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高考全真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53031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安市高考全真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泰安市高考全真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泰安市高考全真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泰安市高考全真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泰安市高考全真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泰安市高考全真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

《泰安市高考全真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安市高考全真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泰安市高考全真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

(摘编自林庚《西游记漫画》)

材料二:

不得不叹服吴承恩是个驾驭语言文字的天才,在《西游记》中不乏作者仅作插科打诨所用的情节,幽默的口语很多,如“了账”“囫囵”,又如“泼怪”“浑家”等。

口语的好处就在没有书面语的严肃性,而这就是很插科打诨的语言。

关于插科打诨的人。

孙悟空和猪八戒,一个机灵,一个憨傻。

一个是英雄,一个是英雄的队友,插科打诨的重任自然落在猪八戒身上。

关于猪八戒吃东西,这一面也最显本色。

在第二十四回,他吃人参果:

张开口,轱辘的囫囵吞咽下肚。

除此以外他显露的许多小毛病,比如爱偷懒,爱打小算盘。

在大战红孩儿那回,写到红孩儿与孙大圣大战,分不出胜败,猪八戒在一旁观战,怕孙悟空把红孩儿一棒子打死,没了他的功劳,赶紧抖擞精神,望红孩儿劈头筑去,结果让妖怪逃走了。

在整部《西游记》中,猪八戒是插科打诨的能手,如第三十四回孙悟空变作老狐狸精去见老魔,三大魔头闻报,设了香案来接,行者请老怪时赔了一个响头,暗自哭了一场,此时变了妖怪母亲会赚他两个头。

而猪八戒此时被吊在高处看见背后掬起的猴尾巴,笑说是弼马温来了,悟空听见说唐僧肉不急,听说有个叫猪八戒的耳朵甚好,割下来整治整治下酒。

以上都是插科打诨,对于塑造形象大有裨益。

西游记中不乏能言善道的人物,里面的许多小人物,他们从一点小理中辩出大道,有时从小理中牵出歪理,其中道理又都妙不可言。

就连神佛也都被编排在调笑之列。

又如孙悟空从神仙口中得知弼马温是不入流的官职,很是愤怒,斥责玉帝不用贤,回花果山自封为齐天大圣。

玉帝得知,雷霆大怒派哪吒前去捉拿。

孙悟空见了哪吒,笑哪吒奶牙还没退,胎毛还没干。

在这一回,虽然是群仙捉妖,但显然作者借孙悟空之口,调戏了众仙。

巨灵神首先受不了孙悟空认不得自己,哪吒就回骂孙悟空:

泼妖猴,岂不认得我?

这种反差产生了反讽,从而有了幽默感。

《西游记》中的虚实结合在人物形象上都是人兽妖的结合,所以每个人物形象立体多面。

其形象或具有动物或植物的习性和外表,加之人性,又具有神超自然的神力。

这方面主要形象有悟空、八戒,次要如老鼠精是个人形却还要偷油,蜘蛛精还是会吐丝等。

动物有人的特性,人有动物的特性,都是一样的,都体现了荒诞性。

荒诞性从本质上来说,也有幽默性。

《庄子》云“以天下为污浊,不可与庄语”,诙谐幽默是《西游记》的外衣,在这件外衣里面其实包裹的是作者的“庄语”,这才是幽默区别一般笑话的最重要的本质。

(摘编自郭爱萍《<

西游记>

中的幽默元素浅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游记》之所以比《封神演义》更成功,是因为它具有更为生动的想象和活泼的生命,它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

B.孙悟空之所以深受儿童喜爱,是因为儿童最喜欢猴子,猴子灵巧好动、变化不定,又长于模仿,更接近儿童活泼的天性。

C.影视中关于孙悟空的情节不可能尽善尽美,留有破绽,我们读起名著《西游记》来,总感觉美中不足,略带遗憾。

D.孙悟空在取经路上表现出来的乐观精神,以童话般向上的生命力克服了人生的悲凉,使《西游记》由悲剧变为喜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游记》中的语言幽默风趣,能插科打诨的高手有孙悟空和猪八戒,他们只是特点不同,一个机灵,一个憨傻。

