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卫生系统手足口病预防控制与医疗救治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53145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卫生系统手足口病预防控制与医疗救治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县卫生系统手足口病预防控制与医疗救治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县卫生系统手足口病预防控制与医疗救治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县卫生系统手足口病预防控制与医疗救治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县卫生系统手足口病预防控制与医疗救治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卫生系统手足口病预防控制与医疗救治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县卫生系统手足口病预防控制与医疗救治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卫生系统手足口病预防控制与医疗救治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县卫生系统手足口病预防控制与医疗救治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县卫生局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县卫生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局各有关股室及县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办公室、疫情防控指导组、医疗救治指导组、卫生监督指导组、后勤保障组和督查、宣传报道组等6个工作小组,负责协调全县手足口病防控相关日常工作。

  专业机构的职责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是手足口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专业技术机构。

发生手足口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服从县卫生局的统一指挥、调度和安排调查处理工作。

  医疗机构:

主要负责病人的现场抢救、运送、诊断、治疗、疫情报告、医院内感染控制,负责标本采集并送县疾控中心配合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病人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按照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XX年版)》对手足口病病人进行诊断治疗,加强医院传染病房、儿科病房、门诊及发热门诊等院内的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而导致的手足口病例发生。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要负责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对病人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信息收集分析,采集病人和环境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做好环境和物品的卫生学处理的技术指导等,加强疾病和健康监测。

利用多种形式广泛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群众防护意识与能力,消除群众恐慌心理。

  县卫生监督所:

负责依法对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相关工作进行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

  3手足口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我国将手足口病定为丙类传染病管理。

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分级标准,根据手足口病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手足口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一般(IV级)、较大(III级)、重大(II级)、特别重大(Ι级)四级。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

  

(1)在一个行政辖区内,一周内发病数超过所辖人口总数的2例/万。

  

(2)在一个行政辖区内,一周内有5所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病10例及以上。

  (3)在一个行政辖区内,一周内出现3例及以上重症病例或出现死亡病例。

  (4)县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一般级别手足口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I级)

  

(1)在我县行政区域内,一周内发病400例及以上。

  

(2)在我县行政区域内,一周内20所及以上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病10例及以上。

  (3)在我县行政区域内一周内出现10例及以上重症病例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3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较大级别手足口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及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Ι级)

  由自治区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在我县发生的重大及特别重大级别手足口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应急准备

  预案准备

  县卫生局负责制定《XX县手足口病预防控制与医疗救治应急预案》。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各自职责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建立相关应急工作制度。

  经费保障

  积极争取政府的经费支持,安排手足口病卫生应急专项经费,并做好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风险评估

  县卫生局组织专家对本行政区域内可能出现的手足口病疫情进行评估,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卫生应急防范措施。

  物资保障

  做好手足口病卫生应急药品、医疗仪器、抢救设备、检测器材和试剂、卫生防护、消毒消杀用品等物资储备,保障卫生应急物资的供给。

  通讯与信息保障

  依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报网络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手足口病卫生应急信息报告通讯网络体系,保障维护信息安全通畅。

  卫生应急队伍

  由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机构分别成立的疫情处理机动队,负责疫情处置工作。

  专家队伍

  组建手足口病应急专家工作组。

   疫情防控指导组

  县卫生局成立由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消毒消杀等专家组成的预防控制专家组,负责各自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医疗救治指导组

  县卫生局成立由儿科、感染科等专家组成的县手足口病医疗救治专家组。

各定点救治医院分别成立相应手足口病医疗救治专家指导组,负责本医疗机构手足口病医疗诊断救治工作。

  定点医院

  县人民医院、市第九人民医院为我县手足口病定点收治医院。

各医疗机构要从制度、人员技术、经费和物资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重症患儿的救治工作

  各级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重症患儿的医疗救治工作,手足口病收治医院要按照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XX年版)》的规定,规范地开展救治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重症患儿的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培训与演练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对医疗卫生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并进行手足口病的诊治、报告及消毒隔离、流行病学调查、采样监测、疫区疫点卫生学处理等演练,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5监测、预警报告

  监测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开展手足口病疫情监测,一旦发现疑似手足口病病人,经组织院内儿科、皮肤科、传染科等专家依据判定标准进行会诊后,确诊为手足口病病人的要及时按有关规定进行疫情报告。

  预警

  县卫生局根据医疗机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监测信息,按照手足口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时分析其对公众健康与社会的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并做出预警。

  报告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1)责任报告单位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手足口病疫情发生单位(如学校、托幼机构等)是手足口病责任报告单位。

  

