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参加第一届中俄冬季青少年运动会的俄罗斯青少年运动员在哈尔滨市参与文化交流活动,他们意兴阑珊的感受浓郁“中国风”,尽情享受这难得的视觉盛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春节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在民俗专家的推动下,假期前调等措施让大家进一步意识到了春节的重要性。
B.明年我市还将组织百家企业下南洋,促进产业对接和企业对口洽谈,推动德州与东盟国家的交易额和投资额快速提高,为我市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
C.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工作能否收到预期效果,仅靠通知或命令是不够的,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做更加细致和耐心的工作。
D.为了提高全市空气监测水平,让空气监测更直接服务于公众,更直接地了解身边的空气质量,我市新建69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实现空气监测站点全覆盖。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君子不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宋惠昌
在《论语·
为政》篇,有一句名言“君子不器”,本意是说,如果是一个真正的君子,不要把自己看成是一种定了型的器具,而应该具有各个方面的才能,方可适应不同的需要。
这句话引申的意思则是说,一个人,如果用一种固定的模式来塑造自己,就会变成单纯的工具,就会使自己智力的发展和才能的发挥受到束缚和局限。
就社会层面而言,一个大问题,就是我们的教育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培养人才;
对每个人来说,就是作为一个主体,究竟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方式,来使自己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应该说,我们在如何实践教育学课题的这个核心问题上,有许多经验教训需要认真总结。
在这个问题上,人们感到不可容忍的是,我们的教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的愿望,对于培养人才没有起到应有作用。
这其中,所谓“应试教育”,是当前教育弊端的一个集中表现形式。
简单地说来,就是按照提高升学率这个目标,采取强制的手段、为应付考试而设置课程,这样,学生就成了一种机械的“答题工具”。
很显然,这样的学生可能顺利升学,但是,实践证明却很难成才。
对此,人们痛心地说,应试教育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的学生。
那么,问题的症结何在?
在于我们的教育体制、教育方针和教育方法,不完全符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
古今中外,无论是自然科学领域还是社会科学领域,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都是自由地全面地发展起来的,而不是按照某种指令性计划培养出来的。
所以,正确反映人的自由成长规律,保证人能够自由地全面地发展,才是正确的教育体制、教育方针和教育方法。
这样的教育方式起码应该有这样的特点,就是不要为受教育者设计出一种必须遵循的所谓“理想人才模式”,而应该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个性和愿望,自由地全面地发展。
当然,是不是遵循人的自由成长规律,保证人自由地全面地发展,先进的教育体制、教育方针、教学方法等,是有重要作用的。
但是,一个人究竟能不能自由地全面地发展,归根到底还决定于受教育者自己的选择。
在这方面,“君子不器”这句话中包含的思想,仍然是有重要价值的。
对每个人来说,必须把自己作为一个真实的主体,遵循一种适合自己成长的方式,来使自己得到自由全面地发展,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一般来说,这就是要求一个人在生活中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职业选择上有高度的灵活性。
一个人无论是在什么样恶劣的环境中,都可以找到自己能够从事的职业,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这才能说是真正有能力的人。
这就要求,必须寻找到这样一种学习方式,通过这样的学习,使我们每个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那么,这种学习方式的精髓是什么昵?