B.“请老怪时赔了一个响头,暗自哭了一场,此时变了妖怪母亲会赚他两个头”这一句体现了孙悟空可爱而童趣的一面。

C.“孙悟空从神仙口中得知弼马温是不入流的官职,很是愤怒,斥责玉帝不用贤,回花果山自封为齐天大圣”表现了孙悟空的自以为是。

D.在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时,猪八戒怕红孩儿被一棒子打死,没了他的功劳。

表现了猪八戒爱打小算盘,但并不影响他的可爱。

3.材料一和材料二关于《西游记》的表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表现了童真童趣

B.表现了荒诞幽默

C.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

D.反映出“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忠君思想

4.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

请简要说明。

(4分)

5.清代学者张书坤曾说:

“或问《西游记》果为何书?

曰实是一部奇文、一部妙文。

”请结合文本分析《西游记》的奇妙之处。

(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从淦女士到冯先生——作为教师的冯沅君

张可礼

冯沅君是“五四”后涌现出的杰出女作家,以“淦女士”等笔名而广为人知。

她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还是一位一辈子都在教书育人的教师。

冯沅君的情趣和爱好是多方面的,她到高等院校任教以后,虽然对上述的多方面的爱好仍有兴趣,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她能做到割爱,始终把主要精力投用在教学和教书育人上。

冯沅君一生讲过多门课程,除了基础课外,还开设了几门选修课。

她在讲授时,基于讲稿,但又从不照本宣科。

研究文学史、作家作品属于人文学科,其中有一些属于基础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着的丰厚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

教者和听者重在体悟、体验。

冯先生讲文学史、作家作品,感情特别投入。

1949级学生吕家乡回忆:

“冯先生讲课则富有感情。

有一次讲到王维的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她按照‘三叠’的方式朗诵了一遍,语流很快,像绕口令一样,引得同学们大笑。

还有一次讲到明代散曲家王磐的《咏喇叭》,冯先生又朗诵又表演又赏析,我至今还记得她眉飞色舞的神态。

”冯先生课堂教学的情感投入,1949级学生赵淮青也铭记不忘:

“有一次,她讲苏东坡的词《念奴娇》,一字不落地背诵: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她的讲解,完全沉浸在作品中,洋溢着对千古名篇的挚爱。

我还记得她在讲台上踱着步子,目光凝视前方的风度神态。

这首词写得大气磅礴,她讲得也铿锵有力。

先生虽外表纤弱,却传达出词中神魄飞扬的气势,把苏词的感情发挥到极致,自然也难忘。

冯先生讲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时,又完全是另一种气氛。

又是一次一字不落地朗诵,声音低回,如泣如诉,充满似水柔情,字字送进听者的耳膜,令人肃然动容。

无意间,发现她的眼角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沅君先生很推崇元代杂剧大家关汉卿,高度评价关汉卿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窦娥冤》这部作品。

当她朗诵到《不伏老》中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时,声音高亢壮烈,富于感染力,也透露出她爱憎分明的性格。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每篇作品都是独特的,不同的作品情调也不同。

冯先生讲授时,针对不同的作者作品,设身处地,满怀真挚的感情,讲出了真情别调。

冯先生讲课,常有顿悟,随时随地发挥。

1953级学生郭同文回忆,1954年春,冯先生讲授岑参的诗歌,“此时,她虽然大病初愈,但讲起课来却精神焕发、口若悬河,声音铿锵有力。

她绘声绘色地分析了岑参写边塞风光的《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当讲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时,她望了望窗外:

校园里梨花盛开,洁白如雪,阵阵春风扬起片片梨花飞舞。

她满含深情地讲道:

‘诗人用春风比北风,用梨花比雪花。

何等深切,何等独特!

同时也表明了:

寒冷的日子里也蕴含着明媚春意来临,显示了诗人在严寒中的乐观情怀!

