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创新教育理念 促进经济发展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842704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创新教育理念 促进经济发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县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创新教育理念 促进经济发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县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创新教育理念 促进经济发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县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创新教育理念 促进经济发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县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创新教育理念 促进经济发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创新教育理念 促进经济发展Word文档格式.docx

《县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创新教育理念 促进经济发展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创新教育理念 促进经济发展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县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创新教育理念 促进经济发展Word文档格式.docx

在职教师中,按教学层次分,高中教师1719人、初中教师2107人、小学教师3733人、分流教师1185人;

按学历层次分,教师中有研究生学历的7人、本科学历的1355人、大专学历的4042人、中专及以下学历的2155人;

按职称水平分,具有高级职称的23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3388人、初级及以下职称的3936人;

按年龄结构分,30岁以下的有1800人、30岁至45岁的3994人、45岁以上的1765人。

(五)教育质量情况。

近3年来我县教育质量稳步上升。

素质教育成效明显,全县学生德育评价合格率为99.8%,中小学生犯罪率为0,高中生体育合格率为98.3%,初中生体育合格率为98.7%,小学生体育合格率为98.9%。

高考成果喜人,3年中,9351人报名参加高考,有7852人被正式录取,录取率为83%,其中本科3000人、专科4677人。

校园创建富有成效,目前县一中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学校,县职业中专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全县还有市级示范性学校31所、市级名优学校14所,民办学校武陵进修学院连续8年被市教育部门评为优秀单位。

目前县一中正在抓紧创建国家级示范性学校,县九中正在抓紧创建省级示范性学校。

二、存在问题

(一)优势资源不够,影响教学质量。

从全县教育资源的总量来看,目前我县的教育资源完全能够满足全县教育发展的需要。

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增加,城镇特别是县城优势教育资源已经显得不足。

位于县城漳江镇的一中、九中、漳江小学生不得不在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下学习,承受繁重的课业负担和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四)教育环境不优,阻碍教学发展。

一是职能部门环境不优。

虽然我市早已出台“教育工作二十条”和“五项保护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部门单位执行得很不够,少数部门甚至公开讲自己是线管单位,市里的政策对他们无效。

从学校反映的情况来看,常年有10多个部门在学校以各种名义检查、收费、罚款。

由于不少部门是线管单位,县里无法协调,有些部门对学校来说利害关系极大,导致学校有苦难言。

近3年来,有一个职能部门就从我县县属学校罚款近80万元。

**三中平均每年要被部分职能部门收费、罚款15万元,**四中今年3月份还被某个部门罚款10万元。

二是学校周边环境不优。

网吧、录相厅、桌球室、非法摊担专做学生生意,有的甚至与管理部门串通一气搞“猫捉老鼠”的游戏,尽管学校努力加强管理,但防不胜防。

针对学生的抢夺、勒索甚至绑架也时有发生,尽管县政府每年都要组织公安、交警、文化、城管、卫生、工商等职能部门开展几次专项检查与整治活动,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学校周边的少数群众经常扰乱学校秩序,借机敲诈勒索,严重阻碍了学校发展。

如民办的莲花小学,去年下半年正式办学以来,先后多次发生了周边群众封堵烟囱、往食堂砸石头事件。

特别是该校为了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计划新征周边用地,但个别单位和个人索拿卡要,校方只能望地兴叹。

三是教育安全隐患较大。

教育线长面广,安全问题防不胜防。

虽然上级出台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但由于不是法律,具体操作性不强。

只要学生在校出了安全事故,不管什么原因,学校几乎都要负全部责任,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导致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不敢组织大型活动。

四是素质教育落实得不够。

虽然国家早已推行素质教育,要综合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

但家长、学校、社会以及上级教育部门,实际上在评价教育水平和评价学生上,依然注重文化成绩、依然看重升学率,高考制度还是“一考定终生”。

由于从上到下素质教育没有真正落实,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导致竞相办重点班、节假日补课、义务教育变相给学生排名等问题屡禁难止。