一方面,必须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
每个人都是有个性的主体,因此,任何的学习方式,都必须以不磨灭人的个性为前提,相反地,应该通过学习,使人那些积极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我们必须反对任何一种形式的工具性学习方式。
另一方面,必须使人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任何一种有用的知识和能力,都是有机的体系,而且都是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
不能用一种单纯的、固定的学习模式来束缚人的全面发展。
所以,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广泛的,多渠道的,多方面的,多种类的,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选自2015年6月15日《学习时报》,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在如何实践教育学课题的这个核心问题上,有许多经验教训需要认真总结。
B.必须寻找到一种学习方式,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每个人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C.社会和个人都要从“君子不器”一观点中得出有益的启示,进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D.不能用一种单纯的、固定的学习模式来束缚人的全面发展,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真实的主体。
7.下列各项内容不能体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项是
A.爱因斯坦说:
“人不是机器,要是周围环境不允许他襟怀坦白、畅所欲言的话,人就不会生气勃勃了。
”
B.《共产党宣言》指出: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C.现在社会企业单位组织员工参加各种培训,以提高员工某项工作中的职业技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D.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善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份力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者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应试教育”集中体现了当前教育的弊端,这说明我们的教育体制、教育方针和教育方法,不完全符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
B.正确的教育方法应该是正确反映人的自由生长规律,遵循“理想人才”的模式,鼓励人们根据自己的个性和愿望,自由地全面地发展。
C.营造尊重人自由发展的社会风气,积极完善教育体制、教育方针、教学方法等,有助于涌现出大批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才。
D.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学习方式的精髓是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使人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
一曰天时,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势位。
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
逆人心,虽贲、育①不能尽人力。
故得天时则不务而自生,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劝,因技能则不急而自疾,得势位则不进而名成。
若水之流,若船之浮。
守自然之道,行毋穷之令,故曰明主。
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
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下则临千仞之谷,材非长也,位高也。
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
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
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钧轻锱铢重也有势之与无势也故短之临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贤也以势。
人主者,天下一力以共载之,故安;
众同心以共立之,故尊。
人臣守所长,尽所能,故忠。
以尊主御忠臣,则长乐生而功名成。
名实相持而成,形影相应而立,故臣主同欲而异使。
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人臣之忧在不得一,故曰,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故曰,至治之国,君若桴,臣若鼓,技若车,事若马。
故人有余力易于应,而技有余巧便于事。
立功者不足于力,亲近者不足于信,成名者不足于势,近者不亲,而远者不结,则名不称实者也。
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而位不载于世,则功不立,名不遂。
故古之能致功名者,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
如此,故太山之功长立于国家,而日月之名久著于天地。
此尧之所以南面而守名、舜之所以北面而效功也。
(选自《韩非子·
功名》)
【注】①贲、育:
孟贲、夏育,战国时秦国的勇士。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劝趣:
督促
B.行毋穷之令穷:
困厄
C.虽疾无声疾:
迅速
D.则名不称实者也称:
符合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技能则不急而自疾不如因善遇之
B.夫有材而无势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以尊主御忠臣诸侯以公子贤,多客
D.人主之患在莫之应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钧轻锱铢重/也有势之与无势/也故短之临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贤也以势
B.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钧轻锱铢重/也有势之/与无势也/故短之临/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贤也以势
C.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钧轻/锱铢重也/有势之与无势也故/短之临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贤也以势
D.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钧轻锱铢重也/有势之与无势也/故短之临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贤也以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列出了君主成就功名的条件,即天时、人心、技能和势位,然后依次对每一条的必要性作了简明的交代。
B.第二段先举出若干事例强调“势位”的作用,然后借此论证民众和臣下的“共载”“共立”要依赖君主的“安”和“尊”。
C.第三段中,作者提出“人主之患在莫之应”,认为君王成就功名还必须得到众人、近者、远者、尊者的帮助。
D.文章最后一句中“南面”代帝位,“北面”指俯首称臣。
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天子、诸侯、见群臣,或御大夫见僚属,皆南面而坐。
第Ⅱ卷(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
逆人心,虽贲、育不能尽人力。
(5分)
(2)故古之能致功名者,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戍守
骆宾王
边烽警榆塞①,侠客度桑干②。
柳叶开银镝③,桃花照玉鞍。
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
不学燕丹客,徒歌易水寒。
【注】①榆塞:
边防要塞的代称。
②桑干:
河名。
今永定河之上游。
③银镝:
银制的辔头。
(1)诗歌颔联中“开”字极为传神,请简要赏析。
(3分)
(2)诗歌最后一联用了什么典故?
