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绝句》完美版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绝句》完美版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绝句》完美版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遍如果读出一点儿是的味道,就更好了。
学生自由读诗,读三遍。
3、自学诗中的生字,并用自己喜欢的反方式记住这些字。
4、交流识字方法,并口头组词。
师适时知道记住字形,并讲解形声字:
鹭,泊等。
5、指名读诗,检测生字学习情况。
三、在读古诗,深入理解。
一首诗有时就是一幅画,你信不信?
来,让咱们试试看。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听老师读这首诗,看看你的眼前会看到怎样的画面。
师范读古诗,学生想象。
2、师:
眼前有没有出现一幅画?
自己再读一读诗,把那些出现在你眼前的景物在诗中找出来。
3、学生自读诗歌,并动笔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4、如果,我想把这幅画画出来,该画些什么呢?
学生说出景物,教师用简笔画展现在黑板上,并让学生选择应该用的颜色和该景物所在的位置,且说明理由。
重点指导以下几点:
(1)“两个黄鹂”体会“个”字是把黄鹂当成两个可爱的孩子,这两个黄鹂的鸣叫就是一首动听的歌,他们的歌中会唱些什么呢?
(2)“一行白鹭”的只数数得清吗?
(3)“千秋雪,万里船”两个约数的实际意义。
并理解船的将行方向是东吴。
(4)体会诗人当时的快乐心情。
(5)理解板画的过程中,适时指导朗读。
小结:
一首诗变成了一幅画,这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四、反复读诗,读出韵味。
师:
有时一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还蕴含着对仗工整的对联。
敢和老师就这首诗来玩对对联的游戏吗?
师出上联,生对下联。
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生: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个黄鹂生:
一行白鹭
鸣翠柳生:
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生:
门泊东吴万里船
窗含西岭生:
门泊东吴
千秋雪生:
万里船
万里船(师的语气不断加强,引领学生读出韵味)
齐读全诗。
五、吟唱古诗,表演诵背。
诗歌,其实一首诗就是一首动听的歌所以才称其为“诗歌”。
有人就把这首诗谱了曲,唱出来了,想听一听吗?
播放童声合唱《绝句》。
学生跟唱。
站起来,加上你的理解,你的动作,一起跟着唱。
(学生以自己的理解加上动作唱。
)
师生同唱。
板
书
设
计
反
思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15课《古诗二首》之《绝句》
体会诗歌“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特点。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古诗短短的几行字,里面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诗人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
体会诗歌“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特点,要理解诗文意思,展开想象,将凝练的语言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语言的感悟能力和概括能力较弱。
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说,古诗中描写的情景在生活少见。
1.借助文中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让学生了解诗句大意,体会诗歌“有声有色”的特点。
2.抓住关键词,启发学生想象,将诗句转化为可感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有动有静”。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出示背景图)师:
同学们,看了这幅画面,你想对我说什么?
(太美了)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草团体会堂时看到的周围美景。
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句》。
2.老师简介杜甫。
3.绝句是杜甫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绝句”是诗的名,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
五言一句的叫五言绝句,七言一句的叫七言绝句。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4.学习一、二句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体会“有声有色”的写作手法
读诗句,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相机点拨:
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
青是从一种名为蓝的植物中提取出来的颜色。
观察插图,想象说话
理解诗句意思。
翠绿的柳树上,两只黄鹂在欢唱。
万里晴空,一碧如洗,一行白鹭在自由自在的飞翔。
师小结:
黄、翠、白、青,色泽交错,展示了春天的明媚景色。
黄鹂在柳树上鸣叫,声音清脆悦耳,这种有声有色的手法,把春天描写得更加生机勃勃。
(2)体会“有动有静”的写作手法。
找出诗句中描写的景物。
师问:
此时诗人看到了、听到了什么?
学生自读,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抓住关键词语“鸣”、“上”,启发学生想象,体会诗歌的动态意境。
师小结
首句黄鹂在柳树上鸣叫,是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则是动中有静。
这种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把春天描写得更生动活泼了。
体会诗句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渡:
多么美的画面啊,如果你是杜甫,你的心情怎样?