如**一中的教师平均每周要上28节课以上,双休日、节假日根本不能正常休息。

县城初中、高中的学生每周仅有半天时间休息。

由于学生承受的压力大,导致少数学生心里失衡,早恋、酗酒、*等现象屡见不鲜,如**九中就曾发生过学生杀死教师的恶性事件。

(五)教育政策不公,影响协调发展。

一是收费政策不公。

现行的收费政策是扶强不扶弱,重点学校标准高于一般学校,义务教育仍是“收费”教育,导致出现“学校越弱越穷”的现象,导致农村家长教育负担沉重。

特别是目前城乡界限实际上已经打破,生源不再有地域限制,但同一层次的学校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收费政策不同。

如**的九中与二中、三中、四中等同属县属学校,又都是市级示范高中,但省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不一致,九中是每生每期800元,而其他高中只能是550元。

二是国家财政扶持政策不公。

国家把教育投入的重点放在高等教育,对其软硬件的资金投入的力度大;

对薄弱的基础教育以县、乡投入为主,国家基本不投入,导致了教育发展失衡。

三是招生政策不公。

国家没有制定打击哄抢生源、买卖生源、欺骗招生的法规。

导致优质生源全部被重点学校招走,其他学校竞相无序招生、互抢生源、互设壁垒,花费巨额招生成本。

如**四中在当前招生秩序不好的大环境下,为了学校生存,每年用于招生的成本高达20万元。

(六)社会氛围不浓,民办教育滞后。

一是民办中小学基础教育在国家没有增加投入的情况下,要适当提高学杂费的收取标准,增加学校的可用财力,保证学校正常运转。

三是招生政策要公平。

除市、县的省级以上重点学校可以优先录取外,其他学校原则上要实行划片招生,方便学生就近入学。

上级对跨地域招生应出台较为严格的政策和法规,规范招生秩序,公平招生政策,严厉查处哄抢生源、买卖生源的问题。

(四)转变育人观念,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一要改革教学理念。

要从上级教育部门入手,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理念,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智力水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教学的方法要以启发学生探索为主,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个性化学习,由苦学变为乐学、由学会变为会学。

要实行省市县*联动,下决心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坚决杜绝各类学校利用休息日办班补课的行为。

二要改革评价机制。

教育教学部门、家庭和全社会都要切实转变教育人才观念,要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全面发展;

评定学生成绩不能只以分数论“英雄”,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学校的教学成果;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坚决杜绝办重点班和义务教育按成绩排名,非义务教育也要逐步取消排名及公布考试成绩。

上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不能只注重升学水平、升重点学校的水平,而要综合评价、全面评价。

三要改革考试制度。

国家要从改革高考制度入手,逐步实行高考社会化报名,学校录取学生不能只凭高考考卷的成绩,要按照素质教育的标准综合评价学生、择优录取学生,逐步改变“一考定终生”的教育现状。

(五)加强教师培训,增强教育教学技能。

一是建立培训体系。

省市教育部门要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减轻教师经济负担,提高教师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

要改革培训方式,加大中长期培训的力度,使教师真正能够增长知识。

二是突出培训重点。

要有针对性地搞好校长管理培训,教师岗位的新学科、普通话、信息技术、继续教育等培训。

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加大对教师现代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培训力度,做到重点突出、操作性强。

三是提高培训水平。

要抓好教师培训机构的管理,精心组织培训,杜绝以会代训、形式培训,确保培训实效,真正提高广大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标志。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格局的现实的有效途径。

如何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本人结合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把“经营”理念融会贯穿于城镇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全过程,是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一环

(一)要树立规划编制中的“经营意识”,强化规划的经济效益。

目前各地规划编制一般请相应的规划院实施,从平时工作接触中感触最深的是,那些规划专家们在编制规划时对各项城镇功能的技术规范要求较为注重,而对今后实施中的经济承受力往往比较忽略;

对各项功能外形的协调美观及社会效益较注重,而对各功能间能发挥的经济效益往往很少提及。

这样就很容易出现规划实施时间不长就要修改的情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规划“刚性”不强。

