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背景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Word格式.docx
《一建设背景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建设背景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Word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建设内容……………………………………………………………………………………9
(一)推进校企对接………………………………………………………………………………9
(二)探索系统培养………………………………………………………………………………11
(三)强化实践育人………………………………………………………………………………12
(四)转变培养方式………………………………………………………………………………13
(五)建设教学团队………………………………………………………………………………13
(六)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15
四、改革举措……………………………………………………………………………………16
(一)校企对接…………………………………………………………………………………16
(二)系统培养…………………………………………………………………………………17
(三)教学团队…………………………………………………………………………………17
(四)实践育人…………………………………………………………………………………17
(五)培养方式…………………………………………………………………………………18
(六)第三方评价………………………………………………………………………………18
五、绩效考核指标…………………………………………………………………………………19
六、两年建设经费全额预算及年度执行计划…………………………………………………22
(一)两年建设经费全额预算…………………………………………………………………22
(二)年度计划…………………………………………………………………………………23
七、保障措施……………………………………………………………………………………26
(一)组织保障…………………………………………………………………………………26
(二)制度保障…………………………………………………………………………………27
(三)资金保障…………………………………………………………………………………28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检验技术技术
专业建设方案
专业名称医学检验技术
专业代码630401
项目负责人
郭启燕医学检验系主任、教授
林开颜黔南州医学会医学检验分会主任委员、黔南民族医
专第一附院检验科主任、主任技师
罗衡丽黔南民族医专第二附院检验科主任、副主任技师
主要参与人
姚文琴医学微生物及免疫学检验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李溥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研室主任、教授
黄文强临床检验教研室主任、讲师、检验医师、主管检验师
徐晓青医学检验系寄生虫检验副教授
靳松黔南民族医专第一附院主管检验师
段书刚黔南州中心血站副主任技师
胡松元黔南民族医专第二附院检验科副主任、主管检验技师
建设期3年2017年5月-2020年5月
一、专业建设基础
(一)专业建设背景
医学检验工作具有“人才的专业化、仪器的自动化、试剂的商品化、方法的标准化、管理的科学化”五大特点,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基础理论知识够用、迅速适应岗位工作的应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是各用人单位选聘毕业生的标准。
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基本技能;
必备的人文知识,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独立从事临床检验的工作能力;
严谨的工作作风、健康的身心素质。
1.行业背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是医疗卫生机构卫技人员中的一支核心队伍,是保障人民卫生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内外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近20年来,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与基础学科的相互渗透;
各种仪器和合成试剂的大量涌现,极大地丰富、促进了检验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发展。
医学检验已由原先从属于临床医疗辅助性学科,发展为当今医学领域中一门独立的技能应用型学科。
二十一世纪医学检验将掌握人类最先进的技术,尤其是分子诊断学技术,可使检验项目增加到数万项。
医学检验从业人员除了要掌握基本操作外,还将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咨询服务工作,为临床提供检验结果的合理解释和应用。
因此,医学检验技术对医药卫生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区域背景学校位于贵州省黔南州州府所在地,在与其他医学高校共享教学资源以及与医疗机构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本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
在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加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随着国家一路一带、长江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的建设规划的出台及实施,以及黔南“一圈两冀”的建设和发展,具有辐射全州、面向全省,乃至全国的地理区域优势。
随着黔南州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很多大型医疗机构和与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的生产、销售企业入住黔南,特别是最近几年医学独立实验室蓬勃发展,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根据学校制定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被作为重点专业进行发展建设,为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3.人才需求背景
根据国家十三五及贵州省十三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提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5名,按照医生与护技药要达到1:
2的要求进行预测,贵州省医学检验人员的数量要达到1.76万人左右,由此测算,贵州省内各级医疗机构对医学检验人员的需求量,应在目前的基础上平均年净增加1450左右。
目前全省本专科医学检验专业招生在1000人左右,还存在一定人才缺口。
学校于2012年9月至2016年7月在贵州省各个地区不同级别医院检验科、输血科、独立医学实验室、试剂公司、仪器公司等用人单位采用问卷式对贵州省医学检验人才职业能力要求和需求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除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检验科、专科实验室等岗位外,疾控中心、检验检疫、试剂销售、体检中心、血站等对医学检验人才也有较大需求。
总体上各基层医疗机构急需补充高层次、技能型、可持续发展、“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医学检验人才。
(二)专业建设基础
