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96043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4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

抑扬顿挫 

D.迁徙 

羁拌 

脍炙人口 

捷足先登 

3.(2分)(2017八上·

莆田期中)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成都草堂是四川人民心中的文化圣殿,这是无可置疑的。

B.枣儿的父母三年前走出大山,前往广东,除了节假日偶尔和枣儿打通电话,至今杳无音信。

C.我们的语文老师读起书来声音清脆,声调抑扬顿挫,我们都为之着迷。

D.假冒伪劣产品一度肆虐,老百姓对只追求利益的商家深恶痛疾。

4.(2分)(2019七上·

保山月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昆明是享誉全国的宜居城市,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李华的妈妈,总喜欢在翠湖的长堤上散步。

B.初一上学期,通过参加班级诗歌朗诵会,我对那些充满了奇特想象的诗歌更感兴趣了。

C.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培养自己分析、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D.据她后来回忆,被偷走的包里除了妈妈给的500元钱外,还有学生证、身份证、手机等其他证件。

5.(2分)(2019九下·

惠民模拟)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和《故乡》都出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彷徨》。

B.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

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

C.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

“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

D.“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

就算我没有同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到的古人依次是:

苏轼、陆游、辛弃疾。

6.(2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大怪物只需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

B.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越过带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C.空壳挂在树枝上,有时可达一,两个月之久。

D.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

7.(2分)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在我迷茫徘徊的时候,你呼唤我:

是山的女儿就应坚如磐石;

在我骄傲的时候,你呼唤我:

______________;

在我怯懦的时候,你呼唤我:

______________。

①是山的女儿就应虚怀若谷 

②谦虚谨慎是山的儿女的品质

③是山的儿女就应勇敢如山 

④是山的儿女怎能居功自傲

A.①③ 

B.①② 

C.④① 

D.③④ 

二、综合题(共1题;

共6分)

8.(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捡来的手机

周广华

①散步的时候,我在地上发现一部手机。

没等我反应过来,儿子已经蹦过去一把捡起来。

是款崭新的黑色手机,很漂亮。

四处看看,还真不好说是谁丢的,决定等失主自己打电话过来。

②看着捡来的手机,儿子问:

“要是没有人打电话联系呢?

”我似乎猜到他的心思,给了他三条建议:

第一、通过存在手机里的电话号码寻找失主。

第二,次日把手机教给老师,由学校处理。

第三、如果确实没人来找,这部手机就归他所有。

③儿子歪着脑袋想想:

“第一条可以考虑。

第二条无聊透顶。

我们班同学有次和他妈妈在外面捡到手机,也不理别人打电话过来,硬是等第二天带到学校交给老师。

联系到失主后,还要人家写感谢信。

开校会时校长拼命表扬,还说这是学校的荣誉。

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让别人都知道。

第三条……”他没继续说,我也不问。

知道他心里的那个结:

说起来全家前前后后丢了5部手机,都没能找回来。

最可气的就是儿子的那款苹果绿的手机,那是他的儿童节礼物,喜欢得不行。

用了还没半个月,落在出租车里,发现时那车都没走远,打过去居然关机。

倒是他对把手机交给学校的那番评论出乎我预料。

我很惊讶,也很欣慰。

④果然,儿子有些想不通:

“为啥别人捡到我们的手机都不还,我们捡到了却要还给别人?

”我想都没想就说:

”“我也想不通。

我只是相信:

人不能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人肯定会吃大亏。

也赚不到钱。

我丢手机那次,打过去听到关机,气得我可劲诅咒那个拿我手机的人。

被人诅咒可不是件好事,除非你问心无愧。

做过亏心事,就算别人不知道,还有苍天在看着呢。

”儿子不再言语。

⑤总算等到失主的电话,告诉他我们所在的位置。

很快就看见一个小伙子急匆匆地从远处奔过来。

估计是附近院校的学生。

看他急成那个样子,真替他庆幸他遇到的是我们。

儿子把手机递给他时,可能是没想到手机如此轻易地失而复得,他竟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好不容易缓过神,只知道冲着我们不停地说:

“谢谢您啦,叔叔!

谢谢阿姨!

谢谢这位小弟弟。

”挥挥手和他道别。

直到我们走远,他还呆呆地站在那里。

儿子心情很好,拉着我们有说有笑,还不时模仿那丢手机的小伙子语无伦次的样子。

⑥快到家时,儿予忽然不好意思地说:

“其实,刚捡到手机那会儿,我还在想:

要是没人打电话过来联系就好了。

”我牵紧他的手:

“不管怎样,你真的很棒。

你比好些成年人都做得好。

最起码,你不仅善良,而且不虚伪。

⑦正是因为怀有世俗的心态,所以能够懂得高贵。

(1)本文安排故事的结构主要有两条线索:

一是围绕手机展开故事情节:

二是围绕儿子的情绪展开故事情节。

请你依据文章思路填空:

①故事情节:

()手机——讨论如何处置手机——()手机——回忆还手机情景。

②儿子的情绪:

惊喜——()——心情很好——()。

(2)儿子不愿把手机交给学校,我为什么会感到“惊讶”?

