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网上作业模拟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美学概论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网上作业模拟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概论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网上作业模拟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答:
讨论的中心问题就是“美”是什么换一个说法就是美是主观的呢,还是客观的?
再换个说法就是美是在物呢,还是在心?
影响:
一是形成了我国的所谓美学四派,即蔡仪的客观派、吕荧高尔泰的主观派、李泽厚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派、朱光潜的主客观统一派;
二是受当时意识形态的影响,在思维方法、主客关系等问题上不能展开充分讨论,限制了我国美学思维的发展;
三是否定了当代西方美学,使我国与西方美学思想隔绝。
中国传统美学在美的问题上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美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
唐代有一位大思想家叫柳宗元,大家知道,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他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命题,他有这么一段话,他说:
“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
”(柳宗元《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右军”就是王羲之了,王羲之不是写《兰亭序》吗?
他们到兰亭去聚会,说这个兰亭如果没有像王羲之这些人去的话,“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
”如果没有王羲之他们这些人去欣赏它的话,那它的泉水、它的竹子,就在空山中间被荒芜了。
”柳宗元这段话非常重要,因为他提出一个思想,就是自然景物,“清湍修竹”,要成为审美对象,要成为美,必须要有人的审美活动,必须要有人的意识去发现它、去唤醒它、叫醒,去照亮它,就像阳光,太阳照亮它。
使它从一个实在物,一个物质实在变成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一个完整的、有意韵的感性世界,这个我们后面还要讲。
他讲这个“因人而彰”,这个“彰”就是发现,就是唤醒,就是照亮。
当然,外物是不依赖于欣赏者而存在的。
比如石头、竹子,当然不依赖于我存在的。
但是美并不在外物,或者说外物,外在的物并不能单靠着它们自己就成为美,所以叫“美不自美”。
美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
这种体验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沟通。
中国传统美学在美的问题上又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
这个“美”的主观性的问题,涉及到对自我的看法。
我们刚才讲的是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美是对物的实体性的超越,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美又是对实体性的自我的超越。
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已经指出,自我并不是实体,它指出笛卡尔,笛卡尔他把进行认识的主体,就是自我当作和被认识的对象一样是实体性的东西,那是错误的。
比如,我认识这棵树吧,这棵树是实体,那么现在笛卡尔他认为,我这个认识的主体自我也是个实体,康德认为这是错误的。
只有把自我看作是非实体性的东西,自我才是自由的。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禅宗在克服这种自我的实体性,克服这种主客二元对立上面,对我们是有启发的。
第一,无功利性
美感不能带给我们任何实质的有用性,不能饱肚,也不能御寒,更不可能带来名利。
仅仅只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美感的无功利性并不是不能给人类带来任何益处。
只不过这种益处是间接的、全体性的,而不是直接的、个人的而已。
第二,直觉性
审美经验是主体凭借感官直接把握、感受对象的感性外观所生成的经验,既不假理性思考(科学经验),又不关注对象的伦理关系(道德经验)。
美感超理性,但并不反理性。
在审美直觉中包含了理性的成分。
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心中沉积的历史、文化、知识必然会在审美活动中发生作用,这种作用不是表现为逻辑思考、判断,不是表现为思量计较,而是“一触即觉”,是刹那间的感兴。
审美直觉前面提过,它是现成,它是直接把握,直接感觉。
我们判断一个东西美不美,不需思考,不需推理,而是直接说出答案。
第三,创造性
美感过程就是意象的产生过程,而意象不是实有之物,是创造之物。
所以,美感必有创造性。
文学艺术是创造、创作,而我们平时生产是用制作。
人类在实体世界基本不能创造,只能制作;
但在文学艺术领域我们可以大肆进行创造、创作。
文学家、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有审美活动,会创造出一个意象。
在观赏艺术作品时会将意象还原出来,这一还原出来的意象带有读者的创造,也具有创造性。
所以,美感过程也是一个创造过程。