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于2001年批准设置,并于当年开始招生,是学校的重点专业。
目前已为黔南州、贵州省培养各级医疗机构培养了1659名医学检验技术人才。
许多毕业生已在各级各类医院机构中担任技术骨干或检验科主任,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1.专业建设初建成效
(1)专业定位为广大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团结协作好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
教学团队敬业精神好、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实验实训设施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优良,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
(2)就业岗位群主要岗位:
各级各类医院的检验科(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城市卫生服务中心)、医学独立实验室、医学检验仪器设备和试剂生产销售企业;
次要岗位:
医院病理科、中心血站检验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实验室;
其他岗位:
医学相关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岗位与管理岗位。
2.人才培养新模式
(1)聘请医学检验行业专家和企业能手组成“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医学检验技术类岗位群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研讨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培养目标,实施课程体系改革。
(2)建立“校企协作委员会”,搭建“校企合作、产学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学年:
职业感知:
通过基层社会实践、社会调查、职业规划、历届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生源地寒暑假见习等增加学生职业感知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学年:
仿真实训:
校内仿真+行业一线集中见习强化岗位必须的核心技能,提高竞争力;
第三学年:
职业综合技能培养:
通过检验科、医院检验科顶岗实习、职业技能培训和体检中心、CDC、基层社区、乡镇、省遗传与优生优育中心进行专业拓展模块(N)实习,提高职业综合能力,多证上岗、多元化就业。
3.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48人,其中专任教师32人(教授8人、副教授12人、讲师9人、助教3人),兼职教师都是各类医院检验科主管检验师以上人员,理论扎实,临床实践能力强。
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师对高职高专教学理念清晰,爱岗敬业精神突显,教育教学实践务实,创新意识较强,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专业教学实施中得到普遍应用,检验技术专业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验实训设备、教学基地及其产学研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获得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成果。
4.实习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基地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我省高职院校中开设较早的专业,硬件条件较好,有着较强的实验实训条件,已建成能基本满足专业实验、实训等需求的装备和设施;
学校在专业建设中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专业实验、实训开出率高。
专业拥有实验室面积2500平方米,教学实验设备仪器395台件,包括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PCR电泳仪、尿液分析仪、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等总值900余万元,医学检验技术实验实训中心下设微生物免疫实验室、临床检验基础实验室、血液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等构成的校内实训基地群,使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下进行理实一体化的实践技能训练。
(2)校外实训基地医学检验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现有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除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外,还与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铜仁市人民医院、六盘水市人民医院、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兴义市人民医院、安顺市人民医院、安顺302医院、平坝303医院、遵医附院、遵义市人民医院、遵义航天医院、毕节市人民医院等省内外40家医院,签订了长期合作与交流协议。
这些基地的建立为医学检验技术的实践教学和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
(3)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内容上,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吸取合作单位建议,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校企联合实验、综合训练内容,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并重,使学生掌握岗位必需的实际操作技能。
以赛事融入技能考核,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探索、创新,发挥赛、考结合反馈功能。
5.教学改革根据本专业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教学改革为抓手,课程建设为重点,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凸显了教师教育特色,形成了完整的教育培养体系,取得了一大批的教学改革成果;
近年来教师在省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近十余人次主编及参编了校本教材,承担省级科研项目五项。
2015-2016年,由本专业教师获得州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校级教师微课大赛三等奖1人,优秀奖1人
6.就业情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高,终就业率均达96%,其中首次就业率就超过92%;
就业渠道多样,除招聘到基层医疗机构外,还有大学生从医从教、专升本、直招士官等;
其中本专业的从医从教占到本系60%以上;
年度
毕业生人数
首次就业人数
终就业
2014
126
90.5%
100%
2015
150
91%
98.67%
2016
125
91.2%
98.40%
7.社会评价
我们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将“检以正德、验以求真”的核心思想融入教学,立体,动态管理,全面细化考核。
通过开辟第二课堂、学习讲座、技能大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夯实学生专业知识,提高学生英语、计算机、食品检验工、资格考试过关率。
