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际服务贸易的教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92159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国际服务贸易的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最新国际服务贸易的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最新国际服务贸易的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最新国际服务贸易的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最新国际服务贸易的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国际服务贸易的教案.doc

《最新国际服务贸易的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国际服务贸易的教案.doc(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国际服务贸易的教案.doc

参考资料 

《国际服务贸易》          谢康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

《服务贸易——中国与世界》杨圣明主编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

第一章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 服务与服务工作

一、服务概念的历史演变

  1、自由物品和经济物品

  自由物品:

指人类不需经过努力,即可自由取用的物品。

  经济物品:

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

又可分成两类。

  

经济物品实物形态的,即商品或货物

非实物形态的,即服务或劳务

2、服务的定义(1)

  (1)萨伊的定义:

无形产品(服务)同样是人类劳动的果实,是资本的产物。

  (2)巴斯夏的定义:

劳务是一种努力,对于甲来说,劳务是他付出的努力,对于乙来说,劳务则是需要和满足。

  (3)马克思的定义:

服务不过是指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就像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价值一样;但是这种劳动的特殊使用价值在这里取得了“服务”这个特殊名称,是因为劳动不是作为活动,而是作为提供服务的。

服务的定义(2)

  (4)企鹅经济学词典:

服务主要是不可捉摸的,往往在生产的同时就被消费的消费品或生产品。

  (5)科特勒的定义:

一方能够向他方提供在本质上是无形的,不能带来任何所有权的某种活动或利益,其生产也许受到物的产品的约束,或不受约束。

  (6)一般的定义:

服务是对其他经济单位的个人、商品、或服务增加价值,并主要以活动形式表现的使用价值或效用。

二、服务的特征:

服务与商品的感性差别

  1、服务一般是无形的。

一方面,服务提供者无法向顾客介绍空间形态确定的服务样品;另一方面,服务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往往不能感知服务,在购买之后,也只能察觉到服务的结果而不是服务本身。

  物化服务:

唱片、软盘等作为服务的载体,本身的价值相对于其提供的整个价值来说,可以忽略,其价值主体是服务。

  2、服务的生产和消费通常是同时发生的。

  3、服务是难以储存的。

与实物商品明显不同。

  4、服务的异质性。

取决于:

一是服务提供者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二是消费者的特殊要求。

三、寻找品质和经验品质

  1、寻找品质:

是指顾客在购买之前就能够确认的产品属性(如颜色、款式、手感、硬度、气味等)及产品的价格。

  2、经验品质:

是指只有在购买之后或者在消费过程中才能体会到的产品属性,包括味道、耐用程度、满足程度等。

  3、信任品质:

是指那些顾客在购买和消费之后也难于作出评价的属性。

四、服务工作与服务交付机构

  1、服务工作:

它指的是从事服务的职业或岗位。

如第三产业就提供各种服务工作。

  2、服务交付机构:

是指服务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或制度安排而被提供出来的。

一般有四种类型:

  A、家庭;B、市场;C、自愿组织(宗教组织、慈善组织等);

  D、政府。

第二节 服务业

一、服务业的概念:

服务业与第三产业

  1、当今产业分类的方法:

  一般有克拉克分类法、库兹涅茨分类法、奥新分类法、日本分类法、经合组织分类法、联合国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等,但总的来说,不外乎是分成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

  2、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差别(1):

  (1)第三产业的界定采用的是剩余法。

它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提出的,他把第一、二产业以外的所有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

而服务业的界定是以是否提供或生产各种类型的服务为标准的。

  (2)三次产业划分思想的出发点是经济体系的供给分类,暗含着高层次产业的发展单向地依赖低层次产业的产品的含义。

相反,服务业同其他经济产业的区分是以经济系统的需求分类为基础的,强调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相互依赖关系。

因此,前者体现传统经济思想的逻辑,后者体现的是现代经济思想的灵光。

  (3)第三产业是相对于国内经济的,而服务业的概念是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

3、服务生产部门的具体分类

  (1)消费者服务:

即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的服务。

是靠来自个人和家庭的需求来源或支出,如:

招待与食品服务、私人服务、娱乐与消遣服务、杂项服务等。

  (2)生产者服务:

即生产者在市场上购买的被企业用作商品与其他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中间服务,也叫企业服务。

生产者服务是围绕企业生产进行的,它包括经营管理、计算机应用、会计、广告,还有如金融业、保险业、法律、咨询业等。

  (3)分配服务:

即消费者和生产者为获得商品或供应商品而必须购买的服务。

它是一种连带性或追加性的服务又可分为“锁住型”和“自由型”分配服务。

(4)政府服务:

是指免费提供的或对一般公众收取最低费用的服务。

主要由教育、保健、国防与一般行政构成,后者是指外交、司法和警察保护等。

4、WTO的服务部门分类

 是世界贸易组织在1995年列出的服务行业部门,共分为十二个部门,每个部门下有行业,每个行业下再有子行业,参见教科书663页的附录。

第三节 服务贸易与服务统计

一、服务贸易

  1、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

  A、传统的定义:

从进出口的角度考虑 当一国(地区)的劳动力向另一国(地区)的消费

者(法人或自然人)提供服务时,并相应获得外汇收入的全过程,便构成服务的出口;反之则形成进口。

  B、《美加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定义:

