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身钢筋制作及安装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
《墩身钢筋制作及安装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墩身钢筋制作及安装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提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3.2.1焊接接头或直螺纹接头在受拉区不得大于50%;
绑扎接头在受拉区不得大于25%,在受压区不得大于50%。
3.2.2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3.2.3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尽量少设接头。
3.3钢筋安装
3.3.1钢筋应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绑扎安装。
钢筋品种、规格、数量、形状、位置、间距、接头等均应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并严格做好原材料抽检和接头试验工作。
3.3.2钢筋骨架应绑扎牢固并有足够的刚度,且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不发生任何松动或较大的变形。
3.3.3钢筋保护层采用硬质塑料制品专用保护层或弧线形状混凝土垫块。
垫块的安装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的保护层厚度控制。
保护层垫块宜错开布置,一般按间距1m梅花形布设。
3.3.4在钢筋的交叉点处,应用铁丝按逐点改变扎丝方向交错扎结,或按双对角线方式扎结。
3.3.5为便于钢筋定位,根据安装需要配以适当数量的架立钢筋。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为:
清理承台顶面→测放桥墩中心及墩身轮廓线→固定钢筋定位胎具→搭设钢管支架→绑扎墩身钢筋→对墩身预埋件进行加工制作及安装→用红油漆标志综合接地钢筋→绑混凝土垫块→成型。
4.2工艺流程
图4.2墩身钢筋制作、安装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钢筋:
钢筋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照批次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冷弯试验。
电焊条:
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等应符合现行标准及施工图要求。
其他材料:
绑扎丝、切割片等。
钢筋试验:
钢筋原材料试验合格后,试验员及时通知物资部门,物资部门负责在现场做好标识,标明报告编号。
钢筋加工工班长组织电焊工对钢筋进行试焊,并将试焊件送检,检测合格的方能进行焊接作业。
5.2施工工艺
5.2.1桥梁墩身钢筋由加工厂统一下料加工,运至现场绑扎安装。
钢筋的制作和安装必须符合现行规范和验标要求。
墩身钢筋的保护层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制作安装,并不得小于设计值。
保护层偏差不得大于10mm。
5.2.2钢筋基本要求:
运到现场的钢筋具有出厂合格证,表面洁净。
使用前将表面杂物清除干净。
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
各种钢筋下料尺寸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5.2.3成型安装要求:
基底预埋墩桩钢筋位置,采用钢筋胎具控制,确保钢筋位置准确,以满足设计钢筋保护层的要求。
钢筋胎具根据不同结构尺寸的墩柱钢筋布置分别采用角钢制作,并在角钢胎架四周焊设与固定架连接的圆管,一个墩柱胎具数量不少于2个,一个设于承台顶面以上50㎝范围内,另一个设于承台顶面4~5m位置,具体位置应根据预埋钢筋高低作适当调整。
胎具采用穿销式组装,对拉定型,以便于拆装。
固定胎具的脚手架要独立搭设,不得与施工脚手架连接。
要求固定脚手架稳固可靠,在施工中专人看护,不得碰撞。
5.2.4承台与墩身锚固筋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连接牢固,形成一体;
基底预埋钢筋位置准确,满足钢筋保护层的要求;
钢筋骨架绑扎适量的垫块,以保持钢筋在模板中的准确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5.2.5钢筋骨架绑扎成型后,绑设垫块,每平米不少于4个,以保持钢筋在模板中的准确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5.2.6墩柱竖筋上端通过上部胎具卡位固定,以控制竖筋垂直度。
根据施工图纸,准确在竖筋上标出箍筋、加劲筋的控制绑扎位置,将制备好的对应墩柱加劲箍按竖筋上标出的控制绑扎位置从下往上与竖筋绑扎紧密,再将加劲箍与四周每根墩柱竖筋紧密绑扎,要求绑扎后加劲箍筋面水平。
5.2.7为保证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保证在混凝土表面看不到垫块痕迹,侧模安装时可采用塑料垫块或在钢筋骨架外侧绑扎支腿型的同级混凝土垫块,以增加混凝土表面的美观性。
箍筋绑扎时,应在钢筋骨架外侧绑扎与墩身同级的混凝土垫块,垫块密度不少于4个/㎡,以保证浇筑时墩柱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5.2.8钢筋接头所在截面按规范要求错开布置,同一截面钢筋接头不得超过该截面钢筋总数的50%。
钢筋加工时需采用闪光对焊连接或搭接焊接。
5.2.9用于综合接地的钢筋必须在墩身的钢筋上下部位设置明显标志,在地面以下20㎝及墩顶等引出位置按规定连接好接地端子或上桥连接母排。
5.2.10主筋连接采用闪光对接焊,焊接接头的设置要避开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同一根钢筋要尽量少设接头,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同一截面指两焊接接头在35d范围且不小于500mm以内,或两搭接接头在1.3倍搭接长度范围且不小于500mm以内)。
施工前对钢筋进行试焊,确定工艺参数。
施工时,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工艺参数,施工员、质量员对焊机参数、接头质量随机抽样,确保焊接过程监控到位,焊接接头检测由监理工程师见证抽样送检。
5.2.11钢筋绑扎采用一正一反交叉绑扎的方式,每一扎均要勒紧。
成型后的钢筋骨架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挂牌置于专用场地处存放,妥善保护。
6.劳动组织
6.1劳动力组织方式:
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6.2根据工期组织施工人员,一个墩身施工班组34人,其中技术主管1人、工班长1人、安全员1人、电工2人、材料放样2人、钢筋加工制作7人、钢筋安装15人、电焊工5人。
7.材料要求
钢筋到达现场后,必须检查产品合格证、附件清单和有关材质报告单或检查报告,并进行外观检查,按60t为验收批进行力学性能抽验。
热轧圆盘条、热轧光圆钢筋、热轧带肋钢筋和余热处理钢筋的检验要符合下列规定:
