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42136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城市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智慧城市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智慧城市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智慧城市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智慧城市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慧城市Word文档格式.docx

《智慧城市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城市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慧城市Word文档格式.docx

一个智慧的城市应当鼓励人们进行这些创新应用,这些创新应用是最终使人们能够享受到“智慧城市”价值的关键。

最后是协同运作。

有了智慧化的基础设施和各种创新应用,整个城市里各个部门、各个流程和每一个人就能够像一个大乐队一样协作起来,张弛有序,达到更好的效率与和谐,给社会带来更多的价值:

经济的繁荣、信息传递的便利、无障碍的沟通、随需应变的企业、更方便的生活,也会创造更多的市场需求和工作岗位。

从技术层面上,结合我国国情把智慧城市定义为:

以“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为目标,以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为基础,整个城市具有较为完善的感知、认知、学习、成长、创新、决策、调控能力和行为意识的一种全新形态的城市。

这种城市以信息、知识和脑力资源为支撑,通过透明、充分的信息获取,广泛、安全的信息传递,有效、科学的信息处理,均衡而有效地提高城市运行和管理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从而跨越式地提高城市发展的创新性、有序性和持续性,形成低碳城市生态圈,构建城市发展的新形态,使整个城市像一个有智慧的人那样,具有较为完善的感知、认知、学习、成长、创新、决策、调控能力和行为意识,使绝大多数市民都能享受到智慧城市的服务和应用。

智慧城市是以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信息资源综合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

智慧城市包括智慧政府、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物流、智慧环保、智慧社区、智慧楼宇、智慧学校、智慧企业、智慧港口、智慧银行、智慧医院、智慧生活和“放心食品和药品”以及这些智慧行业之间的跨行业应用等方面。

这些与城市发展水平、生活质量、区域竞争力紧密相关,并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信息化发展正酝酿着重大变革和新的突破,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在此背景下,一些国家、地区和城市率先提出了建设智慧国家、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

(一)国外发展情况

目前世界上“智慧城市”的开发数量众多,特色鲜明,现在全球大概有200多个“智慧城市”的项目正在实施中。

现在发达国家地区也是在产业转型和社会发展当中,认识到了“智慧城市”的前瞻性、超前性,相继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战略举措。

美国。

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在就任美国总统后,在这一天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

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明确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希望通过加大对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的投入,振兴经济并确立美国的未来竞争优势。

奥巴马积极地回应:

“经济刺激资金将会投入到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中去,毫无疑问,这就是美国在21世纪保持和夺回竞争优势的方式。

”美国奥巴马政府将其作为保持和重夺国家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

IBM“智慧地球”战略的主要内容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即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全球每个角落的医院、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通过互联形成“物联网”,而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物联网整合起来,人类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达到全球“智慧”状态,最终形成“互联网+物联网=智慧的地球”。

伴随着“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IBM相继推出了各种“智慧”解决方案,包括智慧的电力、智慧的医疗、智慧的交通、智慧的供应链、智慧的银行业等,其中智慧城市是IBM“智慧地球”策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构建智慧的地球,从城市开始,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的缩影。

2009年9月,美国中西部爱荷华州的迪比克市与IBM共同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一个由高科技充分武装的60000人社区。

通过采用一系列IBM新技术“武装”的迪比克市将完全数字化,并将城市的所有资源都连接起来(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等),因此可以侦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并智能化地作出响应,服务于市民的需求。

IBM还提出了未来几年内的一个计划:

在美国爱荷华州的小城迪比克开展一个项目,该项目将通过使用传感器、软件和互联网让政府和市民能够测量、检测和调整他们使用水、电和交通的方式,以期打造更加节能、智能化的城市。

2010年3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正式对外公布了未来10年美国的高速宽带发展计划,将目前的宽带网速度提高25倍,到2020年以前,让1亿户美国家庭互联网传输的平均速度从现在的每秒4兆提高到每秒100兆。

而此前的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也曾耗资2000—4000亿美元,用20年时间建成美国国家信息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成为全球信息产业强国。