有什么作用?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论语.述而》中表明孔子看待和求取富贵的具体原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高度概括了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的生活。
(3)柳永《雨霖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作者与恋人临别时千言万语,却无从说起的情景。
五、语言综合应用(12分)
16.请为下面一则新闻拟标题,不超过20个字。
(4分)
小学生放学后的看护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上海市自2010年在小学推出放学后看护服务,各区、各小学逐步扩大放学后看护服务的覆盖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看护,内容以组织学生完成回家作业为主,适当开展阅读、游戏等文体活动。
市教委表示,从下学期开始,全市所有公办小学都要在每天放学后一段时间(一般到下午五点)为家庭看护确有困难的学生提供看护服务,并通过多种形式告知家长。
市教委表示,各学校可以整合家长和社区志愿者资源,建立与家委会协商制度,共同做好看护服务的管理工作,针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切实提高看护服务的质量。
(2016年12月1日《文汇报》)
17.请把下面散句改写成一组排比句,可以适当删减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一座座高楼大厦,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建筑起来的,那是城市形象最朴实厚重的底色嗯;
他们满腔的激情是城市文化最真挚深沉的心声,喷涌着一首首打工诗歌;
他们用全部的才智书写着一篇篇创业传奇,那是城市精神最鲜活清澈的源泉。
18.下面是某中学高三年级制定的复习课教学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
韭香依旧
朱颂瑜
韭菜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蔬菜,在《诗经》中就有了“献羔祭韭”的诗句,说的是用羊羔和韭菜一起祭祀祖宗。
“韭”字,光从文字结构上,就能看到它种在田里的样子,属于文字上的行为艺术,有“看遍人世春天,还是家乡最好”的意味。
韭菜田真让人痴迷。
过去还住独门的老屋时,我就常常在乡村的午后,推开窗,隔着一帘绵绵的春雨,远远地,看老家的农人在田里剪韭。
那一畦一畦的春韭,色秀,活泼,从农人的手上剪了又生,生了又剪。
一田春韭,满眼深绿。
那种壮阔能让我断定,刘子翚流连在宋代雨里写下的诗句“一畦春雨足,翠发剪还生”,说的肯定也是我家乡的这一派盛景。
这样的韭田,这样的细雨,这样的乡土,真让离家的游子时时愁怀啊。
幸好我爸懂我,有一年趁我回国,曾专程到菜市场买来种子,塞到我的行李里去,让我随时欢喜就去种上一拨。
就这样,①我把故乡韭田的盛景折叠起来,让它们坐着飞机降落在阿尔卑斯山下的国度。
来自故乡的春韭在阳台的花池里快活地生长,光是看看都能让我无比畅快。
有了这份底气,我也作派,模仿郑板桥“春韭满园随时剪”那份散淡,想起来的时候便去剪上一把,入菜,解馋。
想不起来的时候就留着抒情,专治文人闲出来的病。
细嫩的韭叶端然在阳台寒意未去的春风里,清雅耸拔,绿意盈盈,能让我想到国画中的兰。
我少年学国画时曾习过兰,知道兰入画题之所以好看,全在于兰叶。
而兰叶的精气神则贵在清雅飘逸。
②韭叶就是乡村版的兰。
韭叶入菜,春天当是最佳时令,民间素有“正月葱,二月韭”之说。
它色秀,香浓,味鲜,是素菜中真正的色香味俱佳者,所以春韭入菜,是倍受贫朴人家喜爱的寻常物事。
儿时我母亲烹韭时,最拿手的是韭菜炒鸡蛋。
一把韭叶,几个鸡蛋,就是满室生香,芳馥扑鼻。
而家父最爱做的则是韭菜炒蚬肉。
韭菜和河蚬都是典型的乡土食材,一直被父亲情有独钟地挚爱着,一如他挚爱着生他养他的一方故土。
韭香迷人,不仅让我发痴,后来我才知道,竟然也会让人有病。
我在瑞士有个朋友,太太生产时,曾把丈母娘请过来帮忙。
可惜朝夕相处,两代人时有摩擦。
丈母娘初到人生路不熟的异国,本来已倍感孤单,而且,瑞士华人极少,中国食材有限,吃之不畅,更加让人郁闷。
一次吵架,丈母娘竟抱怨说,这鬼地方怎会连野草一样的韭菜都买不到。
女婿听了不爽,背后埋怨说丈母娘无理取闹,真是有病!