7.1每批钢筋要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组成,并不得大于60t。
7.2检查每批钢筋的外观质量。
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表面的凸块和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带肋钢筋为横肋的高度)。
测量本批钢筋的直径偏差。
7.3在经外观检查合格的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钢筋,在其上各截取1组试样,每组试样各制2根试件,分别做拉伸(含抗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和冷弯试验。
7.4当试样中有1个试验项目不符合要求时,要另取2倍数量的试件对不合格项目做第2次试验。
当仍有1根试件不合格时,则该批钢筋要判为不合格。
8.设备机具配制
施工机械及工艺装备如下:
焊机及配套的对焊平台、调直机、除锈机或钢丝刷、钢筋切割机、钢筋弯曲机等按施工进度配备。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质量控制
9.1.1在无条件施焊时,对直径25mm及以下的钢筋,方可采用绑扎搭接。
9.1.2搭接接头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的受压钢筋接头不大于50%轴向受拉不大于25%。
9.1.3施工过程中分不清受拉受压时,按受拉处理。
9.1.4受力钢筋搭接接头位置正确,其接头相互错开。
每个搭接接头的长度范围内,搭接钢筋面积不应超过该长度范围内钢筋总面积的1/4。
所有受力钢筋和箍筋交接处全绑扎,不得跳扎。
绑混凝土垫块:
底部钢筋下的垫块,一般间隔1m,侧面的垫块与钢筋绑牢,不得遗漏。
9.1.5配料时不能直接按图纸尺寸下料,必须了解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
对形状复杂的钢筋,要事先放好实样,再根据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操作参数进行弯配。
下料前先进行调直。
钢筋下料、弯制、安装使用同一把钢尺,并定期校验。
弯配钢筋的板距大小应根据钢筋弯制角度和钢筋直径确定。
9.1.6根据配筋要求,算出箍筋实际分布间距,并在绑扎前画在纵向钢筋上作为依据。
9.1.7绑扎钢筋骨架,特别是大型骨架前应先制定绑扎程序,增加必要的定位钢筋。
划出纵横钢筋位置线,按线绑扎固定。
搭设临时支架,在绑扎过程中先把钢筋固定在支架上,为防止竖筋歪斜错位,也可先点焊定型。
垂直构件中,为防止钢筋下滑可采用缠扣,在箍筋转角处可采用兜扣、反十字扣,提高骨架网片的整体性。
搭接接头处的箍筋应先绑扎好搭接接头,然后再与箍筋绑扎,不得将搭接接头与箍筋一次绑扎。
绑扎重要部位应采用较粗号绑扎铁丝,绑扎时应避免交叉作业。
9.1.8钢筋绑扎前先预先制作垫块,认真养护,垫块强度不应小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
垫块的厚度、大小应符合设计要求。
垫块的数量一般为每平方米四块,以垫块下的钢筋不下垂为准,宜垫在纵筋(主筋)或钢筋交叉处,交错布置不得横贯保护层的全部截面。
多排钢筋之间,必要时可垫入短钢筋头或其他钢垫,但端头不得伸入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严禁用碎石、碎砖、瓦片作垫块。
钢筋绑扎完成后,对垫块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或破损的应进行更换,确保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9.1.9钢筋骨架绑扎,首先要控制单根钢筋的弯制质量,其次是绑扎前放出主次骨架钢筋的位置线,按确定的位置绑扎。
绑扎钢筋骨架要检查、控制的主要内容有钢筋调直、除锈、下料、弯制各道工序,并进行工序检查交接签认制度。
9.1.10加工成型的钢筋应按指定地点堆放,用垫木垫放整齐并覆盖,防止钢筋变形、锈蚀、油污;
加强墩身预埋钢筋的保护,采取脚手架固定,固定胎具脚手架严禁与施工脚手架混用,必须独立搭设,施工过程中严防碰撞脚手架;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要加强钢筋保护,上下墩柱要用专梯,钢筋网在特定部位设进入孔,在不需要作业人员下去时,恢复钢筋位置;
钢筋对焊半成品按规格、型号分类堆放整齐标识,堆放场所应有遮盖,防止雨淋而锈蚀。
9.2质量检验
9.2.1主控项目
(1)钢筋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按批次检查其直径、每延米重量并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其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GB1499)等的规定。
检验数量:
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钢筋,每60t为一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检查方法:
施工单位全部检查质量证明文件,按批抽样测量直径、称量每延米重量并进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
监理单位全部检查质量证明文件、试验报告并见证检验。
(2)钢筋保护层垫块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垫块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应不低于结构本体混凝土的标准。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垫块制作单位每半年提供一次第三方检测报告。
(3)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及锁母的材料、品种、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型式试验确定采用的套筒技术要求。
套筒的外观质量和尺寸检查应符合铁道部现行的《铁路混凝土工厂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暂行规定》的规定。
套筒及锁母的材料、品种、规格,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外观质量和尺寸以同批、同材料、同型式、同规格的每2000个套筒或锁母为一个检验批,不足2000个也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抽检2%,且不少于20个;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数量的20%进行见证检验,且不少于4个。
观察和量规检查,并全部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内螺纹尺寸及公差采用专用的螺纹塞规检测。
(4)钢筋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按钢筋编号各抽检10%,且各不少于3件;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数量的10%进行平行检验,且各不少于一件。
