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912846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4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2)科学探讨目标

①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式观看和描述事物间的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②能以讨论、绘画、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③尝试以图标的形式组织信息。

④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⑤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回忆和反思探讨的进程和方式。

(3)科学态度目标

①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②乐于在情境中学习,维持对一个问题的好奇心和探讨爱好。

③乐于小组合作探讨,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④情愿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①熟悉到水和空气是重要的资源,需要珍爱和爱惜。

②明白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特点,在咱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动物”单元教学目标

①明白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②明白不同的动物具有一起的特点,同一种动物也有个体不同。

③明白动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④明白动物会运动、呼吸、生长、繁衍和死亡。

⑤体会动物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他们需要空气、食物、水、阳光等。

⑥明白动物能够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环境。

⑦说出周围常见的动物名称及其特点,明白按必然的标准能够给动物分类。

①能用多种感官观看动物。

②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看内容。

③能在观看进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④能饲养小动物一段时刻。

⑤能用适合的科学辞汇进行简单的表达。

⑥能按自己的标准给动物分类。

①能在好奇心的差遣下,对常见的动物表现出探讨爱好。

②对动物的特点和需求形成必然的灵敏性。

③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④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适应。

①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紧密关系。

②了解动物是地球家园最重要的组成部份之一,熟悉到爱惜动物的重要性。

四、具体教学方法

1.培育学生科学学习的爱好和良好适应

学习爱好关于科学学习超级重要。

在教学中要擅长激发学生的爱好,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

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舞学生踊跃参与,许诺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

让每一个学生喜爱上课、喜爱教师,进而喜爱学科学。

良勤学习适应的养成,不能简单地明白得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慢慢引导学生学会独立试探、勇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方式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会,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明白得和熟悉科学知识,鼓舞每一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进程。

3.引导学生踊跃试探,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试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教学中要鼓舞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试探,鼓舞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在试探与交流的进程中,教师提供适当的帮忙和指导,擅长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觅问题的答案。

教师成心识地培育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适应,使学生慢慢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方式,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育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专门注重培育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会,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旁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觉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制造性地利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讨能力是整体性进展的,科学探讨的各类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取得系统运用。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依照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形,制造性地利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

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良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

 

五、教学设计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1

始业教育(科学第一课)

2

一1发现物体的特征

3

一2谁轻谁重

4

一3认识物体的形状

5

一4给物体分类

6

一5观察一瓶水

7

一6它们去哪里了

8

一7认识一袋空气。

9

二1我们知道的动物

10

二2校园里的动物

11

二3观察一种动物

12

二4给动物建个家

13

二5观察鱼

14

二6给动物分类

15

总结、复习

16

期末测评

《发觉物体的特点》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

学生天天都会和各类各样的物体打交道,因此,对这些物体他们已经积存了许多感性熟悉。

同时,他们也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辞汇或短语描述这些物体的特点,如颜色、气味、轻重、形状等。

可是,学生在全面地描述物体、科学地运用辞汇方面,仍存在很多困难。

比如,如何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如何描述形状、什么是粗糙或滑腻……在对物质世界进行科学熟悉的初始时期,学生显现的困难和产生的问题,就需要科学课堂提供一些研究方式来帮忙他们克服和解决。

另外,一年级小学生在行为能力上比较弱,课堂上不能较长时刻集中注意力;

在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集体合作意识较弱。

因此,他们的观看能力、表达能力,倾听适应等都还需要进一步培育。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概念目标

1.咱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必然的特点。

2.能够用一些科学辞汇来描述物体的特点。

科学探讨目标

1.用各类感官观看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2.用两两对照的方式对物体进行观看。

科学态度目标

进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爱好和愿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类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必然的特点,能够知足不同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用观看和比较的方式对物体的特点进行描述。

难点:

学会用两两对照的方式进行观看,学会用科学辞汇描述物体特点。

【器材预备】

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单、课件等。

【教学进程】

一、聚焦

1.导言:

同窗们,你们喜爱玩猜谜语的游戏吗?

那我来讲你来猜。

(出示谜语:

体形有圆又有方,皮肤有白又有黄,发觉哪个字写错,马上摇头来帮忙。

谜底:

橡皮)

2.你什么缘故猜它是橡皮呢?

(学生能够从橡皮的颜色、形状、用途来表述自己的理由。

3.每一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点,咱们要学会发觉。

在咱们身旁有许多物体,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它的特点,再让他人猜猜它是什么吗?