(2)责任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个体开业医生及其他责任报告单位的有关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报告时限、程序和通报

  医疗卫生机构、有关单位发现手足口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在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接到报告后县卫生局应在2小时内向县人民政府和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

  必要时县卫生局及时将手足口病疫情情况通报相邻县卫生行政部门。

   报告内容

  手足口病疫情报告分为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首次报告:

应包括事件性质、波及范围、危害程度、流行病学分布、势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

  进程报告:

应说明事件发展变化趋势、处理情况,并对初次报告的内容进行补充、修正。

进程报告可随时上报。

  结案报告:

结案报告应包括事件的发生、病人的救治、调查工作的开展及其结果、预防控制措施及其效果、事件发生及调查处理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等。

  6应急反应和终止

  应急反应

   分级反应

  

(1)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的反应

  接到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手足口病疫情的报告后,县卫生局应立即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并对疫情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在2小时内向县人民政府和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必要时请市级专家对疫情处理进行技术指导和必要的处置。

  

(2)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I级)的反应

  接到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手足口病疫情的报告后,县卫生局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确认,对疫情进行综合评估,在2小时内向县人民政府和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必要时请自治区级专家对疫情处理进行技术指导和必要的处置。

  (3)重大及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Ι级)的反应

  在我县发生的重大及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县卫生局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将在卫生部、自治区卫生厅、市卫生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领导下,结合本县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县人民政府要及时报请上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指导和支持。

   应急反应的原则

  手足口病疫情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边报告的方式,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要遵循手足口病疫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实际情况和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及时调整反应级别,减少危害和影响。

  对在学校、区域性或全国(自治区)性重要活动期间发生的手足口病疫情,要高度重视,可相应提高报告和反应级别,确保手足口病疫情得到迅速、有效控制,维护社会稳定。

  反应措施

   卫生行政部门

  

(1)组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XX年版)》开展手足口病疫情的调查与处理。

针对事件性质,有针对性的开展卫生知识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组织医疗机构按照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XX年版)》开展诊疗工作。

  (3)组织县卫生监督所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4)对托幼机构一周内发生2例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1例以上重症或死亡病例时,提出关闭托幼机构2-3周的建议和疫情处理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5)积极组织力量消除公众心理障碍,并组织心理干预人员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6)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垃圾、污物、粪便及饮食饮水卫生工作,帮助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7)组织对辖区内重点地区的手足口病疫情处理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

  (8)组织专家对手足口病疫情的处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的措施、效果评价等。

   医疗机构

  

(1)开展病人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实行重症和轻症病人分别管理,对疑似病人及时排除或确诊。

  

(2)协助疾控机构人员开展标本的采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3)做好医院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

  (4)做好手足口病病例分析与总结,积累诊断治疗经验。

  (5)成立手足口病专家治疗组,全力救治危重病例,降低病死率。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做好手足口病的信息收集、报告与分析工作。

  

(2)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发病情况、分布特点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对确诊病人、疑似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

  (3)按有关技术规范采集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查找致病原因。

  (4)做好疫点、疫区的环境消毒和终末消毒工作。

  (5)利用印发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画、宣传单和大众传媒等多种形式,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县卫生监督所

  

(1)在县卫生局的领导下,开展对医疗卫生机构落实手足口病疫情防控措施情况的执法检查。

  

(2)围绕手足口病疫情处理工作,开展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托幼机构和学校卫生等的卫生监督和执法检查。

   非事件发生地区

  我县在未发生手足口病疫情时,应根据其他辖区发生事件的性质、特点、发生区域和发展趋势,分析本辖区的发生发展情况,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密切保持与事件发生地区的联系,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组织做好本行政区域疫情处理所需的人员与物资准备。

  加强相关疾病与健康监测和报告工作。

  开展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和重点环节的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防止事件发生、传入和扩散。

  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公众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

  启动与终止

   应急启动

  发生符合本预案规定的一般、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的手足口病疫情时,县卫生局向县人民政府提出应急反应响应申请,经批准后实施。

在我县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的手足口病疫情时,由确定级别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同级人民政府启动应急响应。

   应急终止

  应急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

手足口病疫情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末例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卫生部、自治区卫生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反应的建议,报同级政府批准后实行。

  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反应的建议,报市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行。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反应的建议,报请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行。

  7善后处理

  后期评估

  手足口病疫情处理结束后,卫生行政部门应在7个工作日内组织有关人员对手足口病疫情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

评估报告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对在手足口病疫情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突发事件应急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8附则

  本预案由县卫生局负责解释,并根据手足口病疫情的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和修订。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