(5)钢筋镦粗和滚轧直螺纹机械连接丝头加工的外观质量及尺寸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厂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暂行规定》的规定。
以一个工班内生产的钢筋丝头为一批。
施工单位每批抽检10%;
检验方法:
观察和尺量,丝头的螺纹尺寸采用专用的螺纹环规检测。
(6)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观察。
(7)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
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焊(连)接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
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25%,在受压区不得大于50%。
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
“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两焊(连)接接头在钢筋直径的35倍范围且不小于500mm以内、两绑扎接头在1.3倍搭接长度范围且不小于500mm以内,均视为“同一截面”。
观察和尺量。
(8)安装的钢筋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9.2.2一般项目
(1)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2)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2.2-1的规定。
表9.2.2-1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dmm)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全长
±
10
尺量
2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3
箍筋内净尺寸
注:
L为钢筋长度(mm)
施工单位按钢筋编号各抽检10%,且各不少于3件。
(3)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除设计和相关专业验收标准有特殊规定外,应符合表9.2.2-2的规定。
表9.2.2-2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排距
5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处
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
基础、板、墙
柱、梁
分布钢筋间距
尺量连续3处
4
箍筋间距
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
30
6
钢筋保护层厚度c
c≥30mm
+10,0
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
C<30mm
+5,0
表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实测偏差不得超出允许偏差范围
9.2.3绑扎后要进行自检,自检内容主要有:
(1)钢筋骨架长、宽、高各部位尺寸,对角线尺寸,每顺序号钢筋的根数、相对位置;
(2)钢筋的接头形式、接头数量、接头质量;
(3)钢筋的绑扎质量、垫块分布、保护层厚度情况;
(4)预埋件设置情况;
(5)模板混凝土浇筑对钢筋骨架的影响;
(6)钢筋及焊件的质量证明试验报告。
9.3质量记录及要求
9.3.1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9.3.2钢筋机械性能复试报告。
9.3.3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的,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
9.3.4钢筋接头的拉伸试验报告、弯曲试验报告。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要求
10.1.1安全教育
主要施工管理人员应持证上岗,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和岗前教育。
外来劳务人员在经过安全培训教育后,进行上岗作业。
10.1.2用电安全管理
⑴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各类电箱执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制。
⑵夜间施工必须有电工值班,工作完毕后要切断电源。
低压线路架设和使用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照明线路、灯具等安装高度要符合规定高度。
⑶电工作业时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并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做到持证上岗。
夜间电工值班必须两人同时上岗。
10.1.3设备安全管理
⑴各大、中型机具设备的进场,均要进行认真检查验收,填写验收记录,验收不合格的不准使用,安全保护装置不全、损坏的设备待修复后方准使用,进场的设备要有安全操作规程。
⑵机具设备及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维修和保养,不准带病作业,凡已维修保养的设备、车辆均应在设备台帐中如实记载。
⑶现场的机具设备和车辆必须有专人负责,起重吊装作业必须有专职指挥,持证上岗。
10.1.4安全保证措施
⑴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⑵配备足够的安全设施。
⑶各工种操作人员均要进行专门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⑷信号指挥要规范、明确和统一。
⑸所有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安全规程,提高安全意识,消除不安全因素,高处作业均要系好安全带。
⑹吊机指挥要由专人负责,信号要明确,起吊重物要捆绑牢固,严防起吊物坠落伤人。
⑺支架及平台必须牢固、通畅,脚手板的规格、铺设符合规范,相互间钉牢、固定。
⑻施工现场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且安全可靠,以防漏电、触电事故发生。
10.2环保要求
10.2.1编制环境保护方案,包括施工现场排水、围挡和保洁措施等。
10.2.2合理布置施工和生活区域,减少施工噪声对附近群众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10.2.3临时运输道路经常洒水湿润,减少道路扬尘。
10.2.4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车辆少鸣笛、不带故障运行,减少噪声。
10.2.5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确保施工噪声达到环境保护标准要求。
10.2.6工程完工后,临时租用的土地及时恢复到原地貌。
10.2.7学习环保知识,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