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马原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小拓展: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发展历程。
(大概了解——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形态,主客观问题)
唯物主义的发展历程: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国古代“五行”学说:
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
把复杂的事物复杂化。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前540-前480):
“火”是万物的本原,世界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这个世界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
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
②机械唯物主义:
与近代自然科学相结合,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但又存在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历史观是唯心主义)这三个根本缺陷。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唯心主义的发展历程
①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
物是感的复合;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
心外无物。
②客观唯心主义(理在事先;
“绝对观念”是世界的主宰《黑格尔》)
4、什么是物质?
什么是意识?
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有何意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将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去思考和理解并且解决问题。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
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这也就是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5、简述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对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解: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4)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因而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试金石。
质量互变规律: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超出度的范围,一物便会转化为其他物。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一直持续,到一定程度必然引发质变。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另一方面,在质变的过程钟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4)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内部均有肯定及否定因素。
肯定因素维持事物存在,否定因素促进事物灭亡。
根据辩证否定观,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新旧事物的联系和扬弃的过程。
事物的发展过程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
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具有片面性,需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
事物的辩证发展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
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是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过程
6、什么是实践?
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如何?
(需要在不同部分找答案,从不同方面回答,考小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地位: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有力的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7、什么是认识?
简述认识与实践、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3)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应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着实践活动的进程。
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只有是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情的本质,满足时间的需要。
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
附: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定义。
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8、真理、相对真理、绝对真理、价值、价值评价的定义各是什么?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具有客观性、一元性)
绝对真理指无条件、无限制正确的真理,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
相对真理指因认识范围有限,产生的有条件、有限制的真理,即在范围上和正确程度上有限的真理。
价值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守的、以满足人们需求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揭示了外部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评价是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阐述了外部客观事物(客体)对于人(主体)的需求满足与否(意义)的关系。
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
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以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9、什么是认识中的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
二者关系如何?
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在人的活动中表现为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是辨证统一的:
(1)真理原则体现客体尺度的要求,它要求人们在认识真理时按世界本来面目及其规律从事实践活动,而不能考虑人的主体需要和利益;
价值原则体现主体尺度的要求,它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要体现主体需要和利益的满足。
(2)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性;
而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3)真理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
真理是一元的,真理本身没有主体的差别,它服从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而价值是多元的,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价值要求和价值选择。
(4)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存在着矛盾,真理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矛盾,它们之间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
二者矛盾的不断出现与解决促进着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10、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分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及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产生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实践,它起源于社会存在,是人类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辨证关系的具体表现: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
(2)、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的或迟或早的发生变化和发展。
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其根源埋藏于经济的事实之中。
(3)、社会意识的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有不平衡性。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一定条件下,社会意识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
(4)、社会意识的能动性是通过指导人的实践实现的。
(5)、社会意识的能动性要求加强先进文化建设。
11、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
(重在深刻性)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的水平是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生产力的性质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生产力状况是这两者的统一。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活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识形态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制约。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与生产力。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期推动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基础是指有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智商的意识形态及其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集中表现在: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12、什么是科学技术?
其本质及其社会功能是什么?
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
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
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和手段。
本质:
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力,体现在其的实践性。
社会功能: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第一生产力。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
13.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如何看待它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文化之中蕴含着人类的智慧、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
国情分析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
文化的核心在于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文化产生的社会根源,为文化的变革提供了理论指南。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过程。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最集中的体现。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引导人们积极向上、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符合时代变化潮流、体现文化发展方向、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先进文化。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性质和方向。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根本任务。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遇到的严峻挑战。
14.简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产生和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15.简述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对的源泉是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充分发展是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后实现的。
积累的实质是用暴力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分离,货币财富在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
积累的作用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揭示了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本质深刻的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16、怎样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涵义、特征和意义?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及其影响连续考了三年!
!
含义: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性的:
一、生产的全球化;
二、贸易的全球化;
三、金融的全球化;
四、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实质:
发达国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以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的过程。
意义:
(人人网上的,影响按政治经济文化顺序叙述)
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加速各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完善各国的法制建设;
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带来规模经济效应,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利于文化的交流。
2、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政府能力受到严重挑战;
国与国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全球性问题日益严重(能源、环境、跨国犯罪等问题)
(以下是在书上找到的)
积极作用(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的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消极作用:
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经济型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四书超市资料上的总结:
一方面,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吸收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
有利于引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有利于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另一方面,它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和风险,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收到挑战。
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
17、当代资本主义有什么新变化?
你对它作何评价?
新变化:
(个人觉得,每个大点的分小点了解即可)
(一)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新变化:
1、个体资本到私人股份所有制,
2、法人资本到国家所有制,
3、国内资本到跨国资本所有制(如跨国公司、合资公司)。
(二)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1、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
2、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破坏性减弱的;
危机表现不明显;
金融危机影响增大。
(三)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1、劳资关系缓和,
2、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劳动者的社会状况,建立并实施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工人工资水平有较大提高。
(四)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
1、部分资本家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成为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
2、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的实际控制者,
3、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变化,
4、中产阶级队伍不断扩大,阶级差别弱化,社会结构稳定。
(五)政治制度的变化:
1、重视法治建设,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
2、加强对国家权力机构的监督和制约,
3、“大众型”政党的影响扩大“中间道路”大行其道。
评价: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从根本上产生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顽疾。
18、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共产主义思想的主要表述和基本观点。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基本观点:
(1)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①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②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2)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