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分配理论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902879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分配理论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七章分配理论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七章分配理论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七章分配理论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七章分配理论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分配理论Word下载.docx

《第七章分配理论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分配理论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章分配理论Word下载.docx

它指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前提下每增加一个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即边际物质产品(MarginalPhysicalProduct,有时被简称为边际产品MP)。

而增加一个单位要素投入带来的产量所增加的收益,叫做边际收益产品(MarginalRevenueProduct,简写为MRP)。

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和边际收益的乘积,即:

MRP=MP×

MR

因此,可变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MRP,取决于两个因素:

⑴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带来的边际物质产品(MP)的变化;

⑵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MR)的变化。

特别地,最后雇佣的那个工人所带来的产量称为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或劳动边际收益产量;

最后追加的那个单位资本所带来的产量称为资本边际生产力或资本边际收益产量。

下面我们来分析边际生产力的变化特征。

假定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只有一种可变要素。

那么,随着可变要素的不断增加,其边际生产力最初上升,超过某一点后,开始下降。

以劳动作为可变要素为例,劳动投入量和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可用图9-1中的边际生产力曲线表示。

同样地,如果假定资本是可变要素,也可用图9-1来大致表示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曲线,即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最初上升,达到某一点后,出现下降。

要素边际生产力曲线之所以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原因,实质上就是第五章讲过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的结果。

只不过后者仅仅指边际产量递减,而前者既可以指边际产量递减,也可以指边际收益产品递减。

因此,“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只不过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表现形式。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生产要素的需求

取决于MR=MC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

(一)土地的供给

(二)资本的供给

1.资本

2.利息

(三)劳动的供给

1.劳动和闲暇

劳动供给涉及消费.者对其拥有的既定时间资源的分配劳动和闲暇。

劳动供给涉及消费.者对其拥有的既定时间资源的分配。

消费者选择一部分时间作为闲暇来享受.即闲暇直接增加了效用,后.者则可以带来收人选择其余时间作为劳动供给。

前者,通过收人用于消费再增加消费者的效用。

因此,就实质而言,消费者是在闲暇和劳动收入之间进行选择。

非是在闲暇和劳动二者之间进行选择。

而者更一般地说。

是在自用资源和收人之间并或进行选择

劳动供给曲线

2.劳动供给曲线

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表示消费者随工资的上升,劳动供给量是先增后减。

如图所示,在S曲线的b点以下部分表示工资较低时,随着工资的增长,消费者愿意提供的劳动量也增加,这段供给曲线斜率是正的,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当工资涨到W1时,消费者的劳动供给量达到最大值L1。

S曲线的b点以上部分表示工资进一步提高,劳动供给量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这段供给曲线的斜率是负的,劳动供给曲线从工资W1处起向后弯曲。

3.闲暇需求曲线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

 

替代效应:

闲暇商品的替代效应与其他正常商品相同。

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当工资增加,使闲暇的成本(价格)增加,消费者会放弃闲暇去工作。

收入效应:

闲暇商品的收入效应与其他正常商品不同。

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当工资增加,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增加,即提供同样的劳动量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者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也增加对闲暇商品的消费,从而减少工作。

4.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取决于闲暇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大小

工资较低:

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工资较高:

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三.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四、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理论

(一)工资理论

1.以边际生产力论为基础的工资理论

工资或工资率是劳动的价格。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论,工资决定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也即厂商雇佣的最后那个工人所增加的产量。

因为,在静态条件下资本数量不变,劳动力的使用将呈现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因此,最后雇佣的那个工人的边际生产力就不仅决定他自己的工资,而且决定所有工人的工资。

如图9-10所示。

图中,最后一个工人(第5个工人)的边际生产力为WL5,从而决定了工人的工资率为

边际生产力论实质上只考虑了厂商对劳动的需求,这一理论能够对于劳动力供给具有无穷弹性的情形进行较好的理论解释。

1、以均衡价格论为基础的工资理论。

马歇尔认为,可以以均衡价格论为基础,从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来说明工资的决定。

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

将所有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水平加总,即得到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劳动市场需求曲线。

个人的劳动供给曲线则具有“向后弯曲”的特征。

如图9-11所示。

在点

之前,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在此点之后,随着工资的增加,劳动提供量反而减少,供给曲线“弯”向左边。

西方经济学用劳动者在“劳动”与“闲暇”之间进行选择来解释其中原因。

劳动可以带来收入,但“闲暇”也是个人所需要的一种“消费品”,二者具有替代关系,也都给个人带来效用满足。

工资率的提高对劳动供给具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所谓替代效应,是指工资愈高,也就意味着“闲暇”的机会成本高,或者说“闲暇”作为一种消费品的价格上涨,个人将选择提供更多的劳动量;