4.咱们如何才能发觉物体更多的特点,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

这节课咱们一路来学习。

(板书:

发觉物体的特点)

二、观看物体

(一)观看一个物体

1.咱们如何发觉物体更多的特点呢?

(要认真观看)

2.应该如何观看呢?

回忆一下咱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看植物的方式,谁来讲说。

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看(专门提示学生在未经教师许诺的情形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

(板贴:

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平安教育)

3.教师出示要观看的物体,逐个熟悉8种物体:

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

4.此刻,咱们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物体来观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点。

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出描述物体特点一些科学辞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

(二)对照观看两个物体

1.适才大伙儿发觉了物体的一些特点,你们想发觉物体更多的特点吗?

2.例如:

咱们要观看木块有什么特点,能够先将木块与乒乓球对照,找出它们的不同的地方。

木块是正方体,乒乓球是球形,它们的形状不同,因此说形状确实是物体的一个特点。

这种方式叫两两对照观看法。

然后把木块再别离与螺母、橡皮、泡沫块、纸片、一次性塑料杯依次比较观看,看你能不能发觉木块更多的特点。

3.随机抽取学生表述如何去做。

4.4人一组,通过小组合作,将物体进行两两比较,看看有无更多的发觉。

5.如何详细记录物体的特点呢?

咱们先来看看活动手册吧!

(1)教师示范活动手册的利用:

投影展现实物,指导学生先填写日期。

(物品名称可替换)

(2)指导学生填写记录表格。

以木块为例:

把木块与乒乓球对照后发觉形状不同,形状确实是物体的一个特点,然后填写在记录表上(强调:

(1)能够把活动手册最后一页辞汇表上的辞汇剪下来,粘贴在相应位置,也可直接填写,可不能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2)边观看边记录,顺序建议是:

颜色—形状—气味—是不是透明—粗糙程度—轻重,但不强调必然是那个顺序)。

6.交流评判“我的记录”。

(1)请学生到展台展现并介绍“我画的记录”。

(2)学生彼此评判观看和记录的是不是准确。

(3)教师小结:

记录时要真实、准确。

7.出示班级记录表单,交流观看到的信息。

在学生交流进程中,教师补充班级记录单。

8.看看咱们的班级记录单,你有什么发觉?

9.教师总结:

通过两两对照观看,咱们能发觉物体更多的特点。

10.通过观看比较活动,咱们对木块已经超级熟悉了,谁来描述一下木块的特点?

比一比谁描述得最好。

三、小结、延伸

1.谁来讲说咱们如何才能发觉物体更多的特点?

2.要想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应该怎么做?

3.课后,同窗们也能够依照物体的特点编一些小谜语让他人猜,如此能够锻炼自己的观看能力和描述能力。

【板书设计】

发觉物体的特点

看大小、颜色、形状

闻气味

两两对照观观点

摸表面粗糙程度

掂轻重

《谁轻谁重》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

在第一课的观看活动中,学生已经初步熟悉并实践了一些观看、描述物体的方式,积存了一些关于物体特点的科学辞汇,比如轻重、粗糙、滑腻等,乃至他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不同物体的轻重能够用掂的方式来比较。

可是,这种简单的方式可否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呢?

学生会发觉,关于两个物体轻重的比较,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结果,尤其是当两个物体的轻重差不多的时候,就很难用“感觉”的方式来判定。

这就引发了学生的进一步试探:

如何更为准确地判定物体的轻重呢?

针对一年级学生,能够用一种简单的测量方式,即运用简易天平来称量,并通过观看、简单统计等多种手腕来取得结果。

质量是物体的大体特点之一而且能够被测量。

1.用衡量、称量等测量方式能够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式可能致使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

2.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

熟悉到衡量、称量等方式的准确程度不同。

1.质量是物体的大体特点之一,而且能够被测量;

2.用衡量、称量等测量方式能够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式可能致使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

用称量的方法进行测量并记录

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简易天平1台(含称量盘)、一样大小的回形针假设干、学生活动手册每组3条记录单、班级记录单。

一、温习导入,聚焦概念

展现上节课用到的各类物体(乒乓球、木块、橡皮……)的图片,提问:

“看一看咱们观看过的这些物体,咱们如何明白它们的轻重呢?