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至少其中有一个问题目前往往容易被忽视,即在规划编制结束后,缺乏对规划实施的经济可行性评估,规划的“刚性”往往敌不过经济效益这块跳板。

所以编制规划不但需要专业性的技术水平,同时更需要对它进行经济测算,即在“技术规划”结束后,要对它的实施算一笔大帐,就像我们研究设计一件产品,如果不计算它的生产成本和消费承受力,其设计结果注定是要失败的道理一样简单。

所以,我们改进规划工作,就必须注重强化规划的经济性,无论是整规还是详规都要时刻绷紧效益这根弦,力求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使各种资源要素得到最优配置,城镇的整体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树立规划实施的过程即是“经营”过程的思想,强化规划的财富功能。

城镇建设,规划先行,规划是建设的龙头,一个经算过“大帐”而编制成功的规划,已对建设用地的即期价格和远期开发价值作了预先的预测,在规划中明确了城镇大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等区块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属经营性建设项目的地级的预期增值和土地资本效益的最大化的追求,是每个规划实施主体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政府部门通过牢牢抓住规划的龙头,适当超前投资配置一些公建项目,为那些经营性的项目造好势,叫人能看得到增值的潜力,然后在适当的机会推出,对最大限度地筹集城镇建设资金,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其效果将会大相径庭。

所以说,规划不仅仅是对城镇的空间、功能和审美形态的合理界定,更为重要的是使各种资源合理的聚合和重现,以期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所以必须强化规划的财富功能,用规划创造财富,能有效地解决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的突出问题。

二、以“经营”理念,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支撑

(一)工业园区筹建是否需要“经营”?

当前,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和加快工业向园区集聚,作为提升我市综合经济实力和推进城市化的主要抓手,已成为各级、各部门的共识和工作重点。

在新一轮的“园区热”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

大投入如何得到大产出?

人、财、物的投入量怎样配置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投入是否能达到预期的回报目标?

资金投入的速度和规模控制的合理性即有限资金投入的侧重点和方向等等问题。

要正确圆满地回答这些问题,仅靠行政管理的思路显然是无法解决的,只有借助于经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对每个问题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测算,才能避免投资决策的盲目性,使园区建设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所以园区筹建的决策过程其中包含了“经营决策”的过程,园区筹建既需要“行政决策”,也需要“经营决策”,两者互为前提,互相依存。

(二)如何“经营”好工业园区?

我认为主要是这样几

方面:

一是要有一个灵活的经营主体和一帮有经济头脑的经营者。

主体问题容易解决,成立一个“园区有限公司”就能展开,关键是园区的筹建者必须要使用那种有经济头脑、又善于经营的人,把园区筹建同其他行政性筹建的用人标准区别开来。

要注重加大人才尤其是资本运作方面人才的引进、使用力度,以人力资本激活和放大园区经营资本,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最优的效益。

二是要确立“软环境”也是“经营资本”的思想。

当前,园区招商引资的竞争可以说是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现在,苏南地区的招商引资走在全国前列,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他们先进的招商理念即是其中之一。

表面上看,各地招商引资打的都是基础设施的“硬件”招牌,其实关键还是软环境之间的竞争,软环境不好,硬件建设最好也没有用。

目前,一些国家级的开发区提出的几通几乎都是软环境方面的“通”和“平”建设,对本地投资环境向外界作出较多承诺,而把硬件设施建设作为最基本的要素。

因此软环境也是园区建设中的经营资本,而且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经营资本。

三是要注重园区的特色经营。

由于各地的产业基础、地理位置和经济实力不同,我认为镇级工业园区建设的主攻方向应该是建成为区域特色工业集聚,实行专业化生产,具有一定产销规模的特色工业园区,有特色的园区才是成功的园区。

园区建设一定要以整合提升当地特色产业为目标,就象改革开放初期我市发展块状经济时的“一镇一品”一样,每个园区都要立足当地产业基础,强化个性,形成自身特色,以特取胜,切忌盲目攀比,相互仿效,搞成农村工业的简单迁徙和拼凑。