所谓收入效应,是指工资愈高,个人的实际收入和购买力上升,因而能够“购买”更多的“闲暇”,从而减少劳动供给量。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对劳动供给具有相反的影响,其综合净效应取决于两种效应的相对强度。

一般地,在劳动提供量不大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劳动供给将会随着工资上升而上升,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而当个人提供的劳动量已经较高时,收入效应往往占了上风,这时,随着工资的继续上升,个人反而减少劳动提供量,于是,劳动供给曲线“弯”向左边。

符合劳动力供给“向后弯曲”假说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从历史统计看,20世纪初到现在,个人真实收入逐渐增加,而周劳动小时却在逐渐减少,由50—60小时下降到35—40小时。

尽管个人的劳动供给曲线可能因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而向后弯曲,但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一般还是随着工资上升而向右上方倾斜。

这是因为高工资可以吸引新的工人加入。

这样,综合本章第二节关于要素市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分析,劳动供求曲线的交点将决定一个均衡的工资

和劳动数量

如图9-12所示。

二、地租理论

地租是土地使用的服务价格,或者说是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收益或价格。

地租理论要分析地租的决定问题。

1.以边际生产力论为基础的地租理论

按照边际生产力理论,地租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

如果其他要素的投

入不变,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同样具有递减特征,最后一个单位土地的服务产出,就决定了地租的大小。

如图9-13,

是土地的边际生产力曲线,全部产量为

,地租为

则分配给其它生产要素。

2.以均衡价格论为基础的地租理论

按照均衡价格理论,地租是由土地市场上的土地供给曲线和土地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土地的需求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从而对土地的需求曲线,如同其它要素的需求曲线那样,具有向右下方倾斜的特征。

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土地既不能流动,又不能再生,因此,就一个整体经济而言,供给量是固定的,其市场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如图9-14(a)中的S线。

也就是说,不管地租怎样变化,土地总供给量始终为Q0。

我们将土地的市场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综合在一个坐标系中,供求曲线的交点就是均衡点,见图9-14(b)中的E点。

从图9-14(b)可以看出,由于土地数量固定,地租的大小完全取决于需求。

如果土地需求曲线移动,土地的均衡数量不变,仅地租发生变化。

3.准租和经济租

土地服务之所以能获得地租,因为无论从短期或长期来看,土地资源是固定不变的,或者说,是一种完全缺乏供给价格弹性的生产要素。

现实中有些生产要素尽管在长期中是可变的,但在短期中却是固定的,如厂房、机器设备等。

这些要素的服务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也与“租金”类似,故称为“准租”。

所谓“准租”,就是对短期内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或固定要素的支付。

如图9-15所示,MC、AC、AVC分别表示厂商的短期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假定产品价格为P0,均衡产量为Q0。

那么,总收入为

,总可变成本为OGBQ0。

从而GP0CB就是固定要素的收入,也就是准租金。

如果从准租GP0CB中减去固定总成本GDEB,就得到经济利润DP0CE。

因此,准租为固定总成本与经济利润之和。

那么,经济租又是什么呢?

我们先看图9-16。

这是要素供求曲线的均衡图,均衡时的要素价格为OR,数量为Q0。

假定开始时要素价格为OB(OB<

OR0),这时的要素提供量为Q1。

也就是说,即使要素价格小于均衡价格,仍有OQ1的要素提供,因此,如果厂商最后按OR0的价格支付给要素所有者,那么OQ1的要素就获得了比它要求更多的收益。

由于Q1点可以选在OQ0之间任意一点,图中阴影部分就是要素提供者获得的超过它所要求的总收益的部分,这部分收益,即为经济租。

因此,经济租的含义是:

生产要素供给者获得的超过他要求得到的那部分收入。

经济租的几何解释也称为“生产者剩余”。

三、利息和利润理论

1.以边际生产力论为基础的利息理论

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说法,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中的一种,也应该获得收益,利息就是资本服务的报酬,或者说资本服务的价格。

边际生产力论认为,利息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具体来说,假定劳动量不变,那么,继续追加资本的边际产出递减。

最后追加一单位资本的边际产出,称为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它决定利息的高低。

以边际生产力为基础的利息理论,仅仅考虑了资本的需求,而未考虑资本的供给。

2.以均衡价格论为基础的利息理论

谈到资本,我们可以讲实物资本,如机器设备,也可以指货币资本。

但是,实物资本与货币资本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比如,实物资本往往以“存量”形式出现,不是一次耗尽;