通过寒暑假学生生源地见习、三下乡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文化活动和文艺表演等活动内炼素质;
通过军训、体育等练就健康体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近三年的毕业生追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率较高。
年份
发放调查表份数
回收调查表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回收率
满意率
300
180
50
30
96.67%
89.66%
280
80
20
10
92.86%
96.16%
260
100
90
15
86.54
93.33%
8.社会服务能力
经过多年的建设,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团队依托专业建设,大力实施社会服务。
8.1短期培训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我校在各专业全面推行的“双证书教育”制度。
结合专业特点,经学校培训与鉴定办公室研究,将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和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开展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培训工作。
教学任务由学校医学检验系承担。
成绩分析:
8.2三下乡活动
医学检验系在学校的号召下,每年暑假都会组织系部师生开展“三下乡活
动”,活动地点主要集中在偏远农村,活动主要开展项目:
(1)大学生结合自己在校所学的医疗卫生知识和科学的生活观念进行传播。
(2)调查偏远农村卫生情况现状。
(3)为农村老人送去温暖。
8.3医学检验进农村活动
为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医学检验系经常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带学生
到周边乡村开展检验医疗活动,主要以科研采样和基础检验为主。
活动开展以来很受周边乡村的欢迎,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8.4临床见习活动
为巩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在学生实习前,系部要
求每一位同学利用假期在家庭住址附近的社区卫生院或乡镇卫生院进行为期至少2周的见习,同过活动,使我们的学生能更好的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也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充分了解学生,在今后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这项活动的开展被很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欢迎。
二、专业建设具体目标与建设内容
(一)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以医疗卫生事业为依托,以培养实用技能型医学检验人才为核心,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建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方针,逐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在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的统一协调与管理下,建立每个学年召开校企联席会议、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例会制度;
建立行业、医院(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施、监控、评估等全过程管理的运行机制;
形成行业专家与专业教师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共同整合课程内容、共同编写校本教材的合作机制。
进一步深化“项目引领、工学结合”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符合临床岗位实际需求的项目任务型课程体系;
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示范性省级教学团队;
建设资源共享集教学、研发、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群,建设和完善医学检验模拟门诊中心;
增强为社会服务和辐射福建省的能力,成为黔南州本地临床形态学培训中心,医学检验技术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中心,把本专业建设成为省级重点骨干专业。
进一步开发校外准就业实训基地,不断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权利,增强信息交流,协调系部与行业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建立、健全对指导教师的聘认、考核、评先、奖励等管理制度,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管理,合作建立、建全对学生专业见习、实训及顶岗实习效果的评价制度。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根据市场导向,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专业口径,为广大基层医疗单位培养“一专多能”型高级检验人才。
目前大中城市的医疗卫生行业日趋饱和,各级医院对医学类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下降,学生就业压力增大。
受医学检验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就业观念的影响,多数本科毕业生不愿下基层工作,因而在县级医院与乡镇医院中,高级检验人才严重缺乏,制约着基层医疗单位检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临床医疗工作质量。
为解决以上的矛盾,促进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疗水平提高,要求我们面向基层,对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拓宽专业口径。
我们在提高对学生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检验基础、免疫学检验、微生物检验、血液学检验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主干课程理论与实践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生在病理学、脱落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及分子诊断学等细胞形态学和以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实验室方面的理论与技能的培养。
使学生“精一门,博一片”,既能从事检验科工作,又能从事基层医院病理科、各级医院医学实验室、疾控中心、生物制剂公司、医学体检中心等相关实验室工作。
从而满足基层单位对全能型医学检验人才需求,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
2“四三五”专业特色目标。
根据全省医学检验技术高职人才需求状况、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进一步构建围绕“四三五”专业特色目标的“项目引领、工学结合”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修订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见图1)。
