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第五章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62408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第五章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第五章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第五章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第五章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第五章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第五章教案文档格式.docx

《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第五章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第五章教案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第五章教案文档格式.docx

1、公共生活是与私人生活

(1)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

(2)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性,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人们现在惯常使用的“隐私”一词,往往形容的就是私人生活的特征。

用“公众人物”来形容政治人物、社会贤达、各类明星,等等,所反映的,也正是表明这些人物参与公共生活的频率远高于一般民众,以及公共生活的非个人性和非隐私性。

2、公共生活的特征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扩展,从传统的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集体宿舍等,到新兴的证券交易所、人才市场,网络技术使人们的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

人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介入社会公共生活。

(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往往是在“熟人社会”中活动,交往圈子很小;

当今社会的公共生活领域,则更像一个“陌生人社会”。

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对象并不仅限于熟识的人,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人。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使人们更多地在陌生的公共环境中与陌生人打交道。

(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当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内容和方式。

商场购物、歌厅娱乐、广场漫步、公园休闲、图书馆学习、体育馆健身、互联网冲浪等,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及年龄、兴趣、职业、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和变换参与公共生活的具体方式。

公共场所的增加和公共设施的完善,也为丰富人们公共生活的内容和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人类社会是由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组成的有机整体。

秩序之于社会,就像规矩之于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秩序社会便无法正常运行。

秩序是由社会生活中的规范来制约和保障的。

1、公共秩序的涵义

公共秩序通常是指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秩序,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2、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意义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在这些要素中,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在动荡不安、混乱无序的状态下,人民群众不可能安居乐业,社会和谐也就无从谈起。

如果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随心所欲、各行其是,整个社会就会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不仅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要受到影响,社会的生产活动也无法正常开展。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随着公共生活领域的扩大,个人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例如,在居住较为松散的乡村,一个农夫在自家屋子里大声叫喊,一般只会干扰家人和极少的邻人。

然而,在城市居民小区,一个人哪怕只是在家中使音响音量过大,就会使整幢楼房的人们心烦意乱,甚至引发冲突。

社会成员无论职业、地位、身份如何,只要进入公共场所,都应当自觉遵守公共生活中的规则,这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以及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日益扩大的今天,生产活动与日常生活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叉重合现象。

例如,商场对于生产者、经营者来说,是销售商品、实现利润的场所;

对于消费者来说,则是购买商品、满足生活需要的地方。

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易方式,使网络不仅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工具,也成为现代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场所。

生产场所与生活领域交叉重合的情况,使公共秩序的状况对社会生产活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在经济发展使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以后,社会成员必将对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产生迫切的需求,人们更需要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舒心的生活环境,这些都离不开不断改善社会公共秩序作为保障。

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是社会成员生活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标识。

(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

与此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人们在公共生活领域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表现。

但是也应当看到,中国有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史,一些传统陋习的惯性仍然在今天的公共生活中时有所见。

例如,在公共生活中依然可以见到一些公德缺失的现象:

不爱护公物、随地吐痰、排队加塞、过马路闯红灯、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

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然会损害社会公共生活秩序。

公共意识的缺乏,造就了一种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的行为模式,而这种行为模式的普遍存在又造就了一种你争我抢的不文明“秩序”,这种“失序”的环境又进一步导致社会成员公共意识的缺乏。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人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手段最初是自发形成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公共秩序日益重要和复杂化,人类便愈加自觉地采用各种手段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

1、道德和法律是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良好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二者又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法律中包含有道德,道德规范中也具有法律内容。

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

2、道德与法律互为补充、互为条件

在公共生活中,道德可以用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的产生。

道德是法律的补充。

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法律的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把复杂而广泛的社会关系纳入其调控的范围,因为其发挥作用的范围是有限的。

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它能够调整许多法律效力所不及的问题,不仅深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且还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

道德能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为法律的实施创造外部条件;

道德还能提高个体的道德素质,为法律的实施创造内部条件。

*破窗效应及其启示

美国心理学詹巴斗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其中一辆完好无损,停放在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街区。

过了一个礼拜后,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车子保持完好,而破损的那辆车则被偷走了。