(愉悦)请带着愉悦的心情读!
5.学习三、四句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理解“千秋”和“万里”
出示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回顾体会“三千尺”、“落九天”夸张的写法。
结合诗句理解“千秋”和“万里”是诗人用夸张的方法写出时间久、路途远。
(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有动有静”的特点
“含”是镶嵌的意思,仿佛西岭雪山就是镶嵌在窗中的一幅美丽的画。
师点拨:
千秋指时间久远,更显出雪山的静,停泊的船即将去万里之外的东吴,是静中含动。
(3)师小结
有山有水,还有固定的草堂和行走的船只,这是一幅山水画,把自然美和生活美和谐地结合起来。
6.如果把这首古诗定格成一幅幅画面,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呢?
配乐朗诵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补充完整诗句并填空。
两个黄鹂,一行白鹭。
窗含西岭,门泊东吴。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季节)的诗,描写的()()()()()(),诗人()的心情也蕴含其中。
小结
《绝句》短短四句,却描写了诸多景物,远近交错,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勾画出一幅春意盎然、清新开阔的画卷!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和愉悦的情感。
《古诗二首》(第2课时《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晓、慈”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重点:
1.学习识字、写字。
2.抓住关键字词,感受诗中美景,能说出古诗描绘的画面。
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字词,感受诗中美景,能说出古诗描绘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导入:
春天,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陶醉在春天里,杜甫就是其中的一个。
今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去他居住的草堂,感受一下那里美妙的春光。
清晨,诗人被一阵清脆悦耳的鸟鸣声惊醒,他推开窗一看,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杜甫的《绝句》。
(二)板书诗题。
齐读诗题。
(认读“绝”)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一)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自由读古诗,要求:
读课后双横线中的生字,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读通句子。
2.(课件出示生字:
绝、鹂、鸣、含、岭、泊)请小老师领读双横线中的生字,强调“鸣”、“岭”后鼻音,“鹂”边音。
3.去拼音打乱顺序后,开火车再认读生字。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绝”可以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2.“鹂”利用图片,对照识字。
出示图片,强调诗中“黄鹂”指的就是一种体色艳丽,叫声悦耳的鸟,所以鹂字右边是“鸟”字。
3.“含”“鸣”通过动作演示识记。
用“含”可以组词:
包含、含泪;
“鸣”可以组词:
鸣叫、鸟鸣。
4.“泊”“岭”可以通过借助图片,让学生理解“泊”就是停船靠岸的意思,有水才能停船,所以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白;
“岭”就是指高大的山脉,左边是山字旁,右边是“令”。
5.“行”是多音字,可以利用图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不同语境中“行”的不同读音。
例如:
“行走”、“人行道”读xí
ng;
“一行白鹭”、“绿树成行”读há
ng。
(三)再读古诗,感受韵味
1.读正确:
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担任小评委,给同学正音。
2.读出节奏:
读古诗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
自己练一练,读一读。
3.教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三、再读古诗,想象画面
(一)读古诗,圈画关键字词
1.听着你们有滋有味地诵读,让我仿佛也随着诗人来到了他的草堂前。
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
请用方框圈出来。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千秋雪万里船)
(二)学习第一、二行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从这两行诗中找出表示色彩的词语用小三角形标出来。
(黄、翠、白、青)
2.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范读,边想象画面。
指名学生说一说。
3.指名读一二行诗句。
(1)晚年的杜甫就住在这成都西郊浣花溪旁的草堂里。
此时正是春天,他闲坐草堂,向门前的院子里看去,诗人看到的是怎样的柳树?
看到这翠柳,又会想起了以前学过的哪首诗?
(课件出示:
《咏柳》)
像这样翠生生、油亮亮,绿的像玉石般的柳树就叫做翠柳。
(2)春天来了,翠柳依依,黄鹂在干什么呢?
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鸣)想一想,小黄鹂在说什么呢?
在想什么呢?
(3)诗人向天空望去,他又看到了什么?
出示词卡(白鹭),读词,你知道了什么?
对,以后我们就可以通过看字型来了解字的意思。
(4)(课件出示:
一行白鹭图片)春天到了,白鹭从南方飞回了自己的家乡,看,天空中的白鹭是往哪里飞?