瑞典。

瑞典的智慧城市建设在交通系统上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智慧改变交通,IBM和斯德哥尔摩的合作已经有了很好的示范。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网络能够为70%的上班族提供服务,但平均每天仍有45万辆汽车驶过城市中央商务区,严重交通拥堵时有发生。

斯德哥尔摩市政府官员与瑞典公路管理局经过认真讨论,认为可以通过改造道路使用模式将拥堵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是要想改造道路使用模式,公路局需要准确动态地测量并且跟踪道路使用情况,据此收取使用费。

于是,瑞典当局在2006年初宣布征收“道路堵塞税”。

IBM为瑞典公路管理局设计、构建并且运行了一套先进的智能收费系统,包含摄像头、传感器和中央服务器,确定交通工具并根据车辆出行的时间和地点收费,这一举措将交通量降低20%,排放量减少12%。

在IBM公司的助力下,斯德哥尔摩在通往市中心的道路上设置了18个路边控制站,通过使用RFID技术以及利用激光、照相机和先进的自由车流路边系统,自动识别进入市中心的车辆,自动向在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6:

30到18:

30之间进出市中心的注册车辆收税。

通过收取“道路堵塞税”减少了车流,交通拥堵降低了25%,交通排队所需的时间下降50%,道路交通废气排放量减少了8%~14%,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40%。

由于在环保方面做得出色,2010年2月,斯德哥尔摩被欧盟委员会评为首个“欧洲绿色首都”。

日本。

2004年日本总务省提出了“U-Japan”,旨在推进日本ICT建设,发展无所不在的网络和相关产业,并由此催生新一代信息科技革命,在2010年将日本建设成一个“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都可以上网的环境。

2009年7月,日本政府IT战略本部推出至2015年的中长期信息技术发展战略“i-japan(智慧日本)战略2015”。

该战略是日本继“e-Japan”、“u-Japan”之后提出的更新版本的国家信息化战略,其要点是大力发展电子政府和电子地方自治体,推动医疗、健康和教育的电子化。

该战略旨在到2015年实现以人为本,“安心且充满活力的数字化社会”,让数字信息技术如同空气和水一般融入每一个角落,并由此改革整个经济社会,催生出新的活力,实现积极自主的创新。

因此本战略的要点在于实现数字技术的易用性,突破阻碍其使用的各种壁垒,确保信息安全,最终通过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向经济社会的渗透打造全新的日本。

战略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包括设置“电子政务”,“医疗保健”和“教育人才”三大核心领域,激活产业和地域的活性并培育新产业,以及整顿数字化基础设施。

为了体现以人为本,创造使国民安心和有活力的社会,“i-Japan”战略有一个核心内容——“国民个人电子文件箱”。

其目的是让国民管理自己的信息资料,通过互联网安全可靠地完成工资支付等各种手续,对其进行综合管理,使国民享受到一站式的电子政务服务。

这一项目要求在2013年完成。

日本政府已认识到,目前已进入到将各种信息和业务通过互联网提供的“云计算”时代。

政府希望,通过执行“i-Japan”战略,开拓支持日本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新产业,要大力发展以绿色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环境技术和智能交通系统等重大项目。

在上海世博会上,日本馆更是以“连接”为主题,用信息化最新科技让人们看到未来20年-30年城市“智慧生活”的美好场景,展会上所亮相的“未来邮局”融合了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在邮局中不仅能够寄送信件,还能实现人与商品的智慧交流。

韩国。

韩国信息通信部于2004年提出了“U-Korea”,2006年3月确定总体政策规划。

U-Korea旨在建立无所不在的社会(UbiquitousSociety),即通过布建智能网络(如IPv6、BcN、USN)、推广最新的信息技术应用(如DMB、Telematics、RFID)等信息基础环境建设,让韩国民众可以随时随地享有科技智能服务。

其最终目的,除运用IT科技为民众创造食、衣、住、行、体育、娱乐等各方面无所不在的便利生活服务之外,也希望通过扶植韩国IT产业发展新兴应用技术,强化产业优势与国家竞争力。