后来,詹巴斗把完好无损的那辆汽车敲碎一块玻璃,这辆车仅仅几个小时就不见了。

对此,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破窗理论”:

如果有人打碎了一栋建筑物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有可能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社会秩序就会遭到破坏。

(1)防止“破窗”,防范未然。

防止破窗的基本点在于维护人民的基本权利,以免受到任意的侵害,维护其消极权利,并且需要政府积极创造条件,做好公共服务,创造更多的积极权益。

另外,就是各种及各级政府权力必须科学、依法、民主行使,而不能成为破窗的直接实施者或间接的怂恿者。

(2)及时“修窗”,防微杜渐。

没有任何的窗户是破的,这是最好的。

但是任何社会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任何制度即使在本质上符合历史发展的最终要求,在具体的发展阶段上都会有瑕疵。

现实的关键是需要有意愿、有能力、有方法找到问题并及时予以修补!

A必需品发挥教育作用,使人不想“破窗”。

B发挥监督作用,使人不敢“破窗”。

C发挥制约作用,使人不能“破窗”。

D发挥机制作用,妥善修补“破窗”。

 

【导入】插入视频:

小品《社会公德》,讲述两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的违背公德的现象

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社会公德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成为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

今天,社会公德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

大学生应当培养公德意识,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1、社会公德的内涵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对社会公德内涵的理解,我们可以与“私德”相比较。

顾名思义,公德是存在于社会公共生活领域,而私德存在于私人生活领域。

梁启超把公德定义为“人人相善其群”,“群”既指公共领域,也指共同生活的公民,“相善其群”就是“德”,它是公民与群的关系。

而把私德界定为“人人独善其身”,即能够爱自己和家人、爱亲戚和朋友。

因此,私德更具有隐蔽性和私人性,蕴含较多情感因素,而公德则具有公开性和透明性,要求我们举止文明、尊重他人、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

2、社会公德的特点

①基础性

所谓社会公德的基础性是指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社会作为维护公共生活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比如不要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随便涂鸦、遵守交通规则、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孩子让座、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等等。

这些都是很简单的要求,既不存在理解上的困难,也不存在实践上的困难,关键在于我们愿不愿意去做。

然而,即使这些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很多人仍旧做不到,如长城的城墙上被刻上了“某某到此一游”、天安门广场上的涂鸦等等仍旧存在。

许多出国旅游的中国游客也不注意个人行为,影响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小资料】

在2006年9月20日,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向社会公开征集“中国公民旅游不文明行为表现”和“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建议”,得到了广大网民的积极回应,最后总结出来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常见的十种不文明行为:

第一,随处抛丢垃圾、废弃物,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上厕所不冲水,不讲卫生留脏迹;

第二,无视禁烟标志想吸就吸,污染公共空间,危害他人健康;

第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购物、参观时插队加塞儿,排队等候时跨越黄线;

第四,在车船、飞机、餐厅、宾馆、景点等公共场所高声接打电话、呼朋唤友、猜拳行令、扎堆吵闹;

第五,在教堂、寺庙等宗教场所嬉戏、玩笑,不尊重当地居民风俗;

第六,大庭广众之下脱去鞋袜、赤膊袒胸,把裤腿卷到膝盖以上、翘“二郎腿”,酒足饭饱后毫不掩饰地剔牙,卧室以外穿睡衣或衣冠不整,有碍观瞻;

第七,说话脏字连篇,举止粗鲁专横,遇到纠纷或不顺心的事大发脾气,恶语相向,缺乏基本社交修养;

第八,在不打折扣的店铺讨价还价,强行拉外国人拍照、合影;

第九,涉足色情场所、参加赌博活动;

第十,不消费却长时间占据消费区域,吃自助餐时多拿浪费,离开宾馆饭店时带走非赠品,享受服务后不付小费,贪占小便宜。

②广泛性

社会公德的广泛性包含了两层意思:

第一,社会公德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要求,是全体人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有着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任何一个社会成员,无论何种身份、职业和地位,都必须在公共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

从官员到平民,从体力劳动者到脑力劳动者,从年幼者到年长者无所不包;