我听后竟莫名地生出巨大的悲怆。
谁说乡愁不是病啊!
可见,一个人的一生无论走多远都会被几种故乡的气味所缠绕。
朝思暮想,难以自拔。
恐怕一生也绕不出乡愁的漩涡。
幸好每年春天,欧洲都有野韭菜生长,也算是对海外华人的一份额外馈赠。
欧洲的野韭是一种野生的草本植物,它们在初春长于森林,河边,小溪,或者是林地树荫的草丛上。
谁要是喜欢,去摘就是了,这种野韭的味道无异于中国的韭菜,由于平日亚洲蔬菜品种稀缺,一般的超市根本买不到韭菜。
所以早春时节,那些香气扑鼻口感脆嫩的野韭菜,自然就成了华人餐桌上倍受欢迎的时令蔬菜。
我认识一对新婚不久的年轻夫妻,来自中国北方。
平日夫妻两人各干各的事,少有一起活动,唯春天野韭生长的季节例外。
为了采一拨野韭,两人下班后会约上一起,穿过半个城市,远足到一片树林去。
野韭生长的季节不长,但是生长的速度却很惊人,让人看得心情舒畅。
3月的春天里,这对朋友喜欢每隔两天就去采上一回。
不仅是当季吃用,还包饺子,速冻储存。
据说一个野韭季节下来,两口子就包了能吃上半年的饺子,存放在冰柜里。
那时候我就想像,北方人的一生一定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韭香里浸泡的。
有一年春天,夫妻俩曾邀我到家里吃饭,吃的正是现包的野韭饺子。
那饺子真是鲜香,让我这远离饺子文化的岭南人大开了一回食戒。
我是直到那时候才品赏过什么叫好吃的饺子。
我讨要配方来着,朋友就说,跟别人的配方没什么不同,不外乎是肉末、韭菜、盐、油和胡椒面。
我是真的学着做了几回,却是至今都做不出那味道来。
两年后,我从另外的朋友那里听说,这对朋友闹离婚。
自然,那两年我都没有吃到好吃的饺子。
就是去年春天,一天,突然又意外收到这对夫妻的邀请,邀我去他们家里吃饭。
做的还是饺子。
我什么都没有问,只是安然地在怀旧的音乐里看着夫妻两人默契地包饺子的情景。
客厅里的玫瑰散发出淡淡的幽香,阳光从天窗中照下来,打在一盘带有手温的饺子上。
时光恍惚,韭香依旧。
于是我不禁猜想,这俩人肯定是春天去摘韭菜时复合的。
后来我就如此总结:
韭菜不囿于蔬菜,更是一剂良药。
(选自2016年11月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节)
19.作者在文中写到了瑞士一个朋友的岳母,有什么作用?
20.阅读文中画线部分,完成下面题目。
(1)分析划线①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2)解释划线②处的含义。
21.结尾处作者为什么说“韭菜不囿于蔬菜,更是一剂良药”?
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22.本文以《韭香依旧》为题目,匠心独运,匠心独运,内涵丰富,请加以探究。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并且,旧秩序,总要让位于新秩序。
——莱蒙特
要求:
①选好角度,自定立意;
②自拟题目;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文体特征鲜明。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
1.C
2.D
3.B
4.C
5.A
二、
6.C
7.C
8.B
三、
9.B
10.B
11.D
12.B
四、
13.
(1)不顺天时,即使十个尧也不能让庄稼在冬天里结成一个穗子;
违背人心,即使孟贲、夏育也不肯竭尽全力。
(2)所以古代能够成就功名的人,众人用力帮助他,身边的人真心交结他,远处的人用美名赞誉他,位尊的人用权势拥戴他。
14.