根据规划,U-Korea发展期为2006-2010年,成熟期为2011-2015年。

2009年,韩国仁川市宣布与美国思科公司合作,以网络为基础,全方位改善城市管理效率,努力打造一个绿化的、资讯化的、无缝连接便捷的生态型和智慧型城市。

通过整合式的公共通讯平台,以及Ubiquitous(无所不在)的网络接入,消费者不仅可以方便地实现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办理税务事宜,还可以实现智慧化地控制房间的能耗。

未来市民看病不需亲赴医院,医生通过专门的医疗装置就可以了解病人的体温、脉搏等情况,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就可以完成望闻问切。

(二)国内发展情况

目前,北京、上海、宁波、深圳、无锡、武汉、佛山、昆明、成都等国内城市已纷纷启动“智慧城市”战略,意在抢占先发优势。

这些城市的相关规划、项目和活动渐次推出,进入了我国智慧城市的第一梯队。

北京。

1999年北京提出的“数字北京”已完成目标,下一阶段提出建设“智能北京。

北京即将发布“智能北京行动纲要”,其中包含60多个项目,包括智能交通、电子病历、远程医疗、智能家庭、电子商务等。

到2012年底,北京将实现互联网家庭入户频宽超20兆;

2015年,无线宽带将覆盖北京城乡,并将建成覆盖全市的统一物联基础网络。

届时,北京在信息化领域将达到世界城市领先水准。

2009年12月,北京携手中国科学院等单位,正式签订“感知北京”合作协议,启动“感知北京”的示范工程建设。

在北京,同方股份、中国移动、大唐移动、中科院软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物联网产业链上的40余家企业和研发机构,共同组建了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

智慧城市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制高点和切入点。

上海。

上海是拥有2000万以上实有人口的特大型城市,在城市经济与产业发展、城市安全与管理、城市生活与公共资源配置、城市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城市文化与社会进步等各方面面临的很多问题是其它城市从未遇到过的,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今世界上都无现成的解决模式可以照搬。

城市智慧化,是上海自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城市信息化是城市智慧化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提出了建设“信息港”的战略目标,多年的发展使上海的城市信息化水平始终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相对而言,上海的市民已经享受到城市信息化所带来的较高的生活质量。

2008年,上海GDP增长仅8.7%,终结了连续保持16年之久的两位数经济增长纪录,并低于同年全国9%的平均增速。

2009年,上海GDP增长8.2%,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7%。

增长乏力的现实下,上海迫切需要找到新的城市增长动力。

智慧城市因为涉及交通、通讯、水、能源、医疗、教育等与城市功能相关的各个领域,能对城市管理、功能转型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具有巨大的产业拉动作用,很自然会进入上海决策层视野。

自2009年开始,上海电信开始助力上海打造泛在网络基础,如率先建设“城市光网”等。

目前,上海市的基础网络建设已全面提速:

上海至全球的互联网带宽提升到140G,成为国内首个T级别的城市;

“城市光网”光纤到户用户接入带宽能力最高已达100M,2009年覆盖75万户,IPTV用户突破100万;

并初步实现3G+WiFi无线宽带通信网络覆盖。

目前,上海已率先建成公共物联网统一接入管理平台,为全市的物联网发展和在世博会中的应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

人们怀着美好的理想,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尝试构建以电子化政府、网络化小区、数字化生活机能为重点的“智慧城市”,从而使城市能够更快、更智能地感知和交换信息。

上海借助2010年世博会之机,将全球“智慧城市”最新信息科技率先应用于世博园的安防、管理、服务、交通等各个环节,使世博园成为智慧城市“样板”。

宁波。

2010年7月初,中国电信与宁波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智慧城市”发展目标,坚持“高端定位、应用牵引、融合创新、试点带动”的原则,以智慧应用为核心,以创新应用为动力,以建设先进智慧设施、智慧产业园区为重点,积极构建“智慧城市”应用示范推广的全国支撑平台。

2010年9月宁波市政府发布《宁波市智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描绘了未来宁波建设智慧城市的蓝图。

智慧城市建设分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及其发展目标分别是:

第一阶段,到2015年,建成一批成熟的智慧应用体系,形成一批上规模的智慧产业基地,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第二阶段,到2020年,将宁波建设成为智慧应用水平领先、智慧产业集群发展、智慧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具有国际港口城市特色的智慧城市。