”让学生说说如何明白物体的轻重。

二、围绕概念,实践探讨

用不同的方式比较5个物体的轻重并排序。

1.预测物体的重量。

(1)出示5个物体:

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

在预测轻重之前,第一让学生认真观看比较这几个物体的形状及大小。

(其中,木块和塑料块的大小一样,两个橡皮的材质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乒乓球是空心的且比木块大)

(2)安排学生依照自己的方式预测排序结果并记录下来。

排序方式采纳先提问“咱们如何记录排列的顺序呢”,引导学生讨论记录方式,在此进程中教师将学生讨论的方式统一为一种,比如用数字表示轻重,数字越小,表示越轻,即学生以为最轻的物体,就用1表示,以为第二轻的,用2表示,最重的,用5表示。

预备一张记录单发给每一个小组,填好预测结果后贴在黑板上(如此便于对照较的结果进行讨论)。

鼓舞学生说说预测的理由。

(3)对每组的排序进行比较,将学生的讨论聚焦在“关于两块橡皮,你们是如何预测的?

一样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你们又是如何预测的?

”这种问题上,以引发他们的进一步试探。

适那时,做简要的小结,说明预测有可能不准,咱们能够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方式来判定物体的轻重,比如,衡量和称量。

2.衡量不同物体的轻重。

(1)掂重。

学生亲自动手衡量5个物体,感受5个物体的轻重,这时需再次将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提示学生统一用数字来表示轻重)。

分发给学生一条记录单进行记录,然后贴到黑板上进行展现比较。

(2)掂重后,先小组研讨,再围绕数据全班研讨。

3.称量物体的重量。

(1)第一要确信标准物。

教师通过量媒体屏幕呈现几个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该选什么样的物体作为标准物呢?

“比较重的物体能够吗?

比如玻璃珠。

”“比较大的物体能够吗?

比如乒乓球。

”通过如此的引导,促使学生在对照中发觉,应该选择比较轻的、小的、容易放在盘子中的物体作为称量的标准物。

依照学生的讨论结果证明,回形针的大小和轻重比较适合作为标准物。

(2)说明称重方式。

将一个物体放在简易天平的左端,在天平的右端逐个放入回形针(尽管那个地址不强调“左物右码”,但仍建议给学生养成“左物右码”的适应),直到天平平稳。

数出放入的回形针数量,依照回形针的数量比较物体的轻重,并记录称量结果。

称量后,学生要依照回形针的个数来给5个物体的轻重排序并记录下来。

(3)再发给学生一张新的记录单进行记录,然后贴到黑板上进行展现比较。

(4)学生用称量的方式进行比较并记录。

三、研讨数据,取得概念

1.班级汇总完成后,要先组织学生别离查看三次排序的结果,小组内讨论说说自己的方式,然后将小组的数据向全班同窗汇报。

学生可能会发觉,自己小组三次结果可能都不一样,其他小组三次排序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2.接下来,小组内要先讨论三种比较轻重的方式中,“哪一种方式的排序结果更准确”,从而转入对不同测量方式准确程度的探讨。

预测是猜的,不太准确;

不同的人感觉可能不同,衡量也不准;

衡量次数多了,容易乱;

用简易天平称量是比较准确、比较科学的方式。

四、应用概念,拓展延伸

在探讨活动中,学生已经发觉了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轻重是不一样的。

以此为基础给出问题情境:

相同大小的瓷碗和金属碗一样重吗?

学生先彼此交流,再发表自己的观点。

引导学生联系之前的实验结果说出判定的理由,再举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比如不同材料做成的椅子轻重可能不一样。

五、小结

今天同窗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棒,回忆一下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班级记录单上做记录。

《熟悉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白了物体具有必然的特点(如:

颜色、形状、大小、轻重等),而且也学会了用简单的方式来测量物体的轻重。

这节课引导学生熟悉物体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形状。

这节课熟悉“形状”是从“占据空间”那个角度来明白得的,为学生在小学时期成立对证量和体积的初步熟悉打下基础。

由于“占据空间”那个概念对学生比较抽象,难以明白得,教材用一个“固定大小的盒子”来使那个概念具象化。

尽管束材对活动的难度做了必然的操纵,可是本课关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仍是比较困难。

因此,在进行本课的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形,进行细致的指导,在研讨时引导学生斗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1.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大体特点之一。

2.物体的形状会阻碍它的平铺方式。

1.用简单的方式就能够够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

2.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

1.进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爱好。

2.认同物体的特点是能够被观看和测量的。

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

明白许多物体有固定的形状,而且从“占据空间”的角度明白得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点之一。

探讨多种“平铺”方式,意识到物体形状会阻碍其平铺的方式。

有必然高度的方盒子、大小相同的乒乓球和木块假设干、橡皮假设干、螺母假设干、布袋(内装一个乒乓球和一块橡皮)、课件、班级记录单。

1.导入。

同窗们,上节课咱们用“称一称”的方式比较了几种物体的轻重。

还记得是哪几种物体吗?