审美创造与科学创造不同,科学创造的是普遍性的规律,可以重复;
审美创造的是意象,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
第四,超越性
美感是超越,是对主客二分关系的超越,因而也是对自我的超越,是对个体生命的有限存在和有限意义的超越。
在主客二分的关系中,“自我”与一切外物相对立,“自我”是有限的,美感在物我同一的体验中超越主客二分,从而超越“自我”的有限性。
第五,愉悦性
审美愉悦是指审美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精神享受。
由于超越自我、回到万物一体的人生家园而在心灵深处产生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是人在物我交融的境域中和整个宇宙的共鸣、颤动。
这里说的社会文化环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包括经济、政治、宗教、哲学、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等多方面的因素。
所有人文方面都在这。
这种种因素对于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活动的影响,也显示出一种十分复杂的状态,有的是直接的影响,有的是间接的影响,有的是显著的影响,有的是潜在的影响,有的是长远起作用的影响,有的是短期起作用的影响,在这种种因素中,最根本的长远起作用的因素经济的影响是经济的影响。
经济、生产力、生活水平肯定是最能影响美感的因素,因为这是一个社会基础。
生产力水平很低,人的精力都去应付生存,不可能发展出高的美感。
当然,宗教也是一个久远的影响;
哲学的影响也比较大,前面我们讲的中国画就是典型受哲学思想的影响。
宗教的一些约束会渗透到文化的深处。
政治的影响比较短,因为政治风尚本身存留的时间不长。
比如说文革时期,受政治影响,男孩子都喜欢穿绿色军装,扎一宽大皮带,但现在基本没有谁这样穿着打扮。
首先对西方传统美学的有关美的讨论进行了清理,指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主客二分的方法。
其次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进行了回顾,认为有一个合理之处,即天人合一的思维方法。
接着提出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
再提出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
最后得出“美在意象”的观点。
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这是审美意象的第一次生成,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画家进入操作,也就是运用技巧、工具和材料,制成一个物理的承载,是意象的物化过程,它仍然是审美意象的生成,仍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创造的过程。
艺术创造的过程,尽管会涉及操作、技巧、工具、物质媒介等等因素,再扩大一点,它还会涉及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等因素,但它的核心始终是一个意象生成的问题,意象的生成统摄着一切:
统摄着作为动机的心理意绪(“胸中勃勃遂有画意”),统摄着作为题材的经验世界(烟光、日影、露气、疏枝密叶),也统摄着作为媒介的物质载体(磨墨展纸),也统摄着艺术家和欣赏者的美感,离开意象的生成,来讨论艺术创造的问题,就会不得要领。
崇高的文化源头在希伯来文化和基督教文化。
(1)希伯来人(犹太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受难的历史。
面对无际的磨难,无法逃避的死亡,希伯来人把求生的欲望、幸福的幻想、炽热的情绪转化为对万能之主耶和华的信仰,这种信仰,使受难变为赎罪,使死变为复活,使人生变为通向天堂的荆棘丛生的道路。
没有办法安慰自己,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多的苦难,只好这样来使自己心灵得到慰藉。
这种宗教信仰,追求对有限人生的精神超越。
正是这种精神超越,使希伯来文化产生出一种完全不同于希腊文化的审美形态――崇高。
将死看得很淡,视死如归,把死看成一种新的活,把磨难看成人生必须经历,必须受考验的过程。
这样,精神上慢慢变得崇高,在生活中不再计较。
(2)基督教创立后,崇高肉身化为耶稣基督,肉身化为圣母玛丽亚。
于是,崇高第一次有了由人创造的象征符号--耶稣和十字架,圣母和圣婴。
基督教重新创立神,一个三位一体的神,与人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
崇高成为神圣的献身和救赎。
如果说在希伯来人那里崇高是本体意义上的,那么,在基督教这里,崇高加上了道德意义,即耶稣与圣母对人类的奉献与救赎,它是人类无法企及的。
基督拯救了人类,为人类的罪业献身。
希伯来文化中的耶和华是一种本体意义上的崇高,是对耶和华的一种敬仰。
现在变成了基督为人类献身的牺牲精神,一种道德上的崇高。
基督教的崇高在中世纪后期显现为耸立于欧洲各地的哥特式教堂,与庄严肃穆的希腊神庙不同,哥特式教堂显现一种神秘崇高的气氛。
哥特式教堂宏大,直刺云霄的尖顶,宏伟高耸的拱门,仰天矗立的钟楼,使人灵魂出窍,物我皆忘,直奔那茫茫无限。
使人产生一种超越渺小,救赎卑微的心灵震撼。
(3)18-19世纪的欧洲浪漫主义,崇高的文化内涵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宗教的牺牲奉献变为人对理想的追求和自然的向往。
即由主体精神的异化复归为主体精神的自觉。
浪漫主义兴起后,人追求一种伟大的目标,一种伟大的理想。
到更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磨砺自己。