自古以来,写春风的诗歌甚多,而用春风比北风的诗,这却是首创。

’”

冯先生特别重视课后辅导这一环节。

她同课堂教学一样,认真负责,而且有自己的探索和特点。

重视个别辅导,也重视集体辅导。

冯先生个别辅导多是在她家中。

她为了辅导有针对性,事先尽量汇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认真准备,然后细心地讲解。

1955级学生吴长华回忆:

“那时我们高年级要准备写学年论文,我选的题目是《论<

牡丹亭>

》,每一周总有一晚上要到她那里去。

每次到她家里,她总是早已等在会客室里了。

那时她身体不好,没讲几句话,就常常要咳嗽,可是她还是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辅导、讲解。

在讲解前先朗读一遍。

使我惊奇的是她身体那么弱,朗读却是铿锵有力,节奏性很强,至今仿佛仍在我的耳边回响。

她对我们很亲切,没有一点教授的架子,对我们提出的哪怕是幼稚的问题,也都认真解答。

(有删改)

文本二:

冯沅君的作品中无一例外地浸染了古典诗词的艺术情调。

冰心擅长“诗化的白描”,并常常引用或化用古典诗词的词句: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斯人独憔悴》)这种特征亦体现在冯沅君的小说中,如《慈母》题下引孟郊的诗《游子吟》,《劫灰》集题词引《诗经》中《小雅·

节南山》的诗句等等,几乎是惯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冯沅君还在某一篇作品中引用古诗的句子或自作诗词来表达主人公特定的心理活动。

如《误点》中引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隔绝》中嵌进一首长达四节的新诗,都和作品的情节和主人公特定情境下的心理活动、情绪特征相吻合,起到了极好的烘托作用。

冯沅君这一创作上的特征,无疑和她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有关。

这一特征使她的作品更加深入人心,深得新文学初期受过古典文学熏陶、训练的读者的喜爱。

总之,她的作品别具一格,很有特色。

(摘编自XX百科)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用“杰出”“卓有成就”“教书育人”分别修饰“作家”“学者”“教师”显示出冯沅君各方面成就的大小。

B.冯沅君是位女老师,文本一的作者却尊称她为“冯先生”,因为“先生”也可以称呼有较高身份、声望的女性。

C.“冯先生讲课,常有顿悟”,有时是善于联想,由古诗中的描写与身旁景物进行联想,悟出新的见解。

D.冯先生在教授文学作品时深受学生称赞,在小说创作上深得人心,都与她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有关。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中,通过冯先生的学生的文字进行侧面描写,写出了冯先生讲授文学作品时的神态。

B.文本一中,引用冯先生学生的回忆时,除指名道姓外,还说明其年级,这增强了真实性。

C.文本一中,两次把冯先生纤弱的身体与授课的铿锵有力进行对比,表达对其身体的担忧。

D.文本二中,将冯沅君的创作风格与冰心的创作风格进行类比,突出冯沅君作品的艺术情调。

8.请结合文本一的正副标题,分析作者是怎样处理作品素材的。

9.文本一指出冯沅君讲授作家作品时的主要特点是“真情别调”,请根据文意,结合具体内容,对“别调”这一特点进行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窦参,字时中。

少以门荫,累官至万年尉。

时同僚有直官曹者,将夕,闻亲疾,请参代之。

会狱囚亡走,京兆尹按直簿,将奏,参遽请曰:

“彼以不及状谒,参实代之,宜当罪。

”坐贬江夏尉,人多义之。

累迁奉先尉。

县人曹芬,名隶北军,芬素凶暴,因醉殴其女弟,其父救之不得,遂投井死。

参捕理芬兄弟当死,众官皆请俟免丧,参曰:

“子因父生,父由子死,若以丧延罪,是杀父不坐也。

”皆正其罪而杖杀之,一县畏伏。

转大理司直。

按狱江淮,次扬州,节度使陈少游骄蹇,不郊迎,令军吏传问,参正辞让之,少游悔惧,促诣参,参不俟济江。

还奏合旨。

时婺州刺史邓珽坐赃八千贯,珽与执政有旧,以会赦,欲免赃。

诏百僚于尚书省杂议,多希执政意,参独坚执正之于法,竞征赃。

除监察御史,奉使按湖南判官马彝狱。

时彝举属令赃罪至千贯,为得罪者之子因权幸诬奏彝,参竞白彝无罪。

参不避权贵理狱以严称数蒙召见论天下事又与执政多异同上深器之或参决大政时宰颇忌之多所排抑亦无以伤参然多率情坏法。

初定百官俸料,以尝为司直,党其官,故给俸多于本寺丞;