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上)白鹭是怎么飞的?
为什么这样飞呢?
教师相机讲解白鹭排成一行飞的原因。
(5)咱们就是这一行小白鹭,让我们一起飞到湛蓝的天空去欣赏美丽的春景吧!
你看到了什么?
你的心情怎么样啊?
指名学生说。
(6)男女生读,小组读。
4.有感情地朗读一、二行诗。
黄鹂与翠柳,黄绿相间;
白鹭与青天,白青互衬。
真是一幅色彩艳丽,有声有色的画呀!
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赞美这生机勃勃的春天吧!
齐读。
(三)学习第三、四行诗: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指名读三四行诗句。
(1)看到如此美的春景,诗人的心情十分愉快。
这时,他又看见了什么?
(板书:
千秋雪、万里船)
(2)(课件出示图片)瞧,这就是诗中的西岭山,山顶覆盖着皑皑白雪,晶莹闪耀。
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
(3)千秋雪是怎样的雪呢?
我们来算一下吧!
一年里有一个秋天,那千秋指的就是……一年过去了,这儿的雪没有融化,十年过去了……百年过去了……千年过去了,这儿的雪仍然……这千年不化的积雪就叫做千秋雪,“千秋”表示时间很久很久。
(4)如此美的西岭雪景,杜甫时时都能透过窗户欣赏到,它就像画一样镶嵌在了窗户上,窗框就成了画框,这就叫“含”,(课件出示图片)这就是“窗含西岭千秋雪”。
(5)诗人向门前望去,只见一艘艘大船在水边微微摇晃。
(课件出示图片)理解“泊”的意思,就是指停船靠岸的意思。
(6)有人说,这些船是从成都驶向东吴的;
也有人说,这些船是从东吴回到成都的,真有意思啊!
那杜甫居住的成都离东吴到底有多远呢?
(课件出示唐代地图,标注成都与东吴的距离)教师相机讲解东吴离成都很远,“万里”表示距离很远很远。
2.指导朗读三、四行诗。
读了这两行诗,我们仿佛走进了一幅美妙的画卷,诗人很喜欢这里的风景,你们喜欢吗?
用朗读表达自己的这种喜爱吧!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四、背诵古诗,升华诗情
(一)引导背诵
短短的四句诗,仅仅28个字。
我们借助想象,欣赏了一幅美妙的春景图。
现在就让我们伴随着音乐,再次回到千年以前的杜甫草堂和诗人一起欣赏美丽的春景吧!
1.这一天,风和日暖,诗人闲坐草堂,欣赏外面的景物,向门前的院子看去,他看见——(两个黄鹂鸣翠柳)
2.他抬起头,向天空望去,只见——(一行白鹭上青天)
3.站在窗前,他看见了一幅镶嵌在窗户里的风景画,那就是——(窗含西岭千秋雪)
4.再往门前的江面望去,他看见了——(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师生合作,对读古诗
(三)学唱古诗
有人说,诗就是歌,就让我们配上音乐唱一唱吧。
(四)熟读成诵
五、比较字形,指导书写
(一)这首诗中,我们要学写四个字,出示“绝、吴、含、岭”。
齐读,正音。
(二)怎么记住它们呢?
学生自由交流,分类识记。
(三)怎么写好它们呢?
