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乘法》教案Word下载.docx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乘法》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乘法》教案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数乘整数)
二、讲授新课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自学课本。
(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什么?
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
(2)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2.点名回答第1个问题。
3.2个
的和是多少?
与同伴交流一下。
4.全班交流。
5.引导观察:
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
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互相讨论)
观察结果:
的分子部分2×
3就是算式中
的分子3与整数2相乘,分母没有变。
6.概括总结:
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
的计算方法。
汇报结果:
(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
是用分数
的分子3与整数2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7.反馈练习: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23页涂一涂,算一算。
2、让学生熟练计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
做课本练一练2、3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提问学生回答)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第二课时
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能约分的要先约分,最后结果要写成最简分数。
一、复习导入
口算
,说说如何计算分数乘以整数。
二、新课授入
1.出示试一试的例题,学生自学,并说一说这两位同学计算过程有什么区别?
2.你认为哪一种更方便?
理由是什么?
3.总结
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4.完成试一试第2点,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24页第4题,你能看懂吗?
2.做24页第6题,让学生熟练计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
3.做课本练一练5、7、8、9题。
分数乘法
(二)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一、复习
12×
3表示什么?
表示3个12是多少,也表示12的3倍是多少。
二、探索新知
奇思:
我早上吃了6块饼干。
笑笑:
我吃的饼干数是奇思的
。
淘气:
1.笑笑吃了多少饼干?
指名列出算式: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求奇思的
是多少,就是求6的
是多少,也就是6个
是多少。
2.淘气吃了多少饼干?
3.结合上面的几个问题,你知道“6×
”和“6×
”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吗?
6×
表示6的
是多少:
4.总结: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5.反馈练习
8的
是多少?
画一画,算一算。
1.完成26页第1、2、3题。
2.完成28页第6、7、9题。
四、课堂小结
学生自主探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
进一步培养学生画线段图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答这类应用题的熟练程度。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加深对两种应用题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通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通过对比分析,正确熟练的解决实际问题。
一、情境导入
植树节那天,五
(1)班女生植了20棵树,男生植树的棵树比女生的多
(1)找到单位“1”
提问:
题目中
是把谁看作单位“1”?
(2)画线段图进行分析。
(3)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可能有:
男生比女生多种了多少棵树?
(口头列式)
男生种了多少棵树?
(4)学生独立解答。
(5)全班交流。
重点交流:
男生种了多少棵树?
思路一:
先求出男生比女生多种的棵数,再求男生种的棵树。
思路二:
先求出男生种的棵数是女生的几分之几,再求男生种的棵树。
二、巩固练习
1.完成27页第4题,画出线段图,并列式计算。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完成27页第5题。
分数乘法(三)
骆小仙
\1.在操作活动中,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2.探究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3.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从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境引入
向学生介绍很有关的背景知识,来理解题目。
2、出示图
依次取出长方形纸条的1/2,1/2的1/2,再取1/2,并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这个过程。
1/2×
1/2=1/4
1/4×
1/2=1/8
3、折一折3/4×
1/4
(1)引导学生折一折
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竖着对折2次,涂出3/4,然后再横着对折2次,涂出1/4。
(2)反馈3/4×
1/4=3/16
(3)总结: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二、做一做
按照上面的方法涂一涂,想一想,并算出结果
1/3×
1/5
2/3
3/5×
2/9能约分的可以约分
1、折一折,涂一涂
1/42/5×
1/3
2、计算
3、解决问题
练一练,第3、4题
1/2=1/4
3/4×
计算分数乘法时,“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1.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探究分数乘法的积的变化规律。
3.能进行解答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应用题。
探究分数乘法的积的变化规律。
会应用分数乘法的积的变化规律
一、问题导入
乐乐认为:
一个数与分数相乘,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你同意吗?
学生举例说明。
师:
那分数乘法的积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完成试一试的练习题,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你的发现。
3.全班交流
学生说的规律只要符合都应给予鼓励。
二、练一练
1.完成练一练第4题
2.练一练第5、6题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把数学学习由课堂引申到课外。
3.数学故事: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并能提出有关的问题。
并说说为什么?
一个乘数大于1,积就大于另一个乘数;
一个乘数小于1,积就小于另一个乘数;
一个乘数等于1,积就等于另一个乘数。
倒数
1课时
1、在计算、比较、观察中,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一数的例数的方法。
发现倒数的特征,理解倒数的意义。
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一、新课引入
1、出示算式:
2/3×
3/2
2×
1/2
8/11×
11/8
1/10×
10
7/9×
9/7
7×
1/7
1、学生算一算
2、找一找算式中有什么相同之处。
3、反馈
学生进行思考,同桌讨论。
2、找一找
学生举例积为1的类似例子。
二、新课
1、师:
每个算式的积都是1,两个乘数的分子分母互相颠倒,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比如1/2的倒数是2,2的倒数是1/2,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让学生说一说:
上面口算题和自己举倒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谁是谁的倒数,谁和谁互为倒数。
2、提问:
“互为是什么意思?
”
小结:
倒数是对两上数来说的,它们相互依存的,必须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学生讨论:
0有没有倒数?
为什么?
3、练习:
4、求倒数的方法
(1)观察:
(2)怎样找出一个数的倒数呢?
指名口答,怎样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3)想一想:
怎样求4/11、16/9、0.5
0.35的倒数
求一个真分数的倒数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求小数的倒数,先把小数化为分数,求自然的倒数先把自然数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
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师小结
(4)想一想:
1的倒数是几?
三、课堂小结:
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2/3×
3/2=
1/2=
每一个算式的积都是1
8/11×
11/8=
10=
两个乘数的分子分母互相颠倒
7/9×
9/7=
1/7=
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练习三
(1)
1、进一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一、完成练习
1、第一题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6×
可以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
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完成练习第2、4题
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完成练习第3题
复习分数乘法积的变化规律
4、完成练习第5题
复习倒数的寻找方法。
通过计算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5、完成练习6-9题
1)这些题目都是分数乘法在具体中的应用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鼓励学生说一说所列算式的含义
大量的练习让学是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练习三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法则
练习板书: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法则
练习三
(2)
1、完成练习第10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说一说“七折”、“八折”的意思,并用分数来表示。
如:
七折:
50元
50×
7/10=35元
八折20元
20×
0.8=16元
或20×
8/10=16(元)
说一说所列算式的意义
1)学生观察图文
2)讨讨“七折”、“八折”的意思
3)交流
4)分数表示
5)再进行计算
2、完成练习第11题
让学生提出问题,注意学生问题的严谨性,并给予鼓励。
3、完成练习第12题
鼓励学生画图表示自己的解题思路。
4、完成练习第13题
鼓励学生利用估算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5、完成练习第14题
这是一道综合应用的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讨论自己的解题策略,只要合理,就应给予肯定。
6、拓展视野
先让学生自己阅读书本上的材料,思考机灵狗提出的问题该如何解决,也可以收集相关的资料,让学生进行阅读后再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