bacon(2004)对杠杆租赁中的再投资收益率(折现率)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不同的现金流计算方法在相同的再投资收益率的情况下,最终的决策是一样,投资收益率也必将等于期望的收益率。

融资租赁作为一种典型的金融服务业务,其风险管理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其相关的文献主要体现在信用风险的管理、利率风险的管理以及汇率风险的管理。

在信用风险方面,Grenadier和StevenR.(2001)为租赁的信用风险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决定均衡信用分布的理论框架。

Schmit(2004)等人通过对一金融机构的上万件租赁产品运用样本组合的方法,分析了零售租赁的信用JxL险,估计了损失的概率密度函数,并指出抵押担保在减少组合的信用风险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除此之外,部分学者从期权的角度对融资租赁进行研究。

其中的代表人物MondherBellalah(2002)运用实物期权的方法评估了在非完全信息情况下的租赁合约的价值,并给出了理论模型和均衡解。

BuzzDoering,JanetPortman,FredS.Steingold(2001)针对具体市场和消费者对融资租赁作为第三大信用手段来进行分析,突出了融资租赁不同于银行信用及其他信用的特点和优势。

另外,还有部分学者将对融资租赁的研究集中到租赁在资本市场的应用方面。

ShawnD.Halladay和ChrisBoobyer(2005)都对租赁债权证券化作了研究,认为租赁债权证券化属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一部分,是金融创新中的又一发现,应大力发展。

国内的研究现状,因为我国融资租赁开展比较晚,关于融资租赁的系统深入的研究文献并不多,但也逐步在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史燕平(2002)着重研究融资租赁业的理论框架,并且从宏观上对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代表作有《融资租赁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蒋振声(2001)倾重于中外融资租赁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得出对中国租赁业的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刘敬东(1999)对影响我国企业融资租赁的法因素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认为我国目前企业融资租赁的税收政策极不系统,且没有优惠政策以促进企业融资租赁的发展,提出我国企业融资租赁税收政策应参照英美企业融资租赁发展初期的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我国企业融资租赁的发展。

黄秀清(2002)认为企业融资租赁将成为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

但目前我国企业对融资观念存在着重大的误区,重视设备的所有权,忽视了充分利用其使用价值。

她认为转变融资观念对发展我国企业融资租赁至关重要。

黄秀清还认为,目前我国企业融资租赁的税收政策对发展融资租赁存在不利的影响。

现行税制把高风险融资租赁业和金融银行业相提并论,课征相同的税目、相同的高税率,严重影响了企业融资租赁的发展。

王豫川(2001)从融资租赁公司的角度探讨了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承租企业拖欠租金严重、融资租赁行业法律规范不力等一些问题,同时提出了利用保险来促进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建议。

胡达沙、王智源、曹晓军(2002)从财务与税收角度简述了基于杠杆租赁的项目融资基本结构,从加速折旧债务利息抵减应纳税收益和利息预提税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基于杠杆租赁的项目融资模式的特点和税务优势,并与一般租赁项目进行比较。

郭卜铭、金彤、王世从(2004)纯财务角度出发,依据案例对杠杆租赁产生的现金流量分别用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分阶段法进行分析,阐述了各种方法的优劣,为杠杆租赁提供了理论支持。

杨博钦(1998)说明了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在法律、会计、税收、监管方面的不同,并指出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最主要的比较优势表现在融资税收和加速折旧上。

裘企(2003)对融资租赁相关的会计问题、法律界定以及经济属性都有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并且不断对国外融资租赁的研究动态进行翻译介绍,其代表作是《融资租赁理论探讨与实务操作》。

该书也是迄今为止国内现代租赁研究较为深入、系统的著作。

裘企阳先生从民商法的高度对融资租赁的性质、功能以及各关联方的定义进行了较为严密的论述;同时,作者还从会计学的角度对融资租赁的沿革以及创新进行了透彻的分析。

43总结

融资租赁是一种灵活的融资手段。

它通过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独特信用形式有效地促进了企业融资业务的发展。

但在我国的发展一直存在不少的制约因素。

融资租赁在我国长期被视为金融业务,实行严格监管,同时由于进入门槛较高,很多资金无法进入,从而限制了企业运用金融工具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为了让我国的融资租赁更健康持久的发展,我们应该不断完善融资租赁相关法律、会计、税收政策和监管体制的建设。

研究融资租赁的优势具体体现在哪里?

为什么融资租赁在国外有着广泛应用和良好评价,而在中国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融资租赁在我国的应用为什么是这个现状?

影响我国融资租赁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什么?

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寻求融资租赁在我国发展出路的过程。

这对于探索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之路,推动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M].人民出版社,2008.

[2]白晨暖.出租人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J].财会通讯,2007,(11).P56.

[3]孙琦.我国融资租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M]现代商业,2008

[4]姜仲勤.融资租赁在中国问题与解答(第二版)[M].北京: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5]马丽娟.信托与融资租赁[M].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2008.

[6]任彦祥,刘海军.金融租赁公司监管[M].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7]王淑敏,齐佩金.金融信托与租赁[M].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8]林斌.租赁准则若干问题探讨[M].财会研究,2006.

[9]蔡昌.最优纳税方案设计[M].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10]李永丽,刘军巧.我国融资租赁的发展现状及改进措施Ⅱ[J].中外企业家,2008,(14).P76

[11]Asfer,MarioLevis.TheDeterminantsoftheLeasingofSmallandLargeCompanies.

[J].EuropeanFinancialManagement,1998(4):

P21—33.

[12]M.H.Miller,C.W.Upton.Leasing,Buying,andtheCostofCapitalServices.[J].JounralofFinance,1976(31):

P43—54

[13]G.Bowman.TheDebtEquivalentofLeases:

AnEmpiricalInvestigation.Accounting

Review,1980(55):

P33—38

[14]Ang,P.P.Peterson.TheLeasingPuzzle.[J].JournalofFinance.1984(39):

P36—54

[15]S.Krishnan,R.C.Moyer.BankruptcyCostsandtheFinancialLeasingDecision.

[J].FinancialManagement,1994(23):

P45—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