四是要关心和培植工业经济中的“弱势群体”。

我市工业经济较为发达,但尚有很大一部分小企业和家庭作坊式的企业存在,这其中不乏有优秀的企业和经营者,小企业中的一部分很有可能成长为今后的中企业或大企业。

目前我市用地紧张,对这些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很大制约,而城镇化过程中又需要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

因此,园区建设中应有关心和培植这些“弱势群体”的政策和措施,而这些政策和措施正是工业园区经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园区建设既要吸引规模企业进入,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平台,又要为中小企业创造条件,有步骤地建设一批标准厂房,把分散的、不成规模的、个体作坊式的企业引导到园区经营,为规模企业协作配套,缩短产业半径,延长产业链,真正成为本地优势特色产业的集聚高地。

三、以“经营”理念,加快中心村的建设和集聚,是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手段和措施

(一)中心村建设也需要有一个市场化运作的主体。

在现有的条件下,单凭政府的支持和村级有限经济的投入是不太可能推进中心村的集聚和建设速度的,只有思路和政策适当超前,才能加快中心村的建设速度。

确立中心村建设的主体,同时还可避免两种现象:

一是把中心村建设等同于一般房地产的开发;

二是把中心村建设等同于农民个人建房的简单组合。

现实表明,推进中心村建设,政府的行政促动仅仅是外在的推动力,确立市场运作主体,才能为中心村建设真正营造内在的、自发的源动力,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中心村建设也需要市场化运作。

一是中心村的一些服务经营性项目可以实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实施市场化操作;

二是中心村的一些基础设施和优美环境的创建也可以先期投入、合理分摊、市场化运作;

三是对一些没有条件进入中心村的村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等形式确定一些事项,按市场化运作的方法收取一定数量的公用设施建设补偿金等,以加快中心村的集聚。

(三)中心村建设经营的前提是加强农村宅基地的管理。

要切实改变居民农民建房“二元化”的现象,使中心村的建设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

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实施有关规定,用

足、用活、用好现有政策,加快中心村建设步伐。

四、以“经营”理念,利用土地资源筹集建设资金,是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后盾和保障利用城镇土地资源来筹集城镇建设资金的政策和方法已日趋成熟,这里不再过多阐述。

总之,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最主要的环节是搞好城镇规划、工业园区建设和中心村的集聚,而利用土地资源融集建设资金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抓手。

如果我们在平时工作中能多一份“经营”意识和理念,多一份“经营”手段和措施,我们的城镇化进程一定会走得更快更好!

农业发展需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发展需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编辑提示:

当前,各地紧紧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正确处理新时期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制订了符合当地城乡发展战略的计划。

近日,笔者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农业竞争力成效比较明显的山东省##市进行了调研,其做法和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做法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山东省##市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将先进的工业经营理念如规模经济、标准化生产、市场导向、品牌营销等用于指导发展高产、高效、创汇农业,积极实施农业“三化(即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战略,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立足当地优势,确立产业化发展道路  1、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农业布局。

根据农业资源分布特点,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原则,##市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本着宜粮则粮、宜菜则菜的原则,先后四次大规模调整作物布局,发展特色农业。

目前,##市培植了粮食、蔬菜、果品、水产、畜牧等五大主导产业,粮经作物比例达到4:

6。

  2、探索集约经营,发展农业园区。

近年来,##市大胆创新机制,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益。

一是依托企业建园区。

采取“公司加基地带农户”的模式,企业与农民签订合同,公司、基地、农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

二是依托农户办园区。

支持农村中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农户承租土地,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实物、技术等合股联办园区,大面积发展蔬菜水果、经济林木、海淡水养殖等家庭农业园区。

三是依托特色办园区。

把全市农业作为一个生态园区,对产业、产品、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集种养、贸工、科研开发、观光旅游、餐饮服务为一体的集约经营,使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逐渐成为全市农业发展的增长点。

  3、依托科技进步,走科技兴农之路。

一是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和科技成果引进。

组建3处科技开发中心、5处科研所,先后研制开发农业新技术60多项;