(1)“开”即穿过。
“柳叶开银镝”是个倒装句,指银箭头射穿柳叶,形容“侠客”箭无虚发,技艺过人。
15.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五、
16.示例:
上海市公办小学都将因需提供看护(4分,上海市公办小学、都将、因需、提供看护,每点1分)。
17.示例:
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建筑起一座座高楼大厦,那是城市形象最朴实厚重的底色;
他们用满腔的激情喷涌着一首首打工诗歌,那是城市文化最真挚深沉的心声;
他们用全部的才智书写的一篇篇创业传奇,那是城市精神最鲜活清澈的源泉。
18.示例:
首先应通过学生自学发现问题;
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听老师讲解;
由此总结解题规律,在训练中加以运用;
然后再次回扣问题,巩固对规律的掌握。
(4分,每点1分)
六、
19.内容上:
以朋友岳母的抱怨证实韭香o确会让人产生思乡病,从而表现了文章关于乡愁的主题。
(2分)
结构上:
引发下文作者关于人总会被故乡气味缠绕的感慨。
20.
(1)“折叠”一词运用比拟手法,把“故乡韭田的盛景”当做一幅画来写,一方面写出了“故乡韭田”的美,同时表现出自己对“故乡韭田”的深情。
(2)韭叶是倍受贫普人家喜爱的寻常物事,但在我看来,却如同兰花的叶子,有着清雅飘逸之气。
21.
(1)化解乡愁:
韭菜带着浓郁的家乡味道,无论是看到还是吃到,都可以慰藉思乡之情。
(2)化解矛盾:
弥合身在异乡的夫妻之间的情感裂缝,维系平静和谐的生活。
(3)化解闲愁:
想不起来吃的时候就留着抒情,专治文人闲出来的病。
(4分,每条2分,答出两点即可)
22.
(1)韭菜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蔬菜,古往今来人们对韭菜的喜爱依旧。
(2)故乡的韭菜田令我痴迷,来自故乡的春韭在异国他乡生机勃勃,让我快活依旧。
(3)文中那对青年夫妻虽然出现过感情波折,但重新和好后,默契依旧。
(4)海外游子虽然远离故土,但对家乡、对祖国的深情依旧。
(6分,每条2分,答出3条即可)
七、
23.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明君立功成名的条件有四个:
一是天时,二是人心,三是技能,四是势位。
不顺天时,即使十个尧也不能让庄稼在冬天里结成一个穗子;
违背人心,即使孟贲、夏育也不肯多出力气。
所以顺应了天时,即使不很努力,庄稼也会自然生长;
得到了人心,就是不用督促,民众也能自我勉励;
凭借技能。
即使不急于求成,事情也会很快完成;
得到了势位,即使不进取,名声也会大振。
好像水的流动,好像船的飘浮,把握自然之道,推行畅通无阻的法令,所以称为明君。
有才能而没有权势,即使是贤人,也不能制服不贤的人。
所以在高山上树立一尺长的木头,就能俯临千仞深的峡谷,木头并不长,而是位置高。
夏桀作天子,能控制天下,不是因为他贤,而是因为他权势重;
尧作普通人,不能管理好三户人家,不是因为他不贤,而是因为他地位卑贱。
千钧重物依靠船就能浮起来,锱铢轻物没有船就沉下去,不是因为千钧轻而锱铢重,而是因为有没有依靠船的浮力这种势的差别。
所以短小之物居高临下凭借的是位置,不贤者制服贤人凭借的是权势。
做君主的,天下合力来共同拥戴他,所以稳定;
天下齐心来共同推举他,所以尊贵。
臣下发挥特长,竭尽所能,所以忠诚。
凭借尊贵的君主驱使忠诚的臣子,就会出现长治久安的局面,建立起功业和名望。
名、实相依赖而成立,形、影相对应而出现,所以君臣愿望相同而各自要做的事情不同。
君主的祸患在于没有人响应,所以说,一只手单独来拍,即使拍得很快,也发不出声来。
臣子的忧患在于不能专司一职,所以说,右手画圆的,左手画方的,不能同时成功。
所以说,治理得最好的国家,君主如同鼓槌,臣子如同鼓,技能如同车,事情如同马。
所以人有余力容易响应召唤,技巧高超容易办成事情。
建立功业的人力量不够,亲近的人忠诚不够,成就名望的人权势不够,贴身的人不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