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92434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安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泰安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泰安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泰安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泰安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泰安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

《泰安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安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泰安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

泰安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

2009年7月

目 录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总则 

第三章 产业现状分析 

第四章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第五章 发展目标和战略 

第六章 发展思路 

第七章 空间布局 

第八章 产业布局 

第九章 规划实施 

第十章 保障措施 

 

第一章 前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

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

设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

文化与经济、科学技术相互影响,互相交融,良性互动。

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杠杆。

2008年,山东省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目标,启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载体建设等八大工程,加紧打造鲁文化、齐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掀起一股文化建设的热潮。

为响应十七大报告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泰安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经济文化强市、创建国际旅游名城”的发展战略。

以此为出发点,立足泰安市文化资源和产业状况,突出文化特色,形成具有泰安市特色的文化发展格局,编制形成了《泰安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着眼于规划期内泰安市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软硬环境建设,提出了泰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原则,理清了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策略。

《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对于落实国家、山东省文化产业的方针政策,实现泰安市“建设经济文化强市、创建国际旅游名城”的战略目标,促进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第二章 总则

第1条 规划目标

1、指导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泰安市“建设经济文化强市、创建国际旅游名城”的战略目标服务,促进文化与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2、加快全市文化产业、事业发展,增加文化产业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文化产业对市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3、进一步推动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先进文化的弘扬和现代文化的繁荣。

4、加快泰安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步伐。

5、推进泰安市城市文化品牌传播以及泰山品牌建设,提高泰安市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第2条 规划范围

泰安市所辖全部区域,包括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泰山景区、泰安市高新区、泰安市旅游经济开发区范围内的86个乡、镇、办事处。

总面积7762平方公里。

第3条 规划期限

本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09年至2020年,其中:

近期:

2009-2012年;

中期:

2013-2015年;

远期:

2016-2020年。

第4条 规划依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6、《国务院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41号)

7、《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9号)

8、《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国发[2005]10号)

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

11、《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9号)

12、《山东省关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意见》

13、《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14、《泰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

15、《泰安市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

16、《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三章 产业现状分析

第5条 泰安市概况

泰安市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北以泰山与济南为界,南与济宁市相连,东与莱芜和临沂地区毗邻,辖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6个县市区。

全市2008年末常住人口545.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58.2万人。

第6条 泰安市经济现状

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GDP)突破1500亿元,达到151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3.4%。

其中,第一产业161.1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839.3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512.9亿元,增长18.4%。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8:

56.2:

33.0调整为10.6:

55.5:

33.9。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7794元,突破4000美元。

第7条 泰安市文化资源状况

泰安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山东省“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热线的中点。

境内大汶口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起源之一,泰山是世界首例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泰山文化博大精深,被誉为“东方文化宝库”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

此外,泰安市的水浒文化、桃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运河文化、养生文化、民俗文化、蟋蟀文化等相互补充,构成了品类丰富、独具一格的文化脉络。

全市县级以上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359处,其中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包括岱庙、大汶口文化遗址、摩崖石刻、冯玉祥墓、泰山盘道古建筑群、齐长城、东平洪顶摩崖石刻、白佛山石窟造像和京杭运河水工施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4处,县级263处。

另外,泰安市还有东平湖、京杭大运河、徂徕山、腊山、莲花山、神童山等一批优秀的自然资源。

第8条 泰安市文化产业现状

 1、以文化旅游为龙头,产业结构日趋完善。

近年来,泰安市市围绕文化旅游做文章,大力发展文化演艺、节庆会展、现代传媒等相关产业,配套发展体育文化、教育培训、休闲娱乐、影视动漫等产业,使全市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结构日趋完善。

2、以泰城为中心,空间布局协调有序。

泰安市文化产业以泰城文化产业为中心,对周边区域进行辐射,形成了一批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区,包括徂徕山休闲文化产业区、大汶口文化产业园,肥城市的桃文化产业区,新泰市的莲花山与和圣文化旅游区、体育文化产业区,东平县的东平湖水浒文化旅游区,宁阳县蟋蟀文化与神童山生态休闲文化产业区等,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的空间布局。

3、以大项目为牵引,品牌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泰山文化旅游、泰山国际登山节、东岳庙会等活动品牌及在建的方特欢乐世界、泰山论坛、《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大型室外实景演出等项目具备较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产业带动效应,正逐步产生泰安市文化产业品牌集群效应,推动泰安市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4、发展态势良好,产业贡献率逐步增高。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推动下,文化产业实现了科学、稳步发展。

2008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52.95亿元,同比增长24%,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5%,2008年全市文化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达4.8%。

第9条 泰安市文化产业的主要问题

1、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规模小。

2、文化产业资源相对分散,集约化程度不高,缺乏有效整合。

第四章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第10条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市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市场化、人文化、品牌化、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泰安市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体制机制、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市场体系、壮大市场主体为重点,以科技和人才为支撑,以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把发展文化产业与打造泰山文化品牌相结合,与弘扬泰山文化相结合,与培植支柱产业相结合,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泰安市文化产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市、创建国际旅游名城”步伐。

第11条 规划原则

1、协调一致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城市整体定位相一致,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适应,与其他相关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规划以泰山文化为魂,重点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市、创建国际旅游名城”目标,使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协同为泰安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服务。

2、突出特色原则。

以泰山文化为核心,突出泰安市地域特色,发 

挥区域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的优势,确立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彰显现代文化的特色。

3、适度超前原则。

着眼未来、思路超前、立意新颖、高点定位,富有创新性,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可操作性强,坚持“合理保护、科学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对今后十年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4、市场导向原则。

以国际国内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为导向,深入挖掘泰安市及泰山历史文化内涵,从现代市场经济的角度实现文化资源的规模化与市场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着力培育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

5、现实性与可行性原则。

立足泰安市现有的经济条件、区位优势、文化资源等基础条件,使规划项目具备实现的可能性,近期可操作性强,远期发展潜力较大,完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大项目,建立起完善的文化产业链条。

第五章 发展目标和战略

第12条 总体目标

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平均增幅高于GDP增长幅度,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或超过4%,到2012年达到或超过5%,2015年达到和超过6%,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培育一批知名企业,形成一批管理规范、辐射能力强的文化市场,建立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推出一批文化产品,培养一批文化产业人才。

到2020年,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源相适应的文化实力,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文化条件,把泰安市建设成为文化产业强市。

第13条 具体目标

1、建成一个具有发展特色和创新环境优良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培育和壮大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具有规模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的中小型文化企业。

3、形成一批管理规范、辐射能力强的文化产业聚集区。

4、推出一批具有泰山文化特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精品力作。

5、打造一批在省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品牌,泰山文化品牌带动战略取得重大进展。

 6、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号召力的文化产业管理和技术领军人才。

第14条 产业目标

泰安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国际文化旅游中心、国际节庆会展中心、

5、重点园区推动战略。

通过一批文化产业聚集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推动其所在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鲁中休闲娱乐中心、山东文化演艺中心、全国体育文化基地、全国影视拍摄基地、山东现代传媒基地的“四中心、三基地”。

第15条 发展战略

1、国际化战略。

“创建国际旅游名城”和“走向国际的历史文化名城”需要国际化城市品牌、国际化产业品牌、国际化项目品牌做支撑,需要有国际化的思维和运作,需要开发国际市场。

2、统筹一体化战略。

要做好内部统筹和外部统筹。

内部统筹要做好城乡统筹、三产联动、产业协调。

外部统筹要做好与曲阜的战略合作,联手打造泰山-孔子文化旅游圈;加强与济南在现代传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