对他的那番评论,我为什么又感到“欣慰”?

(3)文章第⑤段对小伙子的描写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4)“我”表扬儿子“善良”“不虚伪”,请你写出儿子的“善良”和“不虚伪”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

(5)课外链接:

南京的彭宇在街上扶起摔倒的老人;

却惹官司上身,被一审法院判赔老人损失,让不少人觉得好人难做,那么,当遇到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会选择怎么做?

请说说你的想法。

三、默写与诗歌鉴赏(共17分)(共3题;

共17分)

9.(8.0分)(2017七上·

扬州月考)默写填空。

(1)________,以观沧海。

________,山岛竦峙。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________,若出其里。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4)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5)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7)“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________,________。

10.(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此词写于1182年。

作者被罢官闲居信州后,在博山寺旁筑“稼轩书屋”,时常往来于信州到博山的路上。

(1)简要分析上片所写景物的特点及其作用。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概括作答。

11.(5.0分)(2013·

龙东)阅读下面的名著原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

﹣﹣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

……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

你想错了!

﹣﹣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

“……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

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1)上面的文字选自英国著名女作家________的小说《________》。

(2)访结合所给语段和自己的阅读积累,分析小说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四、阅读理解(33分)(共3题;

共33分)

12.(12分)(2019九上·

天台期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飘逝的风筝

徐国平

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

鹞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年年有余”的风筝,迈出了家门。

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

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

若在以往,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

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

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凌乱不堪。

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

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一般难受。

很快,自家那二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只是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

鹞爷忧心忡忡,步履沉缓,一直走出村外。

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

一阵春风吹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

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起来,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

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

鹞爷又想到过去。

他自幼就跟师傅扎风筝。

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

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千姿百态。

那些走在归途上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外。

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

只是,他手艺慢慢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

而且,大都跑到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

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

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

大龙心高气燥,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

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

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

鹞爷仰着脖梗,望着蔚蓝的夭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

你玩一下,就知道了。

他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有些蛊惑地说。

男孩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

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

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

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

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

鹞爷没有责备,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

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

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没有吱声。

男孩撅着小嘴,有些难过。

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

男孩晃了晃脑壳说,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开车带他回来寻根祭祖的。

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

果真,有一辆轿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烧香焚纸。

鹞爷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

男孩一脸迷茫,摇头不知。

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

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

有根线扯着还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漂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

恍然间,鹞爷觉得手心一湿,低头一看,是一滴滚落的老泪,他揉了揉眼睛,那么困惑,那么茫然……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第4期,有删改)

(1)读完本文,你觉得文中的鹞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简要概括。

(2)读文中的画线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请任选一句作答)

①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

(品析“蚕食”的表达效果。

(2)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

(结合划线词揣摩人物心理。

(3)文章设置男孩放风筝这一情节有什么用意?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本文题目是“飘逝的风筝”,飘逝的仅仅是风筝吗?

请结合文意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13.(9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积极面对无奈

①人生中有太多的无奈。

刘翔为伤痛不能驰骋田坛而无奈,高考生为相差几分不能跨进大学校门而无奈,子女为工作所累不能照顾年老的父母而无奈,贫穷的父母因“差钱”不能很好地培养孩子而无奈,老年人因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而无奈,残疾人因天生的缺陷而无奈。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碰到数不清的无奈。

②对待人生的无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一种是消极的态度,由无奈而生怨气,怨天怨地怨人,进而对生活失去信心,郁郁寡欢,在消沉中不能自拔;

一种是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化解矛盾,努力走出无奈的阴影。

窃以为,两种态度,往往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

A面对无奈,消极沉沦,无奈就永远是你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

B积极面对,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迈开新步伐。

正如马克·

吐温所说:

“人生在世,绝不能事事如意。

反正,遇见了什么失望的事情,你也不必灰心丧气。

你应当下个决心,想法子争回这口气才对。

③世界超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一个面对无奈永远积极进取的人。

在一般人看来,他可能是一个一生都倒霉透顶的人:

1岁时险些死于猩红热;

4岁时一场麻疹,又让他险些进了棺材;

13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肺炎;

46岁时突然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几乎所有的牙齿;

牙病初愈,又染上了严重的眼疾,幼小的儿子成了他的“拐杖”;

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癌等疾病不断向他袭来,后来,他的声带也坏了,几乎成了哑巴。

58岁就吐血而亡。

可就是这个经常为身体不好感到无奈的人,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3岁学琴,8岁时就创作了第一首小提琴奏鸣曲,9岁入市立歌剧院的管弦乐团,11岁登台演奏自己创作的《变奏曲》,一举成功。

