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一、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进行编排,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
有根据司马迁《史记》中著名篇章改编的《将相和》;有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有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景阳冈》;还有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的《猴王出世》。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本组教学,根据选编的课文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实际,可指导学生重点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
4篇课文在这两个方面都比较突出,学生对这两个方面也较感兴趣,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其次要注意适度拓展,本组课文都是节选或改编的,教学时,要注意由此生发开去,虽然不要求学生通读原著,但可以查查相关资料,听听他人介绍,读读某些章节,让学生感受名著的魅力。
配合本组专题,在课后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多项教学内容。
通过课本剧的演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历史人物的风采;“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本组教材无非是引子和例子,主要目的还是为学生打开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激发学习兴趣,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
二、教学目标
1、认识36个生字,会写23个生字,正确书写“召集、商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3、口语交际:
让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
4、学习缩写。
三、单元重难点
让学生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
4、课时安排
将相和 2
草船借箭 2
景阳冈 1
猴王出世 1
口语交际习作五 3
回顾拓展五 2
单元测试 2
18.将相和
一、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隆重、胆怯、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多角度去发现、领略蔺相如的形象与品质。
2.把握“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
三、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一些历史故事。
2.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5、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对历史故事的兴趣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熠熠生辉的人物让今天的我们依然崇敬不已,你们知道哪些历史人物的故事请简单介绍一下。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他所了解的历史人物,教师根据学生的谈话适当的激励与点评。
)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
3.板书课题。
4.同学们已预习过课文,“将”、“相”各是谁?
“和”在这里应该是什么意思?
对于题目你是如何理解的?
(“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
)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将”与“相”之间为什么和好,他们之间为什么曾经不和?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围绕廉颇和蔺相如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自然段)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自然段)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自然段)负荆请罪。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
]
3.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三、品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同学们通过阅读,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你能评价一下文中的某个人物吗?
(蔺相如临危不惧、机智勇敢,胸怀宽广;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秦王阴险狡诈……)
2、选读重点句段,自主感悟人物。
(1)同学们的感受真不少!
我发现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蔺相如,这个人物贯穿三个小故事的始终,我们先进一步了解他,好吗?
(2)请同学们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中找出描写蔺相如的有关语句,细细去读,感悟他的个性想法。
(学生读书、批注、讨论。
)
四、交流感悟,情境促读
课文中关于蔺相如的哪些细节描写,引发了你对他的进一步了解,请谈一谈。
学生讨论,交流:
1、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壁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
“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
2、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他理直气壮地说:
“我看您并不想……这柱子上!
”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
3、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
“和氏璧已经送回……从来不讲信用的!
”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4、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
”秦王拒绝了。
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
蔺相如说:
“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
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
假如你就是蔺相如你会怎样对秦王说这些话,指名读。
五、置留问题,激发研读兴趣
1、蔺相如的出色表现在课文中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在课下读一读有关于他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下来。
2.提出自己感兴趣或者不懂的问题,跟大家讨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召集、商议、隆重、胆怯、能耐、诸位、和氏璧、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
2.回顾课文内容。
3.过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廉颇知错就改的大将风度以及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高贵品质。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再次零距离接触这些历史人物。
二、研读人物,体会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
1.“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蔺相如的卓越表现令赵王对他刮目相看,于是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这引发了廉颇的不满,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2.研读人物,体会表达
(一)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
行动:
“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
语言: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将军吗?
……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
从蔺相如的语言、行动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
3.再读蔺相如的语言,感悟人物形象。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的语言。
(二)分析廉颇的语言、行动:
1、画出描写廉颇的语言、行动的句子,说说廉颇的性格特点。
语言: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
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
①在这里“嘴”指什么?
蔺相如真的只是靠他的“一张嘴”吗?
②从廉颇的话中,你发现廉颇有什么特点?
(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廉颇的语言、行动,深化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思维扩展,深化认识
1.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你为赵王感到幸运吗?
为什么?
(蔺相如具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
而他们两人的共同特点是爱国,有这样两位大臣,赵王是非常幸运的。
)
2.讨论:
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交流、点拨:
①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两次立功,被赵王封为上卿,致使廉颇不服气才有了“负荆请罪”的故事。
因此,这三个小故事之间有着什么关系?
(“负荆请罪”是果,前两件事均是因。
)
②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爱国。
板书设计
18将相和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不和——————和
爱国
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àojíshānɡyìyúnxǔtuīcí
()()()()
lónɡzhònɡyuēdìnɡdǎnqièjūnlìnɡzhuànɡ
()()()()
jùjuénénɡnàizhūwèichí
()()()()
tàntīnɡmànzǐsīzìdiàodù
()()()()
zhíyǒumiàoyònɡshénjīmiàosuàn
()()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周瑜()知道了,我的计划()完了。
2、()诸葛亮()能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
3、()诸葛亮识天文,懂地理,()他答应周瑜三天内造十万支箭。
三、把两边的词语连起来组成歇后语。
曹操南下 尽是计谋
诸葛亮立军令状 有借无还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 来得凶败得惨
诸葛亮开口 面不改色心不跳
草船借箭 糊里糊涂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先写了 ,接着写了 ,着重写了 ,最后写了 。
五、多项选择:
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正确的打“√”。
①他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
()
②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可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
③他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诚信向他借船没事,周瑜聪明过人,曹操生性多疑。
()
④诸葛亮能算,因为他是神仙。
()
六、读句子,回答问题。
1、“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箭的事,只说……”
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鲁肃。
2、从“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
3、“雾这样大,曹操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
这段话是 对 说的,表现了。
20*景阳冈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读读记记“吓唬、诡计、霹雳、踉踉跄跄”等词语。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够绘声绘色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二、教学重难点
1、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是课文的重点,而“打”则是“重中之重”。
2、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三、课前准备
1、“武松打虎”影片片断以及课文相关句子的课件。
2、学生读读或者请人讲讲《水浒传》第二十三回,了解武松打虎前后的一些事情。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趣读文
1、同学们,刚刚欣赏了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的片段“草船借箭”。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诸葛亮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今天,让我们走进罗贯中的老师施耐庵所作的古典小说《水浒传》,学习节选自《水浒传》的一篇课文。
2、简介《水浒传》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它讲述了北宋末年宋江等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迫害下起义的故事。
书中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你知道哪些?
在说这个人物名字的时候最好加上一个修饰语。
3、今天我们学习的《景阳冈》写的是哪位英雄?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武松的什么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