实物资本比货币资本具有更少的流动性,从而增加了风险。

然而为了简化分析,在西方经济学中,资本的利息均可以指二者。

因此,将实物资本与货币资本的利息统一起来,存在几个重要的假定:

第一,资本市场是均衡的;

第二,假定不同资本市场的市场风险相同,不同资本的流动性相同。

这样,实物资本与货币资本的收益在市场均衡时就一定相等,因为资本所有者可以及时转换自己的资本形态。

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实物资本也当成货币资本一样看待。

厂商对资本的需求决定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由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递减,因而厂商的资本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①。

将所有厂商对资本的需求曲线加总,即得到资本的市场需求曲线,它向右下方倾斜。

资本的供给,就是资本的所有者在各个不同利率水平下愿意提供的数量。

西方经济理论假定资本的供给主要来自于个人储蓄。

个人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

在静态分析时,个人将所有的收入全部用于消费,以便将收入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最优分配。

但如果考虑到个人并不只是为了当前消费,而是还要考虑未来的消费,我们就必须进行个人的跨时期最优决策分析。

假定个人的一生包括两个时期,或者更加简化为今年和明年两个时期,而且假定个人在第一期挣得较高的收入,个人的目标函数为两期总消费最大化。

如图9-17,横轴C0代表今年消费量,纵轴C1代表明年消费量。

U1、U2和U3是消费者的三条无差异曲线。

假定个人今年的收入可购买到C0的商品量,明年的收入可购买到C1的商品量,那么,初始状态为图中点A(C0,C1),点A一定是消费预算线上的一点。

我们现在需要确定预算线

的位置。

处于A点的个人可以将自己的收入用于现在消费或储蓄。

假定他面临的市场利率为

,那么他减少今年一单位商品消费就可以增加

个单位商品的明年消费。

这也就是说,预算线的斜率必

,它完全取决于利率变化:

上升,预算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预算线越陡,反之则越平缓;

同时,预算线总是经过点A。

另一方面,预算线在横轴上的截距度量将所有收入集中在今年消费的量,

个人的均衡位置在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U2的切点B,也即长期最优消费决策是:

今年消费

,明年消费

在图中个人没有全部消费完今年的收入,而是储蓄了

部分,因为储蓄可以获得利息收入,增加明年的消费,或者说平衡整个一生的消费。

总结以上分析,我们得到结论:

给定一个市场利率

,个人就存在一个最优储蓄量。

假定利率

上升,预算线的斜率就越陡,从而与横轴的截距越小,今年消费将减少,储蓄量将增加,或者从另一个意义说,是“今年消费”的机会成本增大。

将不同利率水平下个人的最优储蓄量描绘出来,我们就得到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资本供给曲线①,如图9-18所示。

将所有个人的资本供给曲线加总,就得到资本市场供给曲线。

资本市场的均衡点出现在市场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如图9-19中的

这就是说,利息决定于资本市场的供求均衡。

3.利润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利润是在总收入扣除厂商的实际成本和隐含成本以后给予企业家的一项剩余。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第一个认为,企业家才能也是一种生产要素,应该得到这项剩余。

由于企业家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因此关于利润的来源,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利润是协调生产的报酬。

企业家按照最优生产要素组合原则组织生产,才能获得最大利润。

因此,组织协调工作的好坏,对利润大小有重要影响,“企业家才能”理应获得利润。

第二,承担风险的报酬。

企业家的工作常常具有风险和不确定性结果,如新项目的投产,新市场的开拓等。

风险活动意味着存在失败的可能,如果没有相应的补偿机制,就没有人敢冒风险。

因此,利润就是一种风险报酬。

第三,利润是创新的报酬。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新材料、新工艺或发明的开发与应用。

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打破了旧的经济均衡,使厂商获得了超出正常收益之上的收益,因此,这部分剩余就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

第四,利润是垄断收益。

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产品具有一定垄断性,超出完全竞争条件下正常收益以上的部分,就是垄断收益或垄断利润。

以上我们分析了利润的来源。

但是,利润的产生也有一个市场均衡过程。

市场均衡时的利润,称为正常利润,它是厂商长期均衡时企业家所希望得到的报酬,因而可以看成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

这是因为,假定所有企业家的能力相同,要他们留在一个行业中,就必须都获得正常利润,否则,企业家将转移到其他行业去。

同时,如果一个行业出现超过正常利润的利润,新厂商和企业家必然进入直到超额利润消失为止。

第二节社会收入分配

一、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

1.洛伦斯曲线:

洛伦斯发明的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

◆离开45度线越远表示社会分配越不平均,越近则越平均。

◆为了考察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美国统计学家M·

洛伦兹()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

他首先将一国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一定累计人口比例所获得的收入累计比例,如从收入最低起累计20%人口获