他把苦难与成才这两项生活的馈赠,用自己的琴弦演奏到了极致。

巴尔扎克说:

“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

信徒的洗礼之水;

能人的无价之宝;

弱者的无底之渊。

”而培根则认为:

“顺境中的好运,为人们所希冀;

逆境中的好运,则为人们所惊奇。

”帕格尼尼是不幸的,上帝给了他一个糟糕的身体,让他经常处于无奈之中;

然帕格尼尼又是幸运的。

因为正是生活的苦难,成就了这位天才。

他没有在苦难面前低头,在无奈之中徘徊,而是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去战胜它,使自己从苦难者成为一个音乐的天才。

④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许多人因为下岗、上当受骗、经商失败、亲人遭受不幸等陷入人生的低谷,感受到生命的种种无奈,有的人因此而患上了忧郁症,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其实,当你将一切归零,给自己时间,给自己空间,重新认识世界,就会感到,原来生活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糟。

一转念,就是一个全新的生命。

⑤朋友,如果你此时因伤痛而暂时折断了飞翔的翅膀,像帕格尼尼那样为生病而经受苦难,或者碰到种种不如意甚至无奈的事情,那么,请记住:

“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只有战胜不幸,从不幸中走出来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②段A、B两句不能调换的原因是什么?

(4)选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5)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人们面对人生的许多无奈,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态度。

B.在人生路上,“无奈”是绊脚石还是垫脚石,取决于你的主观抉择。

C.第三段培根的话告诉我们,处于无奈中的人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D.当我们感受到人生的种种无奈时,可以试着将一切归零,重新认识世界。

(6)请从以下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他(她)的事例,完成下面的句子,使其成为本文的事实论据。

_____________面对_____ 

______的无奈,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人物:

韩愈袁隆平贝多芬海伦·

凯勒

14.(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邵民瞻①为东坡②买一宅,为钱五百缗③,东坡倾囊④仅能偿⑤之。

卜⑥吉日入新第⑦,既得日⑧矣。

夜与邵步月,偶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东坡徙倚⑨听之,曰:

“异哉,何其⑩悲也!

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

吾将问之。

”遂与邵推扉而入,则一老妪⑪,见东坡,泣自若⑫。

东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

妪曰:

“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

而吾子不肖⑬,遂举以售诸⑭人。

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⑮宁⑯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

”东坡亦为怆然。

问其故居所在,则东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

东坡因再三慰抚,徐⑰谓之曰:

“妪之旧居,乃吾所售⑱也。

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

”即命取屋券⑲,对妪焚之。

呼其子,命翌日⑳迎母还旧第,竟不索㉑其直

【注释】①邵民瞻:

人名。

②东坡:

苏轼的号。

③五百缗:

五百贯钱。

④倾囊:

尽出其所有。

⑤偿:

偿还。

⑥卜:

选择。

⑦第:

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

⑧得日:

过了几天。

⑨徙倚:

走过去斜靠着。

⑩何其:

多么。

⑪老妪:

老妇。

⑫自若:

依然如故。

⑬不肖:

不成材。

⑭诸:

相当于“之于”。

⑮诀别:

分别。

⑯宁:

难道。

⑫徐:

慢慢地。

⑬售:

这里是“买”的意思。

⑲券:

契据。

⑩翌日:

次日。

㉑索:

求取。

直:

同“值”,价钱。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闻妇人哭声极哀________

②东坡亦为怆然________

③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________

④竟不索其直________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四处)

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东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

②则东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

(4)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所叙写的故事。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文学典籍中的“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一书由孟子弟子和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成,共有七篇,文章逻辑严密而富于辞采,是儒家经典之一。

C.“铭”“说”“记”“表”“书”“序”都是古代的文体,其中“说”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如《爱莲说》《马说》等。

D.我国古代称三十岁为“而立”,称六十岁为“花甲”,称七十岁为“古稀”。

五、写作(共50分,含书写5分)(共1题;

共50分)

15.(50分)(2019·

长春)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

(一)题目:

听,那动人的声音

作文

(二)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传统节日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这些活动率富善我们的生活,构建着整个民族的共同记忆。

清明节:

祭祀祖先、郊野踏青、放风筝、画彩安……

端午节:

吃粽子、插艾叶、缠五彩线、赛龙舟……

春节:

贴春联、吃团圆饭、放秋炮。

拜年、发微信红包……

时代在发展,有些传统节日的活动形式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但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一直被珍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从未间断,文化自信也愈加坚定。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表达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⑤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8-2、

8-3、

8-4、

8-5、

9-1、

9-2、

9-3、

9-4、

9-5、

9-6、

9-7、

10-1、

10-2、

11-1、

11-2、

12-1、

12-2、

12-3、

12-4、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4-1、

14-2、

14-3、

14-4、

14-5、

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