《规划》为宁波打造智慧城市设定了2015年将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比如,宁波市要建成先进的智慧城市信息网络,无线城市和网络融合建设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互联网城域出口带宽达到1000G,互联网宽带接入率达到95%以上,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率达到100%。

2011年,宁波市将先期重点建设智慧物流应用系统和智慧健康保障应用系统两大应用系统,并开展宁波国家高新区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和杭州湾新区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与制造基地两大智慧产业基地的建设,将这四个项目作为智慧城市的先行启动项目。

根据规划,通过十年的努力,宁波将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特色的智慧城市、中国领先的智慧应用城市、先进的智慧产业基地和具备领先的智慧基础设施的城市。

到2020年,宁波的智慧技术应用、产业基地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升,智慧人文对智慧城市发展的贡献取得突破,智慧技术与智慧人文耦合更加紧密,跻身于国际智慧城市的行列。

深圳。

2010年是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深圳优势,加快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这是深圳市在2010年2月3日首次提出的“智慧深圳”理念。

继2009年摘得“杰出的发展中的知识城市”桂冠之后,深圳开始了由“知识”向“智慧”的进发。

深圳正从科技、人文、生态三个方面打造新时期的“智慧城市”,并以此作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突破口。

2009年8月,深圳市政府与广东电信、广东移动、广东联通共同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三大运营商在未来5年将分别投入120亿元、100亿元和60亿元构建信息网络,全力建设“数字深圳”,力争到2012年深圳信息化水平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深圳最近已明确“创建首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目标,出台了《深圳互联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深圳互联网产业振兴发展政策》等一系列措施,全力扶持和发展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互联网产业。

目前,深圳市正在向有关部委申请作为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并尽快在全市开展“三网融合”示范小区建设,并鼓励电信运营商与广电企业在网络基础设施、业务内容、商业模式等方面开展合作,推进深圳数字家庭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深圳还将大力推进光纤接入网、下一代互联网建设,推动通信网络IP化、宽带化、全光化,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宽带城域网,力争到2012年实现宽带无线网的覆盖100%的目标。

无锡。

物联网是建设智慧城市的DNA。

如果说互联网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即将到来的物联网的时代更将逐渐消除人与物之间的隔阂,“用TD网络连接世间万物”,是中国移动对物联网新的诠释。

当下,无锡移动正积极响应温总理建设“感知中国”中心的号召,在智能交通、健康工程、平安城市、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加快推进TD与传感网融合,为无锡这一创新城市精心打造智慧生活。

物联网在无锡的广泛深入运用正是无锡打造“智慧城市发展”的具体实践。

在未来五到十年无锡要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国际化水平,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必须在城市发展科技内涵取得革命性突破,打造好“智慧城市发展”这个软件。

要特别关注世界智慧城市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充分利用建设好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的难得机遇,巩固、提升和扩大无锡在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方面的先发优势,抢先进入全国和世界“感知城市”发展的第一方阵。

把无锡打造成一个传感网的示范城市,一个智慧的城市,一个感知的城市,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城市。

武汉。

武汉将用10年打造“智慧城市”。

未来10年,武汉将以66.8平方公里的未来科技新城为试点,构建基于“中国云”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及智能处理基础平台,建设智能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应急决策,以及能源与资源管理4个智能示范应用工程,并力争突破智能感知、时空协同、泛在互联、数据活化、安全可信和服务发布等6个关键技术。

其中在2010年-2011年,为建设第一阶段。

武汉将着力于“智慧城市”相关的规划与方案制订、标准研究、关键技术,并确定典型应用示范。

第二阶段从2012年-2015年,工作将进入标准制订、关键技术研究,力争体系基础成型。

此阶段,将以光谷未来科技城为是试验区,全面实践“智慧城市”各项建设。

2016-2020年,将是武汉打造“智慧城市”的推广应用期。

届时,“智慧城市”将从未来科技城,推广到东湖开发区、武汉城区。

届时“智慧城市”雏形初显,武汉将成为中部“智慧之都”。

已开展的“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光城计划”、“数字武汉”计划,与“智慧城市”建设一脉相承。