(学生回忆:

乒乓球、木块、塑料块、大橡皮、小橡皮)

2.出示小布袋。

不打开布袋,你能猜猜里面装的是哪两种物体吗?

是如何猜到的?

引导学生用“摸”“看”的方式进行猜想,依照“形状”判定布袋内的物体是乒乓球和橡皮。

3.出示另外两种物体——木块和螺母,让学生说说这两种物体是什么形状。

强调形状也是物体的重要特点。

4.引出课题。

今天咱们一路来《熟悉物体的形状》。

(课件展现猜想的方式及四种物体的形状)

熟悉物体的形状)

5.提出问题。

那个地址有四个一样大小的方盒子,要想把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别离装进里面,如何才能装得更多呢?

学生交流装盒子的方式,教师规定统一用“平铺一层”的方式进行。

(课件演示:

“平铺一层”)

二、探讨将物体平铺在盒内的方式

1.演示平铺的方式,记录数据。

如何平铺一层乒乓球呢?

请一名学生来演示平铺的方式,而且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课件演示平铺的方式及如何填写表格)

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将四种物体别离平铺在盒内,而且将数据记录下来。

比一比,哪组最快,哪组装得最多。

3.分组活动终止后,教师将各小组的数据填写在班级记录表单中。

三、研讨:

“形状”对物体占据空间的阻碍

1.观看班级记录单:

有什么发觉吗?

引导学生发觉:

每一个小组乒乓球和木块数量都一样,而螺母和橡皮的数量就不一样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2.交流展现“摆放”的方式:

咱们先来看看这些物体都是怎么摆放的吧。

(1)各小组将摆放的方式展现出来,并标清数量。

一起体验:

螺母和橡皮以特定的方式摆放,真的能够都摆进盒子吗?

师生一起确认上述问题后,将数据写在对应的摆放方式隔壁。

(2)乒乓球和木块只有一种摆放方式。

螺母、橡皮有多种摆放方式,而且摆放方式不同,装的数量也不一样。

3.分析研讨:

什么缘故会如此呢?

(1)同一种物体不同的平铺方式占据空间状况不同。

引导学生分析:

乒乓球和木块每一个侧面都是一样的,因此怎么摆都一样,摆的方式只有一种,因此平铺一层的数量也可不能有转变,螺母“躺”着摆和“立”着摆是不一样的,用来平铺的“面”形状不一样,因此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一样,橡皮“躺”“立”“侧”,装的数量都不一样。

(2)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平铺时占据空间的状况不同。

试探:

什么缘故乒乓球能摆进盒子的数量比大小差不多的木块少这么多?

分析:

由于形状的缘故,乒乓球没有将盒子铺满,中间有间隙,因此装得少。

(若是学生以为是因为“乒乓球”比“木块”大而造成上述结果,教师能够进行演示实验:

与木块一样大小的空心塑料块和乒乓球能够装一样多的沙子,说明乒乓球与木块大小一样,也能够将两个相同的烧杯装一样多的水,将乒乓球和木块轻轻按入水中后,看两个烧杯中水面的高度是不是一致。

四、拓展、延伸

以螺母“躺着”平铺一层和“立着”平铺一层为例,引导学生试探:

盒子真的被填满了吗?

说说你的观点。

熟悉物体的形状

《给物体分类》教学设计

通过一段时刻的科学课学习,一年级学生慢慢了解了科学课程的特点。

学生开始初步接触科学观看、记录、表达、交流等科学探讨方式,慢慢培育出合作学习和实事求是等科学态度。

可是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仍处于培育时期,在行为能力上相对较弱,无心注意大于成心注意,注意力集中时刻较短。

同时,关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倾听适应等仍需进一步培。

科学概念目标

1.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

2.依照物体的特点进行分类,能够更清楚、有序地熟悉物体。

1.能够依照一个特点对物体进行分类。

2.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点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1.继续进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爱好。

2.认同物体能够依照某一特点被归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人们能够利用分类的方式整理身旁的各类信息。

能够依照一个特点对物体进行分类。

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

乒乓球、大木块和小木块、与木块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塑料块、大螺母和小螺母、大橡皮和小橡皮、塑料杯、泡沫块、玻璃珠、纸片、不干胶贴纸、记号笔、印有圆圈的白纸、学生活动手册、假设干个带有两个大圆圈的小组记录单、班级记录单等。

1.小朋友到超市想买酸奶,你能帮他找到酸奶吗?

(播放课件,选几个学生说一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