方案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优先,培养职业道德,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任务、教学评价与职业标准、教学组织与工作过程、教学环境与临床情景、专业教师与医院骨干的“五大融合”,真正体现工学结合的特质和内涵。
探索在校院(企)联合理事会管理下的深度合作,实现双方共赢。
通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认知实践、校内仿真生成性实训、校外基地顶岗实习的过程,提高培养质量,增加引领、辐射能力。
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与具有可拓展的空间,融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能力模块的知识、能力、态度培养标准与培养目标,然后综合岗位群各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构建理论、实践、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确定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人才培养质量和市场信息反馈每年进行优化,以应对职业岗位强化专业技能及满足市场的需求。
3.人才培养模式及运作流程
围绕专业特色目标,推行“以临床检验项目为导向、临床检验工作流程为主线、课程整合优化为基础、工学结合为核心、校-企合作为平台、产-学-研-做/训(实习/实训/培训/考证/再教育)就业-五位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图2)。
第一学年,学生主要在校内进行人文社科模块及职业基础模块的学习,并利用寒暑假期安排到医院参观和社会实践进行岗位认知见习,以激发学生产生职业感悟,形成牢固的职业意识。
第二学年,在校内仿真的职场环境中完成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技能模块学习,
同时到医院教学见习2周,了解临床各科对检验项目的选择和工作要求,以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熟练掌握职业技能,为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学年,安排学生到教学实习基地临床教学实习,以掌握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
使学生逐步从没有专业背景的高中毕业生到具有一定医学知识的医学生,再到具有一定临床知识的检验医学生,最后成为职业素质高、职业能力强的实用技能型检验职业人的转变(见图3)。
4.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4.1紧扣行业要求,建设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课程改革体现职教理念
经过市场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行业专家和课程专家研讨、专研前缘高职教改思路、查找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调研资料的充分分析及论证,准确界定本专业职业岗位,分析各岗位工作任务以及职业能力要求,结合医学检验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服务方向”的知识需求,按照由简单到复杂,初级到高级的顺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医学检验课程体系;
推进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建设,系统设计,统筹规划中高职的课程开发项目,开发具有高职高专特点的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注。
调整高职高专层次核心课程的内容与教学重难点,在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色特设专业拓展课程(见图4)。
4.2选取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加大与行业的对接力度。
4.2.1课程内容与医学检验项目、工作流程对接
以医学检验项目为依据,整合课程内容,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与检验项目密切相关的实训教材。
以医学检验典型技术项目为载体,以临床检验项目工作流程为主线,搭建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把实施技术项目作为目标任务引领教学,在完成典型项目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4.2.2毕业证与医学检验师(士)资格证对接
将学业考核与国家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对接,改革考试内容、考核时间、方法,完成计算机试题库的建设,推行计算机考试。
4.2.3专业课程体系标准与医学检验行业相关标准对接
课程体系与ISO15189:
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对接,按照ISO15189:
2012的要求编写sop(标准化操作规程)文件,并运用于实训教材。
4.3开展社会培训
针对基层医学检验技术人员需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利用现有办学条件,挖掘师资、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潜力,为基层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培训、鉴定与就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服务。
着眼于联合与调动全社会力量办培训,发挥整体优势,成为区域性职业培训工作的主导力量。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从工学结合出发,以医学检验技术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系统构建实践体系建设。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除实验实训课以外,增加检验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综合实训与考核、岗前培训等项目,使学生掌握岗位必需的职业操作技能。
通过实践教学训练,使学生具备常用仪器使用的技能和熟练使用临床检验仪器设备,达到能胜任专业岗位的目的(见图5)。
1.重视实践教学突出职业岗位需要,通过岗位实务训练,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综合职业素质,达到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认定的标准,使实习实训基地成为学生巩固理论知识、练就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场所。
2.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由系部分管教学主任牵头,成立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小组,根据建设要求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协调校内共享部门关系。
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关系,指派专人负责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联系和维护工作,使校外基地能真正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发挥建设性作用。
加强校内实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