与全国27所大学、46家省以上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引进推广科技成果110多项。

二是建立市乡村三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中国蔬菜网、报纸、电视等手段,及时为农民发布和传递国内外市场农产品供求及价格走向等信息。

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以市农技培训中心、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村科技综合服务大院为培训基地,定期对全市农民群众进行科技知识轮训。

  4、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精细加工。

以发展农产品精细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坚持改造与新建并举,鼓励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等工商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领域,重点向优势农产品倾斜,培植出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使农产品加工规模和加工增值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进一步完善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经营格局。

  

(二)适应市场需求,推进标准化生产  1、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

目前全市已建成5个国家级农业放心菜生产基地、10个外资农业示范基地和500多个农业示范园区。

对生产基地全部实行“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检测仪器、统一制度规范、统一注册商标、统一销售标识”管理,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一票否决制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建立了生产档案和警示牌,实现了蔬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

  2、严格质量检测。

参照国际通行标准,制订了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

投资1200万元建立了##市农副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投资200多万元在15个种菜乡镇配置了速测室和农产品安全流动检测车,负责全市蔬菜产前环境质量、产中农资投入、产后加工处理及市场质量管理等全程质量检测,蔬菜品质显著提高。

  3、抓好源头控制。

投资4000多万元建立了专门的农资市场,将全市农药、化肥和种子经营户集中到市场内统一管理,较好地杜绝了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流入市场。

下大力气搞好产地环境治理,对污染重的企业坚决关、停、并、转,使工业废水实现了达标排放,并投资5700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厂,对城市污水进行密封改造,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积极开拓市场,实施农业国际化战略  1、积极构筑国内外市场相融合的现代化市场体系。

近年来,##市以蔬菜批发市场为核心,配套建设了“十大蔬菜专业市场”、“十大农资超市”,带动了蔬菜运销、经营、中介等产业和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市场的发展,形成了内外相通、遍布城乡的市场网络。

积极推广新型销售方式,与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农产品市场及国家机关、大型企业开展了直供直销、连锁经营和配送业务。

同时,主动走出国门,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市场、公司的合资合作,建立国外销售基地,开通面向国际市场的农产品海上“蓝色通道”、“空中走廊”、网上通道等,并在周边国家和地区设立“专营店”,产品出口到10多个国家和地区。

  2、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巧借外力促发展。

一是抓

好新品种引进,使农产品结构与国际市场需求接轨。

二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高科技园区以及农产品博览会等招商载体的作用,使之成为全市农业对外开放的窗口。

通过开展农业领域的招商引资,依靠外商的资金、技术、信息和销售渠道拓展国外市场。

  ##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启示  

(一)发展农业必须跳出“就农业论农业”的圈子,以工业化的经营方式推动农业发展。

农业产业化需要以工业化为推动力量克服小生产的缺陷,通过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引导作用,逐步实现农户与现代化技术对接,与大生产对接,与市场流通对接,将农户组织起来,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的大生产和大流通。

  

(二)发展农业必须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用标准化的操作规程保证农产品质量。

消费者热衷于绿色环保优质产品的消费倾向和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决定了实行标准化生产、解决安全卫生问题成为农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

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并严格执行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农产品检验检测标准体系,同时,下大力气抓好农产品产地环境治理,从而确保农产品质量,是在市场竞争中求胜的必经之路。

  (三)发展农业必须树立市场意识,以建市场、抓流通来推动农业发展。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把市场放在首位,加强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发展流通企业,开拓流通领域,实现生产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市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推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机制,建立起以专业化、规模化大生产培育农产品流通企业和大市场,以大市场、大流通进一步推动大生产的良性循环,实现生产和组织流通水平不断升级。

  对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创新农业经营方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遇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比如在农业经营方面,遇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的问题,亟须创新农业经营方式。

##市立足本地优势,对农业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链条。

推行“龙头企业加基地带农户”的经营模式。

通过合同、订单形式把农民同龙头企业、基地、协会连成一体,使广大农民手持订单开展生产。

  

(二)促进土地合理流转。

在严格执行土地延包政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