第二,社会公德有着最为广泛的适用范围,它超越了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的狭隘局限,涵盖了公共生活的所有领域,涉及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日益多样化,承担的道德责任也日益复杂化。

作为一个有社会公德的人必须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对自己的角色有清醒的认知,体现自身的道德素质。

③简明性

社会公德大多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风俗习惯的提炼,往往不需做更多的说明就能被人们理解,比如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等就是基本的生活共识,“不随地吐痰”、“不乱穿马路”等公德规范,更是简洁明了。

④继承性

继承性的含义是指社会公德是千百年来,人类在共同生活、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共同遵守的公共生活基本准则,这些准则凝结着人类的道德智慧,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积淀也在其中得以反映,比如在尊老爱幼、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在公共场合注重礼貌、相互谦让等,无论在什么社会条件下,都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准则。

⑤稳定性与变动性

社会公德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是对一定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连续性,决定了社会公德的沿袭性和传统性。

因此.社会公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形成后的一段时间内是有其适用性和实际价值的,不会被很快淘汰。

社会公德虽然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伴随着解决现实公共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的需要而增添富有时代特征和要求的新内容。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2001年我国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中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

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

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我们把社会公德的内容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我们待人接物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人道德品质,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基础性的道德规范。

它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

对于大学生,要注意从下面两个方面培养自己文明礼貌的道德品质。

首先要表里如一。

歌德曾说: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文明礼貌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品质,是一种心灵美,需要外在美来体现,体现在一个人的穿衣打扮上,即要衣着得体、整洁大方,不奇装异服、肢体语言夸张,做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相统一。

其次,要言行一致,即不说脏话、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文明礼貌不是虚情假意装出来的,而是内在情感的一种自然流露,它不矫揉造作、不虚幻不实,体现在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中。

2、助人为乐

《礼记.访记》有语:

“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对于大学生来说,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和习惯,将是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3、爱护公物

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这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表面上看爱护公物是人对物的关系,其实它却体现了人们如何处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即私物与公物的关系。

公共设施为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便利,是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序进行的基础和保障,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保护公共设施,就能使公物物尽其用,提高公物的使用率,节省社会成本。

爱护公物首先要分清公与私的界限,不要损公肥私,借公徇私,利用公务为个人谋私利;

其次要在实际行动中坚持爱护公物,养成爱护公物的好习惯。

在校园中最常见的就是“课桌文化”(在课桌上乱刻乱画),反映了一个学校学生的整体文明素质。

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爱护公共财物。

【案例】不买票就想坐城铁——大学生逃票还砸售票机

不买票就想坐城铁,被人识破后恼羞成怒抄起椅子就砸售票机,带到派出所拒不认错还百般狡辩,这就是在某大学读书的杨某的所作所为。

2004年2月的一天,杨某来到城铁准备用交通卡刷卡进站乘车。

当他发现走在前面的一个人用磁卡通过自动售票机时,会有几秒钟短暂的通过时间后,就想钻个空子白坐城铁。

于是,他快速跟上前面的人,没刷卡就通过了售票机。

可当他到达目的地西直门站的时候,麻烦来了——因为他的交通卡里没有进站记录所以无法出站。

“请你补刷一下交通卡。

”服务员对他说。

“我刷了,是你们的售票机有问题!

”杨某跟服务员狡辩道。

服务员坚持让他补刷交通卡,小杨一下子就急了,非要强行出站。

再次遭到拒绝后,恼羞成怒的他抄起椅子砸向自动售票机。

最后当他被带到派出所写检查时,还挺不服气。

在检查中,他将自己用椅子砸售票机的行为说成是“举起椅子碰到了机器”,还对自己的行为归结为“家里有急事,自己身体不适”。

最后还没忘补上一句:

造成这种后果我认为情有可原。

【相关链接】2009年5月11日,广州某大学发生破坏校园公物的恶性事件。

肇事者与其同伴将校园内的路灯打碎,引发一场关于大学生公德素质的讨论。

4、保护环境

(穿插讲解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第37题)

人类没有保护好环境的教训其实自古就有。

古时,经济比较发达的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区,由于不合理的开垦和灌溉,后来成了不毛之地。