又定百官班秩,初令太常少卿在左右庶子之上,又恶詹事李升,遂移詹事班退居诸府尹之下,甚为有识所嗤。

每宰相间日于延英召对,诸相皆出,参必居后久之,以度支为辞,实专大政。

参无学术,但多引用亲党,使居要职,以为耳目,四方藩帅,皆畏惧之。

李纳既惮参,馈遗毕至,外示敬参,实阴间之。

上所亲信,多非毁参。

贬为驩州司马。

参时为左右中官深怒,谤沮不已,赐死于邕州武经镇,时年六十。

(选自《旧唐书·

窦参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参不避权贵/理狱以严/称数蒙召见/论天下事/又与执政多异同/上深器之/或参决大政/时宰颇忌之/多所排抑/亦无以伤参/

B.参不避权贵/理狱以严称/数蒙召见/论天下事/又与执政多异同/上深器之/或参决/大政时宰颇忌之/多所排抑/亦无以伤参/

C.参不避权贵/理狱以严/称数蒙召见/论天下事/又与执政多异同/上深器之/或参决/大政时宰颇忌之/多所排抑/亦无以伤参/

D.参不避权贵/理狱以严称/数蒙召见/论天下事/又与执政多异同/上深器之/或参决大政/时宰颇忌之/多所排抑/亦无以伤参/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劳而取得做官等权利。

文中指窦参获得官职。

B.京兆尹,官名,国都所在的地区的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科举等事务。

C.对,文中指古代朝臣定期轮流向皇帝陈献个人对国事的意见,并回答皇帝的问题。

D.中官,即太监,君主时代宫廷内侍奉帝王及其家属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窦参看重情义,被人称赞。

曾有同僚请窦参替他值班,恰逢当晚狱中囚犯逃亡,上司过问此事;

窦参替同僚说情,主动承担责任,被时人称赞。

B.窦参执法严厉,威震全县。

曹芬殴打妹妹,曹父劝阻未果投井而亡,众人请求待曹芬兄弟守丧后再处决,窦参不依,立即杖杀曹芬兄弟,全县畏惧。

C.窦参不惧权贵,为人刚直。

在讨论对邓珽贪赃的处罚时,很多人迎合权贵的意思,只有窦参坚持原则;

马彝被县令检举贪赃,窦参审查后判马彝无罪。

D.窦参为官专权,被人诋毁。

窦参任用亲党把持要职,监察百官,内外官员都怕他;

皇帝的亲信纷纷指责诽谤他,他被贬到驩州任职,最终在路上被赐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参正辞让之,少游悔惧,促诣参,参不俟济江。

(2)李纳既惮参,馈遗毕至,外示敬参,实阴间之。

14.文中说“(窦参)甚为有识所嗤”。

请概括说明窦参被有见识的人讥笑的原因。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避暑纳凉 

钱 

木槿花开畏日长,时摇轻扇倚绳床。

初晴草蔓缘新笋,频雨苔衣染旧墙。

十旬①河朔②应虚醉,八柱天台好纳凉。

无事始然知静胜,深垂纱帐咏沧浪③。

[注]①十旬:

此指酒。

②河朔:

夏日避暑之饮或酣饮。

③沧浪,指沧浪歌,《孟子·

离娄上》:

“有孺子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写盛夏纳凉的缘由,木槿花开,白日天长,写出了夏日的特点。

B.颔联描写纳凉景色,雨后初晴,藤蔓缠绕着竹笋,墙壁上侵满了青苔。

C.颈联描写避暑,天台上凉风习习,借酒浇愁,心中的愁与暑热都消退了。

D.这首诗描写景物细致入微,对仗工整,用词妥帖,清新婉丽,凝练隽永。

16.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

请联系全诗,对尾联作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化用《史记》中的典故表现作者求贤若渴心情的诗句是“ 

▲ 

,▲ 

”。

(2)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的诗句中常写流泪,如《登岳阳楼》中的“ 

”一句,《蜀相》中的“ 

”一句。

(3)中国古代诗文与酒有密切关系。

苏轼《赤壁赋》中,“ 

”一句写曹操斟酒祭江;

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一句写作者自斟自酌。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中年和正午有些相似:

凝重、深邃、空旷,是生命曲线上的一个极点。

人们交给中年的关键词是“成熟”,可生活仍会刺痛你难受:

家人生病你担心,孩子不听话你生气,工作出错你沮丧……

你跟着别人赶东赶西去上补习班,今天英语,明天文秘,像猴子掰苞谷。

你在外边温文尔雅,在家里龇牙咧嘴,长着一身倒刺。

你只想让社会接纳你,却不清楚自己要什么。

那时,你生活的姿势是引颈远眺。

( 

▲ 

)于是,你能听进父母的唠叨,愿意陪他们散步了。

你知道,也许过不了多久,今天还围着餐桌的父母将无踪可觅。

到了中年,生命来到了相对开阔之地,变得从容清澈起来。

花儿谢了不必欷,还有果实呢。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现在你却后悔自己错过了好些生活:

上学的时候盼毕业,工作的时候想退休。

B.现在你却后悔自己错过了好些生活:

工作的时候想退休,上学的时候盼毕业。

C.上学的时候盼毕业,工作的时候想退休,现在你却后悔自己错过了好些生活。

D.工作的时候想退休,上学的时候盼毕业,现在你却后悔自己错过了好些生活。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同学们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挤成一团。

B.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C.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D.教室里静得连根针也能听见。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拿“度日”来说吧,坏日子,要飞快去“度”,好日子, 

① 

有人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

至于我,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 

② 

,富有乐趣,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

如果我们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

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这倒不是因生之艰苦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

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

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

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 

③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

每句不超过10个字。

(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克森潜心钻研“人的特长”几十年,研究了诸多行业和领域中的专家级人物:

国际象棋大师、顶尖小提琴家、运动明星、记忆高手、拼字冠军、杰出医生等。

他发现,不论在什么行业,提高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

他将这种通用方法命名为“刻意练习”。

也就是说,刻意练习是一套学习方法,所谓的专家级水平是逐渐练出来的。

高一年级要举办学习方法报告会,邀请你给高一同学介绍学习方法,请你联系实际写一篇发言稿,主题是“为什么要刻意练习”。

要求:

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1.B(A项,由原文“比《封神演义》更成功的是,它具有更为生动的想象和活泼的生命,在神话的古老躯壳上诞生了童话的艺术生命”可知,《西游记》比《封神演义》具有“童话的艺术生命”,而不是“神话色彩”,故A项错。

C项,由原文“这看似不近情理,实则正是小说的精彩之处,因为游戏中的模仿与装扮总不可能尽善尽美,留有破绽,反而增加趣味,而趣味正是童话的魅力之所在”可知,这是名著的魅力而不是“略带遗憾”,需要在语境中读出本意,故C项错。

D项,由原文“而悟空在取经路上,不管情况多么危急,都不忘诙谐调笑,表现出英雄品格中举重若轻、无往不胜的乐观精神,这也正是《西游记》作为一部有喜剧精神的英雄传奇,超越以往悲剧性英雄传奇的地方,是以童话般向上的生命力克服了人生的悲凉”可知,“使《西游记》由悲剧变为喜剧”的表述不当,故D项错)

2.C(C项,由原文“他们从一点小理中辩出大道,有时从小理中牵出歪理,其中道理又都妙不可言。

又如孙悟空从神仙口中得知弼马温是不入流的官职,很是愤怒,斥责玉帝不用贤,回花果山自封为齐天大圣”可知,“小理中辩出大道”“道理又都妙不可言”指的应该是对孙悟空的肯定,表现他的反抗精神)

3.D(D项,“反映出‘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忠君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依据)

4.①对比论证,将《西游记》与《封神演义》进行对比,突出《西游记》的童话色彩。

②举例论证,第三段以妖怪的言谈举止和孙悟空的降妖为例,论证《西游记》中流露出儿童的兴致与性情以及童话魅力。

评分参考:

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①《西游记》以儿童的眼光来写动物,处处流露出儿童的兴致与性情。

②孙悟空在取经路上,表现出英雄品格中的乐观精神,始终以童话般向上的生命力克服人生的悲凉,带给人们无穷的正能量。

③西游记中的许多小人物,他们从一点小理中辩出大道,有时从小理中牵出歪理,其中道理又都妙不可言。

④诙谐幽默是《西游记》的外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