这种风气与基督的牺牲精神有契合之处。
这时期,人已经复归和觉醒。
中世纪对人的压迫,人屈服于神的神威之下,是一种主体精神的异化。
经过文艺复兴几百年的启蒙觉醒,到欧洲浪漫主义时期,人进一步的觉醒,人完全确立起自己的主体精神,开始主动追求自己的理想,追求自己的人格和灵魂。
所以,这个时期的崇高就变成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有限人生的超越。
当文艺复兴把人从神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得到充分肯定。
但资本主义拜物教又将人抛进了更为严重的异化之中,解放了的自由精神与禁锢人的社会牢笼的矛盾,必然更强烈地激起精神对现实的超越,激起自由心灵对有限存在的超越,于是浪漫主义对理想的追求,对自然的向往,便得到了热烈的响应,因为它表达了她们对精神超越的要求。
崇高变成人的一种理性的追求。
这个时候的崇高才是一种真正的崇高,一种人的崇高。
前面的崇高是一种异化的崇高。
看浪漫主义的两幅画,自己去欣赏感受。
(1)特点:
很早把“悲”与“美”联系起来但缺乏悲剧精神。
有悲剧性作品,但不能将悲剧进行到底。
人物性格不具坚强性,不具崇高感。
(2)原因:
宗法小农经济,乐天安命;
儒家的礼、道家的无欲的审美心态;
缺乏宗教的献身精神。
(3)影响:
清官、侠客意识;
忍辱、奴才意识;
缺乏崇高、抗争精神;
社会裹足不前,生存于更大悲剧中而不觉。
艺术中无彻底的悲剧性作品。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包括:
(1)美(本质、规律),
(2)艺术,(3)美和艺术,(4)审美关系,(5)审美经验,(6)审美活动。
因为:
(1)审美活动是一种人性需求的精神活动
审美活动并不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而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审美活动使人回到人和世界的最原初的、最直接的、最亲近的生存关系。
这种回归是人的精神需求,是人性的需求。
(杜夫海纳:
“审美经验揭示了人类与世界的最深刻和最亲密的关系,他需要美,是因为他感到自己存在于世界。
”海德格尔说人需要“诗意的栖居”,王夫之的“两间之固有”的“乐”境界,陶渊明的“自然”等)因为世俗的功利心,往往遮蔽了这原初的、充满诗意的、乐的境界。
而只有审美活动能使我们返回其中,从而确证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
而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能确证自己的存在,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2)审美活动是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媒介的人生体验活动
审美活动是一种体验活动,不是认识活动。
是物我统一,天人合一,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生命过程。
这种体验活动是在意象世界中进行的。
意象既是审美活动中形成的产物,也是人生体验的载体。
(3)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受人类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
人都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因而其审美意识必然受到时代、民族、阶级、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文化教养、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审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这进行的,因而必然受到物质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社会文化氛围等的影响。
所以,审美活动既是个体的精神活动,又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它要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这种影响和制约,在每个个体身上,体现为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在整个社会,体现为不同的审美风尚和时代风貌。
《记忆的永恒》是达利创作于1931年典型的超现实主义的油画作品。
画面展现的是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
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枯死的树;
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出现在这幅画中的湿面饼般软塌塌的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西,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用金属、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都松垮下来。
无限深远的背景,给人以虚幻冷寂,怅然若失之感。
画中充满了令人难以捉摸的激情,给人与时间飞速流逝的感觉,表达了画家对当代生活压迫下人们个人世界崩溃的绝望,有一种令人难忘的力量。
这幅画是20世纪具有典型意义的视觉形象之一。
达利称自己在《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是自己不加选择,并且尽可能精密地记下自己的下意识,自己的梦的每一个意念的结果。