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由于滥伐森林,水土严重流失,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土地日益贫瘠。

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并非现在才有,我国古代就有“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朴素的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

今天,我们保护环境就是要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贡献。

交通环境是由人、车、路构成的公共生活之一,目前,我国机动车拥有量已超过1.78亿辆,拥有驾照的公民已超过1.3亿人。

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交通安全问题,引发社会公众强烈反响。

下列是有关交通问题的一些调查数据:

《人民日报》关于不文明开车行为及其原因的调查:

某市交管局一年中查处交通违章的数据统计:

全年查处交通违章总数

207万起

比例:

100%

其中:

机动车违章

112.2万起

54.2%

非机动车违章

80.5万起

38.9%

行人违章

14.3万起

6.9%

个人反感的不文明开车行为

不文明开车的原因

斑马线不减速让行

2156票

司机素质普遍有待提高2269票

乱停车挡道

1687票

夜间会车不关远光灯

2045票

跟风,随大流1469票

胡乱鸣笛

1412票

“加塞儿”,并线不打灯

1928票

行人不文明导致司机不文明757票

司机出口成“脏”

1076票

雨天不减速水溅路人

1902票

因车多路堵无法文明驾驶

464票

抢黄灯

944票

有专家指出,道路交通上普遍存在的交通不文明现象看似个人的私事,但却折射出某些公民在公共生活领域社会公德和法律意识的缺失。

要构建文明出行风尚,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

回答问题:

(1)为什么文明出行“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

(2)我们应如何从自身做起,构建文明的公共生活秩序?

5、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社会既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场所和单位的有关纪律规定。

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正常的生活秩序受到影响甚至被破坏,这就需要用纪律与法律来维护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

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公共生活领域中的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规校纪,牢记树立法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法律和有关的纪律。

三、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成就与问题)

1、社会公德建设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全社会的公德建设,我国社会公德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传统道德中社会公德的优良传统。

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公德是根植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而产生的,也是对以往社会公德观念的优良成分进行扬弃所取得的成果。

改革开放为我国社会公德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产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也使得公共生活的领域进一步扩大,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一些新的社会公德规范和要求在实践中形成并被人们所接受。

例如,人们在相互交往及公共场所活动时更加注意言谈举止的文明礼貌,一些行为礼仪已被人们了解、接受并逐渐成为习惯;

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公德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等等。

各种形式的社会公德建设实践活动蓬勃开展。

从20世纪50年代以“五爱”为主要内容的公德教育,60年代在全国掀起的学雷锋活动高潮,80年代初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到90年代及其以后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志愿者”、“手拉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百城万店无假货”、“保护母亲河”、“爱心送考”等活动,都成为社会公德建设的良好载体,使人们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增强了践行社会公德的自觉性。

2、社会公德建设的问题

不可否认,当前社会中仍旧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担忧的现象:

少数人缺乏基本的公德意识。

如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旁若无人;

随地吐痰;

乱扔垃圾;

在公交车上不给老人、孕妇让座等。

一些人了解了相应的公德规范,但在实践中却消极作为或不肯作为,说一套做一套,常常为图一时方便或一己私利而违背社会公德。

一些行为甚至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

比如近几年社会上出现的几件大的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比如苏丹红红心鸭蛋事件、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豆腐渣工程等等。

无须讳言,在我们的社会还有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践行基本社会公德方面也常常出现令人失望的现象。

面对现实,正确的态度应当是不掩饰问题、不回避矛盾、不消极悲观,积极参与社会公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正气,正确把握主流与直流的关系。

当前社会公德出现一定的缺失现象,与我们社会处于转型期的某些特殊性有关。

一方面,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处在改革时期,生产关系处在发展完善时期,原有的社会公德中的一些内容已经不完全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与新形势相适应的社会公德没有完全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在一定时期出现公德规范的部分真空。

这种现象还会因惯性而延续一段时间。

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过程中对社会公德建设规律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忽视包括社会公德在内的道德建设。

当前社会公德出现一定的缺失现象,也与公众缺乏社会公德意识有关。

因此,社会公德建设,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不懈努力。

大学生是社会成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