  服务贸易是指由或代表其他缔约方的一个人,在其境内或进入一缔约方提供所指定的一项服务。

C和D定义的解释:

  第一类服务贸易,是指“过境交付”(Cross-BorderSupply)

 特点是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都不移动。

  第二类服务贸易,是通过服务的消费者(购买者)的过境移动实现的,服务是在服务提供者实体存在的那个国家(地区)生产的。

如:

旅游、教育、医疗服务。

  第三类服务贸易,主要涉及到市场准入和直接投资,即在一缔约方内设立机构,并提供服务,取得收入,也称“商业存在”。

如:

在境外设立金融服务分支机构、律师、会计事务所,维修服务站等。

  第四类服务贸易,主要是缔约方的自然人(服务提供者)过境移动在其他缔约方境内提供服务而形成贸易,也叫人员移动。

2、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

  A、贸易标的一般具有无形性。

  B、交易过程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国际性。

  C、贸易主体地位的多重性。

  D、服务贸易市场具有高度垄断性。

  E、贸易保护方式更具刚性和隐蔽性。

一般在市场准入 方面进行限制,以国内立法形式实施。

  F、服务贸易的惯例、约束具有相对的灵活性。

国际服务贸易遵循的基本框架性文件就是服务贸易总协定。

  它规定的义务分:

一般性义务和具体承诺的义务。

前者适用所有成员,包括最惠国待遇、透明度、发展中国家更多参与;后者只适用于承诺的部门,包括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等。

  G、营销管理具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

3、服务贸易概念与若干相近概念的界分

  A、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

  贸易标的不同;完成形式不同,服务贸易更加复杂;商品贸易经常需要服务贸易的支持。

  B、服务贸易与无形贸易

  无形贸易的范围更广,除了一般属于服务贸易的范畴,还包括国际直接投资收支,捐赠、侨汇、赔款等无偿转移。

  C、服务贸易与服务业

  服务业包括四类:

消费者服务业、生产者服务业、分配服务业、及政府服务业。

其中前三者构成国际服务贸易的主体。

服务贸易概念与若干相近概念的界分(续)

  D、服务贸易与国际服务交流

  国际服务人员的流动分为三类:

  (1)政府间为了政治、

  (2)一国(地区)的服务人员到另一国(地区)谋取工作,为境外雇主所雇佣,为其工作,获得工资报酬,并只在当地消费,不汇回母国。

  (3)一国(地区)的法人或自然人对外提供服务,并获取服务收入,有收支的过境流动,从而构成服务贸易。

其中,前两者被称为国际服务交流,后者被称为国际服务贸易。

这里介绍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是操作性统计分类,另一种是理论性逻辑分类。

(1)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分类

根据IMF统一规定和使用的各国国际收支账户形式,其中一类是同资本项目相关,称作要素服务贸易,另一种只同经常项目相关,称作非要素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非要素服务贸易项目金融服务

保险服务

专业服务(咨询、管理、技术)

特许使用项目(许可证等)

其他私人服务

要素服务贸易股息(包括利润)

利息

国外再投资的收益

其他资本净收益

4、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

(2)国际服务贸易的逻辑分类

  是以服务贸易同货物的国际转移的关联程度为标准的。

一般分成两类,核心服务贸易和追加服务贸易。

  A、国际核心服务贸易

  是同货物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无直接关联的,构成自己的特定市场供给和需求。

  B、国际追加服务贸易

  是同货物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

实际上是分配服务的国际化延伸。

它是作为货物核心效用的派生效用,当然,追加服务,有些属于“锁住型”,而有些则属于“自由型”。

二、国际服务贸易统计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目前,一般有三种反映国家或地区之间交易的统计方法:

  (1)以记录跨境货物交易为特征的国际商品贸易统计;

  (2)以记录跨境服务交易为特征的跨境服务贸易统计;

  (3)与国际投资活动有关,具有非跨境交易特征外国附属机构贸易的统计。

第二章服务价值理论

第一节 经济学思维“两分法”:

商品和服务

  国民经济的价值由商品和服务构成。

而服务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地位则不断上升。

一、“两分法”的成因

  经济学把人类劳动的成果分为商品与服务,这就是所谓的商品与服务的“两分法”。

形成的原因:

  1、两分法的历史成因

  一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取决于两个指标:

一是该产业吸纳的就业量;二是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因此,在早期,服务业必然是被轻视的,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服务业在整个世界才被人们重视。

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服务的提供从由家庭、主仆、等非交易形式变成市场交易方式;二是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的提升改变了服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服务与商品存在感性差别。

  3、在理论研究中歧视服务,是导致两分法观念在经济学思维中根深蒂固的根本原因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一切生产过程都创造价值。

价值只能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生产过程由土地、资本和劳动组成,因此,他认为,要增加财富,就要把更多的劳动投入到生产过程。

同时,他又把劳动分成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认为只有生产性劳动是同生产过程相结合的,他认为他们之间有三个区别:

  第一,前者创造价值,而后者则不创造价值;

  第二,前者生产实物形态的物质产品,而后者的产品是无形的。

  

第三,前者是进入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而后者是耗费在商品流通、上层建筑、以及生活和休闲服务部门的劳动。

二、两分法的理论尝试

  随着服务业的发展,服务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把服务排斥在价值论之外就不行了,要把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