而正在建设的智能电网、广电互动传感网络、食品安全跟踪、ETC等项目,正是“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使武汉打造“智慧城市”拥有良好基础。

三、发展方向

从国外已有的经验来看,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很可能催生出一种新的产业,即智能产业,并以它为纽带,推动整个城市的运转。

就智能产业而言,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智慧城市催生出的智能产业可以理解如下:

智能产业是以现实物理世界为基础,以信息、知识和脑力资源为支撑,利用信息处理技术对各种事物进行深入的智能分析提炼而实现“具有较为完善的感知、认知、学习、成长、创新、决策、调控能力和行为意识”的新型产业体系(如网游、Facebook、虚拟社区等)。

它既不同于信息产业,也不同于知识产业。

智能产业不仅能够形成巨大虚拟空间,放大城市的无形规模,而且能够对虚拟网络空间进行统筹综合开发和利用。

今天全世界有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预计未来每年将有6000万人迁入城市和城区,城市人口不断挑战历史新高,城市发展持续加速增长。

由于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政治和技术的权力,城市被无可避免地推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发挥主导作用。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医疗卫生系统、水务系统、城市建筑、城市应急系统,IBM研究认为这五个领域的技术革新将会引领未来,在下一个五年里左右城市和社会的发展进程。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从节能减排到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国努力的方向。

在未来,更加清洁的能源将会被广泛运用到城市交通系统中,私家车和公共交通工具可能会完全摒弃汽油,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更为轻巧、安全、低廉的蓄电池、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新能源。

  医疗卫生系统:

SARS、H1N1、禽流感、手足口疫,城市人口的高度密集更易于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科学家和数学家正在对于疾病进行跟踪和防治合作,展开积极研究。

未来五年,疾病的发生、扩散、临床诊断、治疗、预防,这些个人健康档案将会被全面记录,疾病的诱因和变异可以被精密的数学模型分析和预测,各种知识通过互联网将被极大分享,一张无形的大网四散开来保护着人们远离疾病的威胁。

  水务系统:

据统计,现在全世界仅有2%的水可用,城市基础设施漏水造成高达50%的水在运输过程被浪费,调研中63%管理人员表示缺乏有效系统解决方案。

在未来城市,先进的水净化、漏水探测、自动修理技术、科学的电力集成系统和水资源利用管理系统将可以有效突破资源节约瓶颈,有望减少浪费近50%。

  城市建筑系统:

现代人感慨都市生活构建在冰冷的水泥堆上。

然而,在未来,对话将发生在人们和建筑物之间。

新技术应用使得建筑自身可以感知周边环境和生活工作在其内的人们的变化,从而智能管理、调节和运营得以实现。

依靠这样的系统,建筑运转将实现最低能耗,人们可以在建筑物破损前及时准确修理,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快速做出反应和准备。

  城市应急系统:

天灾人祸、各种犯罪、事故和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是连绵的痛苦,作为人们的家园,城市需要变得更加安全。

为此,城市的管理者——市政领导者和工作人员——正借助先进技术来探测和预测风险及紧急事件,及时准确地发出各种预警和指示,提高人们抵御和应对的能力。

四、发展思路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确立更加开放,更加高远的指导思想,应始终坚持体现本地特色的创新发展思路,注重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加强组织保障,提高认同度,扎实有序推进。

一是智慧城市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相关重大战略和政策。

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过程,必须遵循国家信息化整体发展战略,保持与国家相关宏观政策相一致。

尤其要注重与国家“两化融合”发展战略相结合,与“三网融合”、物联网、3G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与发展低碳经济相结合。

从而,从全局上把握好智慧城市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科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二是智慧城市建设应注重体现本地特色。

智慧城市建设不可千篇一律,每一个智慧城市都应具有独特个性,能够支持该城市发展目标和更好发挥城市特色的承载体。

要着力发展基于高新技术的战略型、先导型产业,产用互动,以用促产,以产推用,打造新一轮经济增长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智慧系统建设应优先实施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社会安保等重大民生项目,通过示范带动,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