◆得的收入累计比例为3%,累计40%的人口获得累计收入比例为%,等等。

以人口累计比例为横轴,收入累计比例为纵轴,将以上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出来,就得到洛伦兹曲线。

如图9-20所示,曲线ODL即为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则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特别地,如果所有收入集中于一人手中,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

如果人口累计比总是等于收入累计比,则收入分配完全平等,洛伦兹曲线是450线OL。

2.基尼系数

◆用公式表示为A÷

(A+B)基尼系数=0,表明洛伦斯曲线与45度线重合,社会分配绝对平均;

=1,分配绝对不平均。

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洛伦斯曲线基尼系数收入分配

a最小最平均

b次之次之

c最大最不平均

0.4是“警戒水位”

基尼系数

收入分配

小于

收入分配绝对平等

收入分配比较平等

收入分配基本合理

收入分配差距较大

以上

收入分配差距悬殊

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

1.库兹涅茨曲线

库兹涅茨(Kuznetscurve),又称倒U曲线(invertedUcurve)、库兹涅茨倒U字形曲线假说

2.解释

库兹涅茨表明:

在过程开始的时候,尤其是在人均从最低上升到中等水平时,收入分配状况先趋于恶化,继而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改善,最后达到比较公平的收入分配状况,呈颠倒过来的U的形状。

Y轴表示是或分配状况,X轴是时间或状况。

第三节收入再分配政策

一、过程公平论与结果公平论

1.过程公平论

2.结果公平论

二.收入再分配政策

1、税收

2、社会福利

三.平等与效率

1.公平

公平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存在永恒的公平。

不同的社会,人们对公平的观念是不同的。

公平观念是社会的产物,按其所产生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公平又是一个客观的范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公平的内涵不同。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对公平的理解不同,但公平具有客观的内容。

公平是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2.效率

效率指资源投入和生产产出的比率。

人类任何活动都离不开效率问题,人作为智慧动物,其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有的人投入少,但实现的目的多,即我们所说的事半功倍,而有的人投入很大,但实现的目的少,或者实现不了其目标,即我们所说的,前者是高效率,后者是低效率。

所以效率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者叫效益与成本之比值,如果比值大,效率就高,也就是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例,也就是说,如果想提高效率,必须降低成本投入,提高效益或产出。

3.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制度、政策公平促进效率。

政策、制度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它的公平与否直接影响到效率。

政策制度的公平有利于效率的提高,最典型的莫过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对生产效率的促进。

政策的公平合理促进效率的提高,反之,政策制度的不公平,不合理则导致低效率。

人类的任何活动也都有效率问题。

经济效率,是指经济资源的配置和产出状态。

对于一个企业或社会来说,最高效率意味着资源处于最优配置状态,从而使特定范围内的需要得到最大满足,或福利得到最大增进,或财富得到最大增加。

经济效率涉及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领域,涉及到经济力、经济关系和经济体制各个方面。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一个有效率的社会,其资源配置、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应该是合理的、公正的;

同样,一个公正的社会,其资源一定能得到合理的配置,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公平的实现,社会的公平也有助于效率的提高。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效率与公平没有能够很好地协调起来,相反,矛盾突出。

追求公平,效率就打折扣;

追求效率,公平便有失公允。

其结果,必将影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

因此,强调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显得非常重要。

四、本章小结

本章内容就是以边际生产力论、均衡价格论为理论基础,对生产要素供求进行分析的。

要素市场供给曲线的一种特殊情形,是要素总量固定不变。

有些要素如土地资源,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固定不变,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要素提供者获得“地租”;

有些要素如机器设备等,在短期固定不变,但在长期则可变,要素提供者可以获得“准租”。

要素价格由要素市场供求曲线的交点决定。

即使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提供者仍可获得“经济租”。

判断一个社会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方法有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洛伦兹曲线越弯曲,或基尼系数越大,收入越不均等,反之则反是。

五、复习与思考

1、解释下列概念

边际生产力边际收益产品准租经济租洛伦兹曲线

2.试述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

3.试述个人的要素供给原则。

4.解释个人的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曲。

5.试述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

6.假定厂商的生产函数是Q=12L-L2,其中L是每天的劳动投入,Q是每天的产出。

如果产品在竞争性市场上以10元出售,导出厂商的劳动需求曲线。

当工资率分别为30、60元时,厂商将雇佣多少工人?

7.一厂商生产某产品,其单价为10元,月产量为100单位,每单位产品的市场可变成本为5元,平均不变成本为4元。

试述其准租金和经济利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