一看结构、二看比例、三看关键笔画。
“绝”和“岭”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含”和“吴”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但结构比例不同,“含”是上宽下窄,“吴”是上窄下宽。
重点指导:
“含”:
“人”的撇、捺要舒展。
要盖住下面的部分,第三笔点的收笔在竖中线上。
“口”略扁。
“岭”:
“山”作偏旁时,竖折略向上斜。
右边“令”的撇,起笔要略高于山字旁,撇从竖中线向左穿插,伸到山字旁右下角。
(四)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五)学生描红,临写,强调写字姿势,教师巡视指导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
(六)集体讲评。
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屏幕呈现,然后师生合作讲评。
六、课后小结,布置作业
(一)画一画:
将《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景物画成一幅美丽的画。
(二)找一找:
杜甫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设计:
杜甫《绝句》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
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3、有感谢情地背诵全诗。
[教学准备]
引导学生透景司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
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1、导入:
同学们,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
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杜甫。
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
(板书课题,齐读)
2、指句读“绝”。
3、指生说记字方法。
大家都知道,绞丝旁的字多与丝线有关。
所以这个字也可以这样说:
丝线染成颜色,称为天下独特,就是—绝。
4、扩词:
绝技、绝活、绝招。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师范读,注意听老师读诗的节奏。
这首诗的节奏是223。
3、自由练读,注意节奏。
4、师生合作,接读。
5、同桌之间像我们师生合作读那样读。
6、指名一对同桌读。
7、男女生接读。
8、同学们读得挺顺利,但读诗要有感情。
老师准备了这首诗的配乐,教师配乐读。
9、指名一名同学来配乐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勒了一幅怎样画面?
三、创设情境,细读古诗
1、学习第一句诗
(1)如果把诗配上画,按诗句的描绘,应首先画什么?
(黄鹂)
(2)出示“黄鹂”剪贴画。
诗中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什么地方呢?
(柳树间)(教师随机板画柳树,并贴上黄鹂)怎样的柳树呢?
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
(翠)可见此时正是早春时节,那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做什么?
(鸣叫)怎样记信这个“鸣”字(谜语:
鸟儿把口张,叫声真响亮)扩词:
一鸣惊人、鸣叫、电闪雷鸣。
那么你们想美丽的黄鹂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
(欢快地、自由自在地)
(3)让我们用欢快的语调读第一句诗,注意节奏。
2、学习第二句诗
(1)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你们猜猜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
(白鹭)
(2)出示“白鹭”剪贴画,并介绍:
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在天空飞翔的身姿十分优美。
(3)诗中写的是一只白鹭吗?
(不是)哪个词告诉你的?
(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
(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
(蔚蓝的天空。
教师把一行白鹭贴上。
(4)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可真美啊!
让我们齐读第二句,读出画面的美来。
3、体会诗境
(1)诗人作诗用语简洁明快,画面里的色彩,诗中都体现出来了,你找到了诗中的字吗?
老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标出来(黄、白、青、蓝)。
(2)诗人用色彩鲜明的字写出春天景物的特征,仿佛有一幅早春美景图展现在我们面前。
同学们能不能看着画面,结合诗句,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这美好的画面。
大家可以按这样的句式来说:
出示句式:
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树
,黄鹂,白鹭。
诗人觉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3)同学们描绘得真美啊,让我们把一、二句诗联起来读一读,读出画面的美来。
4、学习第三句。
(1)真是春意融融,生机勃勃,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这时他一抬头,却又被另一处景物所吸引,是什么?
是远处的西岭雪山(板画西岭)
(2)西岭是位于成都西边的岷山,那里的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诗人说“千秋雪”。
出示“今”的卡片,组词。
加一点:
“今”变为“令”,组词。
现在我们给“令”加偏旁,按学生的汇报板书:
岭、铃、羚、领、玲等,口头组词。
“令”字变成“含”(变的过程中说:
大家看,令字一点被咬掉,放在口中不咽下,就是---含)
诗人从窗口向远望,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景色像镶嵌在窗框里一样。
(教师边描述边画窗框)
5、学习第四句诗
(1)诗人向近处看,又看见门前的什么?
(船只)问:
船是停着还是行驶着?
(师贴船)你是从哪个字知道的?
(泊)泊就是停泊位的意思。
(2)所以从东吴来的船只路途遥远,诗中用一个词---万里。
现在同学们能明白这句诗的大意了吧。
船的部首是“舟”字旁,作偏旁时,横变提,而且右半部不出头。
(3)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语气齐读三、四句诗。
四、背诵古诗
真是一首好诗啊,如此佳作,我们怎能不吟诵吟诵。
(1)自由背诵古诗。
(2)指名背诵。
(3)齐诵。
五、小结
这堂课我们一齐走进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诗的意思,还想象画面感受诗的意境。
相信同学们会利用这种学古诗的方法学会更多更好的古诗,有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